稀奇!神通沙弥使外道齐出家


诗曰:

「沙弥七岁证应真,老孽无明懵懂人,

谄媚妖魔贪利养,三涂剧报果缘因。」。

阿育王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王,于公元前二百七十年左右,统一全印度。因受海比丘阿罗汉的感化,而皈依佛、法、僧三宝,遂成为拥护佛教正法的圣王。

阿育王不但深信佛法和善恶果报,而且时常以恭敬之心供养三宝圣众,因而引起外道邪众的嫉妒。于是,诸外道聚集教徒说:「阿育王所有财物尽皆供养剃头秃人,我等宿旧未曾被其过问,当用何种方法,使彼回心转意,供养我等?」。

外道众中有一自谓活佛的头目说:「诸位道长不必担忧,我有办法使国王和人民都来供养我们。」。

主席问说:「你有何妙法?」。

外道头目说:「在佛教僧众中,我认识一位无明法师,其人虽是出家为僧,然而却是我们的同行,我们可以利用此人。」。

「怎么利用呢?」主席问。

「先派几位亲信弟子去供养皈依那个无明法师,请他帮我们说些好话。然后,推选同道五百人,修习摩酰首罗天的法(作魔法)七天,仗此法力可以飞往王宫。国王看到我们神通广大,一定会供养我们。如此,何愁不能吃到佳肴美馔,获得财物!」头目说。

诸外道听了,人人都说:「妙哉!妙哉!」于是公推这个头目(假活佛―妖魔)为领导人,依法进行。

那个无耻的无明法师,为了贪名利养、获得财利,即「法说非法,非法说法」,大为赞叹妖魔,说他们是神通广大的成就者,真是害人不浅!外道头目作法七天有了灵验,自身即变成摩酰首罗天身,对邪众说:「作法成功了,你们跟随我前往王宫受大供养。」于是跃身虚空中,飞行到王宫门外,并派人去禀告国王说:「虚空中有摩酰首罗天,带领四百九十九婆罗门梵志,从空中下降,今在门外,欲见大王。」。

国王随即请诸外道进入宫中,坐于两厢床上,一一问讯之后,向摩酰首罗领导者说:「诸位道长屈驾光临,未知有何贵事?」。

诸外道回禀说:「需要饮食。因为我们自从出生以来,都没有接受过大王的供养,所以今天特来应供。」。

国王说:「先未约敕,不知诸位要吃何物?」。

摩酰首罗等外道同声回禀说:「我们所吃的,和剃头秃人吃的一样就好了。」于是国王即命令厨房,准备五百份肴馔供养他们。

阿育王对一位使臣说:「你赶快到鸡头摩寺去,禀告耶舍尊者说,如今王宫里来了五百位梵志,其中一个自称摩酰首罗天,不知他们是人?或是罗刹恶鬼?敬请尊者速来为我驱逐他们离开王宫。」可是,这位使臣是邪见的外道信徒,他去到鸡头摩寺,非但没有照国王的话说,反而对僧众说:「阿育王的宫中有五百位梵志,相貌好像是人,说话却似罗刹,他们指名要你们僧众去王宫煮食供养他们。」。

上座耶舍尊者,即刻叫维那师打板集合众僧,尊者说:「我年纪老迈,又为众僧担任住持之职,诸多不便。为了护持正法,你们谁能替我去王宫作食供养梵志?」。

第二上座说:「上座耶舍尊者不去,我去有什么作用?」第三上座说:「上座尊者不去,第二上座应该要去才对。」鸡头摩寺住有十六万八千僧众,其中有一最小的沙弥,年方七岁,他看见上座比丘都在互相推辞,就在僧众中长跪合掌说:「此事不必扰动大德圣僧,我因年幼,不能胜任护持佛法之事,惟愿大德圣僧慈愍,允许我去。」。

耶舍尊者听见小沙弥发心要去王宫,非常高兴,手摸沙弥的头说:「你赶快去,不要让人家久等。」于是,小沙弥即随着使臣前往王宫。

阿育王问说:「圣僧来了没有?」。

使臣回禀说:「大王!他们寺里的圣众都在互相推辞,只有一个小沙弥来。」。

国王说:「想必是大德圣僧们怕羞耻,故意让小沙弥来。」。

使臣回禀说:「对!对!就是这样。」。

国王听说沙弥来,立即亲自到宫门外去迎接,然后恭请沙弥坐于御座上,国王就在座前,顶礼这位七岁的小沙弥。

信奉外道的人,大都不修忍辱之心。如今众外道头目,眼见国王尊敬小沙弥,个个心里充满着妒火,于是大发瞋恚,互相说:「阿育王不识真道,我们宿德神通广大,他不起座迎接;如今这个小孩,有什么了不起?竟然亲自出宫欢迎,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小沙弥请问国王说:「大王召唤,不知有何贵事?」。

国王说:「这位摩酰首罗天,领诸梵志来受供养,希望获得尊者的饮食,不知道尊意如何?可以供养他们吗?」。

沙弥说:「我年龄幼小,今天尚未用早餐,请大王先布施我吃,然后我当与彼进食。」国王立即命令厨师,拿一案席菜饭供养沙弥,沙弥一下子就把全部菜饭吃完,随后又把五百案食也全部吃光。

国王问说:「尊者吃饱了没有?」。

沙弥回禀说:「还没有饱。」。

国王又命令厨师把所有的食物拿给沙弥吃,一下又被他吃光。国王问说:「够了吗?」沙弥答说:「还不够,仍然很饥饿。」。

厨监禀奏说:「大王!宫中所有粮食全都被尊者吃完,已经无法供应了。」。

国王说:「仓库里还有面、糒等军用干粮,通通拿来供养。」结果又被吃光。

国王问:「够了吗?」沙弥答说:「还不够。」国王恭敬向沙弥道歉说:

「尊者!非常抱歉!宫中准备的十多万人粮食,都被您一下吃光,现在已经没有食物可供养了,敬请尊者慈悲原谅!」。

沙弥说:「既然没有饮食可吃,我就开始吃人了。把坐在最下头的婆罗门梵志,送来给我吃吧!」于是沙弥就把四百九十九个外道,通通都吃掉。摩酰首罗天(外道头目)眼见事情不妙,非常恐惧,急向虚空中飞去。

小沙弥说:「你往哪里跑?」沙弥坐在御座上,伸出长臂,从空中抓住假活佛的头,然后把他吃掉。阿育王眼见小沙弥一下子吃完五百个人,大为惊愕恐怖!因而自忖:「外道尽被吃掉,接下来无人可吃,会不会连我也吃掉?」。

沙弥知道国王的心念,即禀告说:「大王!您是佛教的大护法,不会有任何损害,请不必惊吓。」接着说:「大王!您能否跟我到鸡头摩寺去?」。

国王说:「即使尊者带我上山下海,我也一定遵从。」。

于是,小沙弥和国王回到鸡头摩寺。国王看见沙弥所吃的食物,全部在寺中,供养众僧食用。被沙弥吃掉的五百外道,个个都已剃除须发,身披法衣(袈裟),出家为僧了。

他们坐在众僧中的下行末座,最先被吃者坐在最前面,最后被吃的那个外道头目(摩酰首罗),却坐于最后末行下座。

五百位外道出家的比丘,看见国王和沙弥时,惭愧得无地自容,他们忏悔说:「我等自谓神通广大,其实尚不如小沙弥的成就,还想和大德圣僧相争,正如鹄毛俟于热火,好比蚊子与金翅鸟竞飞,又像兔子和狮子较劲,简直是不自量力,实在惭愧!」。

五百外道出家众听闻佛法后,不断忏悔前非,于是均得成须陀洹道。

【事见《阿育王传》卷七、《僧史辑要》】

附注说明

一、发心布施供养僧众,不可轻慢青年学僧。像「无明」那种出家人,虽有人称他「长老」,但他却是无惭无愧的魔诃卢,更是妖魔的走狗,远不如一个小沙弥的知见。

二、请参阅《履行菩提圣道》第二章、第七节─多闻能识破诸魔。

点赞推荐

今日与大家说说什么是隔空超度婴灵,隔空超度婴灵可靠么?首先隔空超度也是叫作远程法事超度,也就是本人不用到现场,按照法事师傅要求提供相关的法事资料信息即可,法事效果是一样,至时便会由法师来代为上表文书,..

一般我们只能看到经书上所记述的,五阴净了是何等何等的境界。实际上到了真净现前时,我们还是难以区别啊!我在云居山跟随虚云老和尚的时期,有过一个亲身的体会。老和尚那时已是一百一十八岁了,他在中午休息时,有..

般若(bōrě),梵语prajna的音译。又译作“波若”、“钹若”、“钹罗若”、“班若”、“般罗若”、“般赖若”等 ,意为“终极才智”、“辨识才智”。专指:照实认知全部事物和万物本源的才智。以品种而言,般若有..

佛有常光,有放光。由于特殊因缘,放光就是要传达信息的。每尊佛证到了法身都有无量光明,在无量光明当中,在某些特定的时机,放什么光,传达什么信息,那就视那特定的时空态和教化众生的目标而定。所以释迦牟尼佛在..

请大家看第四段:转短命为长寿之法。这一段主要是针对有一个命中短寿的人求怎么改变自己短命转为长寿,觉明妙行菩萨介绍的一个的方法。在乩坛有两个兄弟叫马永锡,他们在前世曾经做过猎户。有一天这两兄弟到山里去打..

十、复明径路修行径中之径者,此有二义:一者,余门学道,万里迢遥,念佛往生,古称径路。而念佛一法,复有多门,今此持名,是为径路之中,径而又径。鹤冲鹏举,骥骤龙飞,不疾不行,而速而至,径中径矣。《弥陀疏钞..

问:我们要往生净土,修学佛法就要听法师的,而法师又这么多,说法又各不相同,我们怎么依止才对呢?常敏法师:我们修学佛法,要听从世尊的劝导,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往生净土。学习佛法还是要有自己的发心,要..

当有了堕胎之事以后就会有婴灵形成,这与时间没有关系,即使你是怀孕一日,堕胎了都是会有婴灵形成。堕胎婴灵非常难超度,一定要真诚忏悔,真诚做功德。堕胎婴灵,为他们诵经念佛、做各种善行,功德回向他们离苦得乐..

慈悲心是成佛的种子,一般表述为大慈大悲,或者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能做到真实无伪的程度,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要能真正做到真实无伪的慈悲心,那一定要证到了空性,从空性升华的慈悲心才够得上这样的水平。那么..

转眼之间,我学佛已经整整十年。在这十年中,我从一个对佛法一无所知的门外汉,逐渐变成一个听经闻法、读诵经典的佛教信徒,还归依佛门成了真正的佛弟子。回首十年的学佛历程,佛法给我带来了诸多人生改变。佛法不仅..

禅七的起源,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佛陀在菩提树下自誓:若不成道誓不离金刚宝座,实为七日成佛的滥觞。佛教从东汉传至中国后,西域传道的高僧,源源东来,但大都是严守戒律,遵守佛制,故生活上,便得乞食..

常听说「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也就是说个人修行不同于集体修行,在明师指导下修行和无师自修,更是大不相同。个人修行,应该是在已经懂得了修行的方法和修行的道理之后,而且也要知道如何来解决修行过程中..

超度婴灵的心愿语:想对你说的话有千言万语想对你说,我的宝宝,真要下笔,却又不知该如何说起。首先,我最想说的是:对不起,由于我的无知,没能把你们平安的带到这世上,我无数次的想,如果我还能再遇见你们,我一..

圣空法师开示:修禅的也得念佛开示:圣空法师摘自:《楞严经要解》第一卷你看外面坐着很多人,门外和门里的能一样吗?不一样。门外的看不见我,门里的能看见我是不是?门外的只能听到我的声音,见不到真实之相。门外..

佛在人专,故又行实;末代人滥,形服为上。外生物信,于诸僧海,自感僧福;非谓行缺而消信施。故经云:桥度物也。破戒之人,虽入地狱;口说善法,令生信故。【大意】佛在世时,真实修行的人多,成就圣道的人也多;末..

你看我们有住的时候,我们感到不安,为什么不安?因为你跟你本来的面目不相应嘛。你本来不是这样,你一定要这样,你抗拒真如的结果,你就不安嘛。这个机器的设计本来不是这样操作的,你操作错误,你就跟它原来的设计..

预前若打不彻,腊月三十日到来,管取尔热乱。有般外道,才见人做工夫,便冷笑:犹有这个在。我且问尔:忽然临命终时,尔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迭。前路茫茫,胡..

    《人物故事》感恩您转发支持人物故事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人物故事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878/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