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松法师传记


持松法师(1894一1972)法名密林,学密后上师赐灌顶号人入金刚,以私淑玄奘,又自号师奘沙门。俗姓张,湖北荆门人。家世业儒,父绪炳,世号南坪先生。母官氏,生子三人,持松居长。自幼体弱多病。六岁时,父掌沙洋天主教书院教务,从父读四书五经,习制艺。清末科举废,乃绝意时文,专攻经史小学。一九○七年春,父亡,乃停学。过三年,母亦见背。一九一一年,年十八,投荆门铁牛寺落发。二十岁,受戒于汉阳归元寺,下一年春在寺听可安讲《楞严经》,不能解。适座间有人传示月霞法师在上海爱俪园兴办华严大学的简章,遂欣然束装投试。三年结业后,复往湖北当阳玉泉寺,谒祖印老和尚,叩露台宗大意。

一九一八年二月,法师嗣法月霞,住持虞山兴福寺,在五年中曾两次传戒,并设华严预备校园,培育僧材。

一九二二年冬,法师因阅《法轮宝忏》感瑜伽隐秘部类,幽奥难解,并知此唐代密法中国虽已失传,而现在犹盛行于日本。乃发愿拯救千载绝学,所以孤身东渡,至日本高野出真言宗道场(密宗又称真言宗),礼天德院金山穆韶阿阇黎,受古义真言宗中院一派教授,得五十一世阿阇黎位。一九二三年,学成回国后,先在杭州菩提寺传法灌顶,盛极一时。一九二四年春,法师住持武昌洪山宝通寺(唐代古刹),讲经、传戒、灌顶无虚日,并在寺建法界宫、瑜伽堂,购诸法器,绘诸尊曼荼罗,拟就洪山建立真言宗根柢道场,树国内习尚之先。

一九二五年秋,日本僧侣招集东亚佛教大会于东京,法师参加中国佛教代表团到会,任教义研讨部理事。得与日本专家渡边海旭、木村泰贤、高楠顺次郎、河口海慧等交。会期毕,独留东京,旋往新泻县从权田雷斧僧正受新义真言宗灌顶。次年四月,至京都比睿山延历寺学习台密仪轨,卒业后,更赴高野山,依据本上师金山穆韶阿阇黎,受三宝院、安祥寺教授及口诀,兼习梵文文法。临行,金山穆韶阿阇黎颁发收藏的金刚界胎藏界两幅大曼荼罗,永垂留念。一九二七年春,法师回国,因洪山宝通寺道场毁于兵燹,乃留上海,在功德林、净业社、清凉寺等处讲经传法,历时一载有余。一九二九年夏至一九三五年,七年傍边,他应辽宁、南京、北京、杭州、汉口、武昌等地之请,讲经、传戒、修法、灌顶,极一时之盛。时朱子桥发愿恢复西安大兴善寺密教古道场,函电约请持松就住持位,适汉口激流,车轨被淹未果行。

一九三六年春,法师第三次赴日本,周游日本全国,深慨旧日旧雨,多已物化,乃采办坛场法器,于夏四月归国。从此他常住上海圣贤寺。寺主惠宗,持松法弟也。法师除讲经传法外,并从事著作。他着有《华严宗教义始末记》,悉数说明华严教义,为近代华严宗一部重要著作。又着《密教通关》、是一部论述中国唐密和日本东密源流的大纲性著作。法师学通显密,先后著作二十余种(目录见后)由爱俪园(哈同花园)罗迦陵居士捐资印行。

在抗日战争期间,一九四一年日军占有上海租界,日伪曾派人几回到圣贤寺,请法师出来参加工作,他屡以病辞,坚决回绝,表现了一个中国人毅力坚决的民族气节。

一九四七年三月,上海静安寺(三国东吴时古刹),恢复十方森林选贤制,上海佛教诸山公请法师为住持,兼任静安寺佛教学院院长,学僧四十余人。一九四八年一月该院兴办《学僧六合》月刊,法师任声誉社长。

上海解放前夕,有人在台北购屋建十普寺为静安寺下院,请法师赴台掌管,他峻拒不往,要留在内地。说明法师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主张和政策是了解和信赖的。

解放后,一九五二年四月,人民政府拨款修补静安寺。一九五三年四月,法师在寺内再建立真言宗坛场,复兴中国失传已久的唐代密教。中国唐代密教,自印度善无畏、金刚智先后来中国弘传两部密法(善无畏传胎藏界法,金刚智传金刚界法),善无畏传一行(中国人),金刚智传不空(本籍印度人)。不空得金刚界法后,又从善天畏受胎藏界法。不空传惠果(中国人),果尽秉两部大法传日僧空海(即弘法大师),为日本密宗之祖,由是密教盛行于日本,而中国汉地密宗教法,则因会昌法难和五代改动而渐至绝响失传。持松为复兴中国唐代密教,曾三渡日本,两登高野,悉心竭力,朝夕闻修,遂兼东密台密之心传,博综新义古义之精要,将中国千年失传的唐密金胎两部大法,从日本取来,初建坛场于武昌,再兴密法于上海,三十余年来,教授密法,从受灌顶者,无虑数万人,信为中国唐密自惠果以来所未有也。

一九五三年六月,法师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一九五四年,当选为上海市人民代表;一九五六年当选为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一九五七年带领中国佛教协会代表团赴柬埔寨参加佛陀涅槃二千五百周年留念庆典。

一九六四年,新《辞海》的编撰工作初步,法师参加了有关佛教条目的编撰工作。同年七月,法师随中国宗教代表团到会在日本东京举办的第一届国际宗教徒平缓会议。一九六五年三月,随中国佛教代表团访问印度尼西亚。

一九七二年十一月十六日,法师圆寂于上海,常年七十八岁。法师懂日文、梵文,善诗词,兼工书法。著作包含显密二部,共有二十六种:《密教通关》、《大日经住心品撰注》、《金刚顶大教王经疏》、《苏悉地羯罗经略疏》、《金刚界行法记》、《三陀罗释》、《施诸饿鬼食法注》、《真言宗朝暮行法》、《密教图印集》、《华严宗教义始末记》、《摄大乘论义记》、《观所缘缘论讲要》、《因明入正理论易解》、《心经阐秘》、《般若理趣经集解》、《仁王护国经阐秘》、《菩提心论撰注》、《悉昙入门》、《梵语千字文》、《梵语杂名》、《梵文心经异译著》、《释尊一代记》、《师奘文钞》等。

点赞推荐

问:我们要往生净土,修学佛法就要听法师的,而法师又这么多,说法又各不相同,我们怎么依止才对呢?常敏法师:我们修学佛法,要听从世尊的劝导,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往生净土。学习佛法还是要有自己的发心,要..

今日与大家说说什么是隔空超度婴灵,隔空超度婴灵可靠么?首先隔空超度也是叫作远程法事超度,也就是本人不用到现场,按照法事师傅要求提供相关的法事资料信息即可,法事效果是一样,至时便会由法师来代为上表文书,..

当有了堕胎之事以后就会有婴灵形成,这与时间没有关系,即使你是怀孕一日,堕胎了都是会有婴灵形成。堕胎婴灵非常难超度,一定要真诚忏悔,真诚做功德。堕胎婴灵,为他们诵经念佛、做各种善行,功德回向他们离苦得乐..

慈悲心是成佛的种子,一般表述为大慈大悲,或者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能做到真实无伪的程度,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要能真正做到真实无伪的慈悲心,那一定要证到了空性,从空性升华的慈悲心才够得上这样的水平。那么..

转眼之间,我学佛已经整整十年。在这十年中,我从一个对佛法一无所知的门外汉,逐渐变成一个听经闻法、读诵经典的佛教信徒,还归依佛门成了真正的佛弟子。回首十年的学佛历程,佛法给我带来了诸多人生改变。佛法不仅..

禅七的起源,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佛陀在菩提树下自誓:若不成道誓不离金刚宝座,实为七日成佛的滥觞。佛教从东汉传至中国后,西域传道的高僧,源源东来,但大都是严守戒律,遵守佛制,故生活上,便得乞食..

常听说「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也就是说个人修行不同于集体修行,在明师指导下修行和无师自修,更是大不相同。个人修行,应该是在已经懂得了修行的方法和修行的道理之后,而且也要知道如何来解决修行过程中..

超度婴灵的心愿语:想对你说的话有千言万语想对你说,我的宝宝,真要下笔,却又不知该如何说起。首先,我最想说的是:对不起,由于我的无知,没能把你们平安的带到这世上,我无数次的想,如果我还能再遇见你们,我一..

圣空法师开示:修禅的也得念佛开示:圣空法师摘自:《楞严经要解》第一卷你看外面坐着很多人,门外和门里的能一样吗?不一样。门外的看不见我,门里的能看见我是不是?门外的只能听到我的声音,见不到真实之相。门外..

佛在人专,故又行实;末代人滥,形服为上。外生物信,于诸僧海,自感僧福;非谓行缺而消信施。故经云:桥度物也。破戒之人,虽入地狱;口说善法,令生信故。【大意】佛在世时,真实修行的人多,成就圣道的人也多;末..

你看我们有住的时候,我们感到不安,为什么不安?因为你跟你本来的面目不相应嘛。你本来不是这样,你一定要这样,你抗拒真如的结果,你就不安嘛。这个机器的设计本来不是这样操作的,你操作错误,你就跟它原来的设计..

预前若打不彻,腊月三十日到来,管取尔热乱。有般外道,才见人做工夫,便冷笑:犹有这个在。我且问尔:忽然临命终时,尔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迭。前路茫茫,胡..

为什么要这样发愿呢?因为法性无断绝故。因为你既然整个修行,就是正念真如随顺真如嘛,那么真如是时间无尽空间无尽的嘛,它没有断绝的嘛。所以因为法性广大,所以普遍的摄受一切众生,内心是平等不二,不念我相、人..

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佛菩萨示现感应,是为了让你在修行的路上继续走下去,是告诉你:不要以为我们佛菩萨不存在,你最近修行很到位,我们来鼓励一下你。但是,有感应不能执著于它,不要天天修法的生活就想:..

观世音菩萨的方便力特别殊胜。在《普门品》讲到“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提的就是“妙音”,这个地方是很重要!这个“妙音”,意思就是说,诸佛菩萨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你看佛菩..

最理想的坐姿为“七支坐法”。所谓“七支”是指对身体要求的七个要点:1、双足跏趺: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上,称金刚坐(男士用)。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上,称如意坐(女士用)。按有的..

问:怎样念佛才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大安法师答:这几句经文是出自《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就是把眼耳鼻舌身意都摄住,摄在一精明,然后这句佛号声声相续。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首先..

    《人物故事》感恩您转发支持人物故事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人物故事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878/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