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唐玄奘的故事
提起玄奘法师,通常大家都会想到《西游记》中那位胆怯窝囊、人妖不分、对错难辨的模糊和尚。其实这仅仅是作者的虚拟,就历史上真实的玄奘而言,对其形象不免过于曲解。史实记载的玄奘法师,不仅通晓佛法,虔心肄业,并且胆识过人,是位智勇双全的高僧。
智勇降逆徒
玄奘脱离长安,到了瓜州,先是被李昌抓住,后因李昌也是信佛之人,所以把玄奘放了。玄奘被放以后,去一座庙里求佛,偶尔遇到一名胡人,名叫石磐陀,希望请高僧为他受戒,让他变成居士,所以就请玄奘帮他受戒。当他得知玄奘要远赴印度求法,心中非常敬仰,发誓要帮忙玄奘,随师父前往印度。
但通过几天的日夜兼程,石磐陀怕玄奘在五峰被擒而把他供出来(在其时帮忙偷渡过境是死罪),怕惹来杀身之祸,竟产生了杀师叛逃的恶念。一天夜晚玄奘刚躺下睡觉,发觉有人正向他走来,定睛一看,正是石磐陀,石磐陀抽出刀,向他迫临,走过来,又回来,又走过来,又回来,玄奘知道他现已动了杀机。此时,不论是大声呵斥,还是请求饶命,都会激起石磐陀的杀心。所以玄奘静静地坐着,闭目不视。见此情形,石磐陀竟不敢下手,徘徊好久总算还刀入鞘。到了第二天早晨,石磐陀总算承认了。所以玄奘送石磐陀了一匹快马,自个带着老胡人送的瘦老赤马走向五峰。
大度义服外道
玄奘法师通过两年的艰险旅程,抵达印度后,拜在闻名的那烂陀寺百岁高僧戒贤法师门下,刻苦参研佛法,数年间通晓了经藏、律藏、论藏,因而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但也因而招来了印度一些和尚的妒忌。一天,一名顺世外道自以为学识高深,无人可及,所以在那烂陀寺门前贴出五十条疑问经义,自称假如任何人可以破解得其间一条,就当即将自个的头颅砍下。寺中众僧与世隔绝,听凭他大叫大骂。到了第四天早上,玄奘走到寺院门前,扯下经义,不屑一看,遂解说经义。外道面如土色,为了履行誓言,只得拔剑预备自刎。玄奘大度,制止住他,遂让他做自个的家丁。不久,玄奘因为要预备与小乘宗师般若鞠多的争辩,研讨小乘经典,百思不得其解,传闻那外道会解说,所以便请他为自个解说。外道惊异地说:我是家丁,怎敢给主人讲经?玄奘答复:那部典籍我没有学过,既然你通晓,我就应该向你请教。待到那外道解说结束后,玄奘感谢他,将他放走。经此一事,全寺众僧无不敬仰玄奘的渊博和大度。
龟兹辨经
玄奘在西行的路上,路过龟兹,被本地美意款待,过后玄奘去参见本地位置最高的法师,木叉麴多。因为木叉麴多有点瞧不起玄奘,还说玄奘的西行取经是多此一举,处处轻蔑,所以在木叉麴多的庙里,神奇庙(本地言语的汉语意思)举行了一次辨经,因为木叉麴多处处狂妄自大,最终惨败给玄奘。通过这件过后,木叉麴多再见到玄奘不敢再坐着,都是站着和玄奘说话,以表明尊敬。
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玄奘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