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源老和尚:不可忘失自己清净之心,这就是道


从前的人没有禅堂,坐什么香呢?没有。六祖说: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他骂人吗?其实不是骂人,是要我们不要执着坐与不坐,是要我们无论行住坐卧都要收摄妄想,所以行亦禅,坐亦禅就讲这个东西。禅不在于坐,也不在于住,也不在于卧,也不在于走。

参学的问:什么是道?祖师答:无心是道。有些祖师另答:马路就是道。本来没有什么道不道,没有妄想就是道,但是有些人什么也不想,这个是道吗?不是的,要你一天到晚不可忘失自己清净之心,这就是道。

复本心源,究竟清净。我们给人授三皈依,忏悔业障,忏悔完业障消了,恢复了清净。我们现在一天到晚清不清净呢?贪瞋痴,不是贪就是瞋,不是瞋就是痴,一个喜欢,一个不喜欢,众生就在这个当中。清净二字很重要的,和尚即是清净比丘,清净福田僧就是讲清净,不清净哪有什么福?没有福。福田是块干干净净的地,能种植庄稼,如果不干净,杂草石头瓦砾沙子多,泥巴少就不是好地,不能长庄稼。我们的心就是一块地,什么菩提果、长生果、富贵花通通都能生长,如果不是好地,种什么都长不出来,长的尽是贪瞋痴。

出家人修什么行?用什么功?都是靠这个心。心里有没有贪瞋痴呢?有没有分别心呢?所以转八识成四智,把妄想转为智慧,把愚痴转为般若,把这个分别心的世情断掉,如桶底脱落,就有智慧放光,就能够了生死,没有智慧就不能了生死。道理很简单,你留不留神呢?有些人不留神,一天到晚蹦蹦跳跳,不知去哪里玩耍,又不来坐香古人用功了不起,那有我们这样放逸啊!

老和尚最喜欢讲龙裤国师,他是福建漳州人,人很苦恼,没有证道以前,住岩洞修苦行,姐姐送些衣服和粮食给他,他也不理睬。过了十多年,姐姐再去看他,见到衣服还是放在那里,都放烂了。他一天到晚就是打坐,动也不动,你看他就是那么用功。逼了一段日子,他想该下山跟大家结结缘,于是走到漳州一个三岔路旁,搭了一个茅蓬,布施茶水。

那一年,万历皇帝的娘皇太后去世,要请僧人做佛事,但当时京中无大德,后来皇太后托梦,说福建有位高僧,那时皇帝自己也得了一身疮,痒得难熬,到处请医生来看,都无法医好,于是派人到福建漳州,迎请百多位和尚到京里来念经及医病。和尚们高高兴兴地进京去了,恰巧路过茶亭,苦恼和尚便问:你们这样高兴,有什么好事呀?我们奉旨进京,给皇帝的娘做佛事。他说:我也去行不行呢?你这样的苦恼,又不会念经,去干什么?我不会念经,但可以替你们挑行李呀!好吧!于是就和这些和尚挑着行李进京去了。

这个皇帝也作怪,想试探那一位是高僧,于是将《金刚经》埋在门槛下,看看这些和尚是怎样过门的。和尚们哪里知道呢,通通都跨过门槛进去了,唯有苦恼和尚走到门口,合掌跪下:地下有金刚。皇帝知道了便下圣旨,他闻圣旨便两手扑地,两脚朝天,翻一个筋斗,就翻进去了。

皇帝终于找到这位高僧,把他当活佛礼待,又叫人建起坛场为皇太后做佛事。他做佛事很简单,拿着幡在台上扬了几扬,至灵前说:我本不来,你偏要来,一念无生,超升天界。讲完这几句话,便把幡放下,一下子把佛事就做完了,皇帝还不相信,那有这样简单,心中正在疑惑,就在这时候,太后在空中发出声音,说己得超升了。他又用些香灰在皇帝身上擦几擦说:好了好了!真的病就好了。

皇帝很高兴,设斋供养感谢他,又带他在皇宫里游览。他见皇帝穿的裤子有意思,皇帝见他老盯着自己的裤子,就问:你喜欢我的裤子?我看皇帝的裤子好。皇帝便把裤子脱下来赠给他,拜他做师父,又封他为龙裤国师。他天天在御花园游览,园内有一个宝塔,他见了很赞叹,皇帝就说:国师你喜欢这个宝塔,我就把宝塔送给你。他一听,真的把宝塔往袖子里一塞,拿回福建漳州去了把皇帝的宝塔带回来,这种本事了得不了得?

我们知道托塔天王手里捧着铁塔,龙裤国师则把宝塔往袖子里一塞就带走了。我们用功用到这个程度就差不多了,就可以揽黄河为酥酪,变大地为黄金,把黄土一洒,遍地都是黄金,就不需要贪污了,贪污会被捉去坐牢的。这种本事只有出家人有(过去神仙也可以点铁成金),但要到罗汉果位,到了佛的果位更不得了。你们老也不用功,自己做什么都弄不清楚啊!

证果位的人,走路都离地三寸。有一年,我去朝山西大同,山上有所小庙,供奉一尊观音菩萨,是石头做的,那石头也奇怪,明明看着是放在桌子上的,实际上没有落地,用绳子拉得过来过去,我尝试过,真的拉过了。你看,菩萨就在那里显神通,这是我亲自看到的,佛法真不可思议!

小家伙不用功,一天到晚吃饭睡觉,不读书又不拜佛,又不来打坐,何来有神通呢?即使给你一条裤子都没办法穿,给你一个宝塔也没办法拿回去,龙裤国师就有这个本事,他证了道嘛!这些事很平常,没什么希奇,你看南华寺六祖菩萨,对陈亚仙说:陈施主,我这里这么多人,寺庙又小,我想将它建大一点,请布施一块地。

陈亚仙说:好!你要多大一块地?六祖把袈裟拿出来说:我不要很大的地,只要一件袈裟这么大一块地就足够了。陈说:就这么点大?可以!可以!六祖即时把袈裟向空中一抛,这边到马坝,那边到野山沙溪,周围三四十里地,都被袈裟覆盖了,四大天王现身,一个天王拉一个角你看,六祖菩萨从没有住山洞也得神通,他只舂了八个月米,这八个月的功夫有多大啊!

你们现在有的耕田有的种菜,究竟搞什么啦?你们不知用功,六祖真是老老实实的用功,他人个子小,舂米时用脚踩,这边用脚踩,那边石头就翘起来,踩下去,翘起来,踩不动,人不够力怎么办?找块大石头来,这石头也有四五十斤,背在背上,他就是这么聪明,还要劈柴。

黄梅五祖那里人多,一天要吃一千多斤谷子(以我们一个人的劳动力,规定是磨、碾、筛,一天能做出四百斤谷子也算不错了),本来一千多斤谷子要三四个人一起来舂,但那些和尚欺负他:你这个南方蛮子,广东野人,快点舂,莫偷懒。叫他一个人舂,他们出外去玩。六祖就是一天到晚老老实实地舂,师父叫我舂米,我就舂米,你们去玩我不管,不会认为你不舂我也不舂,只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境界搁在心里,观察观察,经过几个月的锻炼,把米踏熟来,后来得到五祖印证,五祖叫他离开他才离开。

你看,古人就是老实,我们现在是你不干我也不干,所以现在的人不老实,调皮得不得了!提起话头来参!

佛源老和尚禅七开示

点赞推荐

问:我们要往生净土,修学佛法就要听法师的,而法师又这么多,说法又各不相同,我们怎么依止才对呢?常敏法师:我们修学佛法,要听从世尊的劝导,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往生净土。学习佛法还是要有自己的发心,要..

今日与大家说说什么是隔空超度婴灵,隔空超度婴灵可靠么?首先隔空超度也是叫作远程法事超度,也就是本人不用到现场,按照法事师傅要求提供相关的法事资料信息即可,法事效果是一样,至时便会由法师来代为上表文书,..

当有了堕胎之事以后就会有婴灵形成,这与时间没有关系,即使你是怀孕一日,堕胎了都是会有婴灵形成。堕胎婴灵非常难超度,一定要真诚忏悔,真诚做功德。堕胎婴灵,为他们诵经念佛、做各种善行,功德回向他们离苦得乐..

慈悲心是成佛的种子,一般表述为大慈大悲,或者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能做到真实无伪的程度,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要能真正做到真实无伪的慈悲心,那一定要证到了空性,从空性升华的慈悲心才够得上这样的水平。那么..

转眼之间,我学佛已经整整十年。在这十年中,我从一个对佛法一无所知的门外汉,逐渐变成一个听经闻法、读诵经典的佛教信徒,还归依佛门成了真正的佛弟子。回首十年的学佛历程,佛法给我带来了诸多人生改变。佛法不仅..

禅七的起源,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佛陀在菩提树下自誓:若不成道誓不离金刚宝座,实为七日成佛的滥觞。佛教从东汉传至中国后,西域传道的高僧,源源东来,但大都是严守戒律,遵守佛制,故生活上,便得乞食..

常听说「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也就是说个人修行不同于集体修行,在明师指导下修行和无师自修,更是大不相同。个人修行,应该是在已经懂得了修行的方法和修行的道理之后,而且也要知道如何来解决修行过程中..

超度婴灵的心愿语:想对你说的话有千言万语想对你说,我的宝宝,真要下笔,却又不知该如何说起。首先,我最想说的是:对不起,由于我的无知,没能把你们平安的带到这世上,我无数次的想,如果我还能再遇见你们,我一..

圣空法师开示:修禅的也得念佛开示:圣空法师摘自:《楞严经要解》第一卷你看外面坐着很多人,门外和门里的能一样吗?不一样。门外的看不见我,门里的能看见我是不是?门外的只能听到我的声音,见不到真实之相。门外..

佛在人专,故又行实;末代人滥,形服为上。外生物信,于诸僧海,自感僧福;非谓行缺而消信施。故经云:桥度物也。破戒之人,虽入地狱;口说善法,令生信故。【大意】佛在世时,真实修行的人多,成就圣道的人也多;末..

你看我们有住的时候,我们感到不安,为什么不安?因为你跟你本来的面目不相应嘛。你本来不是这样,你一定要这样,你抗拒真如的结果,你就不安嘛。这个机器的设计本来不是这样操作的,你操作错误,你就跟它原来的设计..

预前若打不彻,腊月三十日到来,管取尔热乱。有般外道,才见人做工夫,便冷笑:犹有这个在。我且问尔:忽然临命终时,尔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迭。前路茫茫,胡..

为什么要这样发愿呢?因为法性无断绝故。因为你既然整个修行,就是正念真如随顺真如嘛,那么真如是时间无尽空间无尽的嘛,它没有断绝的嘛。所以因为法性广大,所以普遍的摄受一切众生,内心是平等不二,不念我相、人..

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佛菩萨示现感应,是为了让你在修行的路上继续走下去,是告诉你:不要以为我们佛菩萨不存在,你最近修行很到位,我们来鼓励一下你。但是,有感应不能执著于它,不要天天修法的生活就想:..

观世音菩萨的方便力特别殊胜。在《普门品》讲到“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提的就是“妙音”,这个地方是很重要!这个“妙音”,意思就是说,诸佛菩萨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你看佛菩..

最理想的坐姿为“七支坐法”。所谓“七支”是指对身体要求的七个要点:1、双足跏趺: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上,称金刚坐(男士用)。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上,称如意坐(女士用)。按有的..

问:怎样念佛才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大安法师答:这几句经文是出自《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就是把眼耳鼻舌身意都摄住,摄在一精明,然后这句佛号声声相续。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首先..

    《佛源老和尚》感恩您转发支持佛源老和尚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佛源老和尚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187/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