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佛法僧三宝的六种殊胜功德是什么?
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说:“少呈现故无垢故,具实力故世严故,殊胜故及不变故,以此六因称胜宝。”在这个偈颂中,以人间瑰宝的六种宝贵,来显示佛法僧的六种殊胜积德行善:稀有、无垢、具实力、庄重、殊胜、不变。
1)稀有:人间瑰宝稀世罕见,赤贫者得不到。与此类似,三宝出生极为稀有,善根福报不足的人,百千万劫中也无法值遇。
2)无垢:人间瑰宝亮堂纯洁。与此类似,三宝远离了烦恼障、所知障的全部垢染,清净无比。
3)具实力:瑰宝具有赐予财富、满足希望的才能。与此类似,三宝具有不可思议的威德与才能,能让众生暂时获得人天福报,终究能够成佛。
4)庄重:瑰宝是人间最美丽的装饰品,能够使身体或环境变得庄重。与此类似,三宝能让众生的心变得贤善,是全部好心之因,能庄重众生的心。
5)殊胜:瑰宝的价值超过全部的人间物品。与此类似,三宝超越轮回,具有出人间的积德行善,超越了全部人间法。
6)不变:瑰宝不会由于被赞叹或诬蔑而发生改动。与此类似,三宝不是业和烦恼所产生,自性是无漏法,不会受到人间法的影响。
佛法僧三种为什么称为“宝”呢?由于他是指示众生断恶修善,离苦得乐,摆脱系缚,得大自在的导首,极为尊贵,如人间的珍惜宝物,所以称之为宝,《宝性论》中,用人间瑰宝的六种譬喻,来阐明佛法僧称为宝的含义:
(一)稀有义。如人间宝物,赤贫的人不能得到;三宝也是这样,没有善根的众生,百千万劫不能值遇。
(二)离尘义。如人间的瑰宝,体质上没有瑕秽;三宝也是这样,绝离全部有漏的尘染,最极明净,故名为宝。
(三)实力义。如人间瑰宝,能除贫困,治疗病毒等,有大实力;三宝也是这样,具足不可思议的神通威力,故名为宝。
(四)庄重义。如人间瑰宝,能够庄重人间,令人间美好;三宝也是这样,具有无量的无漏积德行善,能庄重出人间,故名为宝。
(五)最胜义。如人间宝璧,在全部物中最为殊胜;三宝也是这样,是出人间的无漏法,最极殊胜无上,故名为宝。
(六)不改义。如人间的真金,烧打磨等,实质不能改动;三宝也是这样,是无漏法故,不为人间的称、讥、苦、乐、利、衰、毁、誉八风所倾动,恒常不变,故名为宝。《心地观经》报恩品以坚牢、无垢、与乐、难遇、能破、威德、满愿、庄重、最妙、不变十义阐明佛法僧得名为宝的含义,结语说:“佛法僧宝,具足无量神通改变,利乐有情,暂无歇息,以是义故,诸佛法僧,说名为宝。”
佛法僧乃三宝之称。
每个人信佛,有必要先皈依(归依)三宝。在归依前,应有必要先了解三宝的粗心。不然,莫名其妙的归依,便不得为真实的归依。就像我们要考大学,不知大学名称,那便成笑话。希望学佛的善男信女,求受归依时,有必要理解三宝的粗心。归依师有必要把三宝教意的粗心教授于归依弟子,使他们了解三宝的粗心,归依则受益。
佛法僧三宝,是佛在世亲定的戒律,为在家善男信女所明示修行的道路。佛住世时,称佛为师;佛灭度时,以戒为师,以常为住。佛法僧三宝的积德行善是真空妙用。佛法僧三宝,是劝人为善,早出苦海,引道众生入世出生之宝筏,使人能醒悟返伪归真,改恶向善,能够使家庭人口安全,更可使人间离苦得乐,所以称为三宝。
三宝分两大类:
(一)三宝有住持三宝与化相三宝。
(二)有一体三宝与理体三宝。
三宝的种类,要知道三宝的含意:佛是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法是法则,有轨范、使人理解与任持自性不失之能;僧是和合僧众,于事于理,和合共处。
所谓住持三宝与化相三宝
(一)但凡绢绣、纸绘的佛像就是佛宝。
(二)但凡三藏经典,是古大德的释教徒著作的,就是法宝。
(三)但凡剃发染衣的比丘比丘尼,就是僧宝。
由于佛陀入灭后的释教,端靠这一类的三宝为继承佛法的慧命,坚持释教的精神和教义流传后世,所以称为住持三宝。
(一)佛陀在印度成道而至入涅槃的阶段中,佛陀就是佛宝。
(二)佛陀其时对弟子们所教授的四圣谛法、八正道、十二缘由等等的道理,就是法宝。
(三)其时随佛落发的凡圣弟子,就是僧宝。
这是佛陀唯有住世应化之际才有相状,所以称为化相三宝。
什么是一体三宝
是佛法僧三宝之中各有皆具三宝的积德行善。
(一)佛有觉照之明,具备了五眼六通,所以称为佛宝;佛能应机说法,于法自在,故有轨范持能,所以称为法宝;佛无违诤之过,所以是僧宝。
(二)法的本体,具有能生诸佛之性,所以是佛宝;法的本身,就有轨持的功用,所以是法宝;法法平等,所有众生一律平等,所以是僧宝。
(三)僧有观照之智者,为佛宝;僧有轨持之用者,是法宝;僧为和合僧者之体者,是僧宝。
什么是理体三宝
是说全部三宝,各有具之三宝。
(一) 从修证上能翻迷成悟,即成为般若智慧,摆脱苦,即成为法身:般若为佛宝,摆脱为法宝,法身为僧宝。
(二) 从理体(真如)上说,能观之理为佛宝,所观之事为法宝,事理一如为僧宝。
三宝有四种性质,不出事理的双面。事相的三宝,是现实的,此法比较易懂,除非已经开悟,证得了自性的真如、终究归依之处。在家居士归于护持三宝,落发比丘、比丘尼是住持三宝。因而,分为落发在家两类。佛陀在世释教以佛为轴心,佛陀灭度后,释教以僧宝为重心,所以现在以僧宝为归依之处。故在家三宝弟子要护持住持三宝,供佛及僧,才能得到佛法僧三宝的真实的法益。落发僧宝由释迦牟尼佛的戒律来办理约束,若在家三宝弟子妄加评说僧宝过失效,罪过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