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睡的好,香枕少不了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人定,又称定昏、夤夜,意思是:夜已深了,人们应停止活动安歇睡觉了。人一生中一半的时间在睡觉,自古睡觉就是一件重要的事,秦汉时期,人们更加重视睡觉。

1972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汉墓曾出土了一批汉简,其中有医书《十问》,就记载了当时人们对睡觉的理解:一昔不卧,百日不复。

马王堆汉墓中还出土了用香草制作的“香枕”,枕里装的是佩兰的叶子,佩兰是菊科植物中的兰草,其茎叶含有香豆酸、香豆精和麝香草氢醌等成分。

佩其香气如兰,佩戴它可以芳香辟秽,因此称为佩兰。佩兰不仅芳香,也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它性平味辛,能芳香化湿,醒脾和胃,清暑辟秽,可以治疗头晕、胸痞、呕吐及水湿内阻等病。

用佩兰做香枕,既有芳香化湿和抑菌消毒辟秽的作用,又具养血安眠之功效。因此,古时又称它叫“醒头草”。是一种非常适合贴身佩挂枕靠的有芬芳气味的药草。

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的文学名著《长门赋》中记载,汉武帝的陈皇后,也使用芳香植物制作的香枕:“抟芬若以枕兮,席荃兰而麝香”,芬、若、荃、兰皆香草。

因为所有的香草皆可入药,因此香枕也可称为药枕。药枕疗法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起始于何时已不可考,早在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就有用蒸大豆装枕治失眠的记载。

随着人们对香花、香草的认识了解,香枕头的芯子里的香花、香草也丰富起来。

五代名士舒雅创制的“青纱连二枕”,就使用了三种芳香的香花。 宋●陶谷 《清异录·陈设·青纱连二枕》:

“舒雅作青纱连二枕,满贮酴醿木犀瑞香散蕊,甚益鼻根。”,用青纱做枕面,内填满荼蘼、木犀(桂花)、瑞香三种花的散瓣,据说是“甚益鼻根”非常的好闻。

唐代诗人秦尚运曾作诗《题钟雅青纱枕》夸赞此香枕:“梦里却成三色雨,沉山不敢斗清华。” ,枕着这样的花芯枕睡觉,梦境里浮现的都是三色花瓣化成的缤纷花雨。名贵的沉香山子散发的香气,都不及这天然的草木馨香。

当时比较受文人喜爱的还有“菊枕”,用晒干的菊花做“枕心”。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一生酷爱菊花香枕,素有“收菊作枕”的习惯,他在《剑甫诗稿》中写道:

余年二十时,尚作菊枕诗。

采菊缝枕囊,余香满室生。

明代《本草纲目》中载:“菊味甘苦,性微寒,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的功效。陆游在其诗《老态》中曰:“头风便菊枕,足痹倚藜床。”。

菊花枕:选用菊花干品1000克,川芎400克,丹皮、白芷各200克,装入枕套内,使药物缓慢恽发,一般每个药枕可连续使用半年左右。

从中医角度来说,人的头部、颈部穴位较多,而头部的温度可以使枕芯中香药的有效成分散发出来,通过呼吸经过肺部而进入血液循环,改善脏腑功能。

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目的。松软的菊花可以吸纳夜间噪音,还能净化空气中的不良气味。

防治颈椎病枕方:荷叶100克,薄荷100克,石菖蒲100克,厚朴100克,桂枝100克,川芎100克,独活100克。将香药混合加工,做成为软硬适度的枕芯。

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工作压力的加大,很多人往往从上班是看电脑,下班时低头看手机。连换个坐姿的时间都没有。有调查显示,96.6%的白领存在颈椎问题。

如果有颈椎问题影响睡眠,不妨试一试“菊枕” 。不仅可以提高您的生活质量,也是保健、养生的一种方式。

具有疏气活血功效的玫瑰花也很适合做香枕,《红楼梦》中宝玉有“一个各色玫瑰,芍药花瓣装的玉色夹纱新枕头”。

玫瑰花具有柔肝醒胃、疏气活血的作用;芍药具有补脾、补气、补血的多种功能。长期用这种枕睡觉,既芳香浓郁,又有多种治疗作用。

夏末秋初时,古人还使用玫瑰花与丝瓜制作的薄被,在清人曹庭栋《养生随笔》中详细记载了用玫瑰花制作薄被:

“有摘玫瑰花囊被。去蒂晒干。先将丝瓜老存筋者,剪开,捶软作片,约需数十;以线联络,花铺其上,纱制被囊中,密针行如麂眼方块式,乍凉时覆体最佳。”

玫瑰花能养血疏肺气,得微暖,香弥甚;丝瓜性清寒,可解热毒。二物本不甚贵,寻常犹属能办。

枕头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人们约三分之一的时间与其亲密无间。选择一款香枕,在睡卧之时体验自然的芳香疗法。

安神枕方:野菊花 黄芩 夜交藤 龙齿 朱砂 磁石琥珀追风草茶叶金银花蒲公英夏菊香枕方: 夏枯草,野菊花,丁香,乳香,蚕沙,葛根,苍术,陈皮,决明子,冰片,(适用于痰湿阻络型)花仙枕方: 野菊花,白芍花,仙茅,仙灵脾,薄荷,决明子,乌药,杜仲,肉桂,补骨脂,磁石,(适用于肝肾不足型)

上述方中,乳香,没药,丁香,麝香,冰片,血竭,可研成细未,用丝绸另包成香囊,置于枕心,其余药品等重量抓取,各2~3两即可。

使用药枕,睡姿随意,仰卧,侧卧均可,浴后,推拿按摩后枕用效果更佳。入睡前最好饮一杯温开水,以防芳香类中药耗伤阴津。

平时注意保持药枕干燥,每隔2~3周晒一小时,以防霉变,如使用时间长,药味变淡,需要更换药物。若对某种药物过敏,出现皮疹,瘙痒,哮喘等症状,应即停用,并做抗过敏治疗。

点赞推荐

今日与大家说说什么是隔空超度婴灵,隔空超度婴灵可靠么?首先隔空超度也是叫作远程法事超度,也就是本人不用到现场,按照法事师傅要求提供相关的法事资料信息即可,法事效果是一样,至时便会由法师来代为上表文书,..

十、复明径路修行径中之径者,此有二义:一者,余门学道,万里迢遥,念佛往生,古称径路。而念佛一法,复有多门,今此持名,是为径路之中,径而又径。鹤冲鹏举,骥骤龙飞,不疾不行,而速而至,径中径矣。《弥陀疏钞..

预前若打不彻,腊月三十日到来,管取尔热乱。有般外道,才见人做工夫,便冷笑:犹有这个在。我且问尔:忽然临命终时,尔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迭。前路茫茫,胡..

演培法师(1917~1996年)江苏江都人,俗姓李。号谛观。年十二,依高邮临泽福田庵常善和尚披剃。十八岁,于宝应福寿院受具足戒。初就观宗讲寺受天台教观,次游闽南、觉津、汉藏诸学院,研习性、相二宗之旨,兼闻西藏..

敏不息尊者敏不息尊者,敏,即智。尊者机根聪明锋利,又勤于修习,己获佛的智慧,有如江水川流不息,既断烦恼,达于法空,破吾我之相,破一异之相,怜悯众生不知是法空,一心欲拔苦得乐,便随其意而拔苦与乐,永不止..

关于婴灵超度的亲身经历缘主的劝谏文日后我们把缘主写的文章,也专门整理下,名字便叫做《关于婴灵的缘主劝谏文》,便按照第一、二、三篇的顺序来发。也希望很多已经超度过的缘主,都可以把自己的经历写一下,或许师..

去佛教修行之前,先学学佛教是如何戒酒的我们都知道,酒戒是释教底子五戒之一,假如受了酒戒,就不能够再喝酒了。那佛陀为什么要拟定酒戒呢?其实酒戒只是遮戒,不是性戒,喝酒自身并没有多大的过错,但是假如喝酒多..

在佛陀时代,摩竭陀国的王舍城中,住有一个名叫室利笈多的人,他在王舍城中,也有些名望,所以大家称他为室利笈多长者,但他却是露形裸体外道的忠实信徒。佛陀是救人救世并救一切众生的大慈悲父,只有劝化外道,改邪..

以下以五个故事来说明,情缘与爱欲的感人及对修行影响的深远,希望药师山佛弟子们深思。故事(一)话说三千五百年前,释某某为道场高僧,多生多世为清修者,以戒为师,累生累世以办道业、盖道场成就众多修行者,是一..

一般我们只能看到经书上所记述的,五阴净了是何等何等的境界。实际上到了真净现前时,我们还是难以区别啊!我在云居山跟随虚云老和尚的时期,有过一个亲身的体会。老和尚那时已是一百一十八岁了,他在中午休息时,有..

一点事情不如你的意,马上那个无明就来了,这也是业啊,修行就叫你在境界上面修,看你念头动不动啊!一切好好的,如你的意,那哪叫修啊?一个事情不如意马上就不行了,那就不叫修啦。就在不如意事上才能修啊,才叫改..

佛法传到中国来,唐、宋大兴的时期,多少文人、伟人在宗门下这个法门上得到了大的利益。到明朝时期就出现了一千七百公案。宗门下这一法是直接了透、最上乘的法。如果你过去真的有个深厚的善根,在这个法门上也修行过..

遍计执:错误的联想 这个遍计执的意思,简单地讲,就是一种相似的影像,就是我们的内心跟外在人事的境界接触的时候,我们会产生一个感受,这个感受接下来就会产生很多很多的想法,这个想法就有问题了,心中就有很多..

不论怎么称心如意,不能没有危机意识。(图像来历:材料图像)人在人间日子,尽管将来一往无前,春风得意,处处逢源,样样利市;可是,不论你再怎么称心如意,都不能没有危机意识。飓风来了,你需求有预备洋钉木板的..

般若是梵语(prajna),又作波若、般罗若、钵剌若。华译为智慧,谓通达诸法之智,及断惑证理之慧,是名智慧。般若可分为三种:一、实相般若:实相(梵语dharmata)即众生本具真如,离一切虚妄相,为般若之实性,这是..

般若(bōrě),梵语prajna的音译。又译作“波若”、“钹若”、“钹罗若”、“班若”、“般罗若”、“般赖若”等 ,意为“终极才智”、“辨识才智”。专指:照实认知全部事物和万物本源的才智。以品种而言,般若有..

汉语的“才智”非本有之语词,是出自释教的外来语。如《增一阿含经》曰:“才智无量,决了诸疑。”但梵学以为,智与慧二字又有不同。《大乘义章》九:“照见名智,解了称慧,此二各异”。《瑜伽论记》曰:“梵云般若..

九、巧示因于往生实悟无生者,七地仅名现相,八地乃得无生,而亟欲灭生以求无生,弥求弥远。今以求生净土,乃悟无生,入有得空,即凡成圣,可谓通玄秘诀,换骨神丹。这是教起所因第九重法义净土法门善巧显示:因于信..

佛是指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以及由他所说出、记载在经典中的十方诸佛。譬如:当来下生弥勒尊佛、药师琉璃光佛、阿弥陀佛……等等。以释迦牟尼佛来说,他是佛教的创立者,我们今天所以能听闻佛法,受到佛教的滋润..

    《香道》感恩您转发支持香道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香道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83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