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禅定”初修(吕军)


浅谈“禅定”初修

——唐安古寺居士学修心得篇

吕军

涉足佛教的人,一听到“禅定”总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总以为那是别人的事,自己没那个天份。今天,我们来一起揭开神秘的面纱,让我们许多学佛的人都能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修出成绩,步人佛道。
信佛、学佛、早课、晚课、念佛拜忏、持戒修持,这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目的是为禅定打下基础,因为只有修到具有一定禅定功夫的时候才会明心见性、自在无碍、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不然,你永远在有相的里面转,永远是个凡夫,甚至连一个普通的人都不如。
研习禅定功夫的人,首先必须修心,心是最重要的一环,锁心猿,拴意马,与人为善,讲修持,要有一颗健康、快乐、清静的心态。当你修到一定层次,起心动念都会影响你的修行,何况是邪念、恶念。所以要降伏其心,每个人修行的心路历程都不一样。
原始的禅定表现在生活之中,譬如:你在那里打一下盹,专一的认真学习,上好每一天的班;或者说我好累想放松安静一会,这都是无意识的一种浅显的禅的意思。起源于生活,反过来又为生活服务,它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需要。我们把它比作一个静静的避风港,人累了,需要到它那里安抚和恢复。
当你有意识的来修习禅定,必须时时刻刻排除杂念,肉体尽量的做到放松,行、走、坐、卧都要有这样的意识,要有一种感到自己在自然界、宇宙之中的度量,也即天地之间,当你在打坐和随便坐在那里的时候要高度放松,从头到脚,排除心中的杂念,来一个排一个,如果这样长期训练,你会感到腹部温暖融融,一种殊胜愉悦感,充斥于全身的时候说明你有了很大的进步。人有三宝精气神,年轻人比老年人来的快,男的比女的来的快,杂念越少,这种殊胜感越强,这时,你应该暗示自己,这是清静心的作用和好处,是身心健康的一种高级享受,既然一颗清静能带来如此殊胜美妙的享受,我们还会去想尘俗中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干什么呢?慢慢地,我们就会觉得起心动念,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其实,学禅定功夫是一门技术,当你掌握了一定技巧,就往前靠近了一步,所有这一切都要靠降伏其心起作用,心理不健康的人暂时不要学它!
微循环加快,人的气血充斥全身,面部自然红润、细嫩,外在和内在素质提高了,我们就会说这人相貌好庄严,这个师傅修的很好,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外表就知道他有多大的修持。
有了上面的基础,心细的人不难发现,当你在打坐或在生活中行走坐卧的时候,人有一种能场均匀的给你围着,从里到外,以腹复为中心;其实,这是一种能量,我们把它理解为生物场,修行是自己对自己负责;这时,你可以检验自己的定力功夫,当你特别清静时,这个能场文丝不动,温暖感加强,只要有一丝杂念,这个场能会波动令你身体不舒服;当然身体要依次高度放松,杂念越少,生物场越强,殊胜感越强,这种体验有助于你自发的排除杂念,因为你进入了这种状态不排杂就不舒服。说到底,还是个心的作用,降伏其心,要使自己的一颗心无为变有为。
当你修到很高功夫,能量场很大的时候,你就能开光,高僧大德给佛像开光有些人以为都是诵经念咒的作用。其实,真正的开光,就一个念头,就那么一眼,短暂的,正念出正气,用我的场能去磁化感应到这尊佛像上,就这么一个念头,那么我所有的信息就贮存在他上面了,所以给别人开光,自己要讲修持、讲正念、讲一种技巧,光诵经是不行的。
大德从身边走过,你应该有种飘浮舒适的感觉,如春风拂面,这是加持的作用。
同样的,当你有一定功夫,如果持咒,走旁门歪道,带有一种邪恶的念头可以伤害别人的肉身,不良信息伤害了别人又伤害了自己,违背了佛道,谈不上解脱。
以上是种训练积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要行善积德,持戒修持,不为物欲所动,随时都有一种快乐、愉悦知足的心态,修行不是苦行僧,既不要放纵,也不要苦行,取之中庸。
当你有了一定功夫之后,要精进不懈,你可以把自己灵性的东西修出来,你可以去问一些有修行的大德行,你不要害怕,本来学佛就是要我们从一个已知的世界去探索一个未知的世界,需要一种勇于探索和无畏的精神,不要仅限于口头禅,要自己去见证那些极乐、美好自在的境界,我们同样也会品偿和拥有。












点赞推荐

今日与大家说说什么是隔空超度婴灵,隔空超度婴灵可靠么?首先隔空超度也是叫作远程法事超度,也就是本人不用到现场,按照法事师傅要求提供相关的法事资料信息即可,法事效果是一样,至时便会由法师来代为上表文书,..

问:我们要往生净土,修学佛法就要听法师的,而法师又这么多,说法又各不相同,我们怎么依止才对呢?常敏法师:我们修学佛法,要听从世尊的劝导,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往生净土。学习佛法还是要有自己的发心,要..

当有了堕胎之事以后就会有婴灵形成,这与时间没有关系,即使你是怀孕一日,堕胎了都是会有婴灵形成。堕胎婴灵非常难超度,一定要真诚忏悔,真诚做功德。堕胎婴灵,为他们诵经念佛、做各种善行,功德回向他们离苦得乐..

慈悲心是成佛的种子,一般表述为大慈大悲,或者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能做到真实无伪的程度,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要能真正做到真实无伪的慈悲心,那一定要证到了空性,从空性升华的慈悲心才够得上这样的水平。那么..

转眼之间,我学佛已经整整十年。在这十年中,我从一个对佛法一无所知的门外汉,逐渐变成一个听经闻法、读诵经典的佛教信徒,还归依佛门成了真正的佛弟子。回首十年的学佛历程,佛法给我带来了诸多人生改变。佛法不仅..

禅七的起源,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佛陀在菩提树下自誓:若不成道誓不离金刚宝座,实为七日成佛的滥觞。佛教从东汉传至中国后,西域传道的高僧,源源东来,但大都是严守戒律,遵守佛制,故生活上,便得乞食..

常听说「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也就是说个人修行不同于集体修行,在明师指导下修行和无师自修,更是大不相同。个人修行,应该是在已经懂得了修行的方法和修行的道理之后,而且也要知道如何来解决修行过程中..

超度婴灵的心愿语:想对你说的话有千言万语想对你说,我的宝宝,真要下笔,却又不知该如何说起。首先,我最想说的是:对不起,由于我的无知,没能把你们平安的带到这世上,我无数次的想,如果我还能再遇见你们,我一..

圣空法师开示:修禅的也得念佛开示:圣空法师摘自:《楞严经要解》第一卷你看外面坐着很多人,门外和门里的能一样吗?不一样。门外的看不见我,门里的能看见我是不是?门外的只能听到我的声音,见不到真实之相。门外..

佛在人专,故又行实;末代人滥,形服为上。外生物信,于诸僧海,自感僧福;非谓行缺而消信施。故经云:桥度物也。破戒之人,虽入地狱;口说善法,令生信故。【大意】佛在世时,真实修行的人多,成就圣道的人也多;末..

你看我们有住的时候,我们感到不安,为什么不安?因为你跟你本来的面目不相应嘛。你本来不是这样,你一定要这样,你抗拒真如的结果,你就不安嘛。这个机器的设计本来不是这样操作的,你操作错误,你就跟它原来的设计..

预前若打不彻,腊月三十日到来,管取尔热乱。有般外道,才见人做工夫,便冷笑:犹有这个在。我且问尔:忽然临命终时,尔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迭。前路茫茫,胡..

为什么要这样发愿呢?因为法性无断绝故。因为你既然整个修行,就是正念真如随顺真如嘛,那么真如是时间无尽空间无尽的嘛,它没有断绝的嘛。所以因为法性广大,所以普遍的摄受一切众生,内心是平等不二,不念我相、人..

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佛菩萨示现感应,是为了让你在修行的路上继续走下去,是告诉你:不要以为我们佛菩萨不存在,你最近修行很到位,我们来鼓励一下你。但是,有感应不能执著于它,不要天天修法的生活就想:..

观世音菩萨的方便力特别殊胜。在《普门品》讲到“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提的就是“妙音”,这个地方是很重要!这个“妙音”,意思就是说,诸佛菩萨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你看佛菩..

最理想的坐姿为“七支坐法”。所谓“七支”是指对身体要求的七个要点:1、双足跏趺: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上,称金刚坐(男士用)。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上,称如意坐(女士用)。按有的..

问:怎样念佛才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大安法师答:这几句经文是出自《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就是把眼耳鼻舌身意都摄住,摄在一精明,然后这句佛号声声相续。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首先..

    《禅道》感恩您转发支持禅道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禅道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853/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