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五家七宗——曹洞宗


曹洞宗宗名之由来

曹洞宗创始人良价(807-869)及其弟子本寂(840-901)先后在江西宜丰县洞山、吉水县曹山弘扬一家宗风,后世称为曹洞宗。

曹洞宗也称洞家,宗名之由来有二:一说洞指洞山,曹指曹山,乃合师良价所住之江西宜丰县之洞山与徒本寂所住之吉水县之曹山之名,本应称洞曹宗,习惯于称曹洞宗。另一说取曹溪惠能之曹与其法孙洞山良价之洞,合称为曹洞宗。取六祖曹溪惠能,系以此表明本宗乃六祖正风之嫡传。

惠能门下以青原行思、南岳怀让二者最杰出,本不分嫡庶,后一宗之法分而为二。曹洞宗一系传承惠能、青原行思、石头希迁、药山惟俨、云岩昙晟之一脉,历经衰落、中兴,远播海外,至今宗风犹存。

南宋智昭《人天眼目》卷三中说:良价晚年得弟子曹山耽章(本寂之别名)禅师,深明的旨,妙唱嘉猷,道合君臣,偏正回互,由是洞上玄风播于天下。故诸方宗匠咸共推之曰曹洞宗。

洞山良价禅师简介

洞山良价禅师(公元807~869年)越州诸暨(今属浙江)人,俗姓俞,俗称良价或单称洞山。唐宣宗大中(847~859年)末,在新丰山(今江西宜丰县太平乡境内)建洞山寺。后在此接引后学,弘扬大道,世称洞山良价。

良价禅师作《宝镜三昧歌》以提倡自宗绵密之家风,立五位纲格,推出偏正回互之幽玄,明示修行工夫即本来面目自在之妙用。

良价毕生精研佛学,造诣极深,他首倡五位君臣之说,以正、偏、兼三者,配以君、臣之位,藉以分析佛教真如和世界万有之关系。逝世后,唐懿宗授他以悟本禅师谥号,并敕建慧觉宝塔。

良价禅师幼年从师念《般若心经》,至无眼耳鼻舌身意处,忽以手摸面,问师说:我有眼耳鼻舌身意等,何故经言无?其师骇然异之,曰:吾非汝师。即指往五泄山礼灵默禅师披剃。

二十岁时,良价到嵩山受具足戒后便游方各地,先到安徽贵池参南泉普愿,南泉称赞他为甚堪雕琢的好料子,良价却说,您不要压良为贱啊!这两句对话,一时成为名谈。

接着又到湖南参沩山,请教南阳慧忠讲的无情说法是什么意思。沩山介绍他到湖南澧陵(今醴陵)去参云岩昙晟。在昙晟处,良价也未得悟。辞别昙晟之际,良价问他,假如您百年之后,有人问我老师的禅法宗旨是什么,我怎么回答?昙晟说,告诉他只这(个)是。这包含即事而真的意思。

良价不明白,带着困惑离去了。后偶然过河,在水中看到自己的倒影,猛然大悟,作悟道偈一首:

切忌从他觅,迢迢我与疏;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良价禅师的这首《悟道偈》,从我身和影子(我和渠)的关系上体悟到了理与事、体与用、佛与众生的关系。

良价门下有弟子二十六人,以云居道膺、曹山本寂为著名,本寂得心印,有出蓝之誉,能彰显五位旨读,于抚州曹山崇寿院及荷玉山大振神风。

曹山本寂禅师简介

曹山本寂(840-901),俗姓黄,名元证,福建莆田人氏,少习儒,19岁往福州灵石云名山出家,25岁受具足戒,不久即参礼洞山良价禅师,得到良价禅师秘授宗旨,得心印后,辞师往曹溪(今广东韶关)礼六祖(惠能)塔,后回到江西吉水,大众请开法传禅。

本寂因追念六祖遗风,便把所住吉水改名为曹山,后又居荷玉山。在这两处道场,大弘法化,学者如云。

有一夜,本寂梦见六祖在他手上写了心坚石穿四字,遥指东北方,本寂会意,于870年终于在抚州宜黄县城西郊13公里的陈坊村荷玉山找到酷似曹溪的圣地。此地有一名为荷玉观,时有居士王若一见本寂心诚志坚,舍观请其住持。

本寂住持曹山后,教法上承希迁即事而真,扬良价五位君臣旨诀,善接三根,大阐一音,广弘万品。横抽宝剑,剪诸见之稠林;妙叶弘通,截万端之穿凿。由是法席大兴,学者云集,大振洞门禅风,家风细密、言行相应、随机利物、就语接人的禅宗五家之一的曹洞宗即此始成。洞山之宗至即为盛。

本寂在曹山传法,当时南平王钟传多次请他去洪州(今南昌)弘法,本寂不为心动,仅以大梅和尚山居松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解苦追寻作答,谢绝钟传之请。

曹洞宗之学说和禅法

临济宗提出四料简,以棒、喝见称,其施教方式偏重于行动上的开导,较为活泼、生动;曹洞宗提倡五位说,以回互著称,施教方式是行解相应,精耕细作,态度较为稳健、绵密。

曹洞宗门风不象临济宗那样峻烈,而似精耕细作的老农,温和细密,言行相应,随机应物,就语接人。所谓曹洞五位,有正偏、功勋、君臣、王子等四种。其中正偏五位、功勋五位都是良价的创说,君臣五位、王子五位,则是曹山本寂所立。

此五位说的根本思想宗旨,是曹洞宗用以阐释真如与现象世界的关系问题的方便说教。在曹洞宗禅师看来,万事万物之间存在着一种回互与不回互的关系。所谓回互就是指万事万物是互相融会、贯通的,虽然万物的界限脉落分明,但在此中有彼,彼中有此,互相涉入,不再区别彼此。不回互就是说万物各有自己的位次,各住本位而不杂乱。

对于曹洞宗,《五家参详要路门》说为究心地,即叮咛绵密。《十规论》说敲唱为用,即师徒常相交接,以回互不回互之妙用,使弟子悟本性真面目,是极其亲切之手段,宗风可称绵密。

丛林有临济将军,曹洞士民之说,意思是说,曹洞宗接引后学,似是精耕细作田土的农夫,绵密回互,妙用亲切,这也是曹洞宗接引后学的一种特色。

曹洞宗教义上承希迁之即事而真,意谓个别事物(事)显现世界本体(真,即理,乃指佛性),理事互回(相应互涉),进而扩充为君臣五位,从理事、体用关系上说明事理不二体用无碍的道理。

在禅宗五家之中,曹洞宗门庭虽不及临济宗之繁盛,但法脉绵延不断,传至韩国、日本等地,直至当今仍不绝如缕。

点赞推荐

今日与大家说说什么是隔空超度婴灵,隔空超度婴灵可靠么?首先隔空超度也是叫作远程法事超度,也就是本人不用到现场,按照法事师傅要求提供相关的法事资料信息即可,法事效果是一样,至时便会由法师来代为上表文书,..

问:我们要往生净土,修学佛法就要听法师的,而法师又这么多,说法又各不相同,我们怎么依止才对呢?常敏法师:我们修学佛法,要听从世尊的劝导,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往生净土。学习佛法还是要有自己的发心,要..

当有了堕胎之事以后就会有婴灵形成,这与时间没有关系,即使你是怀孕一日,堕胎了都是会有婴灵形成。堕胎婴灵非常难超度,一定要真诚忏悔,真诚做功德。堕胎婴灵,为他们诵经念佛、做各种善行,功德回向他们离苦得乐..

慈悲心是成佛的种子,一般表述为大慈大悲,或者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能做到真实无伪的程度,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要能真正做到真实无伪的慈悲心,那一定要证到了空性,从空性升华的慈悲心才够得上这样的水平。那么..

转眼之间,我学佛已经整整十年。在这十年中,我从一个对佛法一无所知的门外汉,逐渐变成一个听经闻法、读诵经典的佛教信徒,还归依佛门成了真正的佛弟子。回首十年的学佛历程,佛法给我带来了诸多人生改变。佛法不仅..

禅七的起源,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佛陀在菩提树下自誓:若不成道誓不离金刚宝座,实为七日成佛的滥觞。佛教从东汉传至中国后,西域传道的高僧,源源东来,但大都是严守戒律,遵守佛制,故生活上,便得乞食..

常听说「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也就是说个人修行不同于集体修行,在明师指导下修行和无师自修,更是大不相同。个人修行,应该是在已经懂得了修行的方法和修行的道理之后,而且也要知道如何来解决修行过程中..

超度婴灵的心愿语:想对你说的话有千言万语想对你说,我的宝宝,真要下笔,却又不知该如何说起。首先,我最想说的是:对不起,由于我的无知,没能把你们平安的带到这世上,我无数次的想,如果我还能再遇见你们,我一..

圣空法师开示:修禅的也得念佛开示:圣空法师摘自:《楞严经要解》第一卷你看外面坐着很多人,门外和门里的能一样吗?不一样。门外的看不见我,门里的能看见我是不是?门外的只能听到我的声音,见不到真实之相。门外..

佛在人专,故又行实;末代人滥,形服为上。外生物信,于诸僧海,自感僧福;非谓行缺而消信施。故经云:桥度物也。破戒之人,虽入地狱;口说善法,令生信故。【大意】佛在世时,真实修行的人多,成就圣道的人也多;末..

你看我们有住的时候,我们感到不安,为什么不安?因为你跟你本来的面目不相应嘛。你本来不是这样,你一定要这样,你抗拒真如的结果,你就不安嘛。这个机器的设计本来不是这样操作的,你操作错误,你就跟它原来的设计..

预前若打不彻,腊月三十日到来,管取尔热乱。有般外道,才见人做工夫,便冷笑:犹有这个在。我且问尔:忽然临命终时,尔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迭。前路茫茫,胡..

为什么要这样发愿呢?因为法性无断绝故。因为你既然整个修行,就是正念真如随顺真如嘛,那么真如是时间无尽空间无尽的嘛,它没有断绝的嘛。所以因为法性广大,所以普遍的摄受一切众生,内心是平等不二,不念我相、人..

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佛菩萨示现感应,是为了让你在修行的路上继续走下去,是告诉你:不要以为我们佛菩萨不存在,你最近修行很到位,我们来鼓励一下你。但是,有感应不能执著于它,不要天天修法的生活就想:..

观世音菩萨的方便力特别殊胜。在《普门品》讲到“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提的就是“妙音”,这个地方是很重要!这个“妙音”,意思就是说,诸佛菩萨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你看佛菩..

最理想的坐姿为“七支坐法”。所谓“七支”是指对身体要求的七个要点:1、双足跏趺: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上,称金刚坐(男士用)。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上,称如意坐(女士用)。按有的..

问:怎样念佛才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大安法师答:这几句经文是出自《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就是把眼耳鼻舌身意都摄住,摄在一精明,然后这句佛号声声相续。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首先..

    《其他文章》感恩您转发支持其他文章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其他文章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4/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