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习佛法?


我们今天能在一起真的是很不容易,因为你们每个人的事情都很多,家庭的事啊,工作的事啊,各种各样的事情都挺多的,而我下山来到汉地一次也很不容易,这样的机会非常少,所以大家能像现在这样聚会的机会真的很难得。我看到你们大家身体都健健康康的,事业也是很顺利,真的很欢喜。利用这个大家在一起见面的机会我们在一起吃顿饭,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吃一顿饭,其实是通过大家聚在一起的机会创造一个缘起,让我们依靠这个缘份可以恒时不变地走佛法的智慧道。

今天有很多人是新来的,可能有些人不太了解佛法。佛法是什么呢?佛法就是慈悲的智慧。在佛法中我们要学习的是什么呢?我们依止一位上师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要学习上师的慈悲心和智慧。现在我们内心的慈悲心和智慧有是有,但是慈悲心的范围很小,智慧的范围也很小,所以我们要跟随上师学习,让自己的智慧更广大,让内心的慈悲更温暖,让一切与我们有缘的众生能感受到我们内心真正的慈悲的智慧,让更多的众生因此而得到究竟不变的快乐。

我们活在这个人间,这人间暂时的一些生活中的快乐该得的都得到了,该享受的也享受了,这个人身已经在这世上花得差不多了,后面还剩下来的一点人生啊,希望你们要谨慎一点,要考虑考虑自己的来世,因为来世是存在的,就像昨天和明天一样,昨天和前世一样,明天和后世一样,换了这个人身之后,我们的精神是不会死的,它不会消失,它一定会转生到后世当中,而后世能转生到一个有慈悲、有智慧的家庭是非常不容易的,得到一个暇满人身的人天福报对我们是很需要的,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有机会学习佛法。

佛菩萨并不是来自于虚空,佛菩萨来自于我们凡夫心的转变,来自于慈悲心,来自于智慧。我们每一个人本身就具足智慧和慈悲,但是还没有完全开放起来,如果我们真正的慈悲的智慧依靠上师和佛菩萨的加持开放出来的话,那我们都会具足和佛菩萨一样的智慧。但是我们现在慈悲和智慧的范围比较小,比如,当你各种顺缘都具足的时候,你心里依然不高兴不开心,这是你精神方面不满足、你的智慧太小的缘故,所以你还是有烦恼。

我经常说:“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这两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们依靠学习佛法使自己的智慧和慈悲越来越广大的时候,即使不考虑来世,自己今生的生活也会是非常快乐的,这样我们的家人、朋友,甚至整个国家、整个地球都能因为我们的慈悲和智慧而温暖。所以我们要明白,学习佛法不是一个独立的想法啊,也不是我们做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或者只是单纯的念念经、拜拜佛,并不是这样的。

人身需要衣食等各种条件才能生存,同样的,我们的精神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才能快乐。人身的快乐更需要精神的支持,如果精神非常清净快乐的时候我们吃什么都会很欢喜,穿什么都是非常舒服,遇到亲戚朋友也会让他们感到温暖。但是如果我们很烦恼、心情不好的时候,身边的朋友看到你都不敢跟你说话、和你开玩笑,你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不但对你自己有影响,对你周围的很多人都会有影响,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把内在的精神调整过来。

维持我们在世间生存的一些东西是需要想办法拥有,但一些不是必需的、一些不清净的思想动机有的话,我们就会活得很痛苦,人也会老得更快。你们在坐的多数人生命都到一生的中间了,到底是怎么过来的也不知道,一晃就是三四十岁了,感觉就像一个刹那一样的,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忍受了多少的压力和困难?可是最后的结果还是这样的,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所以我们要多研究研究精神方面的问题,问问“我的痛苦到底来自哪里?”我们为什么要研究痛苦呢?因为每个人都不希望痛苦而只希望快乐,快乐和痛苦的来源是一定有的,痛苦的来源是烦恼,如果能通过观察找到问题的根源的话,那我们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痛苦。

如果我们延续以前的习气,延续以前粗大的烦恼的话,那我们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会不快乐、不吉祥的,并不是说我们有吃有穿啊、或者是有什么好条件就会快乐,最重要的是我们的精神要快乐。精神快乐的时候,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你都是开开心心的,非常欢喜;如果自己的精神不快乐的话,遇到什么样的人和事自己心里都是非常反感,这都与我们的精神有关,所以我们要研究解脱自己精神方面的问题。

如果是身体、生活上面的问题我们可以依靠药物、食物来解决,但这些东西解决不了我们精神方面的问题。现在在国内外每年有很多人自杀,这些人中,有很多并不是没有好的生活条件,他们中的一些人,该有的都有了,但是患上了孤独症啊、忧郁症啊等等精神方面的问题,精神方面的问题要用智慧来解决,因为精神是一个无形的东西,无形的东西要用无形的来对治,它不能用实物来对治。

信不信仰佛法这都是自己的缘份,不管我们是信佛的人也好,不信佛的人也好,今天大家能坐在一起就像一家人一样。我是一个山谷里的孩子,是牧民家的孩子,也没有学过什么文化,但是我从小在父母和老师的教育下学习了一点佛法,我只能把自己学习佛法方面的一点点经验跟你们讲讲,除了这以外,我身上没有什么可学的,我只是比你们早一点时间学习佛法,除了这以外我们没有什么差别。所以我希望我们认识以后,不要只是作为酒肉朋友。不管你多么有钱财名声,或者遭遇各种困难啊,或者变成一个乞丐一样的人,我都会同样地对待你,我们作为上师和弟子之间的这种感恩之心或者是朋友之间的友情是不会有任何变化的。世间的酒肉朋友是在你好的时候、在你有钱财名声地位的时候围绕着你,一旦有一天你的钱财名声没有了,这些朋友就都找不到了,不知哪里去了,我们不这样,我们依靠大家团结的力量在这个世界上发展慈悲心。

如果我们每个人能在内心恢复一点点慈悲心的话,我们依靠大家的力量能给众生带来多么不可思议的快乐和平安啊。一个内心真正具足慈悲心的人就算是对一个人打骂也是帮他爱他;如果是一个表面微笑内心却没有慈悲心的人,那么他的笑容也是能杀人的,这个人如果嗔恨心严重的话,那么即使他的手里没有武器也是一个恐怖分子,所以我们一定要让自己的嗔恨心慢慢转变到慈悲心。一个有慈悲心的人,自己能过得很快乐,一切遇到你的人都觉得非常有安全感,觉得非常的温暖;但是如果是一个没有慈悲心的人,即使他给你送东西你也感觉非常的不安全。这就是嗔恨心本身带来的感受。

我们作为一个佛弟子,大家要努力地修法。为什么要修法呢?我们今生在这世间有再好的名声和地位,如果没有很好地利用的话,那么这些东西实际上对我们也没有什么利益,有时反而是一种压力,所以有些人精神上出问题,甚至自杀啊跳楼啊。而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外面的条件再差,他的内心也会是非常快乐的,这就是一个修行人的特点。

这世间的文化啊、智慧啊、钱财名声等对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确实是有帮助的,但是死的这一天,这些我们一直都在追求的东西,看起来就不重要了,因为我们什么也带不走。而这些东西让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这个宝贵人身的几十年是怎么过去的,它给我们压力,让我们在这中间忙碌劳累、不知不觉衰老死去。

虽然我们活在世间也需要钱财名声地位,但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努力都放在这上面,我们需要这些世间的钱财,但是为了来世,我们更需要修学佛法,死亡的时候,这会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

死亡时候的那个气氛啊、烦恼啊真的不可思议,现在我们做了一个非常可怕的梦的时候,比如梦到别人要来杀我啊,醒来时心还会跳得很历害,如果自己真的去死的时候,那真的是非常非常的遗憾。想起我已经遇到了佛法也遇到过上师,也有办法解决死亡的恐惧,但是自己没有重视,没有认真修学,仍然很重视世间的这些东西,可是到死的这一天一分钱都带不走,不但是钱就连自己的这个身体也一样带不走,就只能自己一个人去死,自己一个人去到陌生的中阴后世。我们现在是人,有思想判断的能力,可以考虑这些问题,你修不修是一码事,但是你要观察观察。

今天通过你们大家邀请这些出家法师们吃饭啊,大家都非常开心,也是通过这样的一个缘起,让大家能听到一些佛法的开示,这对你们中的很多人都有利益。

你们中的很多人在过去给过我很多的帮助,像在我生病的时候照顾啊,或者是为我放生啊,到亚青来看我啊,或者是做其他很多的事情啊,总之是各种各样的帮助,你们对我的这些帮助我真的是非常感恩,终身难忘。

有时候汉地的弟子打电话来,我因为太忙没有接,有些弟子就跟我讲:“上师不理我了,上师不关心我了。”有上海弟子讲啊:“上师很多年没有来上海了,怎么会还不来呢,是不是不要我们了?” 昨天苏州的弟子来了,说:“上师三年都没有去那边,我们都出现不想修法这样的问题了。”真的不是我不关心你们,实在是我在亚青特别的忙,每天给藏族汉族弟子传法,有时候从早上开始到晚上十一点多一直都在忙,虽然我有时候也有一点世间八法,但是百分之八十都是在为了他人做一些事情,确实忙不过来,不是不关心你们。我心里非常关心你们,而且离得越远的弟子我越关心,真的,像远方啊、国外啊,很多弟子很多年见不到,但是听到他们的消息时,我真的非常欢喜,能有一个人远方的弟子问候我的时候,我心里真的很感动,同样都是人啊,绝对有一个感恩的心。希望你们要能多理解我。这些都是一些做人的道理,是学习佛法的基础,非常重要,做人做得好,佛法也一定能修好。

我真的没有时间每个地方都走到,不管我们在不在一起,我都希望你们多修法,多打坐,大家在一起多共修。有时候秋让师父啊,或者其他法师在的时候可以带着你们共修。希望大家早日智慧慈悲圆满,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点赞推荐

问:我们要往生净土,修学佛法就要听法师的,而法师又这么多,说法又各不相同,我们怎么依止才对呢?常敏法师:我们修学佛法,要听从世尊的劝导,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往生净土。学习佛法还是要有自己的发心,要..

今日与大家说说什么是隔空超度婴灵,隔空超度婴灵可靠么?首先隔空超度也是叫作远程法事超度,也就是本人不用到现场,按照法事师傅要求提供相关的法事资料信息即可,法事效果是一样,至时便会由法师来代为上表文书,..

当有了堕胎之事以后就会有婴灵形成,这与时间没有关系,即使你是怀孕一日,堕胎了都是会有婴灵形成。堕胎婴灵非常难超度,一定要真诚忏悔,真诚做功德。堕胎婴灵,为他们诵经念佛、做各种善行,功德回向他们离苦得乐..

慈悲心是成佛的种子,一般表述为大慈大悲,或者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能做到真实无伪的程度,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要能真正做到真实无伪的慈悲心,那一定要证到了空性,从空性升华的慈悲心才够得上这样的水平。那么..

转眼之间,我学佛已经整整十年。在这十年中,我从一个对佛法一无所知的门外汉,逐渐变成一个听经闻法、读诵经典的佛教信徒,还归依佛门成了真正的佛弟子。回首十年的学佛历程,佛法给我带来了诸多人生改变。佛法不仅..

禅七的起源,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佛陀在菩提树下自誓:若不成道誓不离金刚宝座,实为七日成佛的滥觞。佛教从东汉传至中国后,西域传道的高僧,源源东来,但大都是严守戒律,遵守佛制,故生活上,便得乞食..

常听说「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也就是说个人修行不同于集体修行,在明师指导下修行和无师自修,更是大不相同。个人修行,应该是在已经懂得了修行的方法和修行的道理之后,而且也要知道如何来解决修行过程中..

超度婴灵的心愿语:想对你说的话有千言万语想对你说,我的宝宝,真要下笔,却又不知该如何说起。首先,我最想说的是:对不起,由于我的无知,没能把你们平安的带到这世上,我无数次的想,如果我还能再遇见你们,我一..

圣空法师开示:修禅的也得念佛开示:圣空法师摘自:《楞严经要解》第一卷你看外面坐着很多人,门外和门里的能一样吗?不一样。门外的看不见我,门里的能看见我是不是?门外的只能听到我的声音,见不到真实之相。门外..

佛在人专,故又行实;末代人滥,形服为上。外生物信,于诸僧海,自感僧福;非谓行缺而消信施。故经云:桥度物也。破戒之人,虽入地狱;口说善法,令生信故。【大意】佛在世时,真实修行的人多,成就圣道的人也多;末..

你看我们有住的时候,我们感到不安,为什么不安?因为你跟你本来的面目不相应嘛。你本来不是这样,你一定要这样,你抗拒真如的结果,你就不安嘛。这个机器的设计本来不是这样操作的,你操作错误,你就跟它原来的设计..

预前若打不彻,腊月三十日到来,管取尔热乱。有般外道,才见人做工夫,便冷笑:犹有这个在。我且问尔:忽然临命终时,尔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迭。前路茫茫,胡..

为什么要这样发愿呢?因为法性无断绝故。因为你既然整个修行,就是正念真如随顺真如嘛,那么真如是时间无尽空间无尽的嘛,它没有断绝的嘛。所以因为法性广大,所以普遍的摄受一切众生,内心是平等不二,不念我相、人..

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佛菩萨示现感应,是为了让你在修行的路上继续走下去,是告诉你:不要以为我们佛菩萨不存在,你最近修行很到位,我们来鼓励一下你。但是,有感应不能执著于它,不要天天修法的生活就想:..

观世音菩萨的方便力特别殊胜。在《普门品》讲到“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提的就是“妙音”,这个地方是很重要!这个“妙音”,意思就是说,诸佛菩萨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你看佛菩..

最理想的坐姿为“七支坐法”。所谓“七支”是指对身体要求的七个要点:1、双足跏趺: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上,称金刚坐(男士用)。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上,称如意坐(女士用)。按有的..

问:怎样念佛才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大安法师答:这几句经文是出自《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就是把眼耳鼻舌身意都摄住,摄在一精明,然后这句佛号声声相续。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首先..

    《入门》感恩您转发支持入门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入门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243/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