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进本的佛教入门知识


最进本的佛教入门知识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佛法是美丽高深的、佛弟子的身份是圣洁的,了解释教基础知识,揭开释教文化神秘的面纱。

一、寺、院、庵

寺,在古代本是朝庭机构的称号,如“大理寺”、“太常寺”,又引申为官署。汉代设有鸿胪寺,用以招待四方来宾。后来释教传入中国,从西域来的和尚渐多,遂在洛阳建白马寺,专供外来僧侣寓居。这就是释教和尚寓居修行之场所,都可总称为寺的由来。

院,本是寺内的一部分,寺内的别舍。后来释教和尚也单独用院作为寓居场所的称号,但院的规划一般比寺略小。

庵是专指释教落发的女众(比丘尼)寓居的场所。

二、和尚、僧、尼

和尚,是从梵文而来,原义是“师”。本是一个敬称,具有必定资历,能为人师的才干称和尚,但后来风俗上被作为一般落发男众的专用称号。

僧,是僧伽的简称,本义是指落发释教徒三人以上的团体,后来风俗把落发的个人也称为僧。不管男女,都可以称为僧,不能把僧和尼对举,作为释教落发人男女的区别。

尼,是从沙弥尼、比丘尼的字尾而来,是对落发女众的简称。正确的称号是落发的男子受十戒的(其一般年纪在20岁以下)称沙弥,受俱足戒的称比丘;落发的女子受十戒的(一般年纪也在20岁以下)称沙弥尼,受具足戒的称比丘尼。

三、罗汉、菩萨、佛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小乘释教修行的最高果位就叫阿罗汉果。修持佛法的人到达了脱生死,即不再生死轮回就叫阿罗汉。我国汉族区域梵宇常塑有十八罗汉像,其实本应是十六罗汉。

据佛经上说,佛陀曾嘱咐他的十六位弟子不入涅槃,住世济人。西元二世纪师子国(今与斯里兰卡)庆友尊者作的《法住记》记载了十六位罗汉的姓名,这本书由我国玄奘法师译出。子孙画家画像时不知为什么却画成了十八罗汉,据推测可能是把庆友与玄奘也画了进去,但在标姓名时,虽把庆友标为第十七位住世罗汉,却重覆地把榜首位罗汉的名字标在第十八位罗汉上。宋代即有人指出这一过错,但是十八罗汉却已经在我国广泛撒播开了。

菩萨,是梵文菩提萨埵(duo)的简译音。菩提意思为醒悟,萨埵意译为有心意的生物或众生。大乘释教以为,以阿罗汉果为修行的方针还不够,应修持佛果,即到达成佛的地步。但在成佛前,应先作菩萨,即一面修持佛果自度,一面教化众生,度众生到极乐彼岸。佛经中常说到的及在我国汉族区域影响较大的菩萨,有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和弥勒菩萨。

佛,是佛陀的简称,梵文的意译。意思为觉者,是释教修行的最高果位。觉有三个意思:自觉、觉他(使众生醒悟)、觉行圆满。

四、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是释教的护法神,俗称四大金刚。释教传说东南西北各有一神看护,故此得名。我国汉族区域寺院,常常在山门两边塑上他们的像。其间,身为白色,手指琵琶的是东方持国天王;身为赤色,手环绕地龙的是西方广目天王;身为青色,手持宝剑的是南边增长天王;身为绿色,一手持伞、一手持银鼠的是北方多闻天王。

韦驮,也是释教传说中的护法神。在我国汉族区域梵宇中,常被塑在天王殿弥勒佛之后,面对释迦牟尼像,其形象为身穿古代武士服,手持金刚杵。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载,唐代高僧道宣梦见一神,自称:“”弟子是韦将军,诸天之子,主领鬼神。如来欲入涅槃,教弟子看护赡部(南瞻部洲)遗法。”

五、释教的节日

释教有许多节,我国汉族区域释教的重要节日有两个:一是四月初八日的佛诞节,亦称浴佛节。在这一天,寺院里要举办‘浴佛法会’,僧众们以香花灯烛茶果珍肴供养佛像,并用各种名香浸水泡洗释迦牟尼诞生像,作为对释迦牟尼佛诞生的纪念。

二是七月十五日的孟兰盆节,另称中元节,民间风俗称为鬼节。‘孟兰盆’是梵文的意译,意思是‘救倒悬’。佛经传说,释迦牟尼的弟子目犍连看到死去的母亲在地狱受苦,如处倒悬,便求佛救度。释迦牟尼要他在七月十五备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可使其母解脱。后来,在这一天寺院里都举办多种佛事活动,以超荐历代祖先。除上述两个节日外,在二月八日释迦牟尼落发日,二月十五日释迦牟尼涅槃日,腊月初八释迦牟尼成道日,寺院中也要举办纪念活动。

别的,与诸佛、菩萨有关的日子,寺院里,也常举办一些纪念活动,比较重要的如农历七月三十为地藏菩萨生日,九华山地藏道场举办盛大地藏会。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日观音菩萨的诞生、成道、落发的纪念日,普陀山观音圣地举办重大庆祝活动。

【释教节日表】

弥勒菩萨圣诞 正月初一日

释迦牟尼佛落发 二月初八日

释迦牟尼佛涅槃 二月十五日

观音菩萨圣诞 二月十九日

普贤菩萨圣诞 二月二十一日

文殊菩萨圣诞 四月初四日

释迦牟尼佛圣诞 四月初八日

韦驮菩萨圣诞 六月初三日

观音菩萨成道 六月十九日

大势至菩萨圣诞 七月十三日

龙树菩萨圣诞 七月二十四日

药师佛圣诞 九月三十日

阿弥陀佛圣诞 十一月十七日

释迦牟尼佛成道 十二月初八

(转载)

本文实为转载,不代表个人观点,专注分享,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继续放生者,受佛菩萨、六合全部神仙赞赏护佑,积德行善无量,必定有求必应。

消灾免难: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榜首积德行善,成就难以想象积德行善。

学佛为成佛,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怀疑不搀杂,乘佛大愿力决议往生净土。

在此悔过我所犯的全部恶念恶口恶行,悔过我所犯的全部邪淫重罪;愿分享此文的全部积德行善,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学佛网、转载者、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悔过,若有积德行善,普皆回向,愿全部冤亲债主及其六亲眷属离苦得乐,福慧增进;愿断恶修善、广积阴德,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持戒念佛、求生净土!

点赞推荐

问:我们要往生净土,修学佛法就要听法师的,而法师又这么多,说法又各不相同,我们怎么依止才对呢?常敏法师:我们修学佛法,要听从世尊的劝导,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往生净土。学习佛法还是要有自己的发心,要..

今日与大家说说什么是隔空超度婴灵,隔空超度婴灵可靠么?首先隔空超度也是叫作远程法事超度,也就是本人不用到现场,按照法事师傅要求提供相关的法事资料信息即可,法事效果是一样,至时便会由法师来代为上表文书,..

当有了堕胎之事以后就会有婴灵形成,这与时间没有关系,即使你是怀孕一日,堕胎了都是会有婴灵形成。堕胎婴灵非常难超度,一定要真诚忏悔,真诚做功德。堕胎婴灵,为他们诵经念佛、做各种善行,功德回向他们离苦得乐..

慈悲心是成佛的种子,一般表述为大慈大悲,或者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能做到真实无伪的程度,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要能真正做到真实无伪的慈悲心,那一定要证到了空性,从空性升华的慈悲心才够得上这样的水平。那么..

转眼之间,我学佛已经整整十年。在这十年中,我从一个对佛法一无所知的门外汉,逐渐变成一个听经闻法、读诵经典的佛教信徒,还归依佛门成了真正的佛弟子。回首十年的学佛历程,佛法给我带来了诸多人生改变。佛法不仅..

禅七的起源,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佛陀在菩提树下自誓:若不成道誓不离金刚宝座,实为七日成佛的滥觞。佛教从东汉传至中国后,西域传道的高僧,源源东来,但大都是严守戒律,遵守佛制,故生活上,便得乞食..

常听说「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也就是说个人修行不同于集体修行,在明师指导下修行和无师自修,更是大不相同。个人修行,应该是在已经懂得了修行的方法和修行的道理之后,而且也要知道如何来解决修行过程中..

超度婴灵的心愿语:想对你说的话有千言万语想对你说,我的宝宝,真要下笔,却又不知该如何说起。首先,我最想说的是:对不起,由于我的无知,没能把你们平安的带到这世上,我无数次的想,如果我还能再遇见你们,我一..

圣空法师开示:修禅的也得念佛开示:圣空法师摘自:《楞严经要解》第一卷你看外面坐着很多人,门外和门里的能一样吗?不一样。门外的看不见我,门里的能看见我是不是?门外的只能听到我的声音,见不到真实之相。门外..

佛在人专,故又行实;末代人滥,形服为上。外生物信,于诸僧海,自感僧福;非谓行缺而消信施。故经云:桥度物也。破戒之人,虽入地狱;口说善法,令生信故。【大意】佛在世时,真实修行的人多,成就圣道的人也多;末..

你看我们有住的时候,我们感到不安,为什么不安?因为你跟你本来的面目不相应嘛。你本来不是这样,你一定要这样,你抗拒真如的结果,你就不安嘛。这个机器的设计本来不是这样操作的,你操作错误,你就跟它原来的设计..

预前若打不彻,腊月三十日到来,管取尔热乱。有般外道,才见人做工夫,便冷笑:犹有这个在。我且问尔:忽然临命终时,尔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迭。前路茫茫,胡..

为什么要这样发愿呢?因为法性无断绝故。因为你既然整个修行,就是正念真如随顺真如嘛,那么真如是时间无尽空间无尽的嘛,它没有断绝的嘛。所以因为法性广大,所以普遍的摄受一切众生,内心是平等不二,不念我相、人..

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佛菩萨示现感应,是为了让你在修行的路上继续走下去,是告诉你:不要以为我们佛菩萨不存在,你最近修行很到位,我们来鼓励一下你。但是,有感应不能执著于它,不要天天修法的生活就想:..

观世音菩萨的方便力特别殊胜。在《普门品》讲到“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提的就是“妙音”,这个地方是很重要!这个“妙音”,意思就是说,诸佛菩萨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你看佛菩..

最理想的坐姿为“七支坐法”。所谓“七支”是指对身体要求的七个要点:1、双足跏趺: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上,称金刚坐(男士用)。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上,称如意坐(女士用)。按有的..

问:怎样念佛才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大安法师答:这几句经文是出自《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就是把眼耳鼻舌身意都摄住,摄在一精明,然后这句佛号声声相续。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首先..

    《基础》感恩您转发支持基础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基础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254/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