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一带一路”


在人类历史上,每个时期的社会稳定和发展、文明传承与创新,都需要依靠文化教育。而每一个文化教育风气的形成,都由其文化教育的开创者和所开创的文化教育内涵、文化教育的继承和传播者、文化教育的继承和传播基地组成,是完整的一个体系。佛教不仅是一种宗教,而且其本质是一种具有体系完整的佛学文化教育。佛祖释迦牟尼是人类最高的一位导师和伟大的文化教育家,也是佛学文化教育的开创者。佛法就是佛祖释迦牟尼佛所开创的一套完整文化教育体系,而一代代高僧大德和僧人是佛学文化教育的继承和传播者,各大寺院是佛学文化教育的继承和传播基地,这四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佛教产生于古印度,佛教文化之光又从古老的东方大地升起,照耀了整个人类思想、文化和文明的进程。

一、佛学文化在一带一路上的传播

“一带一路”不仅是一条经济和商业丝绸之路,而且也是人类文化与文明之路,是一条佛学文化教育传播之路,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体现。在丝绸之路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交流及商业往来在历史的变迁中已经逐渐消亡,但唯有佛教及佛教文化依然屹立千年不倒,活生生的生存下来,并像阳光一样普照着大地。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佛教三大语系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从不同的路线传入中国,佛学文化教育跟中华民族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人生礼俗等方面中国化方向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千百年来,一直都是深深吸引广大信众,并对佛教起了虔诚信仰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佛教文化教育与他们的传统价值观、日常生活习惯和礼俗息息相关,并逐渐成为中国文化复兴的最重要载体,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学文化教育体系。

佛教在各地区传播的过程中地域的差异、经典的内容、使用的语言、生活习俗、僧衣袈裟等不同,在历史演变中形成了巴利语系的南传佛教、汉语系的汉传佛教、藏语系的藏传佛教等三大语系。南传佛教主要以释迦牟尼佛在古印度波罗奈斯第一次四谛因果法轮的佛学文化教育体系,大约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1世纪的初期600年期间,在古印度有部派和经部派继承和传播,从印度波罗奈斯向南传入经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泰国、老挝等东南亚国家,以至云南西双版纳等地。

汉传佛教主要以释迦牟尼佛在古印度灵鹫山第二次般若中观智慧法轮和吠舍厘城第三次唯识三自性分别法轮的佛学文化教育体系,大约公元1世纪至公元7世纪的中期600年期间,在古印度中观派和唯识派继承与传播,从古印度灵鹫山向北传入经巴基斯坦、阿富汗、中亚,越过帕米尔高原、西域、敦煌、河西走廊,最后传入唐朝国都长安,再由中国传入韩国、日本、越南等国。藏传佛教主要以释迦牟尼佛在古印度灵鹫山第二次般若智慧法轮和密宗金刚乘的显密佛学文化教育体系,大约公元7世纪至公元12世纪的晚期600年期间,主要在古印度那兰陀等寺继承和传播,从古印度灵鹫山,经那兰陀、孟加拉、尼泊尔、阿里古格、后藏、前藏拉萨,以至传播了青海、中原、内蒙古、蒙古国、俄罗斯等地区,目前在这三大语系的佛学文化教育进一步传播到西方等世界各地。

二、佛学文化传入藏区的主要人物

在藏传佛教文化教育历史上,法脉相传,高僧辈出,一代代先贤,为后人留下了永远值得敬仰和缅怀的丰功伟绩。

佛学文化教育从印度、尼泊尔学习取经的西藏主要人物有莲花生大师、毗卢遮那大师、大译师仁钦桑波、玛尔巴大师、俄·译师、萨迦班智达等无数个班智达和高僧大德们把三藏三学四续因明学等那兰陀寺显密佛学文化教育的精华传入藏区。此外,阿里古格僧王把大译师仁钦桑波等二十余名藏地聪慧青年派往印度留学,加强和引进佛学文化教育体系,创建了阿里托林寺。从此,阿里地区开始培养僧才、翻译了《甘珠尔》和《丹珠尔》中的很多经典。

这一时期完善了宁玛巴教法,并开始传播萨迦巴、噶举巴、噶当巴等各传承法脉的佛学文化教育体系。后来,宗喀巴大师继承和弘扬噶当巴教法,使噶当巴延续和演变成为格鲁巴。从此形成了宁玛巴、萨迦巴、噶举巴、格鲁巴等藏传佛教四大传承(四大门派)。以五部大论经典为大乘理论和密宗四续的实修结合在一起,藏传佛教四大传承各自揭示显密佛学理论中的大圆满、轮涅无别、大手印、中观等深刻内涵。各大寺院的出家僧人学习佛学,可以让自身回到精神世界,去观察自心。对改善世道人心而言,在中国历史上,也曾有以佛治心、以儒治人、以道治身、以法治国的国策。

当今社会上学习文化知识和教育各方面有文化,但没有文明;有教育,但没有教养;有思想,但没有思路。所以,全方位再次提倡复兴传统文化来改善人心、崇德明礼、提高精神文明、端正全社会的价值观。在世界上的各宗教中佛教是无神论,所以佛教并不是西方等认为的宗教,西方等宗教理念中宇宙万物都是由神来创造和安排的。在佛教理论中不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神创造和安排,更不认为佛来创造和安排的,宇宙万物都是由因缘而产生;而因缘都是由自己造成的,自己的一切要靠心态;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理念,佛学把人的心态分成很多种,并分析各种心态如何产生。首先要认识心理的状态,什么时候出现好的心态,什么时候出现坏的心态。人的本性其实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心态的变化而已。

如果把握住心态的变化,时时刻刻让心理处在好的状态,坏人也能变成好人。若把握不住自己的心理状态,即使这一刻是好人,做好事,下一刻有可能会做坏事,变成坏人。使人能在每时每刻变化的心态中分清哪些是“善”的心态、哪些是“恶”的心态、哪些是“不善不恶”的中间心态。在“恶”的心态怎样控制,“不善不恶”的心态怎样变成“善”的心态,“善”的心态怎样进一步地得到改善和提升。如果自己希望成为优秀的人,需要具备六个条件:1、身心安康的人生;2、爱护社会的初心;3、造福人类的梦想;4、实现梦想的事业;5、创新事业的智慧;6、控制欲望的知足。若具备了这六个条件,就是有价值美好的人生。必须要通过佛学思维来认识自心和改善内心、提升智慧方面下功夫。佛学是专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所以佛学是帮助人们认识自心和改善人心、提升智慧的内心科学。

三、佛学文化的保护与传播意义

青藏高原是祖国宝贵的三江源头,称之为“中华水塔”,因为受到特别的保护,大自然赐予的涓涓清流,源源不断地向着东方的大地流去。同样,藏传佛教在青藏高原这片大地上繁衍、发展和得以完善,形成了具有独特而完整的“十明学”、“三学”、“三藏”、“四续”等,还有佛教五部大论中的因明逻辑学、般若慈悲智慧学、中观哲学思想、俱舍宇宙世界观、戒律道德守法学等佛学文化学科的宝藏之地。因此,就像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头和自然生态一样,应该得以很好的保护。藏传佛学文化教育中的三藏闻思体系、三学修行之道、四续密宗究竟修持等佛学理论精华的清净修持法脉由此渐渐地要传入到东部地区,并源源不断地广泛传播到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

随着“一带一路”这个宏伟建设目标的稳步推进,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伟大思想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各界人士和文化体系所认同,我们的佛学文化教育体系,尤其是佛学,在今天这个伟大的新时代也获得了来之不易的新的发展机遇,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也应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众生,为提升人们的精神文明水准,修正和完善人们的自我心灵境界。同时,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国泰民安,为世界和平和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点赞推荐

今日与大家说说什么是隔空超度婴灵,隔空超度婴灵可靠么?首先隔空超度也是叫作远程法事超度,也就是本人不用到现场,按照法事师傅要求提供相关的法事资料信息即可,法事效果是一样,至时便会由法师来代为上表文书,..

问:我们要往生净土,修学佛法就要听法师的,而法师又这么多,说法又各不相同,我们怎么依止才对呢?常敏法师:我们修学佛法,要听从世尊的劝导,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往生净土。学习佛法还是要有自己的发心,要..

当有了堕胎之事以后就会有婴灵形成,这与时间没有关系,即使你是怀孕一日,堕胎了都是会有婴灵形成。堕胎婴灵非常难超度,一定要真诚忏悔,真诚做功德。堕胎婴灵,为他们诵经念佛、做各种善行,功德回向他们离苦得乐..

慈悲心是成佛的种子,一般表述为大慈大悲,或者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能做到真实无伪的程度,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要能真正做到真实无伪的慈悲心,那一定要证到了空性,从空性升华的慈悲心才够得上这样的水平。那么..

转眼之间,我学佛已经整整十年。在这十年中,我从一个对佛法一无所知的门外汉,逐渐变成一个听经闻法、读诵经典的佛教信徒,还归依佛门成了真正的佛弟子。回首十年的学佛历程,佛法给我带来了诸多人生改变。佛法不仅..

禅七的起源,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佛陀在菩提树下自誓:若不成道誓不离金刚宝座,实为七日成佛的滥觞。佛教从东汉传至中国后,西域传道的高僧,源源东来,但大都是严守戒律,遵守佛制,故生活上,便得乞食..

常听说「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也就是说个人修行不同于集体修行,在明师指导下修行和无师自修,更是大不相同。个人修行,应该是在已经懂得了修行的方法和修行的道理之后,而且也要知道如何来解决修行过程中..

超度婴灵的心愿语:想对你说的话有千言万语想对你说,我的宝宝,真要下笔,却又不知该如何说起。首先,我最想说的是:对不起,由于我的无知,没能把你们平安的带到这世上,我无数次的想,如果我还能再遇见你们,我一..

圣空法师开示:修禅的也得念佛开示:圣空法师摘自:《楞严经要解》第一卷你看外面坐着很多人,门外和门里的能一样吗?不一样。门外的看不见我,门里的能看见我是不是?门外的只能听到我的声音,见不到真实之相。门外..

佛在人专,故又行实;末代人滥,形服为上。外生物信,于诸僧海,自感僧福;非谓行缺而消信施。故经云:桥度物也。破戒之人,虽入地狱;口说善法,令生信故。【大意】佛在世时,真实修行的人多,成就圣道的人也多;末..

你看我们有住的时候,我们感到不安,为什么不安?因为你跟你本来的面目不相应嘛。你本来不是这样,你一定要这样,你抗拒真如的结果,你就不安嘛。这个机器的设计本来不是这样操作的,你操作错误,你就跟它原来的设计..

预前若打不彻,腊月三十日到来,管取尔热乱。有般外道,才见人做工夫,便冷笑:犹有这个在。我且问尔:忽然临命终时,尔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迭。前路茫茫,胡..

为什么要这样发愿呢?因为法性无断绝故。因为你既然整个修行,就是正念真如随顺真如嘛,那么真如是时间无尽空间无尽的嘛,它没有断绝的嘛。所以因为法性广大,所以普遍的摄受一切众生,内心是平等不二,不念我相、人..

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佛菩萨示现感应,是为了让你在修行的路上继续走下去,是告诉你:不要以为我们佛菩萨不存在,你最近修行很到位,我们来鼓励一下你。但是,有感应不能执著于它,不要天天修法的生活就想:..

观世音菩萨的方便力特别殊胜。在《普门品》讲到“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提的就是“妙音”,这个地方是很重要!这个“妙音”,意思就是说,诸佛菩萨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你看佛菩..

最理想的坐姿为“七支坐法”。所谓“七支”是指对身体要求的七个要点:1、双足跏趺: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上,称金刚坐(男士用)。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上,称如意坐(女士用)。按有的..

问:怎样念佛才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大安法师答:这几句经文是出自《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就是把眼耳鼻舌身意都摄住,摄在一精明,然后这句佛号声声相续。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首先..

    《常识》感恩您转发支持常识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常识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258/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