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正报,什么是依报?“正报随依报转”是什么意思?


一般人说,如果一个人业障浅,福报大,那么他得到了两种报。这两种报都非常殊胜,哪两种报呢?正报殊胜,再有一种报是依报,依报殊胜。依报是什么?就是包括我们的环境,包括我们的环境,我们周围的身边的亲戚朋友住址,包括你那个工作单位等等等等,包括你所接触的人的层面,统统都可能是你的顺缘,你的福报很大的时候,这叫依报

正报是什么呢?你是个男身,还是个女身,长得高、还是矮、胖还是瘦,俊还是丑、健康还是多病,这个都是正报。正报和依报都是一个人的,或者是福报或者是业力的感召,业力的感召在这里我们一定要知道,不仅仅是不健康的那一方面,还有非常积极的那一方面。比方说我积累了很大的福报,我也精进念佛了,我也求生西方,那么到临终的时候,一下子往生到西方了。一往生到西方,相好庄严,如同佛一样,无二无别,紫摩金身,三十二种大丈夫相,这是正报。依报呢就是在西方极乐世界,受用西方极乐世界的那一切福报,这叫正报和依报。

所以当我们念佛,或者是诵经,或者是拜佛,产生了一种功德,回向给哪一个人的时候,那个人的灵识得到了呢,还是肉体得到了呢?记住包括他的依报同样得到,依报就是他周边的环境,都会有所改变。当一个人非常有福报的时候,他所处的这个环境啊,都是一个非常好的环境,他是相应的。很难具体是那个部位,有的人这样讲,据说三十六位护法善神,有不同的对应点,有的护法善神是主你的肩膀,有的护法善神是主你的头,所以说当你的头疼的时候,你可能是得罪了哪位护法善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不能这样讲,为什么?因为他有相应点,但是不能把佛法搞成迷信了!按中医学理论来讲,比方说我们内脏肝,它主木,但是不能说我们得了肝病了,就是因为你杀了一棵树,能这样说吗?

所以正报依报都是业力的感召,业力这里边包括了我们修行积累的功德,是业障的深浅,业障的多少,和你功德的多少,包括智慧开显的大小,都决定了你这个正报是什么,依报在哪里。

所以当我们回向功德,回向给那个人的时候,回向给哪一个众生的时候,既然他有了功德,既然他得到了这个功德,他的一切都在变,不仅仅是灵识,也不仅仅是肉体。你要说智慧开显,要找对应点的话,那是灵识。说到身体健康呢,那就不能是灵识了,那就是身体很棒那是身体的事,肉体的事。所以说他是相关的,不能决然的给他分开。

正报:就是我们自己的身体心念,自己的内心世界、个人思维行为,如果我们通过学佛修行,修正自己以前错误的想法、做法,断恶行善了,增加自己的福报了,我们会影响周围的人和事的,这个道理就是从一个圆点辐射出去,形成一个善知识圈子。
依报:就是我们生活的外部环境,包括生活的家庭、工作单位、朋友圈子等等外部环境。我们都是凡夫,都有一个生活圈子的。易经讲“天人合一”道理一样的,因为我们和外部环境是一体的。
正报和依报是一体的关系,是一不是二的关系。我再举个例子,您就明白了,比如:

(1)一个员工上班工作认真负责,尽心尽力,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公司,员工和公司是一体的,这样的员工,同事喜欢,老板喜欢、客户喜欢,也很容易得到提拔重用,提高工资待遇的。反之,哪些混工作的员工,早晚被辞退的,到哪里都没人要的。其实,这样的结果是自己造成的。不要抱怨任何人。
(2)一个公司老总整天想的就是处处为别人好,不是为自己,怎么提高产品质量、技术、更好的为客户服务,增加销量,提高营业收入,从而提高员工工资待遇,老板、员工、客户都是和谐一体的关系,这样的公司一定兴旺发达。反之,一个老总整天想自己,怎么利益最大化,搞歪门邪道,怎么克扣员工工资,怎么欺骗客户,怎么偷税漏税,欺骗政府,心里充满恶念,这样的公司早晚倒闭的。并且,这样老总的晚年一身毛病,恶报早晚会到的。
为什么老教授反复开示:“命由天定,福自己求”,就是命运可以改变,靠自己去改变的。佛法是教育,佛陀教育,教我们怎么为人做事的,是积极的。晓得了道理方法,我们就要真正的落实,去操作。

点赞推荐

今日与大家说说什么是隔空超度婴灵,隔空超度婴灵可靠么?首先隔空超度也是叫作远程法事超度,也就是本人不用到现场,按照法事师傅要求提供相关的法事资料信息即可,法事效果是一样,至时便会由法师来代为上表文书,..

问:我们要往生净土,修学佛法就要听法师的,而法师又这么多,说法又各不相同,我们怎么依止才对呢?常敏法师:我们修学佛法,要听从世尊的劝导,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往生净土。学习佛法还是要有自己的发心,要..

当有了堕胎之事以后就会有婴灵形成,这与时间没有关系,即使你是怀孕一日,堕胎了都是会有婴灵形成。堕胎婴灵非常难超度,一定要真诚忏悔,真诚做功德。堕胎婴灵,为他们诵经念佛、做各种善行,功德回向他们离苦得乐..

慈悲心是成佛的种子,一般表述为大慈大悲,或者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能做到真实无伪的程度,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要能真正做到真实无伪的慈悲心,那一定要证到了空性,从空性升华的慈悲心才够得上这样的水平。那么..

转眼之间,我学佛已经整整十年。在这十年中,我从一个对佛法一无所知的门外汉,逐渐变成一个听经闻法、读诵经典的佛教信徒,还归依佛门成了真正的佛弟子。回首十年的学佛历程,佛法给我带来了诸多人生改变。佛法不仅..

禅七的起源,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佛陀在菩提树下自誓:若不成道誓不离金刚宝座,实为七日成佛的滥觞。佛教从东汉传至中国后,西域传道的高僧,源源东来,但大都是严守戒律,遵守佛制,故生活上,便得乞食..

常听说「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也就是说个人修行不同于集体修行,在明师指导下修行和无师自修,更是大不相同。个人修行,应该是在已经懂得了修行的方法和修行的道理之后,而且也要知道如何来解决修行过程中..

超度婴灵的心愿语:想对你说的话有千言万语想对你说,我的宝宝,真要下笔,却又不知该如何说起。首先,我最想说的是:对不起,由于我的无知,没能把你们平安的带到这世上,我无数次的想,如果我还能再遇见你们,我一..

圣空法师开示:修禅的也得念佛开示:圣空法师摘自:《楞严经要解》第一卷你看外面坐着很多人,门外和门里的能一样吗?不一样。门外的看不见我,门里的能看见我是不是?门外的只能听到我的声音,见不到真实之相。门外..

佛在人专,故又行实;末代人滥,形服为上。外生物信,于诸僧海,自感僧福;非谓行缺而消信施。故经云:桥度物也。破戒之人,虽入地狱;口说善法,令生信故。【大意】佛在世时,真实修行的人多,成就圣道的人也多;末..

你看我们有住的时候,我们感到不安,为什么不安?因为你跟你本来的面目不相应嘛。你本来不是这样,你一定要这样,你抗拒真如的结果,你就不安嘛。这个机器的设计本来不是这样操作的,你操作错误,你就跟它原来的设计..

预前若打不彻,腊月三十日到来,管取尔热乱。有般外道,才见人做工夫,便冷笑:犹有这个在。我且问尔:忽然临命终时,尔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迭。前路茫茫,胡..

为什么要这样发愿呢?因为法性无断绝故。因为你既然整个修行,就是正念真如随顺真如嘛,那么真如是时间无尽空间无尽的嘛,它没有断绝的嘛。所以因为法性广大,所以普遍的摄受一切众生,内心是平等不二,不念我相、人..

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佛菩萨示现感应,是为了让你在修行的路上继续走下去,是告诉你:不要以为我们佛菩萨不存在,你最近修行很到位,我们来鼓励一下你。但是,有感应不能执著于它,不要天天修法的生活就想:..

观世音菩萨的方便力特别殊胜。在《普门品》讲到“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提的就是“妙音”,这个地方是很重要!这个“妙音”,意思就是说,诸佛菩萨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你看佛菩..

最理想的坐姿为“七支坐法”。所谓“七支”是指对身体要求的七个要点:1、双足跏趺: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上,称金刚坐(男士用)。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上,称如意坐(女士用)。按有的..

问:怎样念佛才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大安法师答:这几句经文是出自《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就是把眼耳鼻舌身意都摄住,摄在一精明,然后这句佛号声声相续。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首先..

    《常识》感恩您转发支持常识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常识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258/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