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南居士:修持名念佛之要点


人生在世,总有种种痛苦、不自由,而这些苦厄,世人又往往无法解脱。比如今日世界战事纷迭,洋人都有毁灭力什强的原子弹,只要一被引爆,后果不堪设想。此种苦难,世人皆束手无策,只有佛有办法。什么办法呢?佛家讲因果,教人从内心自我省察,只要深信,就能转变心理、离苦得乐。

其次,吾人有现在,也有将来,将来死后往何处去?知道的人恐怕万人之中找不出一个。大多数人都说「随他便」,可是这样可不得了,因为百分之九十九会堕入三恶道,极少能再得人身。如此一来,该怎么办呢?有两句话─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众生由于无始以来造业太多,所以在六道中轮回不停。其实,从前的惑业就像一粒种子,虽然已经种下地,但是只要遇不到机缘(如日光、空气、水等),就不会生芽、不会结果。因此,要消旧业,就必须从断缘下手。意即日用平常间,不论顺境逆境,我们得时时警觉,不让贪瞋痴作祟;若能控制住,即是断缘。只要没了缘,自然就不受苦果了。

吾人当知,业力虽大,但众生的心力亦不可思议。学佛就是在扩展吾人的心力,让善性发展;虽然心力愈强,魔力愈高,但若不着力,魔就作主了。有人会问:「若精进修持,仍然不敌魔力,该怎么办呢?」可请救兵。即以本身心力,联合佛力,二力结合,即可灭魔。

不过,请佛帮忙,要先扪心自问:是真心要与佛合作?还是一时兴起?若是真合作,就不能三心二意,必得一心一意,净业方能克成。

净土念佛法门是二力法门,吾人念佛就必得求一心。兹就修行持名念佛之要点,分述如下:

(甲)念法正谬

念佛的方法有正有谬,平素必须留意、警觉。一者「外念」,如平日数珠念佛即是。此种念法,声音或高或低均可,只是切忌「有口无心」。如果口诵佛号,心中却落入二种烦恼(即散乱、昏沉)当中,这样就没用处了,只是种种善根,增添福报而已。二者「内念」,即念佛时,内心要明记佛名、佛相、佛之功德而不忘。世人总是不忘饮食,念佛若能像这般念兹在兹,成就决定可期。再者,念佛除了当下明记不忘之外,如果能再加上忆念的工夫,则效果更佳。因为若能忆念不断,就能时时照顾念头,如此一来,即无昏沉、散乱,这是念佛的妙诀。不过,话虽如此,照顾当前一念毕竟不易,故劝诸位内外合行,口出声加心内念,互相调剂,如此轮替,自得净念相继。

念佛的目的,是要求生极乐、了生脱死,但是必得伏惑,往生才有把握。虽然无量寿经上说,听闻弥陀名号,即使称念十声亦得往生,不过弥陀经也说,必须念到一心不乱才行。由此可知,两经要对照着看才能明白箇中真义,否则断章取义就成了魔说。至于「一心不乱」,有两层涵义:工夫若深,即能断惑;工夫若浅,则是伏惑。

(乙)三慧成就

学佛必须求开慧,佛法讲「三慧成就」,「三慧」即「闻思修」,闻后研理,如实修行,智慧自然开显。净土宗不言「闻思修」,而说「信愿行」,但二者不相违背。

净宗之「闻」,特重「信」字,一闻即信。信而愿,有信愿就能开慧,就不会退转。信后研究求解即为「思」,「思」即明记不忘、忆念不断,可就事理两方面探讨,意即念佛有「事念」、「理念」之别。若不懂佛理,但信西方有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便「如母忆子」,一心念去,此即「事念」。若知极乐、弥陀为自心所造,念弥陀即念自性,生极乐即生自心,此即「理念」。知「事念」,便可得「事一心」,虽然见思未断,然能伏住,带业往生。

能「理念」,便可得「理一心」,不为烦恼菩提、生死涅槃的二边之见所乱。由于心开见本性,所以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皆是心影,无物可乱,一切皆是阿弥陀佛。

(丙)不乱薰习

能「理念」者,乃上根之人,因不为二边所乱,故能断惑。至于中根者,虽未悟理,但佛号提起,即能伏惑。若是「口念弥陀心散乱」者,即属下根之人,虽然妄想如流沙,但若能念至口熟,以口薰心,日久天长,亦能奏效。总之,不论上中下根,若想得结果,要诀就在一个「诚」字。君不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世间法要成就尚得如此,出世法要成就更须强调。

以上略述念佛得一心必知的事项,若觉所言均办不到,仍有方便法,即「深信因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能老实奉行者,亦可免受堕落三途之苦。

点赞推荐

佛陀会到那里去?一天风雨中,一个名叫郁低耶的苦行者来造访佛陀。阿难陀带领他到佛陀的寮房,把他介绍给佛陀认识。郁低耶坐下后,阿难陀给他送上一条毛巾拭干身上的雨水。郁低耶问佛陀道:沙行乔答摩,究竟世界是永..

有一次,佛陀借住在波婆城一位铁匠淳陀的芒果园中。身为主人的淳陀,因而有机会来见佛陀。见了面,问讯礼敬后,佛陀就问了:「淳陀!你喜欢哪一种修行人的清净修行法门?」「大德!西方的婆罗门,手拿棒杖、水瓶,头..

佛灭后的大师佛陀在七十九岁那一年的夏天雨季,到王舍城避雨安居。三个月安居期结束后,又出发往北方游化,一路上经过那难陀村、罗阅只城,进入离车族人居住的昆舍离城。当出昆舍离城,来到了竹林村时,已经到了隔年..

民国初年,章太炎先生遇到一件事情,这是他的女婿朱镜宙先生告诉我的。

大乘经上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所以,世界如何变要看大众是什么想法。于是我们恍然大悟,影响别人思想的人,负的责任最大,能引导人正知正见这是佛菩萨,这是世间的大圣大贤。如果是以邪知见引导一切众生,走了错..

那天,佳芬跟妈妈吵架之后什么都没带,就只身往外跑。

在久远年代以前,有一个很有智慧的国王,名叫“镜面”。在他的国家里,除了他一人信奉佛法的真理之外,臣民们却信仰那些旁门左道,就好像怀疑日月的光明,反而去相信萤火的微亮一样。因此,这位国王常常感到很苦闷,..

从前,舍卫城中有一个富翁,名叫师质,信奉佛教。有一天,他准备了美好的饮食,虔诚地供养佛陀和僧众。佛陀受过供养,又开示一番,就领着众僧回到精舍。归来的半途,佛和僧众在河边的大树底下休息的时候,从树上跳下..

有一天早晨,黎明的曙光正向着大地开展的时候,佛陀在河畔散步。忽然,远远的地方,一个青年像发狂似的向着佛陀奔来,口中还不住叫着“我苦啊!我苦啊!”的声音。青年人走近了佛陀站的地方,佛陀用慈悯的眼光看着他..

旁白:话说学贯古今的苏东坡苏大居士一天正在修习禅定。(苏东坡徐徐出定,捻须而说)苏东坡:妙啊!妙啊!俊儿,俊儿!(俊儿上)俊儿:是,老爷!苏东坡:笔墨伺候!(俊儿端笔墨,递笔,东坡挥毫)俊儿:老爷,这..

如果你看到一颗流星,你能不能把它送给那个苦候已久的男孩。他会告诉你一个关于流星的故事。他曾经含着泪给我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个缘的开始。这个故事也是个缘的开始。缘使得那个男孩和那个女孩成为..

当这栋五层的楼房倒塌时,霜正在一楼的办公室里加班,吃着石给她送来的夜宵。他俩是一对新婚数月的小夫妻,恩爱非常。石比霜大八岁,从三年前认识起便对霜珠似宝地宠爱着。由于两人不在一个城市,几经努力仍无法调动..

从前,有一座圆音寺,每天都有许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圆音寺庙前的横梁上有个蜘蛛结了张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的祭拜的熏托,蛛蛛便有了佛性。经过了一千多年的修炼,蛛蛛佛性增加了不少。忽然有一天,..

一个个无情的误解,纷乱了幸福的脚步。当命运的死结终于用代价打开,一切都为时已晚。接婆婆来家安度晚年,结果却背离我们的初衷。结婚二年后,先生跟我商量把婆婆从乡下接来安度晚年。先生很小时父亲就过世了,他是..

2003年5月1日,土耳其东南部宾格尔省迪亚巴克尔地区发生里氏6.4级地震,不少建筑物倒塌,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土耳其中央政府和附近省份紧急向灾区派出了救援人员。5月2日清晨,当救援人员将一位身受重伤的孕妇从废..

无住是感应的原理感应,可以说是所有宗教信徒一致希望得到的体证。然而感应处处有,希求却是不可得。因为佛教认为感应是自然理则的运行,是不假外求,自然而有的;若不如是,都是颠倒妄想的魔境。说起感应,真是随处..

成孝法师往生净土前的业障今天我讲一下我对地藏法门这方面的认识,我从初学佛开始,到接触到这本经,我认为这是一本好经,但是对地藏经没有充分认识,忽略了这经的本身意义,就是一味的求愿往生,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庞氏姐妹亲见观音双双出家莫老(莫正熹老居士)继续又说出一段事:香港庇理罗士女书院,和皇仁书院,是同样出名的学院,有一个姓庞的女子,在该女书院读书毕业的。她听闻普陀山有观音现相之事,就从香港跑到上海,她..

我过午不食的经历心情激动,写得比较长,师兄们见谅。末学上周在佛前发愿过午不食,并祈请诸佛菩萨及龙天善神加持。除了实行过午不食的第一天有点不习惯以外,几天以来,由于三宝的加持,末学并没有感到饥饿或者精力..

诵持施送地藏经眼睛放光显神奇我读完地藏经有一个亲身体验,就是我一诵地藏经的时候我眼睛模糊,诵上的时候眼睛很清楚,诵下的时候我就是戴着老花镜,忽然有一天我梦见地藏王菩萨,我这个人悟性低,我也不知道,梦见..

    《大德居士》感恩您转发支持大德居士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大德居士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