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坚法师:身为佛子 当作佛事


身为佛子,当作佛事

在国家宗教事务局培训中心参加宗教界的青年骨干培训班,要求写一篇心得体会,信手写来,写完才发现有些文不对题。不过从来都是一次成文,不检查,不修改,错字白字,望请见谅。身为佛子,当作佛事

——参加全国佛道教青年骨干培训感言

重庆华岩寺 道 坚

  清凉荷月,养怡山庄,佛道英华,共襄盛会。昔日释迦有安居羯磨之制,于夏三月间,安居结夏,增上慧学,此为世间定期在职教育之先导。经国家宗教局安排,今日安居不同寻常,佛道教160余人聚首养怡,学习政治、经济、法律、时事、管理、文化等,希冀佛道精英,开阔胸襟,放眼全球,为振兴民族文明,提升民族精神,奉献毕生精力。

  综观中国史海,人文宗教,多历浩劫。人们混淆世俗政治与神圣宗教的功用,以私心取代公心,以凡心欺罔圣心,一时鬼妖现形,正教隐匿,人间多历险恶,人心多诸奸诈。新中国成立以来,宗教政策从对立,打击,毁灭,到当前认为宗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的充分肯定,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佛教虽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但从绝对人数,信徒分布区域来看,佛教总体上还是属于弱势群体范畴,必须趁着国家政治清明时节,有所作为,则是真正佛子。

一、爱国爱教,作本份事业

  佛子爱国,天经地仪。然爱国之事,非呈一时口头快活,在日常功用中体现。国家是什么?她是养育我们的自然山川,她是护持我们的党国军民,她是我们生活中的一草一木,她是我们社会中的黎民百姓……

  宗教爱国,不是喊喊口号,打打旗帜了事,而是要实实在在的付出。宗教爱国,不是为一个糊涂的概念,而是面对我们活鲜鲜的生活,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实地走。

  譬如两个孩子,都爱他们的妈妈。一个孩子举着小红旗,天天跟着妈妈,唱道“妈妈妈妈我爱你”,很是讨得母亲喜欢;一个孩子没有喊口号,没有天天跟着讨好妈妈,却非常听妈妈的话,做一个孩子应该做的事——应该好好学习,为成就一个非凡的人格而艰辛努力。

  宗教爱国,就像后面那位付出巨大的孩子,做宗教界该做的事——如佛教当讲经弘法,开展各项佛教文化事业,团结信众,引导信教群众,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做好我们佛教的本份事业,就是爱国。念经,拜佛,持戒,坐禅,讲经,弘法,都是爱国的具体表现——这是我主张的佛教爱国论。这听起来似乎不是那么堂皇,然而,当我们反过来思考的时候,就会明白其合理性。如果和尚不学经,不持戒,不修行,口头上唱的再好听,你能说他爱国吗?

二、以戒为师,作人天师范

  我国在提出“依法治国”的同时,倡导“以德治国”论。对于发展经济与提倡道德良知的关系,《大学》云:“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得民心,国家安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基础,都是从“德”为本,才能达到的。如果“外本内末,争民施夺”,即一味发展经济,忽视德性的提倡,道德沦丧,人们就会变得贪婪而好诤,社会治安恶化。因此,经济发展不能牺牲民众的向心力,否则“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德性的养成就是道义的成就,在“义”、“利”之辨中,先哲常常教导我们“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大义的成就,就是国家之大幸大利。

为了响应国家“以德治国”的方略,佛教应当发挥其道德属性的优势,再振宗风,提倡“以戒为师”的古训。儒家尚有“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之谓,佛教也有“戒能生定,定能发慧”的三学纲要。道家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的道德准则。如何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内涵,服务于社会众生,是我们青年一代必须正视的话题。

  “以戒为师”,是注重生命的个体经验及其心灵的净化。如千叶莲花,“一花一叶现如来”,华藏庄严,一念一心呈佛心。儒家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从每一个体生命的内心开始,直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只离不开第一个生命的参与。

  “以戒为师”,既是心灵的管理与升华。心灵的成长,需要智山慧水的滋润;戒体的圆成,需要悲愿慈爱的养护。心灵的成长,《诗经》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比喻,可谓戒珠圆成,犹如“梅花香自苦寒来”,需经一番风雨,一番磨砺。

  佛教的增上戒学,有三皈五戒的普遍伦理法则,有受持八关斋戒的休养减压法,有沙弥十戒的养成保护法,有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的善摄律仪法,有四轻四十八重的菩萨善法。这种严密的分层管理的道德教育,规范了世间伦理,使社会下下和顺,长幼有序,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天下和平。这些基本的伦理法则,至今仍然是社会教化及经世济民的经典之作,“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为世间伦理的典范。

  《大学》云:“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只要每个人都能遵守佛戒,则一人已是善人,由是一家一国,皆成淳化之风,再演一实之道。

三、和合精进,为世间楷模

  我国不再以“阶级斗争”为纲,而以构建“和谐社会”,广大群众欢欣鼓舞。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我国社会政治生活领域,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宗教关系被列为五大关系之一,说明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地提出,要“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宗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作为宗教界代表之一的佛教,当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这是与顺应大道的政治主张。《易经》以“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让我们认识到顺应自然,敬畏天地,身心和谐的重要性。顺天命,即是发扬生命中天道附予的“仁义礼智信”的德性,遵循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按照道德的普遍法则修养自身,此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世间教化准则。

  和谐之道,也是中和之道。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谐社会,是理想的社会清明境界,所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朱熹认为,中与和,皆是道之体用,即“中为道之体,和为道之用”。

  和谐之道,也是中庸之道。《论语》云:“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和谐社会的提出,应该是“以德治国”方略的具体化。《齐物论》云:“惟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和谐与道相通,为道之用,为当今社会之所需。中庸之德,具体表现为勇气,为节制,为惠与,为壮大,为大度,为温和,为谦让,为机智,为友爱。此为佛陀常作狮子吼,为世间善士所宣世法也。

  与友教和睦,促进教内和谐,为社会和谐之所需。与友教和谐,当充分尊重不同信仰者,以多元文化的维度,整合各教团资源,共促和谐。教内和谐,则加强南北(南传巴利语系佛教、北传汉语系及藏语系佛教)的内对话,融大小佛乘,皆佛弟子,以此团结各族信众,促进社会的和谐。还要加强宗派内对话,不再有宗门教门之争,法法平等,只有一乘之道。

  在每一个教团内,要加强“信仰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人才建设、组织建设”,吸取中华传统管理的精华,采纳西文管理之条理,创新丛林,振兴宗门。“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规划佛教的未来与航向,尤为重要。社会之和谐,佛教之兴衰,匹夫有责,我等出家行道者,安能苟且偷生!

  佛教重视生命与心灵的教育,以成就非凡的人格,完成弘法之伟业,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由学而行,精进无间。

身为佛子,当作佛事。以一人之力,笃行佛道,则身心和谐;以一寺之力,重振宗风,则和顺乡里;以一教之力,弘法利生,则社会和谐,社会清明,为大同境地也。和谐社会,心无暴戾之气,身无百日之忧,社会无逆乱之患,所谓“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则成人间净土,金莲遍布也。

点赞推荐

星云大师(资料图)星云大师,是现代一位很有智慧的高僧,为弘扬佛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下面收集了星云大师的六个精彩问答,希望对读者的人生有益。1、您一个人在房间会不会吃肉呢?一个来访者问:法师,我想问一个不太..

看慧律法师最全开示,敬请关注公众号:正见录

看慧律法师最全开示,敬请关注公众号:正见录

广东南山寺2009年1月8日至15日念佛七法会开示录(1-14上午) 修行的定位感恩常住三宝慈悲,感恩诸位法师慈悲,感恩诸位同修慈悲,阿弥陀佛!大家好!修行定位有两个方案。第一是规范人行为的改良;第二是生命进化的改..

文殊八字咒简介文殊八字咒来自《密教大辞典》中解说。灾除难的文殊八字咒,依《真言事典》第69咒的解说:此尊身金色放光明,乘坐狮子,右手持剑,左手执青莲花,花顶立五股杵。头顶上有八髻,表示胎藏的八叶或八佛顶..

古人说:quot;静中工夫十分,动中才有一分;动中工夫十分,睡梦中只有一分;睡梦中工夫有十分,八苦交煎,生死临头,又只有一分。quot;因此,动中有十分的功夫,在病中就只能够有两三分;病中有十分的工夫,到了生死..

问:师父教我们不执着,但如不执着,事情如何能办好?广钦老和尚答:办事情不执着并不是随随便便做,而是要尽心做,但做过就没事了。如果心一直挂碍,放不下就是执着,不执着才能办好,如执着反而办不好,执着就没有..

问:求生西方固所愿也,但我下劣凡夫,罪业深重,福善轻微,如何容易得生安养?答:余门学道,须赖行人自力。念佛往生,全赖弥陀愿力。自力难,故累劫未成。他力易,故一生可致。是以一日七日,便得往生。十念一念,..

这个“习”字,早先它是什么意思?就是小鸟依靠树林的意思。这个小鸟常常要练习飞,它不能离开树林,等它练习得疲倦了,它要依靠这个树林,这是习的过程。等到它学会了,翅膀也长硬了,它就可以遨游天空。我们从出生..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事情发生在五台山。在2016年12月8日这天的傍晚,当时我受五台山常住安排去五台山佛经免费流通中心,协助流通中心这边的莲友给居住在五台山的散住僧发放供养物品。忙乎..

玄奘法师画像(资料图)如果说到中国佛教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出家人,非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莫属。因小说《西游记》的缘故,“唐僧”家喻户晓,是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撇开小说的虚拟,仅从佛教自身发展的历程来说,玄奘法师..

怎样令人生过得有意义人们生存的暂时目标大都是希望能够获得幸福,而幸福并不仅只是丰衣足食、结婚生子,或是获得名闻利养,享受荣华富贵。幸福的前提是拥有健康的身体与快乐的精神。常有弟子问:“人们生存的目标是..

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无问自说的经典。__佛说经,都是有人请问问题,佛答复弟子的问题。后人集结后,形成了佛经。所以说,佛经其实,是给我们人生答案的经典。__这部经,在佛经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在寺院里面,是..

地藏菩萨地藏菩萨为什么被称“地藏”?为什么叫“地藏”呢?因为地能生长万物。“藏”是宝藏,一切的宝藏都在地里边。这个藏,也可以说是藏起来,就是隐藏起来,一切宝藏万物,都可以在地里埋藏起来。又有无量无边这么..

暖相:让智慧温暖自己 暖法念初住,善根顺缘生。圣道火现前,焚烧诸惑根。人们常说暖相,到底“暖”是什么意思?心一旦安定下来,品尝到修行的喜乐,暖法就会慢慢出现,你也会得到暖相。得到暖相之后,念头就慢慢少..

人生苦短,放下这几件事,祝你早得清净,值得一看!

01、《法华经如来神力品》云∶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若我以是神力,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祗劫,为嘱累故,说此经功德,犹不能尽。以要言之,如来一切所有之法,如来一切自在神力,如来一切秘要之藏,..

学习即修心梁乃崇教授时间:92年3月3日地点:厦门精舍记录:蔡素媛、叶国瑞整理:羊忆玫、梁玉明昨天我们讲到两本书,一本是《夏山学校》另一本是《瑟谷传奇》,都是讲有关儿童、青少年教育的书,书里提出来的都是很..

    《道坚法师》感恩您转发支持道坚法师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道坚法师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213/
    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67378/
    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txt/67378.txt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