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坚法师:苦难的童年——苦谛思维修之三


苦难的童年——苦谛思维修之三

道坚法师

苦,是没有值得炫耀的;乐,是没有值得沉醉的。过去的归于过去,我们所拥有的,只有当下和未来。如果沉浸在过去痛苦或幸福的回忆中,久久萦绕心怀,不得解脱,就是放不下,就是执著。如果忘记生命的当下,憧憬未来,让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纠缠在过去和未来的旋涡里,都是一种失败的人生管理。

然而,活在当下之时,也需要过去和未来的调味剂,因为生活有悲欢离合而精彩。回味过去,反思人生,倒也不失一种超越的人生性格。

也许每个人都有他丰富多采的人生经历,从而成就不同的人生格局。我写这个苦谛思维修的目的,也是让我重新审视过去,甚至想从大众的思维考量出家的因缘。而我的生活无疑是精彩的,无论是苦还是甜。在这里,我不允许自己说快乐,只有痛苦的经历,才更值得我回味。

在上文中,大家很遗憾的是,没有看到母亲的异梦,怀胎十月,也没有奇景出现,降生之时,更没有大地震动,平常得让人无法咀嚼。今天要说的“苦难的童年”,会是什么样子呢?

天生聪慧,少小敏达。于诸世法,不知乐受。慈悲仁爱,好于静思,常思苦谛。趣涅槃乐。这是理想化高僧的童年。

自从年老体虚的母亲在非常时代生下我之后,没有营养滋补身体,致使身心每况愈下。我母亲回忆生我之后,淡淡地说,家里就两只老母鸡,指着它下蛋卖了买油盐呢。鸡是不能吃的,蛋也不能多吃,因为吃了鸡或蛋全家人就没油盐吃啊。我从记事起,母亲总是在生病,影响最大的是三叉神经痛,其他腰酸背痛之类的,沾不得冷水之类的,毛病总是不少。就是这样的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在生我养我,抚育我成长,度过纯真而充实的童年。

要说我有奇特处,大概就算懂事早、上学早罢了。我最初的童年记忆,是在一个昏暗的屋子里,到处烟薰火燎,蛛网遍布。窗外明亮的光透过,屋外鸡犬之声,不绝于耳。应该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我从这里醒来,摸索着下床,在靠窗的角落里,开始拉屎。拉满一堆,再换个地方,又拉一堆。回望数峰小,我满足地乐了。

另一次较早记忆,是一个暴雨即将来临的黄昏,我从梦中醒来,连叫几声无人答应,孤独令我感到害怕,就一边找母亲一边大哭。家里的门都虚掩着,我找遍了每一个角落,也没有母亲的影踪,我哭得更凶了,惊动了邻居,他们给我找了一点吃的哄我,说母亲出去扯猪草去了,一会儿就回来。我哭着等啊等,母亲很晚才回来,一大背兜的猪草压弯了腰,满身都是汗水,我躺在娘湿漉漉的怀里,又睡着了。

还有一次早晨醒来,正是娘喂猪的时候。看见母亲提一桶很重猪食,我就跟在后面,要娘抱我、背我,母亲说等一下就抱,我怎么也不干,嘴里不停地说“要抱”,显得很可怜的样子。就这样走了两三个回合,母亲实在过意不去了,把我放在背上,只手返过来搂在我身上,另一只手提着要桶深重的猪食,艰难地蹒跚而行。母亲这时已经五十多岁了,对于母爱的深刻,现在想来,心中还隐隐作痛。

记得小时候,吃饭还是很痛苦的回忆。家里好像很少吃干饭,总是稀饭加些红薯藤之类的充饥。或者黄瓜熟了,天天是黄瓜盛宴,土豆熟了,顿顿是土豆大餐。煮菜稀饭时,棒子面一般不会很均匀,我母亲遇到碗里有面疙瘩,就用筷子轻轻挑出来(不能夹,否则就碎了),喂到我的嘴里,看着我吃的很香,母亲甜甜地笑了,还要说点“幺幺乖”之类的赞美语。用碗豆面夹菜煮稀饭,是最难吃的,那种气味,至今刻骨铭心,不能忘怀。

小时候,我们穿的衣服,是从老大开始辗转传来,因为那个时候布票紧张,一家人一年就那几尺布,大人也是没有穿的。冬天的破棉袄,穿着总是不见暖和,里面寄生的跳蚤虱子却不少。在冬日的暖阳下,大人一边晒太阳,一边给我捉虱子跳蚤,就成了永恒的幸福画面。

我五岁多开始上小学,上学的课桌是一块长长的木板拼成。我老根家的堂屋就是课堂,一间屋子,容纳了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学生。上课前,班长喊“起立,向伟大领袖毛主席敬礼”才能坐下,第一节课好像就是“我爱北京天安门”。有人说,你的学习一定很不错吧。我说,是的,我第一学期大概得了二三十分,成绩还不错。在学校里最丢人的,是一次屎尿实在憋不住了,也不知道请假,终于流了一裤裆,引来同学们一片怪异之声。

由于家里是中农(全称叫富裕中农,比地主低一个档次)出身,这成了我的耻辱柱。晚上,村子里斗地主,斗争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右(派),搞文攻武斗(我们学生有时也需要参加,但要打人的时候就不准小孩去);白天,学校里的同学也模仿着干,我也被抓着站在板凳上,被远房堂姐等贫下中农孩子批斗了好几回,有一回甚至被绑在树上,学着大人的样子拷打我,急得我嚎啕大哭。

读书时,大人(包括我的父母亲,我的哥哥等)总是神秘地把我叫到一切,叫我千万不许在外面乱说话,不然要挨打之类的。这个时候的人们有点疯狂,只要有一句话不慎,就会带来灭顶之灾。我们公社的一个孩子,就因为开玩笑说生产队养的“猪”路"蜘蛛"一样,全家人都挨批挨斗遭了殃,吃了不少苦头。瘦小的我性子很野,谁污辱我我就跟谁急,一点也不怕事,令大人提心吊胆,忧心万分。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农村的孩子填饱肚子,上学不单是上学,还要干活的。我们每天早上,先到坡上扯猪草才回家吃饭上学。记得寒冷的冬天,我脚上的破鞋避不了雪水,穿着破袄实在挡不了风寒,在雪地里瑟瑟发抖,用手刨天冰雪,把毛茸茸的“猫耳朵”(一种野草)、野油菜拨出来。我生来怕冷,雪地的生涯,让我手脚全是冻伤,特别是双脚的冻伤,几十年来,每逢夏天则发痒,冬天就痛,无论如何也好不了。

童年的事太多太多了,多得不需要回忆,虽是点滴之事,却能让大家体会到全部的心情。

虽然童年的物质生活是困苦的,但我的精神世界里,还是充满了希望和爱,是富足的。我永远感恩父母,和一切关心爱护我的人。(信手所为,错字白字别字连篇,或语句不通,皆为常理)

点赞推荐

星云大师(资料图)星云大师,是现代一位很有智慧的高僧,为弘扬佛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下面收集了星云大师的六个精彩问答,希望对读者的人生有益。1、您一个人在房间会不会吃肉呢?一个来访者问:法师,我想问一个不太..

看慧律法师最全开示,敬请关注公众号:正见录

看慧律法师最全开示,敬请关注公众号:正见录

广东南山寺2009年1月8日至15日念佛七法会开示录(1-14上午) 修行的定位感恩常住三宝慈悲,感恩诸位法师慈悲,感恩诸位同修慈悲,阿弥陀佛!大家好!修行定位有两个方案。第一是规范人行为的改良;第二是生命进化的改..

文殊八字咒简介文殊八字咒来自《密教大辞典》中解说。灾除难的文殊八字咒,依《真言事典》第69咒的解说:此尊身金色放光明,乘坐狮子,右手持剑,左手执青莲花,花顶立五股杵。头顶上有八髻,表示胎藏的八叶或八佛顶..

古人说:quot;静中工夫十分,动中才有一分;动中工夫十分,睡梦中只有一分;睡梦中工夫有十分,八苦交煎,生死临头,又只有一分。quot;因此,动中有十分的功夫,在病中就只能够有两三分;病中有十分的工夫,到了生死..

问:师父教我们不执着,但如不执着,事情如何能办好?广钦老和尚答:办事情不执着并不是随随便便做,而是要尽心做,但做过就没事了。如果心一直挂碍,放不下就是执着,不执着才能办好,如执着反而办不好,执着就没有..

问:求生西方固所愿也,但我下劣凡夫,罪业深重,福善轻微,如何容易得生安养?答:余门学道,须赖行人自力。念佛往生,全赖弥陀愿力。自力难,故累劫未成。他力易,故一生可致。是以一日七日,便得往生。十念一念,..

这个“习”字,早先它是什么意思?就是小鸟依靠树林的意思。这个小鸟常常要练习飞,它不能离开树林,等它练习得疲倦了,它要依靠这个树林,这是习的过程。等到它学会了,翅膀也长硬了,它就可以遨游天空。我们从出生..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事情发生在五台山。在2016年12月8日这天的傍晚,当时我受五台山常住安排去五台山佛经免费流通中心,协助流通中心这边的莲友给居住在五台山的散住僧发放供养物品。忙乎..

玄奘法师画像(资料图)如果说到中国佛教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出家人,非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莫属。因小说《西游记》的缘故,“唐僧”家喻户晓,是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撇开小说的虚拟,仅从佛教自身发展的历程来说,玄奘法师..

怎样令人生过得有意义人们生存的暂时目标大都是希望能够获得幸福,而幸福并不仅只是丰衣足食、结婚生子,或是获得名闻利养,享受荣华富贵。幸福的前提是拥有健康的身体与快乐的精神。常有弟子问:“人们生存的目标是..

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无问自说的经典。__佛说经,都是有人请问问题,佛答复弟子的问题。后人集结后,形成了佛经。所以说,佛经其实,是给我们人生答案的经典。__这部经,在佛经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在寺院里面,是..

地藏菩萨地藏菩萨为什么被称“地藏”?为什么叫“地藏”呢?因为地能生长万物。“藏”是宝藏,一切的宝藏都在地里边。这个藏,也可以说是藏起来,就是隐藏起来,一切宝藏万物,都可以在地里埋藏起来。又有无量无边这么..

暖相:让智慧温暖自己 暖法念初住,善根顺缘生。圣道火现前,焚烧诸惑根。人们常说暖相,到底“暖”是什么意思?心一旦安定下来,品尝到修行的喜乐,暖法就会慢慢出现,你也会得到暖相。得到暖相之后,念头就慢慢少..

人生苦短,放下这几件事,祝你早得清净,值得一看!

01、《法华经如来神力品》云∶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若我以是神力,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祗劫,为嘱累故,说此经功德,犹不能尽。以要言之,如来一切所有之法,如来一切自在神力,如来一切秘要之藏,..

学习即修心梁乃崇教授时间:92年3月3日地点:厦门精舍记录:蔡素媛、叶国瑞整理:羊忆玫、梁玉明昨天我们讲到两本书,一本是《夏山学校》另一本是《瑟谷传奇》,都是讲有关儿童、青少年教育的书,书里提出来的都是很..

    《道坚法师》感恩您转发支持道坚法师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道坚法师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213/
    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67309/
    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txt/67309.txt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