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信法师:我的师父行正方丈


我的师父行正方丈

◎释永信

师父行正方丈家里很穷,从小被舍到寺院。1951年,河南大旱,土地龟裂,寸草不长,少林寺也逃脱不了,僧人出走的不少,以至于少林寺连出面当家的都没有。我师父当时兼管寺院财务和粮食库房,在那个情况下,他就主动兼任当家,一直到1987年圆寂。

少林寺最困难的几十年,是师父领着大家度过的,当时他在少林寺里很有权威,很有影响。没有师父的努力,就不可能有少林寺的今天;没有师父的言传身教,也不会有我的今天。我想,我所做的,正是我师父所想的。

师父行正方丈,是个了不起的人,6岁出家,9岁双目基本失明,对面坐着个人,只能看到个大概的轮廓,看不清脸面,不知道是谁。这样的身体,要主持少林寺大小事务,当然不易。

师父尽管眼睛不方便,但记忆力过人。初次见面,只是问道:家哪的?姓啥名谁?你回答他:家在哪,做什么,姓甚名谁,然后在一块聊上几句。过个几年、十几年见面再聊,他还能说出你姓啥名谁,什么时候见过面,上次聊的什么,都能如实提起,他就是有这么好的记忆。

师父除了记忆力强之外,耳朵也特别好用。我们从他门口经过的时候,只要听到脚步声,他就能叫出你的名字。

更为超常的是,尽管他双目失明,但心算能力非常强。不管是三位数、四位数,后面加小数点都可以,写上一页两页的数据,你念给他听,哪怕是十几、二十分钟,他能一边听,一边算,等你话音刚落,他已把答案一口报出来了,真比算盘还快。这些当地人都知道。当年公社生产队分东西的时候,往往把他请去,因为别人打算盘,还没他心算快。

在少林寺由师父管钱,由于他心算很强且记忆力非常好,所以他常常能把几年的账都记得牢牢的。

我经常跟他出差办事,一出去就是十天半个月。他把钱给我花,回来了,我坐在那里向他报账:买个烧饼多少钱,买壶茶多少钱,买张票多少钱,我还没报完,他坐在一边已经算出来了:花了多少,还剩多少,几毛几分,都能说得清清楚楚。然后说:“剩下的几毛钱可以不退了,放你这里。”

等到下一次出差,中间隔了几天,甚至十几天,他听完你报账,就会说:“上次没结清的几块几毛几分,你给我加在一起算。”后来我才知道,他要是不明说给你的话,下次出差,这部分钱还得算进去。师父的记忆力太好了,几十天,几个月,几百天的账,星星点点的事,都给你记住,特别是寺院的帐务,他更是一清二楚。

由于当时寺院经济困难,我和老方丈去登封县城,三角五分的车票也舍不得花,一大早爬上少林寺周边拉水泥、拉砖、拉沙子、拉木料的货车,晃晃荡荡地朝登封赶去。出远门,我们在出发前买上二十几只登封的大烧饼,随身带着充饥,在路上遇到茶馆,就喝那种两分钱的大碗茶。到了目的地,经常睡澡堂子,去晚了,连澡堂子都住不上,旅馆又舍不得住,就直接在火车站的躺椅上身子一裹就睡了。作为侍者的我,当时还是个小和尚,有点不习惯,更有点放不下架子,车站里人来人往,又冷又乱,我真是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睡也不是,心里很别扭。其实住稍微差一点的旅馆花个几块钱就可以了,但师父就是舍不得,我心里面虽然也很窝气,但更多的是对他的敬佩。

当年,北京的中国佛协对面有家澡堂子,连洗澡加睡觉总共才花一块钱,师父去北京,都是住在那里,几年下来,澡堂子的工作人员都和我师父熟悉了。1985年,少林寺有了门票收入,我见老方丈出门身上带的钱比以往多了,就想找一家旅馆住。到了北京后,没想到老方丈还是要去找澡堂子。他虽然眼睛看不见,但他已经把路记得很熟了,师父让我去找这家澡堂子,他对我说,你从火车站出去,坐几路车到什么地方下,有什么招牌指示,我难以拒绝只得去了。但为了让师父去住旅馆,我回来对他说:师父,澡堂子已经拆了,没有了。从那以后,师父才开始少住澡堂子,去住旅馆。那时的少林寺每年已经有十几万的收入了。

师父真是一个奇人,很难得,不多见。当然,他的超常智慧和能力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之外,他的知识面也非常广。那时,少林寺落实宗教政策的过程非常非常艰难,他就领着我们去北京,去找班禅大师,找赵朴初先生,找中国佛协的巨赞法师。为了去北京反映情况有话可说,他常常把中央的文件都一句句背出来,1982年的中央19号文件,1983年的国务院60号文件,还有历届领导人讲话,像胡耀邦总书记的讲话,他听一遍就记住,不用读第二遍。

上世纪70年代末,寺庙的和尚还不能穿僧衣。1979年,为了接待日本外宾,师父一级一级向上反映,直到中央。最后,在廖承志亲自安排下,中央统战部同意少林寺僧人可以穿僧衣接待外宾。在师父看来,政府让佛教徒穿上僧衣,就预示国家将会逐渐恢复宗教活动。后来也的确证明了这一点,由此也可以看出师父高超的智慧以及对时事的把握能力。

1983年建设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嵩山是中国最早的36家国家风景名胜区之一。但是,文物部门没有把少林寺交给宗教界,而是划拨给风景名胜区了,风景名胜区成立了一个少林寺管理处,该给少林寺的却没给,没有做到真正落实宗教政策。

于是,老方丈就带着我们多次到开封地区统战部、省委统战部、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中国佛协去做工作,要求僧人管寺,要求把门票的经营权等从文物部门移交给僧人。

嵩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任,是当时河南省的主要领导,副主任是登封地厅级的一个老干部。你说,面对这么一个大的背景,当时的政策还不是那么开放的情况下,几个和尚想要回寺院,实在是太难了!

那时,正因为宗教政策不是很明朗,“左”的思想还比较盛行,我跟着老方丈多次被叫去谈话,甚至还被村里个别有势力的人要挟,扬言要把我们法办、拘留。

那时师父带着我去找县里相关部门的领导,很难。我们都是很早去,领导说上午开会,让我们在外面等;等到中午十二点了,我们还在等,后来问了一下其他人,说领导忘记有人等了,已经离开单位了;下午我们继续等,有时候到了晚上也见不着人。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老方丈和我都很难受。当时寺院没有经济基础,更没有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也没有什么话语权,根本没人去关注你,更别说重视你了。老方丈走在路上,经常听到“瞎子和尚,停下来!”这种带有侮辱性的语言。

一个双目失明的老和尚,带着我这个十七八岁的小和尚,为落实宗教政策,要求少林寺僧人自主管庙,一次又一次去北京上访。师父认为,国家的政策在好转,但基层还是要抓住机遇才对。老方丈一方面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另一方面始终和中央、国家的政策保持一致,在法律上更是遵纪守法。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说动了领导,班禅大师在全国人大替我们呼吁,赵朴初老先生在全国政协大会上替我们呼吁,还有巨赞法师、正果法师,都帮少林寺说了不少话。

在陪伴师父的日日夜夜中,我已感悟到师父心中有一张蓝图,那就是恢复被十年浩劫破坏了的宗教传统,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

老方丈既智慧又勇敢,为了少林寺的恢复和发展,他什么都不怕。有人用“菩萨心,韦驮胆”来形容老方丈。寺庙里的老人对我说:你知道吗,没有他,就没有塔林。当年红卫兵带着炸药要把塔林炸掉,他第一个站出来,跟红卫兵玩命,大声说道:“若要炸塔林,先把我炸了。”结果,把红卫兵吓跑了,塔林没炸成。少林寺的一批文物、佛像、经书,红卫兵要拿走,他站出来顶住,几尊铜像都没被拉走。红卫兵拿铁耙子,要把寺庙的壁画搂掉,也是他站出来挡住了。谁能想象,少林寺的壁画、经书、佛像、塔林,都是双目几近失明的老方丈拼了命保护下来的?他对少林寺的贡献非比寻常,这也为少林寺的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那时,我师父的政治地位不高。他从1951年当家,苦守了几十年。1983年,中国佛协成立的时候,没有他的名字;省佛协成立的时候,最早也没有他的名字,后来在众多和尚的支持声中,给他安排了一个理事,更别说当时的人大、政协有他的位置了。

行正方丈能当少林寺的住持,我能拜行正方丈为师,我想这都是缘份,是佛菩萨的安排。他当年要是眼睛不失明的话,在少林寺也留不下来。像他那个年龄,不少人都参加革命了。从少林寺出去的,跟着共产党走的,师长以上的就有13个,数量很大啊;跟国民党走的也不少咧。他留在少林寺,冥冥中我认为是佛菩萨安排的结果,是命运安排的结果。

他在少林寺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主持工作,少林寺能从其他部门接管回来,都是他拿生命作代价换回来的。老人家确实不是常人,是菩萨再生。他的一生很传奇,不止是我这样说,当地的老人,当地的村民,只要和他打过交道的人,大家都了解师父的事迹,大家对他都很认可。他在世的时候,很多人还不在乎,等他过世之后,想到他这么多年的经历,这么多年对少林寺、对佛教的负责和真诚,大家都会唏嘘不已。老方丈的一生,确实不容易。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少林寺的今天,没有他,少林寺的历史可能就会断代。也正因为有了他,少林寺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也得到了完整的传承,包括法脉、世系、历史文献、建筑等,所以说老方丈对少林寺的贡献很大很大。

很多类似少林寺这样的寺院,在历史上很有名也很重要,但就是没有抓住机遇,目前还被托管在文物局、林业局和旅游局等部门,无法形成信徒汇集和活动的场所。所以说,没有老方丈当时的努力,就不会有少林寺的今天,更不会有少林寺享誉全世界的影响力,现在我们所享受的少林寺带来的荣耀,是与老方丈分不开的。

我受他的影响很深,在我心中,他永远是少林寺历史上不可多得的高僧。我经常去塔林,那里安葬着我的师父……

说了这么多关于师父的事,是完全发自我内心的,我无非是想说:师父不仅教我怎样吃苦,怎样做人,他的一举一动更让我感悟到,唯有发展,才有地位;唯有发展,才有影响;唯有发展,才配得上少林寺这个佛教圣地、禅宗祖庭的称号。

我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师父的遗愿。

少林寺已走过了1500年,今后的发展,也不会平平坦坦,但只要想到师父为了少林寺的振兴,他可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我还怕什么?

点赞推荐

问:师父教我们不执着,但如不执着,事情如何能办好?广钦老和尚答:办事情不执着并不是随随便便做,而是要尽心做,但做过就没事了。如果心一直挂碍,放不下就是执着,不执着才能办好,如执着反而办不好,执着就没有..

归依和不归依是有区别的(资料图)归依和不归依确实有区别,因为归依了以后就是正式的三宝弟子;如果不归依,尽管你说“我很愿意学佛,看读佛书等等”,但是你还不算是三宝的弟子。归依就是要通过某种仪式从内心里发愿..

佛见众生临终倒乱之苦,特为保任此事盖秽土自力修行,生死关头,最难得力。无论顽修狂慧,懡[忄*罗]无功。即悟门深远,操履潜确之人,倘分毫习气未除,未免随强偏坠。永明祖师所谓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

问:求生西方固所愿也,但我下劣凡夫,罪业深重,福善轻微,如何容易得生安养?答:余门学道,须赖行人自力。念佛往生,全赖弥陀愿力。自力难,故累劫未成。他力易,故一生可致。是以一日七日,便得往生。十念一念,..

这个“习”字,早先它是什么意思?就是小鸟依靠树林的意思。这个小鸟常常要练习飞,它不能离开树林,等它练习得疲倦了,它要依靠这个树林,这是习的过程。等到它学会了,翅膀也长硬了,它就可以遨游天空。我们从出生..

吕澂先生(资料图)恩师吕澂先生离开我们快要九周年了,可他的音容笑貌,仍然常常浮现在我的心头。这是因为,我之所以一生专研佛学,毫不动摇,完全是他老人家身教言传所造成的。1961年以前,我曾从事多种工作。初踏上..

问:作为佛教修行人,必须要看破今生吗?索达吉堪布答:如果从心坎深处生起了舍弃贪执今生之念,则无论修习其他任何之法,都不在话下。只须稍下工夫,就能大见成效。反之,如果没有生起舍弃贪执今生之念,即使生起了..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事情发生在五台山。在2016年12月8日这天的傍晚,当时我受五台山常住安排去五台山佛经免费流通中心,协助流通中心这边的莲友给居住在五台山的散住僧发放供养物品。忙乎..

玄奘法师画像(资料图)如果说到中国佛教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出家人,非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莫属。因小说《西游记》的缘故,“唐僧”家喻户晓,是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撇开小说的虚拟,仅从佛教自身发展的历程来说,玄奘法师..

问:讲经讲得不对,劝其他人不去听,是谤法吗?仁清法师答:对于什么是诽谤正法?释迦牟尼佛在很多经典上给我们做过开示。比如有的人讲课,讲着讲着你听着不对,然后你去劝别人别听了。至于这个人讲的对还是不对,不..

虚云大师(资料图)有种人一生在世,昼夜奔忙,痴想丰衣足食,贪图歌台舞榭,唯愿子孙发富发贵,万世的荣华,到了一气不来,做了一个死鬼,还要想保佑他的儿女,人财兴旺。这种人真是愚痴已极。还有一种人,稍知一些善..

《集颂》:“诽谤大乘菩萨藏,背舍佛说深广法。说像似法乱正教,以自爱乐令他转。”“菩萨藏”就是指“大乘”,“深广法”也是指“大乘”。天台宗讲的“藏教”、“通教”、“别教”、“圆教”,其中“别教”是指大乘..

星云大师(资料图)星云大师,是现代一位很有智慧的高僧,为弘扬佛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下面收集了星云大师的六个精彩问答,希望对读者的人生有益。1、您一个人在房间会不会吃肉呢?一个来访者问:法师,我想问一个不太..

怎样令人生过得有意义人们生存的暂时目标大都是希望能够获得幸福,而幸福并不仅只是丰衣足食、结婚生子,或是获得名闻利养,享受荣华富贵。幸福的前提是拥有健康的身体与快乐的精神。常有弟子问:“人们生存的目标是..

参访寺院注意事项去参访寺院,要记住这9个注意事项,佛教寺院是清净的圣地,所以,非佛教徒进入寺庙一定要注意以下九个问题:一,衣服要整洁,不能只穿背心、短裤、打赤膊、穿拖鞋。二,当寺内举行宗教仪式时,不能..

你是否爱并享受那种被伤害的感觉?大多数人都很喜欢诉苦,恨不得能把自己经历过的所有痛苦以及如何的苦,一遍遍重复给别人听,生怕别人不认同自己遭遇的苦难,似乎世界上最苦的就只有自己了。其实,能说得出口的苦,..

为什么古人会说“痛改”前非如果世间的物质、权力等等能带来快乐,佛陀根本不用出家。伟大的佛陀身为王子时,拥有所有人羡慕不已的财富权力,仍然感受不到快乐与幸福,所以才想去寻找解除烦恼和痛苦的智慧。经历了六..

地藏菩萨地藏菩萨为什么被称“地藏”?为什么叫“地藏”呢?因为地能生长万物。“藏”是宝藏,一切的宝藏都在地里边。这个藏,也可以说是藏起来,就是隐藏起来,一切宝藏万物,都可以在地里埋藏起来。又有无量无边这么..

生命会因为简单而快乐,因为快乐而幸福冬天过去了,春天又来了,我们一天天过着,有喜、有悲、有乐、有痛……无论生活中经历了些什么,我们都不要遗忘了快乐,因为快乐的人才是幸福的。不是没有伤痛,不是没有悲苦,..

内心纯净则无处不是宁静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他正送花到佛殿时,碰巧遇到无德禅师从法堂出来,无德禅师非常欣喜的说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的来以香花供佛,依..

    《更多文章》感恩您转发支持更多文章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更多文章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87/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