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心无尽 行愿弥坚——一诚长老珍贵舍利撷影


【真如寺讯】丁酉十一月十三日(2017年12月30日),上一下诚长老舍利于云居山真如禅寺分拣完毕,得大小舍利子六百余颗,亲证长老一生功行圆满,戒德庄严。经云:虚空有尽,我愿无穷,诚祈长老不舍弘誓,慈航倒驾,回入娑婆,再度群生!

天缘已毕,大事完成。

一灵不昧,旋元归真。

坐断之际,湛然常寂。

不是无相,烁迦罗身。

一诚长老

上一下诚长老,法名衍心,又号妙常,湖南望城周氏子。生于1927年3月5日,圆寂于2017年 12月21日,世寿91岁,僧腊68载,戒腊61夏。一诚长老曾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名誉主席,云居山真如禅寺退居方丈等职。

长老一生梵行高洁,道心如磐,戒珠明月,定水澄渊,续拈花之旨,荷宗门法脉,扬丛林清规,阐农禅家风,恒持济世之念,素怀悲悯之心。肝胆赤诚爱国爱教,弘法济世广度群生,德播四方,法流天下,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堪称一代宗门巨擘,教界领袖,为中国共产党最亲密之战友,深受教内外人士景仰爱戴。

宿植德本 善根深厚

一诚长老生于农历丁卯年二月初二,龙抬头吉日。生具慧根,敏于常人,幼时护惜生命,喜吃素食,从不杀生。年十一岁,长老在家人带领下,到乌山寺大殿礼佛。见殿内佛像庄严宁静,内心忽生大欢喜,如逢故人,脱口吟诗一首云:今来乌山寺,皈依故佛前,炉内香烟渺,佛光照大千。在场大众闻之无不惊讶。时一老和尚预言:此人禅缘宿深,日后出家参究,必成大器。1949年,长老年二十二岁,夙愿成就,辞别双亲,于湖南望城黄金园乡洗心庵,礼明心和尚为师剃度,出家修道。

长老上根利智,宿慧浚发,出家即依明心和尚参禅,道行精进,参究勤奋,昼三夜三,功夫不断。未久心华开敷,性光皎洁,蒙明心和尚亲证,传佛心印,接临济宗法脉,法号一诚,字悟圆,时年不过二十五岁。浮生三千,万法归一,恍然如梦,圆悟初醒。

亲近虚老 重振真如

一九五六年,一诚长老偶见《弘法》月刊登载当代禅门泰斗虚云和尚以百十岁高龄率众于云居山抛砖打瓦,开垦荒地,农禅并重,重振祖庭。以深仰虚公高德,亦觉夙愿感召故,长老辞别恩师,登临云居,依止虚公修学,全力复兴祖庭。此后长老一住真如禅寺五十载,半世昭华,倾付云居!

云居山真如禅寺自唐宪宗元和三年道容肇基,千二百年,禅风浩荡,高僧辈出,先有道膺禅师阐扬曹洞宗风,后有云居晓舜、佛印了元、圆悟克勤、大慧宗杲、颛愚观衡、晦山戒显等宗门巨擘相继驻锡法席。五宗七家,于兹繁兴,震旦灵山,禅门圣地,享一夕开悟四十八者之盛誉,乃佛陀亲自嘱咐安乐神守护之道场。

抗战期间,千年祖庭毁于战火。虚云和尚不忍禅门正脉衰颓,以百十岁高龄重振真如。一诚长老初到云居,虚老相见之下,甚为欣慰。因长老出生雕刻世家,刀工精湛,通晓工程设计,虚老深为器重,命其随侍左右,为总工程师,负责寺院复建规划及施工指挥。一诚长老亲炙虚公期间,踏实肯干,悍劳忍苦。跟随虚公发扬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百丈家风,农禅并重,冬参夏学,行住坐卧,动静一如。此外亦宗教兼重,知行合一。劳作之余,在虚公主办,海灯法师执教之云居佛学研究苑学习《楞严经》、《金刚经》等大乘经典,为日后大转法轮,普度群生奠定坚实基础。

一九五六年冬,由虚云老和尚亲任得戒和尚,长老受具足戒,自此之后,长老毕生法效虚公上人,持律冰霜,梵行高洁。一九五七年,虚公观长老天心月圆,性海澄渊,亲证真如,遂安排法子性福和尚为长老授正法眼藏,传沩仰法脉,赐号衍心,序十世祖;不久又亲自代替明本观一禅师,再授长老临济法脉,赐号一诚,序四十五世祖。是时长老于云居莲花圣城,传佛心印,续祖心宗,沐虚公禅风,荷千年正脉,恰洎三十风华,而立之年。

志如磐石 不忘初心

一九五九年,虚云老和尚于云居山示寂,末后咐嘱大众严持戒律,守护祖灯,正心正念,度人度世。长老发愿继师遗志,笃志坚行,奉献佛教,不惜生命。

未久文革即至,一诚长老被迫下放至云山垦殖场务工。虽逢逆境,然长老心似磐石,志如峰岩,般般磨难,坚守云居。长老奉师遗嘱,十四载守护祖灯,不忘初心,不计安危。期间遭遇种种非人迫害,皆慈悯为怀,坦然处之。长老随众作务,勤肯耐劳,凡遇重苦差事,皆抢于人先。白天务工,摄心正念,夜深人静,趺坐安禅,形同俗表,质是佛心。暗中抄写《华严经》、《金刚经》等大量经论,累计达四十余本。

长老秉承佛教慈悲忍辱之精神,于劳务中和光同尘,无私忘我,亦发挥特长,帮助云山群众克服重重困难,修建第一条盘山公路,自此天上云居,通途可达。长老亦备受群众拥护,被尊称为工程师。

无论顺逆诸境,一诚长老始终肝胆赤诚,拥护政府,爱国爱教,悯怀众生。以大无畏之担当精神,振佛法于危亟之际;以慈悲圆融之禅者风范,勉力周旋,保全法脉。时云居山真如禅寺为文革期间全国唯一未被破坏之佛教寺院,长老功不可没,终不负虚公重托。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家宗教政策得以恢复,一诚长老与悟源、达定、慧通诸师携手再振云居,时年寺内千年枯树忽抽新枝,长老睹之,欣然赋诗云:

树本无心欲有情,十年浩劫死空心。

三中全会依然活,满树新枝报晓春。

复兴丛林 丕振宗风

昔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开天下僧众依规共住禅林,相互成就道业之先河,恩德泽被于后世。文革结束后,一诚长老升任真如禅寺方丈。为延续宗风,重振门庭,长老高瞻远瞩,举扬农禅家风,重视丛林建设。长老驻锡云居期间,高挂沩仰钟板,再订云居规约,兴建殿宇,安立僧团,率先恢复四大寮口、八大执事之丛林规制,亲领两序大众上殿、过堂、坐香、出坡,日行四大佛事,风雨无阻。云居僧团依古规,坚持三年传戒、结夏安居、冬季禅七,禅关策进。在一诚长老带领下,真如禅寺宗风丕振,法轮大转,僧众农禅并重,自力更生,为天下丛林之楷模,上世纪八十年代即被公举为汉传佛教三大样板丛林之一。

本世纪初,一诚长老赴京升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大阐丛林清规,尤重道风建设,至此全国各地寺院皆效马祖百丈芳规,续云居虚公遗风,僧团道业精进,道风肃整,自给自养,兼行慈善。在丛林体制下,僧众身安道隆,远离商业熏染,持戒精严,相互策励,共荷如来家业。一诚长老曾深刻指出:

(丛林制度)不仅体现了佛教追求解脱,证得无上菩提之本怀,且含蕴适应中国国情之创新精神,如果从继承与创新这一时代要求考察,丛林制度之建立,正是这一要求的圆满体现。因为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其目的在于便利参学,策励深造,使丛林成为实践佛理的道场……(是故)丛林制度是完全遵守佛陀制戒精神的时代表现。

如今,千年丛林体制已融于时代,焕发新生,乃华夏佛教持续健康发展之有力保障,坚强后盾,长老倾付心血兴复丛林之德业丰功必将永载史册,福泽后代!

锻造僧才 绍隆法脉

一诚长老肩祧临济、沩仰二宗法脉,作为一代宗匠,为续拈花慧命,长老尤重僧才锤炼。云居山真如禅寺千二百年来,宗风浩荡,高僧辈出,享一夕开悟四十八者之盛誉,法门龙象,层出不绝。长老驻锡真如禅寺期间,遥承云居唐宋诸祖禅风,轨持明清戒显大师禅门锻炼奇术,以虚公参禅法要为核心指南,结合时代需求,首创云居丛林修学体系。兹体系严谨有序而圆融无碍,一路直指大乘涅槃之门,注重行解相应、知行合一。出家众从登坛受戒到佛学苑研习经教律仪,从禅堂参禅锤炼到禅七及禅关闭关克期取证,最终得以圆满三学、宗教兼通,荷担如来家业,堪为人天师表。其具体表现为如下几点:

一、弘演毗尼 续佛慧命

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昔虚云和尚以一百一十六岁高龄,于云居大开甘露戒坛,传授三坛大戒,五百余名衲子汇集云居,盛况空前,为当时规模最大之传戒法会。一九八二年云居山率先开坛传戒。一诚长老升任方丈后,继承虚老遗志,宏演毗尼,以三年一次传戒为云居山定例。长老兴建真如戒坛,完善传戒仪规,绍隆佛种,遴选僧才。此外,一诚长老多次受邀赴全国各地乃至美国、台湾、香港等海外丛林担任得戒大和尚。1998年,长老于中台禅寺传授三坛大戒时曾慈悲开示云:

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因此我们修行人一定要持戒。因戒才能生定,因定才能发慧,戒定慧三学缺一不可。目前人才奇缺,所以要培养人才,戒场里培养人才是最好的机会。新戒菩萨年轻有为,也很有善根,都是值得培养的僧才。

二、研习经教 见齐诸佛

昔虚公上人中兴云居,尤重闻思之慧,提倡僧众研习大乘经论,创办云居佛学研究苑,礼请海灯法师教授楞严、法华、金刚等大乘经典。时研究苑培养大批杰出僧才,一诚长老、传印长老皆出于此。一诚长老驻锡真如后,继师遗制,对年轻僧众进行为期三年至五年之教理培养。每年结夏安居期间,阖寺僧众集体诵读《华严经》,礼请法师讲授经教并学习律仪清规、梵呗唱念等课程。

三、农禅并重 真参实修

禅堂又称选佛场、般若堂、大冶烘炉。古人云: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一诚长老轨持云居戒显禅师《禅门锻炼说》,僧众发明见地后,以禅堂为炉鞴,施以钳锤,历炼僧才。长老兴建云居东、西二禅堂,东禅堂每日四支香,为初学沙弥、外寮比丘共修之禅堂。西禅堂为老参比丘长年安住之禅堂,除上殿过堂不离禅堂,一心办道。每年冬季,云居山举办为期四十九天之禅七法会,大众屏息诸缘,勇猛精进,一心参究。一诚长老间兼承临济、沩仰二脉,禅堂开示虽多施棒喝,然电掣雷霆之际,却转见慈悲绵密。大包河沙界,细卷微尘里。放出沩山牛,踏倒西来意。劝君切莫向外求,个中消息有来由。真如性海常清净,明月湖中积善流……

行亦禅、作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禅堂坐香外,长老亦重出坡劳作,强调动中照顾话头,随处道场,圆融无碍。长老驻锡云居期间,平日领众下地耕作,上山伐木,茶园采茶,寺周修路,大众以天地为大禅堂,心包太虚,行无挂碍。长老曾在出坡中即兴赋诗云:学稼真如寺,犁云万仞峰。禅心随朗月,高卧彩霞中。其不可思议之修证境地可窥一斑。

四、禅关策进 克期取证

禅关三年,坐断十方世界; 蒲团一念,顿圆三世古今。身为一代宗师,一诚长老亦力倡闭关修行,以其为成就法门龙象之捷径。在长老主持下,云居山兴建禅关,设施齐备,环境适宜,可供数十人同时闭关。僧众住禅堂满三年后,可申请入关,独自静修。云居禅关以三年为期,专人护关,一入关房,关主便掩关长住,以悟为期。

从戒坛到讲堂、从禅堂到田间,从禅七到禅关,一诚长老以一代宗门巨擘之高度,为当今僧才构建一套完善丛林学修体系,后辈学人由此得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深入真如性海,成就法门龙象。在长老钳锤厉炼下,纯闻大和尚、纯一大和尚等…等大批新时代宗教人才脱颖而出,其皆道心如磐,见地如峰,修证功深,行事圆融,各自驻锡道场,演扬宗乘,为华夏佛法昌隆作出重要贡献。

云居禅风 垂范千古

承前启后是何人,平淡无奇无杂相。般般磨难终不渝,悲愿智海传祖灯!一诚长老坚守云居半世纪,五十载如一日,虽经种种磨难而志行笃坚,安忍重重风浪而平和中正。长老荷担法脉,续佛心宗;复兴祖庭,守护祖灯;振兴丛林,造就僧才;弘法济世,普度群生。虽平素寡言谦逊,常以平常心是道开示弟子,然其不可思议之慈悲与智慧,非常人可测度,其广大愿行与巍巍德业,亦在平淡中展现无余。一诚长老作为云居山承前启后之一代宗师,其卓彰贡献必将永载史册,其高德大行必将垂范千古、光耀四海!

点赞推荐

星云大师(资料图)星云大师,是现代一位很有智慧的高僧,为弘扬佛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下面收集了星云大师的六个精彩问答,希望对读者的人生有益。1、您一个人在房间会不会吃肉呢?一个来访者问:法师,我想问一个不太..

看慧律法师最全开示,敬请关注公众号:正见录

看慧律法师最全开示,敬请关注公众号:正见录

广东南山寺2009年1月8日至15日念佛七法会开示录(1-14上午) 修行的定位感恩常住三宝慈悲,感恩诸位法师慈悲,感恩诸位同修慈悲,阿弥陀佛!大家好!修行定位有两个方案。第一是规范人行为的改良;第二是生命进化的改..

文殊八字咒简介文殊八字咒来自《密教大辞典》中解说。灾除难的文殊八字咒,依《真言事典》第69咒的解说:此尊身金色放光明,乘坐狮子,右手持剑,左手执青莲花,花顶立五股杵。头顶上有八髻,表示胎藏的八叶或八佛顶..

古人说:quot;静中工夫十分,动中才有一分;动中工夫十分,睡梦中只有一分;睡梦中工夫有十分,八苦交煎,生死临头,又只有一分。quot;因此,动中有十分的功夫,在病中就只能够有两三分;病中有十分的工夫,到了生死..

问:师父教我们不执着,但如不执着,事情如何能办好?广钦老和尚答:办事情不执着并不是随随便便做,而是要尽心做,但做过就没事了。如果心一直挂碍,放不下就是执着,不执着才能办好,如执着反而办不好,执着就没有..

问:求生西方固所愿也,但我下劣凡夫,罪业深重,福善轻微,如何容易得生安养?答:余门学道,须赖行人自力。念佛往生,全赖弥陀愿力。自力难,故累劫未成。他力易,故一生可致。是以一日七日,便得往生。十念一念,..

这个“习”字,早先它是什么意思?就是小鸟依靠树林的意思。这个小鸟常常要练习飞,它不能离开树林,等它练习得疲倦了,它要依靠这个树林,这是习的过程。等到它学会了,翅膀也长硬了,它就可以遨游天空。我们从出生..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事情发生在五台山。在2016年12月8日这天的傍晚,当时我受五台山常住安排去五台山佛经免费流通中心,协助流通中心这边的莲友给居住在五台山的散住僧发放供养物品。忙乎..

玄奘法师画像(资料图)如果说到中国佛教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出家人,非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莫属。因小说《西游记》的缘故,“唐僧”家喻户晓,是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撇开小说的虚拟,仅从佛教自身发展的历程来说,玄奘法师..

怎样令人生过得有意义人们生存的暂时目标大都是希望能够获得幸福,而幸福并不仅只是丰衣足食、结婚生子,或是获得名闻利养,享受荣华富贵。幸福的前提是拥有健康的身体与快乐的精神。常有弟子问:“人们生存的目标是..

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无问自说的经典。__佛说经,都是有人请问问题,佛答复弟子的问题。后人集结后,形成了佛经。所以说,佛经其实,是给我们人生答案的经典。__这部经,在佛经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在寺院里面,是..

地藏菩萨地藏菩萨为什么被称“地藏”?为什么叫“地藏”呢?因为地能生长万物。“藏”是宝藏,一切的宝藏都在地里边。这个藏,也可以说是藏起来,就是隐藏起来,一切宝藏万物,都可以在地里埋藏起来。又有无量无边这么..

暖相:让智慧温暖自己 暖法念初住,善根顺缘生。圣道火现前,焚烧诸惑根。人们常说暖相,到底“暖”是什么意思?心一旦安定下来,品尝到修行的喜乐,暖法就会慢慢出现,你也会得到暖相。得到暖相之后,念头就慢慢少..

人生苦短,放下这几件事,祝你早得清净,值得一看!

01、《法华经如来神力品》云∶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若我以是神力,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祗劫,为嘱累故,说此经功德,犹不能尽。以要言之,如来一切所有之法,如来一切自在神力,如来一切秘要之藏,..

学习即修心梁乃崇教授时间:92年3月3日地点:厦门精舍记录:蔡素媛、叶国瑞整理:羊忆玫、梁玉明昨天我们讲到两本书,一本是《夏山学校》另一本是《瑟谷传奇》,都是讲有关儿童、青少年教育的书,书里提出来的都是很..

    《其他文章》感恩您转发支持其他文章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其他文章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4/
    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41883/
    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txt/41883.txt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