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法师:纪念赵朴初居士诞辰110周年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学诚(2017年11月15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法师:

今年是我国著名的爱国宗教领袖、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居士诞辰110周年,也是赵朴老亲自主持创建的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成立30周年。在这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日子里,我们相聚宏伟庄严的灵山胜境,在灵山大佛的慈光普照下,隆重举行学术研讨会,缅怀赵朴老光辉的一生,研究探讨朴老精深广博的思想,继承朴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对新时代弘扬“人间佛教”思想、建设富有时代特色的佛教文化、推动佛教事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向出席研讨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法师致以诚挚问候。

赵朴老是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他一生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把个人事业、佛教前途与祖国命运、民族兴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团结带领广大佛教信众爱国爱教,捍卫国家尊严,反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促进世界和平。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他以老骥伏枥的赤诚之心,为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为新时期我国宗教理论、政策的研究制定和宗教工作的健康开展,为维护宗教界合法权益、推进宗教法治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繁荣稳定积极建言献策、贡献真知灼见,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吸收采纳。

赵朴老是深受海内外广大佛教徒尊敬和爱戴的佛教领袖。他大学时代开始接触佛学,后皈依圆瑛法师,受教于太虚大师,秉承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于民族存亡之秋,忘我投入慈善救济事业和抗日救亡运动。新中国成立后,赵朴老参与发起和筹备成立中国佛教协会,并长期担任主要领导职务,为解放后中国佛教凝聚人脉、延续传承、摆脱桎梏、焕发新生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文革”结束后,朴老以古稀之年毅然担当起带领全国佛教徒恢复振兴佛教事业的历史重任。他以护法兴教的使命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为法忘躯的勇猛精神,奔走呼吁、上下协调、谋划督导、着力推动,作人间菩萨、为佛法金汤,复活名山古刹,重振佛教脉搏,引领古老的中国佛教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绽放勃勃生机。

他强调“佛教是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彰显佛教的文化特性、传统渊源与世界影响,突出佛教超越宗教的精神文化价值和积极社会作用,打破“极左”思潮影响下人们对宗教的刻板偏见与僵化认识,为佛教的恢复振兴、融入社会、发挥积极作用争取了支持、开辟了舞台、拓展了空间,为人们全面认识宗教提供了充满智慧的珍贵启示。

他提倡“人间佛教”思想,号召佛教徒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自觉地以实现人间净土为己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崇高事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佛教事业的发展和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指明了方向。

他根据因缘变化,及时调整佛教事业发展的重心,提出佛教自身建设的理论,明确回答了恢复重建取得一定成效后佛教事业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开启了佛教事业发展的新航程。在人才青黄不接的历史转折时期,他尤其重视佛教教育和佛教传灯人才的培养,如慈母般呵护莘莘学子,倾心培养、大胆任用后学僧才,使一大批青年僧人走上重要工作岗位或深入学术研究领域,为中国佛教注入新鲜血液,为佛教事业更广阔的未来培植了深厚根基。

赵朴老几十年的理论思考、政策主张和实践努力使越来越多的人对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了更加全面、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不仅令佛教受益,而且惠及其他宗教,赢得了兄弟宗教界人士的钦佩和赞叹。

赵朴老是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是世界和平的坚定捍卫者和积极构建者。他秉持佛教慈悲和平的教义,发扬中国佛教国际友好交流的优良传统,不辞劳苦、不遗余力,带领佛教界积极开展对外友好交流,参与世界和平运动,在中外佛教徒与人民之间架起一座座心灵相通的友谊之桥。正是在朴老的智慧斡旋、持续努力下,中日邦交不仅走向了正常化,而且两国佛教界又谱写出民间友好往来的新篇章,缔结了中韩日三国友好交流会议的“黄金纽带”;也正是在朴老的积极推动、亲力亲为下,中国佛教界与印度、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佛教界增进了传统法谊、密切了睦邻友好关系。“人间净土非难得,为取和平万万年。”朴老将一个真正佛子大慈大悲的宗教情怀充分展现在世人面前,为促进中外友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赢得了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宗教界人士的高度赞誉。

赵朴老也是一位敦厚温和、睿智博学的文化老人。他幼承家学,博览古典文献,勤研文史哲学,深受传统文化熏陶,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诗人、书法家。其诗词文采、翰墨清香,无不闪耀着中华文化与传统艺术的熠熠光辉。他不仅以文会友、以诗抒怀、以书结缘,而且十分关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与文化界代表人士联合呼吁、推动面向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奉献心力。

回顾赵朴老一生的事迹功德,令人感佩,令人沉思,亦令人奋发。他不愧为中华民族的爱国典范,不愧为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不愧为中国佛教的光荣和骄傲!

从学生时代,我便有幸亲近赵朴老,亲聆朴老教诲、亲领朴老关怀。时至今日,每次拜读朴老的文章,忆念朴老的为人,都会有新的体会、新的感动、新的收获,进而产生出新的力量,促使我勇猛精进、不忘前贤。赵朴老可谓虽死犹生、法身常在!

“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赵朴老生死坦然、愿行无尽、无我利他的高远精神境界,永远激励我们佛教四众弟子为国家、为佛教、为众生勇猛精进、奋斗不息。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纪念赵朴老,继承朴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就是要继承发扬他老人家爱国爱教、慈悲济世的光辉品格,心怀众生、振兴圣教的广大愿行,为法忘躯、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老当益壮、直下承当的担当精神,勇猛精进、奋斗不息的进取精神,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品质,以诚相待、春风化雨的人格魅力。要继承发扬、丰富发展他老人家倡导的“人间佛教”思想,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佛教新文化,书写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新篇章,开创佛教中国化的新境界。要学习朴老善应因缘、中道圆融的高超智慧,将佛教的教义圆融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之中;圆融于维护国家尊严,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事业之中;圆融于促进中国佛教界与世界各国佛教界友好交往的伟大事业之中;圆融于中华文化复兴传播、世界新文明构建的伟大事业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世界和平与人类共同福祉作出佛教徒应有的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取得丰硕成果。

祝各位身心康泰,六时吉祥。谢谢大家。

——来源:中佛协

点赞推荐

星云大师(资料图)星云大师,是现代一位很有智慧的高僧,为弘扬佛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下面收集了星云大师的六个精彩问答,希望对读者的人生有益。1、您一个人在房间会不会吃肉呢?一个来访者问:法师,我想问一个不太..

看慧律法师最全开示,敬请关注公众号:正见录

看慧律法师最全开示,敬请关注公众号:正见录

广东南山寺2009年1月8日至15日念佛七法会开示录(1-14上午) 修行的定位感恩常住三宝慈悲,感恩诸位法师慈悲,感恩诸位同修慈悲,阿弥陀佛!大家好!修行定位有两个方案。第一是规范人行为的改良;第二是生命进化的改..

文殊八字咒简介文殊八字咒来自《密教大辞典》中解说。灾除难的文殊八字咒,依《真言事典》第69咒的解说:此尊身金色放光明,乘坐狮子,右手持剑,左手执青莲花,花顶立五股杵。头顶上有八髻,表示胎藏的八叶或八佛顶..

古人说:quot;静中工夫十分,动中才有一分;动中工夫十分,睡梦中只有一分;睡梦中工夫有十分,八苦交煎,生死临头,又只有一分。quot;因此,动中有十分的功夫,在病中就只能够有两三分;病中有十分的工夫,到了生死..

问:师父教我们不执着,但如不执着,事情如何能办好?广钦老和尚答:办事情不执着并不是随随便便做,而是要尽心做,但做过就没事了。如果心一直挂碍,放不下就是执着,不执着才能办好,如执着反而办不好,执着就没有..

问:求生西方固所愿也,但我下劣凡夫,罪业深重,福善轻微,如何容易得生安养?答:余门学道,须赖行人自力。念佛往生,全赖弥陀愿力。自力难,故累劫未成。他力易,故一生可致。是以一日七日,便得往生。十念一念,..

这个“习”字,早先它是什么意思?就是小鸟依靠树林的意思。这个小鸟常常要练习飞,它不能离开树林,等它练习得疲倦了,它要依靠这个树林,这是习的过程。等到它学会了,翅膀也长硬了,它就可以遨游天空。我们从出生..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事情发生在五台山。在2016年12月8日这天的傍晚,当时我受五台山常住安排去五台山佛经免费流通中心,协助流通中心这边的莲友给居住在五台山的散住僧发放供养物品。忙乎..

玄奘法师画像(资料图)如果说到中国佛教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出家人,非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莫属。因小说《西游记》的缘故,“唐僧”家喻户晓,是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撇开小说的虚拟,仅从佛教自身发展的历程来说,玄奘法师..

怎样令人生过得有意义人们生存的暂时目标大都是希望能够获得幸福,而幸福并不仅只是丰衣足食、结婚生子,或是获得名闻利养,享受荣华富贵。幸福的前提是拥有健康的身体与快乐的精神。常有弟子问:“人们生存的目标是..

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无问自说的经典。__佛说经,都是有人请问问题,佛答复弟子的问题。后人集结后,形成了佛经。所以说,佛经其实,是给我们人生答案的经典。__这部经,在佛经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在寺院里面,是..

地藏菩萨地藏菩萨为什么被称“地藏”?为什么叫“地藏”呢?因为地能生长万物。“藏”是宝藏,一切的宝藏都在地里边。这个藏,也可以说是藏起来,就是隐藏起来,一切宝藏万物,都可以在地里埋藏起来。又有无量无边这么..

暖相:让智慧温暖自己 暖法念初住,善根顺缘生。圣道火现前,焚烧诸惑根。人们常说暖相,到底“暖”是什么意思?心一旦安定下来,品尝到修行的喜乐,暖法就会慢慢出现,你也会得到暖相。得到暖相之后,念头就慢慢少..

人生苦短,放下这几件事,祝你早得清净,值得一看!

01、《法华经如来神力品》云∶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若我以是神力,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祗劫,为嘱累故,说此经功德,犹不能尽。以要言之,如来一切所有之法,如来一切自在神力,如来一切秘要之藏,..

学习即修心梁乃崇教授时间:92年3月3日地点:厦门精舍记录:蔡素媛、叶国瑞整理:羊忆玫、梁玉明昨天我们讲到两本书,一本是《夏山学校》另一本是《瑟谷传奇》,都是讲有关儿童、青少年教育的书,书里提出来的都是很..

    《汉传法师》感恩您转发支持汉传法师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汉传法师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