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照法师:世界的真相,涅槃寂静


一、何谓涅槃

有人问涅槃是什么?涅槃,佛经里面讲就是不生不灭。不生不灭是什么?是寂静。寂静是什么?很多人就不知道了。有人问:“师父,求解脱得涅槃,你能把涅槃讲给我听听吗?”其实涅槃不能用语言去说,因为通过语言说出来的就会有所表达,可表达的东西就不是涅槃。有个人作了一个比喻,他说涅槃是什么呢,就像一个人生病了,很痛苦,然后医生帮他把病治好了,这就是涅槃。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增加什么,只是把我们原来的病治好了。

你好好观察一下自己的心,看看自己的妄想,止住妄想再往里看,看看还有没有东西?如果你一下子发现没有东西了,没有东西就没有自我;你一旦确定没有“自我”,这就是“无我”!认识到“无我”,你就认识到了涅槃;如果没有认识“无我”,就认识不到涅槃。

也有人这样比喻涅槃,是什么呢?有一条鱼在水里游,一只乌龟也在水里游,游了一段时间以后,乌龟就爬到沙滩上晒太阳,晒得很舒服。然后乌龟又回到水里跟鱼说:“我刚才去晒太阳了,那里很暖和、很舒服。”鱼就问:“那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你告诉我吧。”乌龟就形容:“沙滩上没有水,可以爬。”这条鱼就问:“水是什么呢?”因为鱼一直在水里,它看不见水,也不知道上面有太阳,所以乌龟不管怎么形容,鱼都无法理解,因为鱼没有到过沙滩。

我们凡夫就像这条鱼,习惯有我,对于这个我就好像鱼跟水一样离不开,每个人都觉得离不开自我,不能没有我,怕没有我了,是不是就傻掉了,是不是就不知道吃饭了,是不是回不了家了。其实大家不用担心,如果你体会到了“无我”,丢下的只是这个世界的痛苦,绝对不会丢下你的妻子儿女,也不会丢下你的肉身。佛陀是“无我”的,他这一生说法度了无量众生,怎么能丢下这个肉身呢?而且因为“无我”,你的肉身会更加庄严!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种种庄严都是因为“无我”而产生的。如果佛有我,那就是凡夫;而我们都是未来佛,都是有我的佛。

我们最大的知见病有两个:一个是认为这个世界是永恒的,不知道世界是无常的;另一个是认为有一个我,有痛苦和快乐,在那里轮回,不知道万物万法都是“无我”的。

二、认清轮回的主体——神识

中国人讲灵魂转世投胎,佛教不讲灵魂,而讲神识。为什么不讲灵魂呢?因为一讲灵魂,我们就会想到灵魂是不会消灭的,是永恒的;如果转世轮回的主体永恒不灭,我们就没有解脱的希望了,就会一直轮回下去。因此佛教讲,没有永恒不灭的灵魂,只有神识。神识就是我们平常的种种习气、一切行为积累起来的集中点。我们所有的经验都会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就是我们的习气。

大乘佛法讲的阿赖耶识,在轮回中“去后来先作主公”,死亡的时候是最后走的,投胎的时候它最先来的。阿赖耶识里面蕴含着生灭法的部分引导我们去轮回,这就是神识。阿赖耶识包含的清净分是真如,是没有生灭的真相。这个没有生灭的真相,一直跟随着神识,与有生灭的现象混同一起,所以我们需要慢慢地净化,把神识、我执全部净化干净了,生命的真相——真如就显现出来了。

如果神识没有被净化,你的种子就一直在起现行——生起轮回的现行。《地藏经》说:“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我们现在生起念佛的心,或者诵经、修行的心都是业,只是念佛是修净业,做好事是造善业,做坏事是造恶业,无不是业;只要没有解脱,所有世间善恶的业最终都会造成痛苦,所以无不是罪。

我们这个神识一直在轮回变化,神识存在的力量是靠我们平常积累起来的,包括情绪的积累。为什么修行很重要呢?因为如果你的内心世界多一些痛苦,多一些贪嗔痴,这个神识就会像滚雪球一样继续积累恶业。雪球的中心实际上是真如,是无我,是不生灭,它的四周滚的全都是这些业。你哪方面的行为多一点,哪方面的习惯就多一点。一个人如果杀盗淫妄无恶不作,在死亡面前他会变得极为痛苦、恐惧无助;如果平常就能生起慈悲心,观照佛菩萨的智慧,念佛、诵经,心变得慈悲、善良,到了临终的时候,慈悲、善良的力量会促使他朝着光明的地方继续往前走。所以,我们平常对人,对事,对物都应该有一颗慈悲、善良、感恩的心;对自己要有一颗善心,对自己好一点,不要难为自己。

轮回的神识一直在滚,我们这一生积累了很多的业,来生就看这一生滚的业的重量和大小。如果贪心最重,可能就到饿鬼道去了;如果嗔恨心最重,就下地狱去了;如果念佛心最重,就会往生极乐世界。我们的业什么时候尽除呢?要等我们观照到业本身是“无我”的,不再执着现在这个“我”的时候。能认识到这一层,我们对人、对事就不会再斤斤计较,不会再整天为自己一个人打算了。这样一来,“有我”的那个神识累积的业就会慢慢淡化掉,跟轮回慢慢脱开,等功夫做到纯熟,打成片了,一直在滚的雪球就会爆炸。所以有些人参禅打坐,功夫到家了会爆炸,所谓“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这是修行上的一种境界,我们可以达到这种效果。佛菩萨进入涅槃,就是从诸行无常看到了一切万物的存在不是永恒的,都是在变化;同时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里面没有一个“自我”,万事万物都没有“自我”。

节录自达照法师《佛法的知见》

点赞推荐

星云大师(资料图)星云大师,是现代一位很有智慧的高僧,为弘扬佛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下面收集了星云大师的六个精彩问答,希望对读者的人生有益。1、您一个人在房间会不会吃肉呢?一个来访者问:法师,我想问一个不太..

看慧律法师最全开示,敬请关注公众号:正见录

看慧律法师最全开示,敬请关注公众号:正见录

广东南山寺2009年1月8日至15日念佛七法会开示录(1-14上午) 修行的定位感恩常住三宝慈悲,感恩诸位法师慈悲,感恩诸位同修慈悲,阿弥陀佛!大家好!修行定位有两个方案。第一是规范人行为的改良;第二是生命进化的改..

文殊八字咒简介文殊八字咒来自《密教大辞典》中解说。灾除难的文殊八字咒,依《真言事典》第69咒的解说:此尊身金色放光明,乘坐狮子,右手持剑,左手执青莲花,花顶立五股杵。头顶上有八髻,表示胎藏的八叶或八佛顶..

古人说:quot;静中工夫十分,动中才有一分;动中工夫十分,睡梦中只有一分;睡梦中工夫有十分,八苦交煎,生死临头,又只有一分。quot;因此,动中有十分的功夫,在病中就只能够有两三分;病中有十分的工夫,到了生死..

问:师父教我们不执着,但如不执着,事情如何能办好?广钦老和尚答:办事情不执着并不是随随便便做,而是要尽心做,但做过就没事了。如果心一直挂碍,放不下就是执着,不执着才能办好,如执着反而办不好,执着就没有..

问:求生西方固所愿也,但我下劣凡夫,罪业深重,福善轻微,如何容易得生安养?答:余门学道,须赖行人自力。念佛往生,全赖弥陀愿力。自力难,故累劫未成。他力易,故一生可致。是以一日七日,便得往生。十念一念,..

这个“习”字,早先它是什么意思?就是小鸟依靠树林的意思。这个小鸟常常要练习飞,它不能离开树林,等它练习得疲倦了,它要依靠这个树林,这是习的过程。等到它学会了,翅膀也长硬了,它就可以遨游天空。我们从出生..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事情发生在五台山。在2016年12月8日这天的傍晚,当时我受五台山常住安排去五台山佛经免费流通中心,协助流通中心这边的莲友给居住在五台山的散住僧发放供养物品。忙乎..

玄奘法师画像(资料图)如果说到中国佛教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出家人,非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莫属。因小说《西游记》的缘故,“唐僧”家喻户晓,是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撇开小说的虚拟,仅从佛教自身发展的历程来说,玄奘法师..

怎样令人生过得有意义人们生存的暂时目标大都是希望能够获得幸福,而幸福并不仅只是丰衣足食、结婚生子,或是获得名闻利养,享受荣华富贵。幸福的前提是拥有健康的身体与快乐的精神。常有弟子问:“人们生存的目标是..

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无问自说的经典。__佛说经,都是有人请问问题,佛答复弟子的问题。后人集结后,形成了佛经。所以说,佛经其实,是给我们人生答案的经典。__这部经,在佛经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在寺院里面,是..

地藏菩萨地藏菩萨为什么被称“地藏”?为什么叫“地藏”呢?因为地能生长万物。“藏”是宝藏,一切的宝藏都在地里边。这个藏,也可以说是藏起来,就是隐藏起来,一切宝藏万物,都可以在地里埋藏起来。又有无量无边这么..

暖相:让智慧温暖自己 暖法念初住,善根顺缘生。圣道火现前,焚烧诸惑根。人们常说暖相,到底“暖”是什么意思?心一旦安定下来,品尝到修行的喜乐,暖法就会慢慢出现,你也会得到暖相。得到暖相之后,念头就慢慢少..

人生苦短,放下这几件事,祝你早得清净,值得一看!

01、《法华经如来神力品》云∶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若我以是神力,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祗劫,为嘱累故,说此经功德,犹不能尽。以要言之,如来一切所有之法,如来一切自在神力,如来一切秘要之藏,..

学习即修心梁乃崇教授时间:92年3月3日地点:厦门精舍记录:蔡素媛、叶国瑞整理:羊忆玫、梁玉明昨天我们讲到两本书,一本是《夏山学校》另一本是《瑟谷传奇》,都是讲有关儿童、青少年教育的书,书里提出来的都是很..

    《汉传法师》感恩您转发支持汉传法师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汉传法师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