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山长老:生活中如何修炼好人心 这些方法需牢记


生活中修炼好人心 (资料图)

一、利他

我常常思量“利己”,是我一人得利,而多数人受害;“利他”,是我一人受害,而多数人得利。一多相较,觉利己太藐小,而利他确很伟大,于是决定了意志:“宁可天下人负我,莫教我负天下人”。也就和经论中“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上士恒勤求、自苦他安乐”的意思相同。我就本着这个意志,与人合作,愿意多吃些苦,少分些利乐,与人交往,愿意多吃些亏,少讨些便宜。尤其利害冲突关头,切记先为他人打算:宁可舍己利他,绝不损人利己;最低限度,利他而不损己,或利己而不损他。所以我立身处世,发一言,行一事,抱定这一个观念:一切以利他为标准。

二、同情心

民国三十二年冬,我在衡阳因交涉寺产被无线电台台员用绳子吊起来的时候,身体感到非常痛苦,生命感到极大威胁,只得默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希求菩萨通知太虚大师赶快营救:早来一分钟,使我早脱一分苦,若迟来半点,恐怕就往生了;那时心中极迫切的情绪,非身历其境者不知。就因为受过那次痛苦的教训,之后看到或听到他人及众生受苦,就如自己受苦,很迅速地努力抢救:如见他人跌倒,立刻去扶起,他人急难,立刻去排解,他人碰伤或中毒,多方请医去医治,他人溺水或失火,不避嫌怨去援救;尤其看到他人被吊或鱼鳖鸡鸭被人倒悬,心急如焚,总要想尽办法去解救。这些都是由于我的同情心的驱使。

三、恒顺众生

我当学僧,即随顺院长教师意旨,精勤修学;当教师,即随顺院长学僧意旨,认真讲课;当院长,即随顺教师学僧意旨,尽量栽培;当清众、执事、住持等,亦复如是,不存主观成见,随顺客观趣向,待人如是,待一切众生亦如是。我愿意如有春天的雨露,夏天的凉风,秋天的明月,冬天的的太阳,江海的轮渡,大陆的车辆,空中的飞机……做时代所需要众生所受欢迎的一个人。

四、公而无私

我为了护持佛法,解决寺庙与学校纠纷,保障佛教寺僧的权益,兴办僧教育及公益慈善事业,曾于各地佛教会办过几百桩案件,打过几十桩官司,请过几次保护佛教的布告,不知走了几多路,说了几多话,用了几多钱,往往吃饭的时间过了就在外忍饿,衣服破烂了也无心再做,甚至身体病坏了也无心顾及,热心从公,忘却自己,只尽义务,不计权利,只顾天下肥,不顾自身瘦,总因为要学祖师为法忘躯,学菩萨为众生服务,学佛陀行慈悲之道。

五、不害

我深信一切皆有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间或未报,乃是时期未到,故偶遇恶人憎我、妒我、谤我,甚至害我,我都不愿以牙还牙,以齿还齿;我想“自作孽,不可逭”,有自然因果存在,何用我去害他?我只可怜他的业障深重,善根浅薄,惭愧我无德感他,无法救他!而况害他,终致自他俱害,不害他,或可使他改过自新。看见他人阴谋害人,我也常以此意相劝。

六、广修供养

我不贪穿,不贪吃,又没有一点嗜好,私人所得的衣物以及师友赠送给我钱,不用于佛教公益,即用于供佛施人;往往共办公益而各方捐款不足用时,便以私资补充,修建庙宇或装塑佛像翻印经典,亦常随缘乐助:平日买仁丹万金油十滴水等药品,随时救治病人,又将多馀衣服鞋袜饮食用物,随时舍给贫乏,有时打斋供众,有时出力帮忙,有时布施乞丐,有时周济难民;尤其人有急需,不敢说“有求必应”,但总想满人心愿;人有危难,不敢说“寻声救苦”,但总想尽力援助。

七、忍辱无瞋

我虽不曾老,但养气功夫倒很有把握:在衡阳时,有一次我因房中遗失一本书,无意地问问同寮某师,某师认为我轻视他的人格,勃然大怒,指手大骂,我反陪笑向他解释。又有一次,甲师因挟嫌怀恨乙师,暗用我的名义,诬告乙为汉奸,并且潜入我房,偷盖我私章,乙被警备部提讯时,看见公文里有我列名盖章,信以为真,未几释回,便对我痛骂,甚至要和我拼命,我乃不动瞋心。有人因误会疑忌而责骂我,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甚至殴打我,我都逆来顺受,容忍无恨;像这一类的遭遇很多,我不但能够忍受他人的逼恼,更不愿自己逼恼他人,初,火气冲上时勉强捺下,久而久之,想发脾气反觉火不得上来了,我读熟了弥勒偈:“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唾沫吐面上,随他自乾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这首歌好像为我写照。

八、戒杀放生

我读过沙弥律:上自诸佛圣人,下至蜎飞蠕动,不得故杀。又读过古诗:“卷帘归乳燕,凿牖出痴蝇,爱鼠常留饭,怜蛾莫点灯。”“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如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我把这些话,深深记在心头,所以最怕走路踏伤蚂蚁昆虫,最怕信手拍死蚊蝇虱虱,我不愿人家养猫,怕它咬死老鼠,更不愿人家吃荤,怕他多造杀业;我曾规定每年四月八日尽量买鱼放生,平时遇见失去自由的动物,随时随地方便救护,又常常劝人素食,劝人戒杀放生,以冀共感祥和,挽回世界劫运。

九、看护病人

我在岐山遭两次最危险的大病,生命几濒绝境,承少康和尚等,细微体贴,殷勤看护,赖以起死回生,因而感觉解除病苦,医药仅占十分之三,自己调养仅占十分之二,而看护人的功效实占十分之五;所以遇见他人有病,我很愿意看护。看护时,察其情况如何,按时进其汤药饮食,观其意向如何,随其意向代为动作,时时安慰他,处处顺从他,使其安心静养,勿行忧虑;到了临危之际,更要提他正念,助他念佛往生。

十、不说使人烦恼的话

虚伪的恭维奉承,哄骗的花言巧语,诡诈的挑拨离间,粗暴的破口骂詈,都会引起人们的烦恼,我向来不愿说那一类的话,只愿说真实至诚语,质直柔和语,调停和解语,欢喜称赞语,使人听了,得到一种愉快的感觉!非万不得已,不说出一句使人烦恼的话。

十一、和悦的容态迎人

我晓得人讨厌的是愁眉苦脸,欢迎的是悦色和颜,纵使我有什么忧虑悲伤,总放在自己心里,不愿表面上令人难看;任他“人情冷暧,世态淡凉”,我仍是笑脸迎人,慈眼视人;而况“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岂可孤癖自高,骄慢自大?我参透了“今生人见喜欢者,前世见人欢喜故”,所以我待人的态度,总带几分笑容,还带几分谦光,敬意、恳挚、真诚。

十二、弘扬佛法

我学佛以来,精勤研习十余年,从佛法里悟解了宇宙人生的真谛,使我精神上获得无穷乐趣,无上安慰。深知佛法的功德利益无量无边:可以解脱烦恼业障,可以增长福德善根,可以离苦得乐,可以成佛度生……只要人们信解修持,决定能得着这些功德利益。所以我不揣浅陋,随时随地,喜欢将自己所体验受用的佛法,以浅显通俗的字眼,或用纸笔供献人群,或凭口舌向人解说,一字一偈,不敢自秘,总愿人人同得法乐!同成正觉!

十三、报恩的心愿

我常常想到三宝的加护,父母的养育,师友的训导,国家的保障,衣食的由来,房屋的庇阴,舟车的运行,什物的现成,天地的覆载,日月的照临,自然的优美,社会的互助……在在处处使我感到温暧,感到他们恩德无穷无尽;又想到“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众生如父如母,如兄弟,姊妹,子侄”,他们都是我的亲人,我的恩人;我虽以种种方便,实行慈悲,仍恐势有所不能,力有所不及,总难报答于万一;所以在每天拜佛时虔诚默祷着:“愿与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同离苦难,同得安乐,同出娑婆,同生净土!”

“慈悲为室,方便为门”,要由方便之门,方入慈悲之室。以上十三种方便,乃略就我常常运用面谈;假使详细演述,四摄、六度、五戒、十善、十一善心所、三十七道品等,莫不是我实行慈悲的方便,这里恐繁不录。

点赞推荐

星云大师(资料图)星云大师,是现代一位很有智慧的高僧,为弘扬佛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下面收集了星云大师的六个精彩问答,希望对读者的人生有益。1、您一个人在房间会不会吃肉呢?一个来访者问:法师,我想问一个不太..

看慧律法师最全开示,敬请关注公众号:正见录

看慧律法师最全开示,敬请关注公众号:正见录

广东南山寺2009年1月8日至15日念佛七法会开示录(1-14上午) 修行的定位感恩常住三宝慈悲,感恩诸位法师慈悲,感恩诸位同修慈悲,阿弥陀佛!大家好!修行定位有两个方案。第一是规范人行为的改良;第二是生命进化的改..

文殊八字咒简介文殊八字咒来自《密教大辞典》中解说。灾除难的文殊八字咒,依《真言事典》第69咒的解说:此尊身金色放光明,乘坐狮子,右手持剑,左手执青莲花,花顶立五股杵。头顶上有八髻,表示胎藏的八叶或八佛顶..

古人说:quot;静中工夫十分,动中才有一分;动中工夫十分,睡梦中只有一分;睡梦中工夫有十分,八苦交煎,生死临头,又只有一分。quot;因此,动中有十分的功夫,在病中就只能够有两三分;病中有十分的工夫,到了生死..

问:师父教我们不执着,但如不执着,事情如何能办好?广钦老和尚答:办事情不执着并不是随随便便做,而是要尽心做,但做过就没事了。如果心一直挂碍,放不下就是执着,不执着才能办好,如执着反而办不好,执着就没有..

问:求生西方固所愿也,但我下劣凡夫,罪业深重,福善轻微,如何容易得生安养?答:余门学道,须赖行人自力。念佛往生,全赖弥陀愿力。自力难,故累劫未成。他力易,故一生可致。是以一日七日,便得往生。十念一念,..

这个“习”字,早先它是什么意思?就是小鸟依靠树林的意思。这个小鸟常常要练习飞,它不能离开树林,等它练习得疲倦了,它要依靠这个树林,这是习的过程。等到它学会了,翅膀也长硬了,它就可以遨游天空。我们从出生..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事情发生在五台山。在2016年12月8日这天的傍晚,当时我受五台山常住安排去五台山佛经免费流通中心,协助流通中心这边的莲友给居住在五台山的散住僧发放供养物品。忙乎..

玄奘法师画像(资料图)如果说到中国佛教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出家人,非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莫属。因小说《西游记》的缘故,“唐僧”家喻户晓,是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撇开小说的虚拟,仅从佛教自身发展的历程来说,玄奘法师..

怎样令人生过得有意义人们生存的暂时目标大都是希望能够获得幸福,而幸福并不仅只是丰衣足食、结婚生子,或是获得名闻利养,享受荣华富贵。幸福的前提是拥有健康的身体与快乐的精神。常有弟子问:“人们生存的目标是..

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无问自说的经典。__佛说经,都是有人请问问题,佛答复弟子的问题。后人集结后,形成了佛经。所以说,佛经其实,是给我们人生答案的经典。__这部经,在佛经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在寺院里面,是..

地藏菩萨地藏菩萨为什么被称“地藏”?为什么叫“地藏”呢?因为地能生长万物。“藏”是宝藏,一切的宝藏都在地里边。这个藏,也可以说是藏起来,就是隐藏起来,一切宝藏万物,都可以在地里埋藏起来。又有无量无边这么..

暖相:让智慧温暖自己 暖法念初住,善根顺缘生。圣道火现前,焚烧诸惑根。人们常说暖相,到底“暖”是什么意思?心一旦安定下来,品尝到修行的喜乐,暖法就会慢慢出现,你也会得到暖相。得到暖相之后,念头就慢慢少..

人生苦短,放下这几件事,祝你早得清净,值得一看!

01、《法华经如来神力品》云∶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若我以是神力,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祗劫,为嘱累故,说此经功德,犹不能尽。以要言之,如来一切所有之法,如来一切自在神力,如来一切秘要之藏,..

学习即修心梁乃崇教授时间:92年3月3日地点:厦门精舍记录:蔡素媛、叶国瑞整理:羊忆玫、梁玉明昨天我们讲到两本书,一本是《夏山学校》另一本是《瑟谷传奇》,都是讲有关儿童、青少年教育的书,书里提出来的都是很..

    《汉传法师》感恩您转发支持汉传法师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汉传法师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