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性禅师:引力波与佛教的时空观


佛教与科学(资料图)

我很相信,佛教与科学,是孪生双胞胎,既各有侧重,又出自一体。科学,毕竟不是本人专业,因此,对引力波的理解不免偏差,但因爱教心切,特写此文,不妥之处,请方家教正。

引力波:宇宙时空的弯曲

引力波最近成为全球的科技热词。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与来自加州理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以及“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包含1000多名科学家的国际科学合作组织(LCS),2月12日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的消息。这是人类科学史上又一次重大发现。

100多年之前,牛顿经典物理学的引力理论和绝对时空观,被爱因斯坦只手推翻,爱因斯坦提出了时间、空间互为一体、不可分割的理论,并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根据相关科学家的介绍,在牛顿力学中,万有引力被认为是有质量的物体相互之间所存在的引力。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则指出:物体的质量会使时空弯曲,比如,人在沙发上坐下时,沙发就会向下凹陷,沙发周围的物体就有向中间滑落之势,万有引力是这样产生的。在宇宙中,恒星、行星、黑洞等大质量的天体,会让时空弯曲,产生引力。而引力波则是时空的扰动以波动的形式向外传递,故引力波又被诗意地称为“时空的涟漪”。任何带有质量的物体加速运动都会产生引力波,但是日常的引力波都太弱了。科学家介绍说,引力波的强度跟天体的质量和运动剧烈程度有关。天体质量越大,运动越激烈,产生的引力波就越强。宇宙中发生重大事件时形成的时空扰动,比如黑洞并合、星系合并、超新星爆炸等,这类引力波相对容易探测,但是难度仍然很大,而且对仪器设备和人员水平的要求都非常高。

了解引力波的发现历程,感到今天科研事业所投入的资金和人员规模是令人惊叹的,同时,现代科研成果对人类文明所产生的影响,也是难以估量的。

“科学没有宗教就像瘸子,宗教没有科学就像瞎子。 ”“未来的宗教将是宇宙的宗教,他应当超越个人化的神,避免教条和神学,涵盖自然和精神两方面。它的根基,应建立在某种宗教意识上,这种宗教意识来源于宇宙万物合而为一的体验。佛教正是以上所描述的那种宗教。若问哪种宗教可以应付现代科学进展的需求,那么这个宗教便是佛教。”在《爱因斯坦文集》中,记录着这位伟大科学家关于科学与宗教问题的感悟。

诚如爱因斯坦所言,佛教是富有科学精神的宗教。

佛教是智信、理性的,而非迷信、盲信,佛教是探索宇宙万物及生命规律的智慧之道。佛教和科学的不同之处在于,科学主要关注物质世界的规律,而佛教还关注心灵世界的规律;科学对于世界的研究局限于现世,而佛教的研究贯通生命的三世。

作为佛教徒,每当有重大科技进步的事件发生,我自然会用佛教的眼光来看待这些问题,引力波的发现让我联想到佛教的时空观。

引力波的发现(资料图)

引力波与佛教的时空观

支持爱因斯坦在 100多年前预言引力波存在的时空观,是时空一体、不可分割的相对时空观。爱因斯坦指出,时间与空间皆是相对的,绝对独立的时间与空间是人的错觉,是不存在的。时空一体,还会“弯曲 ”,产生引力、引力波,这超出了一般“眼见为实”的世间经验。正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理论物理终身教授、著名物理学家丽莎·兰道尔在《弯曲的旅行》一书中所说:有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空间(以及时空)由一个静止的舞台,演变成为一个能够移动和弯曲的、有着自己丰富生命的动态实体。

可以说,爱因斯坦是一位罕见的天才,而爱因斯坦的时空观,则与佛教的时空观有类似之处。比如,佛教的核心教义之一缘起性空,是如实洞见宇宙中一切万事万物,都依赖于各种因缘的结合而产生。以缘起的观点来看,时间、空间、物体都是相互相待而成的,没有绝对独立存在的可能。

佛教时空观的重要特点,是不二一如、圆融互摄。时空不二,小大一如,这用一般世间的常识、经验是难以想像的。

《六祖坛经》云:“佛法是不二之法。”所谓“芥子纳须弥 ”,“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海,自他不隔于毫端。 ”“针锋上立无边身菩萨,藕孔中丝悬须弥之山。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时间的刹那与永恒、空间的藕孔与高山可以不二,可以融会贯通。时空也是不二,万古长空可凝聚为一朝风月,一朝风月可涵摄尽万古长空。

如《楞严经》云: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

《维摩诘经》云:于是长者维摩诘现神通力,即时彼佛遣三万二千师子座,高广严净,来入维摩诘室,诸菩萨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昔所未见!其室广博,悉皆包容三万二千师子之座,无所妨碍……

舍利弗言:居士,未曾有也,如是小室,乃容受此高广之座,于毗耶离城,无所妨碍,又于阎浮提聚落城邑,及四天下诸天龙王鬼神宫殿,亦不迫迮。维摩诘言:唯,舍利弗,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

《华严经》云:小世界即大世界,广世界即狭世界,一世界即不可说世界,不可说世界即一世界。

又云:所谓一切世界入一毛道,一毛道入一切世界。一切众生身入一身,一身入一切众生身。不可说劫入一念,一念入不可说劫。一切佛法入一法,一法入一切佛法。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云:“一一微尘中,各现无边刹海;刹海之中,复有微尘;彼诸微尘内,复有刹海;如是重重,不可穷尽,非是心识思量境界。”

华严十玄门的奥义,亦揭示了微细相容安立门,一多相容不同门等事事无碍的真理。

佛教的时空观(资料图)

时间与空间、有限与无限、微观与宏观,圆融无碍,不二一如,不可思议。

佛教时空观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时空及一切现象都是唯心所现的相对时空观,所谓万法唯心、三界唯识。这,与爱因斯坦的时空观有相似之处,与现代物理学量子理论中,观察者与被观察物密不可分的观点也极为相似。

佛教认为,包括时空在内的万事万物都与众生的心密不可分。

《华严经》云: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又云:始从一念终成劫,悉依众生心想生。

我们人眼中所见到的水,在不同层次的众生,看到的是不一样的:天人眼中的水为琉璃庄严,鱼所见的水是自己的房子,鬼见到的水则为脓血。

天人的时间,与人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四王天的一日,相当于人间五十年;忉利天的一日,相当于人间一百年;夜摩天的一日,相当于人间二百年;兜率天的一日,相当于人间四百年;化乐天的一日,相当于人间八百年;他化自在天的一日,相当于人间一千六百年。

西方著名物理学家卡普拉在《物理学之道》(中译本名《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中也指出:“古老的宗教典籍《华严经》,与现代物理学的理论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高能物理学中基本粒子相互转换和包含的事实,证实了佛教小大相融、芥子纳须弥的华严境界真实不虚。”

“格义”科学视野中的引力波与佛教视野中的时空观,我们发现,佛教不否定科学,且验证、助力、启发着科学。现代物理学、心智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最新成果证实,佛教的洞见与科学的探索有很多交叉点与一致性。可以说,他们之间,相得益彰,并行不悖。佛教有了科学将如虎添翼,科学有了佛教,亦将如此。孙中山先生曾言:“佛教乃哲学之用,研究佛教可佐科学之偏。 ”斯言诚是也。

摘自《21世纪禅文明》 2016年04月 第02期 总第四期

点赞推荐

星云大师(资料图)星云大师,是现代一位很有智慧的高僧,为弘扬佛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下面收集了星云大师的六个精彩问答,希望对读者的人生有益。1、您一个人在房间会不会吃肉呢?一个来访者问:法师,我想问一个不太..

看慧律法师最全开示,敬请关注公众号:正见录

看慧律法师最全开示,敬请关注公众号:正见录

广东南山寺2009年1月8日至15日念佛七法会开示录(1-14上午) 修行的定位感恩常住三宝慈悲,感恩诸位法师慈悲,感恩诸位同修慈悲,阿弥陀佛!大家好!修行定位有两个方案。第一是规范人行为的改良;第二是生命进化的改..

文殊八字咒简介文殊八字咒来自《密教大辞典》中解说。灾除难的文殊八字咒,依《真言事典》第69咒的解说:此尊身金色放光明,乘坐狮子,右手持剑,左手执青莲花,花顶立五股杵。头顶上有八髻,表示胎藏的八叶或八佛顶..

古人说:quot;静中工夫十分,动中才有一分;动中工夫十分,睡梦中只有一分;睡梦中工夫有十分,八苦交煎,生死临头,又只有一分。quot;因此,动中有十分的功夫,在病中就只能够有两三分;病中有十分的工夫,到了生死..

问:师父教我们不执着,但如不执着,事情如何能办好?广钦老和尚答:办事情不执着并不是随随便便做,而是要尽心做,但做过就没事了。如果心一直挂碍,放不下就是执着,不执着才能办好,如执着反而办不好,执着就没有..

问:求生西方固所愿也,但我下劣凡夫,罪业深重,福善轻微,如何容易得生安养?答:余门学道,须赖行人自力。念佛往生,全赖弥陀愿力。自力难,故累劫未成。他力易,故一生可致。是以一日七日,便得往生。十念一念,..

这个“习”字,早先它是什么意思?就是小鸟依靠树林的意思。这个小鸟常常要练习飞,它不能离开树林,等它练习得疲倦了,它要依靠这个树林,这是习的过程。等到它学会了,翅膀也长硬了,它就可以遨游天空。我们从出生..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事情发生在五台山。在2016年12月8日这天的傍晚,当时我受五台山常住安排去五台山佛经免费流通中心,协助流通中心这边的莲友给居住在五台山的散住僧发放供养物品。忙乎..

玄奘法师画像(资料图)如果说到中国佛教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出家人,非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莫属。因小说《西游记》的缘故,“唐僧”家喻户晓,是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撇开小说的虚拟,仅从佛教自身发展的历程来说,玄奘法师..

怎样令人生过得有意义人们生存的暂时目标大都是希望能够获得幸福,而幸福并不仅只是丰衣足食、结婚生子,或是获得名闻利养,享受荣华富贵。幸福的前提是拥有健康的身体与快乐的精神。常有弟子问:“人们生存的目标是..

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无问自说的经典。__佛说经,都是有人请问问题,佛答复弟子的问题。后人集结后,形成了佛经。所以说,佛经其实,是给我们人生答案的经典。__这部经,在佛经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在寺院里面,是..

地藏菩萨地藏菩萨为什么被称“地藏”?为什么叫“地藏”呢?因为地能生长万物。“藏”是宝藏,一切的宝藏都在地里边。这个藏,也可以说是藏起来,就是隐藏起来,一切宝藏万物,都可以在地里埋藏起来。又有无量无边这么..

暖相:让智慧温暖自己 暖法念初住,善根顺缘生。圣道火现前,焚烧诸惑根。人们常说暖相,到底“暖”是什么意思?心一旦安定下来,品尝到修行的喜乐,暖法就会慢慢出现,你也会得到暖相。得到暖相之后,念头就慢慢少..

人生苦短,放下这几件事,祝你早得清净,值得一看!

01、《法华经如来神力品》云∶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若我以是神力,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祗劫,为嘱累故,说此经功德,犹不能尽。以要言之,如来一切所有之法,如来一切自在神力,如来一切秘要之藏,..

学习即修心梁乃崇教授时间:92年3月3日地点:厦门精舍记录:蔡素媛、叶国瑞整理:羊忆玫、梁玉明昨天我们讲到两本书,一本是《夏山学校》另一本是《瑟谷传奇》,都是讲有关儿童、青少年教育的书,书里提出来的都是很..

    《汉传法师》感恩您转发支持汉传法师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汉传法师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