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依止


本周学习《人生佛教在当代的弘扬》和《佛教在商业浪潮中的反思》。在前面一部分,导师回答了记者的二十一个问题,分别从民众接受人生佛教的最大障碍、人生佛教的定位、人生佛教和传统佛教的区别、如何弘扬人生佛教、弘扬人生佛教过程中的注意点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开示。在后面一部分,导师对商品经济与寺院清净、寺院的经济来源、寺院财物的合理使用、僧人的经济生活和商业社会中的信仰问题进行了开示。

学习完本期法义,我不由得随喜赞叹导师的无量功德,更加坚定了对导师的依止之心。

春节期间观看《玄奘之路》的时候,我就被玄奘法师不畏艰辛取得真经,回到长安后又夜以继日地翻译经文而深深感动。学完本期法义后,我突然意识到,导师做的事情之难度堪比玄奘法师当年所做的事情。

其一是外部环境的险恶。只不过,玄奘法师面临的险恶的自然环境,变成了如今处处是陷阱的社会环境罢了。经济浪潮来势汹汹,整个社会一切朝钱看已经成为共识。昨天朋友圈转发的关于“便利车”的遭遇,让我扼腕叹息。虽然在和儿子讨论这一商业行为失败的原因的时候,我振振有词,指出企业策划有漏洞,但我知道真正的黑洞在人心里,这一张张照片让我觉得人怎么会变得如此没有底线。而导师在这样的情况下,力挽狂澜,为我营造了一方净土,让我能够在这里安心学习,并提供了践行佛法的机会,还有一群有爱的小伙伴帮助我,陪伴我。

试想,如果书院收费有理由吗?当然有。别的不说,且想开学的时候,我领到一系列装帧精美的书本的时候,我就好惊讶,居然是免费的。这收点钱,不算过分吧?在法义中,导师反复提到,寺院和僧宝的“家务事”是住持正法、弘扬正法。正是在这样的目标下,书院的两套模式才得以顺利展开,使得有因缘的师兄们都能法喜同沾。同时,导师也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做到了这一点。

春节在西园寺做义工,在轮休的时间里,我最喜欢的就是去寺里溜达,把进入山门之后的宣传栏、素斋馆和小卖部都一一地看过来。在宣传栏里,不仅有关于佛教经文的讲解,而且有导师的《问道》。每一个小问题仿佛都是为我而说的,第一个小问答就解答了困扰了我整个夏天的问题:学佛的人蚊子苍蝇该不该打?看了导师睿智的回答,仿佛导师就在我的身边循循善诱,心里觉得无比温暖。晨钟暮鼓,梵音清唱,参加完晚课,心里无比宁静祥和。我由衷地感慨:西园,这就是我的家!

其二是让佛教的弘扬真正做到契理契机。导师在法义中开示:契理就是契合佛法的基本原理,契机就是契合众生根机及时代的要求,所以人生佛教就是用最适合当代人接受的方法去弘扬佛法。我从二十多岁就开始看佛教的经典,尝试过背诵经文,尝试过烧香磕头,但是始终徘徊在佛法的门外,因此也一直在要去皈依还是要去接受洗礼之间犹豫。而如今,每天看法义时成了我最安心的时刻,即便是坐在公共汽车上,只要我捧起法义,就能立刻进入宁静祥和的心境。导师时而妙语如珠,时而暗藏机锋,深入浅出地把佛法的智慧一一道来。因为能看懂才能心生欢喜,因为心生欢喜才能不厌其烦、一遍遍地反复闻思,又因为反复闻思,更加深入地体会到导师的用心良苦。假设我现在直接学习三藏十二部经典,以我现在的古文水平,估计早就打退堂鼓了吧。而面对浩瀚的佛学经典,导师只有自己理解并融会贯通了,并对像我这样狡猾顽固的凡夫心有了透彻了解,才能施设出符合大多数人的三级修学模式。当年玄奘法师的工作重心是翻译,当今导师不仅要“翻译”,还要教学,还要尽可能地确保效果……所以,再次感恩导师,随喜赞叹导师。我要更加珍惜进入三级修学的因缘,精进修学,披甲精进!

学完本期法义之后的第二点感受就是导师对于弘法的态度,这给了我很大的启迪。在法义中,导师是这样开示的:人的一生很短暂,能够扎扎实实地做好一件事就不错了,这就需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知道做什么对自己是最合适的。有了这个定位之后,就努力去做。当然,做事还要有因缘,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就是我们的发心、愿望及能力,客观就是外在的环境。我所说的随缘并不排斥主观的努力,当客观条件具备时,就好好地去做;当客观条件不具备时,就培养主观条件,也就是提升自己的素质。只有这样,在客观条件成熟之时,才有能力去担当。

这样的弘法态度,贯穿了导师回答问题的各个方面。我想,这就是目标明确,方法正确;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这就是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

我首先想到的是我做班长义工这几个月来的小困扰。在过去的十五年中,我一直从事教育行业,从最初的培训师到后来的管理工作,再加上我的领导都是好说话、由着我的领导;在家里,我和父母同住,父母都依着我,我家的他比我小一岁,也处处让着我。所有这些都助长了我慢,我的慢心不是一般地重,而是特别特别地重。记得有一天,水莲师兄说我:道悯师兄,你的心怎么像石头一样硬呀。我真的很汗颜。大家推选我做班长的时候,其实我很有压力,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弱点就是不会关心别人。遇上别人找我谈心,这个没问题。但是需要我主动去关心别人,我就开始抓瞎了。我最多会“早请示,晚汇报”,再多的就没了。

学完本期法义后,我再来想这个问题,我意识到,班长的全称应该是班长义工。我不是班级的管理者,而是服务者。作为一个服务者,就要想清楚如何站在师兄们的角度上,尊重缘起,尽可能地帮助师兄们精进修学,发心传灯,乐于慈善。特别感恩我们班上的师兄,无论是道器师兄还是道健师兄、道彻师兄、道殷师兄、小梅师兄,他们个个都是关心别人的高手。每次共修或者遇到事情大家发表看法的时候,我都会思考和学习他们关心师兄们的角度。我想,只要我的定位准确,方法正确,慢慢地,我也会有能力去更好地担当的。

再次,导师的弘法态度不仅仅是我应该具有的修学态度,还应该是我对待生活的态度。比如说佳璐师兄拉小提琴的事,我自以为不是一个严苛的妈妈,当然,这是我以前认为的,现在我认为过去的那个我真的是铁石心肠。例如,练琴的标准在家里是铁定的规矩,不练完不准睡觉,包括佳璐生病或家中临时有事、练琴时间不得不后延的时候。所以,爸爸妈妈后来都怕了我。每次我晚回家,妈妈就会主动要求陪练,否则的话,等我回到家,琴房就充满了火药味。

学完了本期法义后,我又一次反思了这件事。我让佳璐学小提琴的初衷,不是为了让她成为小提琴家,而是希望她能喜欢上音乐,能够欣赏音乐,徜徉在艺术的殿堂里。方法正确,就是每天要保证一定的练琴时间。练琴应该成为她喜欢的事情,而不应该是我每天强迫她的任务。就如我每天看法义,如果我没有收获到法喜,这个仅仅是慧标师兄布置的任务,那能让我坚持早起,完成早自习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任务是敌不过冬日早晨温暖的被窝的。只有欢喜之心,才能变苦为乐。所以,我要做的就是让练琴变成她喜欢的事。

对于自己来说,因上努力就是每天陪练的时候要全心全意,果上随缘就是对她习练的结果不要设定标准、达不到就不罢休。相信只要练了,就是好的。不仅如此,我还需要影响她拥有这样的态度,因上努力,在练琴的时候专心练琴;果上随缘,对结果不要特别在意。佛法的智慧无处不在,今天是对待女儿练琴的事,明天可能就是对待儿子高考保送的事,后天可能就是对我自己习练瑜伽的事。事变理不变,佛法正见就像黑暗中的明灯,照到哪里哪里亮。

运用佛法智慧,我的心突然就放松了。本周女儿上小提琴课,老师告诉佳璐,第五协奏曲第一部分已经学习完成,可以开始拉第二部分了。随着我播放第二部分小提琴曲,佳璐开心得一边随着音乐起舞,一边嚷嚷:“太好听啦,我就要拉这个!”随后,她扑倒我的怀里,说:“妈妈,今天回家我要立刻开始唱这个谱子。”幸福从我的嘴角满溢出来。

最后,再次感恩三宝,感恩三级修学,感恩导师!

点赞推荐

民国初年,章太炎先生遇到一件事情,这是他的女婿朱镜宙先生告诉我的。

大乘经上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所以,世界如何变要看大众是什么想法。于是我们恍然大悟,影响别人思想的人,负的责任最大,能引导人正知正见这是佛菩萨,这是世间的大圣大贤。如果是以邪知见引导一切众生,走了错..

那天,佳芬跟妈妈吵架之后什么都没带,就只身往外跑。

在久远年代以前,有一个很有智慧的国王,名叫“镜面”。在他的国家里,除了他一人信奉佛法的真理之外,臣民们却信仰那些旁门左道,就好像怀疑日月的光明,反而去相信萤火的微亮一样。因此,这位国王常常感到很苦闷,..

从前,舍卫城中有一个富翁,名叫师质,信奉佛教。有一天,他准备了美好的饮食,虔诚地供养佛陀和僧众。佛陀受过供养,又开示一番,就领着众僧回到精舍。归来的半途,佛和僧众在河边的大树底下休息的时候,从树上跳下..

有一天早晨,黎明的曙光正向着大地开展的时候,佛陀在河畔散步。忽然,远远的地方,一个青年像发狂似的向着佛陀奔来,口中还不住叫着“我苦啊!我苦啊!”的声音。青年人走近了佛陀站的地方,佛陀用慈悯的眼光看着他..

旁白:话说学贯古今的苏东坡苏大居士一天正在修习禅定。(苏东坡徐徐出定,捻须而说)苏东坡:妙啊!妙啊!俊儿,俊儿!(俊儿上)俊儿:是,老爷!苏东坡:笔墨伺候!(俊儿端笔墨,递笔,东坡挥毫)俊儿:老爷,这..

如果你看到一颗流星,你能不能把它送给那个苦候已久的男孩。他会告诉你一个关于流星的故事。他曾经含着泪给我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个缘的开始。这个故事也是个缘的开始。缘使得那个男孩和那个女孩成为..

当这栋五层的楼房倒塌时,霜正在一楼的办公室里加班,吃着石给她送来的夜宵。他俩是一对新婚数月的小夫妻,恩爱非常。石比霜大八岁,从三年前认识起便对霜珠似宝地宠爱着。由于两人不在一个城市,几经努力仍无法调动..

从前,有一座圆音寺,每天都有许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圆音寺庙前的横梁上有个蜘蛛结了张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的祭拜的熏托,蛛蛛便有了佛性。经过了一千多年的修炼,蛛蛛佛性增加了不少。忽然有一天,..

一个个无情的误解,纷乱了幸福的脚步。当命运的死结终于用代价打开,一切都为时已晚。接婆婆来家安度晚年,结果却背离我们的初衷。结婚二年后,先生跟我商量把婆婆从乡下接来安度晚年。先生很小时父亲就过世了,他是..

2003年5月1日,土耳其东南部宾格尔省迪亚巴克尔地区发生里氏6.4级地震,不少建筑物倒塌,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土耳其中央政府和附近省份紧急向灾区派出了救援人员。5月2日清晨,当救援人员将一位身受重伤的孕妇从废..

无住是感应的原理感应,可以说是所有宗教信徒一致希望得到的体证。然而感应处处有,希求却是不可得。因为佛教认为感应是自然理则的运行,是不假外求,自然而有的;若不如是,都是颠倒妄想的魔境。说起感应,真是随处..

成孝法师往生净土前的业障今天我讲一下我对地藏法门这方面的认识,我从初学佛开始,到接触到这本经,我认为这是一本好经,但是对地藏经没有充分认识,忽略了这经的本身意义,就是一味的求愿往生,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庞氏姐妹亲见观音双双出家莫老(莫正熹老居士)继续又说出一段事:香港庇理罗士女书院,和皇仁书院,是同样出名的学院,有一个姓庞的女子,在该女书院读书毕业的。她听闻普陀山有观音现相之事,就从香港跑到上海,她..

我过午不食的经历心情激动,写得比较长,师兄们见谅。末学上周在佛前发愿过午不食,并祈请诸佛菩萨及龙天善神加持。除了实行过午不食的第一天有点不习惯以外,几天以来,由于三宝的加持,末学并没有感到饥饿或者精力..

诵持施送地藏经眼睛放光显神奇我读完地藏经有一个亲身体验,就是我一诵地藏经的时候我眼睛模糊,诵上的时候眼睛很清楚,诵下的时候我就是戴着老花镜,忽然有一天我梦见地藏王菩萨,我这个人悟性低,我也不知道,梦见..

诵经送走两冤亲债主我的大灾大难日都出现在佛菩萨圣诞日,三十六岁,四月初八黑夜差点烟闷死,三十七岁又在新天堡车管所出了大车祸,最后二月十九出的车祸,我就在医院急诊室住了十五天,一共在医院住了四十多天,最..

一位北大硕士的学佛之路——人生定位无论在汉地还是藏地,都有一些人从小就因前世同行等流果的熏染,而致很小时便与佛法结下了不解的缘分。如果他们前世与佛的因缘比较深的话,那这一世与佛法的渊源也更为殊胜。他们..

感动:三袋米的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娘儿俩相互搀扶着,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

    《菩提书院》感恩您转发支持菩提书院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菩提书院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28/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