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在寺院挂单应注意的事项


居士住在寺院修行,在佛教中称为挂单。这也是从行脚僧到寺院投宿挂单引申而来。在汉传佛教中,单是指僧堂里的名单,行脚僧把自己的僧衣挂在名单之下,表示暂住,因此称这样的投宿为挂单。后来也用在居士暂住寺院修行上。在汉传佛教的不少寺院中,至今仍然保留了这一传统。

到寺院投宿称为挂单。若人已额满而不接受挂单,称为止单,自己左右两邻的床铺,称为邻单。辞别寺院称为起单或抽单。挂单后,日久知其行履确可共住者,即送入禅堂,称为安单。拜访其他居士挂单的住处,称为看单。若犯戒被摈出门,称为迁单。偷偷的离开寺院,称为溜单。提供僧众住宿额满,称为满单。无限制接引僧众投宿,称为海单。安排僧众住宿,称为送单或进单。

在汉传佛教中,居士挂单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和,以保证寺院的清净和修行秩序不被干扰。有些寺院会把居士挂单的须知张贴在寺院门口 ,提示给居士们看。

有的寺院《挂单居士须知》是这样规定的:

来寺挂单,本不得已;行权方便,暂且随缘;三宝圣地,修德有功;扰乱他众,罪过无边。既蒙留宿,当模范遵守相关规约:

1、凡欲住宿者,应持相关证件到客堂登记,获得知客批准后,到寮房与寮元接洽。

2、到寮房后,一切听从寮元安排,不准私自调换床位,不准挪用它床物品。

3、保持床铺及房间卫生,及时清理个人及公众垃圾。若有造成备品污秽,请立即设法清洗,或者购买新品,经寮元检查后换用。

4、个人财物注意保管,能随身携带的金钱及贵重物品,尽量随身或交给他人代为保管;若有丢失,责任自负。

5、发现或被举报有偷窃行为者,查明无误,应还清财物立即出院,以后不准再来挂单。

6、出现各类纠纷,应找相关负责人处理;必要时报公安机关查办。

7、无论是否经寺院批准,都不准在寮房化缘,发现在寮房收款者,立即清单。

8、一般不准在寮房诵经或拜佛,挂单后一切行动随众:早晚二课、过堂用斋,皆需遵守规定的时间,不准迟到或提前。

9、寮房休息时间以寺院号令为准,早晨打板后方可起床,晚上应在打板后30分钟内熄灯就寝。因病无法入睡或需要早起,可以在床上打坐,但不许弄出声音影响他人休息。

10、佛七活动期间,若不能随众上殿者,请自行早日离开,莫待驱逐。

11、本须知未及之处,以《常住居士规约》和其它相关制度为准。

以上各项,望挂单者周知,违者清单。

在汉地寺院,居士挂单规矩甚多,所有的规矩都是为了保证寺院的清净和修行秩序,去除我们在尘世中生活养成的不良习气。

一般说来,居士在汉地寺院挂单,需要出示皈依证和身份证。挂单房里如有同修生病要关心照顾。不可以在寺院抽烟,一时难以完全戒烟的居士,在寺院也要尽量减少抽烟量,而且只能在厕所或偏僻的地方抽,不许在寮房或公众场合抽烟。有的寺院甚至不允许吸烟者挂单。在寺院生活,要节约用电,不得钉破墙壁或在墙壁上乱涂乱画。准时参加早晚殿的功课。出去必须报告。访人先敲门,让入方入。不携宠物入寺。

在寺院生活,衣服整洁即可,不要穿光鲜华丽花俏的衣服,更不可穿短裙、短裤、背心袒胸露背。参加法会或早晚殿课诵时要穿海青,受过戒的居士尽量搭缦衣。着衣先净手,不净手不得触海青或缦衣。穿好海青搭上衣,两手不可下垂前后摆动,应该将两手迭掌,放在胸前。穿着缦衣要坐下时,先要撩起缦衣,不可坐缦衣于臀下。穿海青时上楼撩前片、下楼撩后片,以免衣拖地或被踩到。跪拜时双手同撩前片,长跪时先将左脚向前弯曲,双手按在左膝上,直身而立左脚收回。静坐时,将盖布巾置于海青内。

不可在寮房内喧哗谈无益之事。同处一室应知长幼大小,要温文有礼软语相悦,互相赞叹劝勉,不得粗恶恼人,假使失语冒犯,应当软言忏谢。同房间有人已睡或在用功时,不得打扰别人,即便自己念佛或持咒也不应该念出声音。

挂单房里有人睡觉,不可捉物发声或大声言笑。晚上听到止静板响即息灯止静,上床养息。按时关灯,关灯前应先观察询问同寮准备妥当与否。衣服鞋子要放整齐。睡眠时不可思维恶事,应吉祥卧。不仰不伏,不得向壁,不得竖两膝,应当枕手,微曲两足,两膝上下相垒,右卧如弓(若有恶眠、老病、右胁痈疮者,则随意)。非时不卧。凡卧不得赤体,应合衣而眠。起床后整理衣被。

洗浴时,不可以在浴室中小解。洗浴毕应当清洁浴室令净。洗澡时不得与别人谈笑,不可以唱歌。洗脸刷牙,漱口吐水要轻缓低头,不可进溅旁人。

寺院的食堂称为斋堂,师父们吃饭称为过堂。吃饭前要思维:

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5、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吃饭时要端身正坐,正意受食,切勿散心杂话、起诸分别。

随众过堂八种好处:

1、不懈怠故──就是不放逸。过堂前打板三次,叫做三通。第一通,是通知准备吃饭;第二通,众人穿袍搭衣,去到斋堂;第三通,排班静候,恭迎大和尚。这样做,大家不能怠慢拖拉。很有次序。

2、供养省力──厨房及行堂(盛饭菜)的人工作方便、省力,可以一次过排好碗筷,盛饭菜以及收拾整理都快易。

3、平等无我──大家都吃同样的饭菜,大和尚小和尚都没有什么不同,平等供养,无人我相,因此便没有分别心。

4、不偏众食──大家用膳平等,各样食物分配均衡,营养便会均匀,对身体亦有好处。又能改变不良的习气。

5、甘苦同受──大家无有拣择、如尝甘露、法喜无穷,体现出佛教的平等。

6、存正念故──不生妄念。妄念一起,当观信施难消,为药食故,借假此身,息诸妄缘,即起即空,是谓存正念。

7、如法如理──唐代以后,因为寺院人渐渐多,尤其是在传戒时,常过千人,若不设这些规则,便会很乱。有次序便心安道隆,佛法时时现前。

8、起止威仪──佛弟子,凡事都超众,连吃饭也有规有矩,令人一见便会生欢喜及恭敬心。此就是现身说法。

由此,可看出五观的重要性,否则作为僧人来说,信施难消。只有大阿罗汉为全应供,余下皆是缺应供。也就是说,大阿罗汉能消一切信士供养,是圆满的。而初二三果的圣人,也消受不起信士的供养,何况凡夫僧众?

在普化寺挂单禅修,初识我的入门师父照根法师,他的一句话令我至今受益匪浅:惜衣惜食,非为惜财,乃惜福也。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会在斋堂一再向大家强调要爱惜食物的原因。在第一天的修行生活,几个中心的负责人都发现斋堂里有浪费粮食的现象,那些粮食都是从山下运上山的,而那些豆制品素食更是师父从成都运过来的,很多师兄吃不了或者觉得口味不合自己要求,就倒在了垃圾桶里,让我们看得心疼。这样的行为不知道要折损自己多少福报。

点赞推荐

佛陀会到那里去?一天风雨中,一个名叫郁低耶的苦行者来造访佛陀。阿难陀带领他到佛陀的寮房,把他介绍给佛陀认识。郁低耶坐下后,阿难陀给他送上一条毛巾拭干身上的雨水。郁低耶问佛陀道:沙行乔答摩,究竟世界是永..

有一次,佛陀借住在波婆城一位铁匠淳陀的芒果园中。身为主人的淳陀,因而有机会来见佛陀。见了面,问讯礼敬后,佛陀就问了:「淳陀!你喜欢哪一种修行人的清净修行法门?」「大德!西方的婆罗门,手拿棒杖、水瓶,头..

佛灭后的大师佛陀在七十九岁那一年的夏天雨季,到王舍城避雨安居。三个月安居期结束后,又出发往北方游化,一路上经过那难陀村、罗阅只城,进入离车族人居住的昆舍离城。当出昆舍离城,来到了竹林村时,已经到了隔年..

我1992年患上了血癌(白血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医治无效。两种恶病缠身,使我长期失眠、发烧、口腔溃烂、牙龈和鼻孔出血。严重时,行动困难,连站一刻钟都坚持不了。自己又下了岗,贫病交加,身心倍受折磨,真是生..

问:什么是无常? 赵朴初答:宇宙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待的互存关系,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所以任何现象,它的性质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刹那生灭的。这就是十一义中性无常义和刹那灭义。佛经中说:..

问:怎样处理好研教与念佛之间的关系?印光法师答:宜分做几期,某时研究,某时持诵。研究不得逾限。否则研究觉得有滋味,便成天研究。不但有妨念佛,或恐用心过度,因兹受伤。所谓翻嫌易简却求难,弄巧成拙深可怜也..

问:舍利子的由来。祖母往生后有383颗舍利子,她在世时,每月清晨只会念阿弥陀佛,和平时到寺院帮忙切菜。她心地善良,吃素,不晓得为何有舍利子?大安法师答:舍利子,就是修行人通过戒定慧的修行,所在身心啊,所..

问:财色名食睡没有断尽,请问可否往生?净空法师答:当然可以往生,这是带业往生,断尽就不带业了。虽然没有断尽,你要有能力把它控制住,不能让它发作,它发作就会造成障碍。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你,你还想到..

人是怎么死的?佛我们身体说是四大组合:地、水、火、风,我们呼吸都属于风大。人要死的时候,地大先发生问题,在医院里可以看到人快要死的时候躺在那里,手脚都不能动了。所以,人要走的时候先是地大分散,身体重了..

纪晓岚的外祖母曹太恭人,曾经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沧州有位官宦人家的妻子,不被丈夫宠爱,心中郁郁寡欢,都快要成为心病了。她的性情乖戾,夫妇俩更合不来。这时,恰好有一位修行高深的尼姑到来,她就前去向尼姑询问..

有一只小蜗牛,总是嫌自己背上的壳既笨重又不好看。它羡慕天上的飞鸟,有天空守护;它羡慕地下的蚯蚓,有大地为依。但是蜗牛妈妈告诉它:你不靠天,也不靠地,你要靠自己身上的壳。身上的壳虽不美丽,虽很笨重,却是..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今天,承蒙佛陀的光明,佛法的因缘,把我们聚会在这里,共同承受法雨的滋润。各位不辞辛劳来此听讲,本人深感荣幸。我在这里祈求佛陀加被各位福慧双增,身心如意。这次承台北佛教界邀约在国..

禅宗所说的悟,是摆下万缘、心无执著,既无可求、亦无可舍。一念能够摆下万缘,此一念就在悟中。顿证、顿悟是没有渐次、不假阶梯的,所以也没有必要顾虑到临终时悟与不悟的问题。禅的修持,切忌将心求悟、以心待悟。..

‘对立’不见得是坏事,有时候相反的两个立场,往往能激发出创意的火花。例如做学问,因为理念不同,彼此脑力激荡,反而能使真理越辩越明;即使是商场上,合理的同行竞争,往往能使消费者享受更多的利益。..

在日常生活里,大家都希望遇到贵人,盼望能有贵人相助。不过有些人在获得别人援助时,却常常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甚至埋怨对方:你只帮了一点忙是不够的,应该继续帮下去才对!更有甚者,贵人已经出现在眼前了,却还..

我们越觉得物品殊胜庄严的时候,起的贪心就越大,所以就要先拿这些来做供养,断除对这些殊胜物质的贪着。殊胜的华鬘、伞盖、涂香、末香、烧香、音乐、衣服、酥油灯庄严美妙,以这些为代表,将天界、人间、龙宫以及其..

三恶道里的众生所感受的无法言喻的痛苦是常人根本无法想像的。太多太多的众生因嗔恨心等恶业转生到地狱。地狱有:八热地狱、八寒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八热地狱像房屋一样层层累叠,最上面是复活地狱,最下面是..

我们皈依佛以后,不能皈依天魔外道,不能皈依世间鬼神,不能以他们为真正的皈依处,但是可以供奉他们。皈依是四种决心:以佛为导师、法为道路、僧为道友、上师为真正怙主的决心。我们对鬼神肯定没有这些决心,没有这..

我们要抓紧根本立场,时刻提起正念。一旦生出贪心,或贪快、贪神通、贪速效、贪灵感,魔便乘虚而入。有些人很聪明,但为什么有时也会魔里魔气?就是因为他对根本原则没有认识清楚;如果把根本弄清楚,魔的咒也不灵了..

除了生命现象的轮回外,其实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实情绪上的轮回。佛法讲一切唯心造,就是说明了一切外在环境的存在,也就是我们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特别强调了我们作为生命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生活的环境和生命的表现形..

    《佛学入门》感恩您转发支持佛学入门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佛学入门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2/
    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31933/
    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txt/31933.txt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