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肉身菩萨“石经祖师”传奇


成都石经寺

说起楚山大师,除了对蜀中禅教有一定研究的人,可能没几个知道他是谁。但只要你一提“石经祖师”的大名,则几乎所有的老成都人都能说出个一二来:这可是肉身菩萨坐道场哦!在1949年以前,每到初一十五或者传统节日,成都地区的善男信女们就会蜂拥而至,到石经祖师那里去烧香许愿,祈福增寿。也许缘于石经祖师是“肉身菩萨”之故吧,人们凡有所愿,皆能有求必应,于是,不论远近,前来烧香拜佛者,可谓趋之若鸷。近代成都的大作家李-人,就曾在他著名的小说《死水微澜》里,生动地描述过石经寺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香火盛况。

这位被民间百姓尊为“石经祖师”的楚山绍琦禅师,系明代四川最著名的高僧。他于临济宗明悟无际禅师处开悟得法后,出川云游于江浙、吴楚之间多年,并入住天柱、匡庐等大丛林,说法如云似雨,禅风远播四方,名重一时。50岁时,禅师取道江苏返蜀,应蜀王之邀主持灵音寺(即今之石经寺),并以其独特的禅风开创了著名的绍琦禅派,使明代中后期的四川各大丛林,几乎都是绍琦一派的传承。

楚山大师因其禅功高卓,德业深广,被朝廷敕封为“荆壁禅师”,更被明英宗尊为“国师”。楚山禅师于69岁时圆寂,三年之后,肉身不坏。其弟子遵师遗嘱,将其全身漆金后供奉于丹崖祖师殿内,成为蜀中佛教寺庙中罕见的“肉身菩萨”。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简州牧宋思仁游寺有感,赠石刻《金刚经》一部,此寺因之更名石经寺。到了民国时期,能海上师从西藏求法归来,在近慈寺设立了藏传格鲁派嫡传汉区的第一个密宗道场。1983年和1984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赵朴初先生,两次亲临石经寺,并按班禅大师之意,将能海上师从西藏学成后回汉区开创的第一个黄密根本道场,由近慈寺移设至石经寺。

楚山绍琦禅师和石经寺的这一段史料,笔者早已多加留意,并且熟稔于胸。在一次参礼石经寺后,笔者曾写有一诗,录之作为本篇的结束——

礼楚山和尚真身

扫尽尘劳五百年,真形缘何到今天?

澡雪有迹非落草,饮冰无痕自禅源。

荆壁豁开不二门,丹崖坐断生死关。

龙泉有水接吴楚,不尽心灯传人间。

成都石经寺简介:

出成都市往东,沿成渝公路前行三十七公里,就来到一座著名古刹——石经寺。石经寺紧临成渝公路,座落在龙泉山脉中段,成天山东麓,隐没在一片绿树翠柏之中,雄伟挺拔,气势恢宏。

石经寺历史悠久,始建于东汉末年(约220年前后)。相传最初是官宦的家庙。蜀汉时期(221—263)为西蜀名将赵子龙所承袭,名为“灵音寺”。唐朝时成为佛教道场,贞观年间建成大雄宝殿,奠定了现在石经寺的格局。明朝正统年间(1436—1449),著名高僧楚山大师应蜀王之邀驻锡灵音寺期间,出资增修了佛像,修建了罗汉堂、东岳殿、观音殿、燃灯殿、娘娘殿等各殿堂,改名为天成寺。因楚山大师德高望重,遂被朝廷册封为荆壁禅师。又因楚山大师经常泛舟奔赴两湖、江、浙一带讲经弘法,与道友唱和诗词,天成寺亦随之名扬海内,成为川西佛教五大丛林之一。楚山大师被天成寺尊为祖师。大师圆寂后,该寺僧众在寺后的丹崖处修建了一个石洞祖师殿,供奉楚山大师肉身,直至“文革”前。可惜“文革”中大师肉身毁于一旦。到了清代乾隆三十二年(1767),简州牧宋思仁游天成寺有感,出资用石板30块刻成《金刚经》、《心经》各一部赠给天成寺,成为该寺的镇山之宝,遂改名为“石经寺”。可惜原存石刻经板现仅存一块,即第二十八块石经板,其余均在“文革”中毁坏、遗失。落实政策后,又将石经重新复制补齐,又成为该寺之宝。在清代,石经寺经过乾隆、嘉庆年间数次大的修缮,形成今天寺院的规模。

近代以降,由于军阀混战,社会动乱,民不聊生,石经寺的香火也日渐衰落。1949年前后已没有僧人住持,香火中断三十余年,直到1985年重新开放。有幸的是当地乡政府和供销社等设在这里,“文革”前四川省档案馆又迁入石经寺,使该寺的建筑不但能保存下来,而且还得到某些程度的维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恢复落实宗教政策,石经寺的重辉才有了转机。1985年把石经寺恢复为供奉宗喀巴大师的密宗金刚道场,还有一段殊胜因缘。

能海上师从西藏学成回川后,在成都近慈寺开创了第一座密宗根本道场。“文革”期间,近慈寺被工厂占用,改建了厂房,已面貌全非,无法退回作寺院使用。为了恢复近慈寺的密宗道场,经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两次亲临石经寺视察,决定将近慈寺迁入石经寺内。从而使石经寺这座断了几十年香火的古刹,成为落实宗教政策中代替近慈寺的第一座金刚道场,从而重放光辉。

石经寺从1985年移交给佛教界以后,由占用近慈寺的工厂补偿十万元用于维修。八年时间内,该寺两序大众在贞意方丈率领下,省吃俭用,自力更生,没有要国家一分钱,累计投资200余万元,新建宗喀巴大师殿、藏经楼,维修了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祖师堂、三圣殿等,建成了南北配房及服务设施,开办了佛经流通处、素餐馆等。近年来该寺香客、游人逐年增多,1993年来客已达二十余万人次,为弘法利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石经寺占地二百余亩,在一片茂密的山林簇拥掩映之中。寺院座西朝东,中轴线各座建筑皆依山顺势梯次上升,主要建筑有照壁、山门、天王殿、韦驮殿、塔林、大雄宝殿、三圣殿、毗卢殿、祖师殿、方丈院、宗喀巴大师殿、藏经楼、五观堂等,布局疏密得体,错落有致,曲径通幽,素有“遥望石经半天紫”的神奇景观。

石经寺院内古树很多,大雄宝殿前有一棵千年的罗汉松,经过了千年的风风雨雨,目前随该寺的重辉而名播海内外,相传该松是后周显德年间(954—959)所植。大雄宝殿北侧矗立着两棵古银杏树,相传是唐代贞观年间所植,比大雄宝殿建殿时间略早,今日已枝繁叶茂,遮天蔽日,果实累累。

石经寺原存的佛像、经书早已毁坏,现供奉的佛像都是开放后重新请来供奉的。大雄宝殿的玉佛像,神态慈祥,面对芸芸众生;宗喀巴大师像是铜质,神态慈悲、庄严。大师殿两边墙壁上供奉着藏传佛教的罗汉画像,画工精细,造型生动,神态自然,栩栩如生。

藏经楼上珍藏着台湾高僧明三法师及三宝弟子捐赠的《中华大藏经》一部,一百巨册,成为该寺的镇山之宝。

石经寺现有30余位僧众,都习修藏密,丛林制度建立起来,如法如律。年轻僧人占多数,其中有不少文化程度较高,信仰虔诚,有相当的佛学根基者。证明石经寺作为汉区第一座密藏金刚道场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与生机。

点赞推荐

佛陀会到那里去?一天风雨中,一个名叫郁低耶的苦行者来造访佛陀。阿难陀带领他到佛陀的寮房,把他介绍给佛陀认识。郁低耶坐下后,阿难陀给他送上一条毛巾拭干身上的雨水。郁低耶问佛陀道:沙行乔答摩,究竟世界是永..

有一次,佛陀借住在波婆城一位铁匠淳陀的芒果园中。身为主人的淳陀,因而有机会来见佛陀。见了面,问讯礼敬后,佛陀就问了:「淳陀!你喜欢哪一种修行人的清净修行法门?」「大德!西方的婆罗门,手拿棒杖、水瓶,头..

佛灭后的大师佛陀在七十九岁那一年的夏天雨季,到王舍城避雨安居。三个月安居期结束后,又出发往北方游化,一路上经过那难陀村、罗阅只城,进入离车族人居住的昆舍离城。当出昆舍离城,来到了竹林村时,已经到了隔年..

我1992年患上了血癌(白血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医治无效。两种恶病缠身,使我长期失眠、发烧、口腔溃烂、牙龈和鼻孔出血。严重时,行动困难,连站一刻钟都坚持不了。自己又下了岗,贫病交加,身心倍受折磨,真是生..

问:什么是无常? 赵朴初答:宇宙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待的互存关系,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所以任何现象,它的性质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刹那生灭的。这就是十一义中性无常义和刹那灭义。佛经中说:..

问:怎样处理好研教与念佛之间的关系?印光法师答:宜分做几期,某时研究,某时持诵。研究不得逾限。否则研究觉得有滋味,便成天研究。不但有妨念佛,或恐用心过度,因兹受伤。所谓翻嫌易简却求难,弄巧成拙深可怜也..

问:舍利子的由来。祖母往生后有383颗舍利子,她在世时,每月清晨只会念阿弥陀佛,和平时到寺院帮忙切菜。她心地善良,吃素,不晓得为何有舍利子?大安法师答:舍利子,就是修行人通过戒定慧的修行,所在身心啊,所..

问:财色名食睡没有断尽,请问可否往生?净空法师答:当然可以往生,这是带业往生,断尽就不带业了。虽然没有断尽,你要有能力把它控制住,不能让它发作,它发作就会造成障碍。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你,你还想到..

人是怎么死的?佛我们身体说是四大组合:地、水、火、风,我们呼吸都属于风大。人要死的时候,地大先发生问题,在医院里可以看到人快要死的时候躺在那里,手脚都不能动了。所以,人要走的时候先是地大分散,身体重了..

纪晓岚的外祖母曹太恭人,曾经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沧州有位官宦人家的妻子,不被丈夫宠爱,心中郁郁寡欢,都快要成为心病了。她的性情乖戾,夫妇俩更合不来。这时,恰好有一位修行高深的尼姑到来,她就前去向尼姑询问..

有一只小蜗牛,总是嫌自己背上的壳既笨重又不好看。它羡慕天上的飞鸟,有天空守护;它羡慕地下的蚯蚓,有大地为依。但是蜗牛妈妈告诉它:你不靠天,也不靠地,你要靠自己身上的壳。身上的壳虽不美丽,虽很笨重,却是..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今天,承蒙佛陀的光明,佛法的因缘,把我们聚会在这里,共同承受法雨的滋润。各位不辞辛劳来此听讲,本人深感荣幸。我在这里祈求佛陀加被各位福慧双增,身心如意。这次承台北佛教界邀约在国..

禅宗所说的悟,是摆下万缘、心无执著,既无可求、亦无可舍。一念能够摆下万缘,此一念就在悟中。顿证、顿悟是没有渐次、不假阶梯的,所以也没有必要顾虑到临终时悟与不悟的问题。禅的修持,切忌将心求悟、以心待悟。..

‘对立’不见得是坏事,有时候相反的两个立场,往往能激发出创意的火花。例如做学问,因为理念不同,彼此脑力激荡,反而能使真理越辩越明;即使是商场上,合理的同行竞争,往往能使消费者享受更多的利益。..

在日常生活里,大家都希望遇到贵人,盼望能有贵人相助。不过有些人在获得别人援助时,却常常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甚至埋怨对方:你只帮了一点忙是不够的,应该继续帮下去才对!更有甚者,贵人已经出现在眼前了,却还..

我们越觉得物品殊胜庄严的时候,起的贪心就越大,所以就要先拿这些来做供养,断除对这些殊胜物质的贪着。殊胜的华鬘、伞盖、涂香、末香、烧香、音乐、衣服、酥油灯庄严美妙,以这些为代表,将天界、人间、龙宫以及其..

三恶道里的众生所感受的无法言喻的痛苦是常人根本无法想像的。太多太多的众生因嗔恨心等恶业转生到地狱。地狱有:八热地狱、八寒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八热地狱像房屋一样层层累叠,最上面是复活地狱,最下面是..

我们皈依佛以后,不能皈依天魔外道,不能皈依世间鬼神,不能以他们为真正的皈依处,但是可以供奉他们。皈依是四种决心:以佛为导师、法为道路、僧为道友、上师为真正怙主的决心。我们对鬼神肯定没有这些决心,没有这..

我们要抓紧根本立场,时刻提起正念。一旦生出贪心,或贪快、贪神通、贪速效、贪灵感,魔便乘虚而入。有些人很聪明,但为什么有时也会魔里魔气?就是因为他对根本原则没有认识清楚;如果把根本弄清楚,魔的咒也不灵了..

除了生命现象的轮回外,其实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实情绪上的轮回。佛法讲一切唯心造,就是说明了一切外在环境的存在,也就是我们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特别强调了我们作为生命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生活的环境和生命的表现形..

    《佛教故事》感恩您转发支持佛教故事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佛教故事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