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身上的力量


2016年的国庆节如期而至。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一想到7天休假就觉得是特别美好的事儿,但我却从未领悟如何让这种美好一直延续。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国庆假期我选择了逃离焦躁和拥挤的旅游大潮,踏上了参加西园寺菩提静修营的火车。提到去西园寺,我就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和雀跃,因为这是我加入三级修学半年以来,第一次踏上一直向往的圣地,听说西园寺很美。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够再一次见到导师。回想起第一次见到导师的场景,至今震撼我的心灵。那是在北京学员见面会上,导师一入场我就被惊呆了,慢摇油扇信步而来。如此洒脱自在的人,还是平生第一次见。那次见面以后,导师的样貌便经常在心中浮现,总觉得心中好似有一股微弱的力量,那是什么?自己并不清楚。

9月30日,我坐上第一班开往苏州的火车。经过5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踏上了西园寺这片净土。寺院黄墙黛瓦,幽静庄严,这一园林艺术与佛教文化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映入我的眼帘。一下午的时间我都陶醉在西园的清净幽美中,如何表达呢?还是写两句打油诗吧,给没有来过西园的师兄们留个念想。“一径庭院静幽深,满眼皆是有情处。花墙隔廊书画中,听雨拾音楼阁间。”我被这座有着700多年历史和佛教文化传承的寺院深深吸引。

不经意间,我来到了寺院正门,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的御赐牌楼,牌楼上写着“敕赐西园戒幢律寺”。西园戒幢律寺是一个重视戒律,以戒为本、以律为宗的律宗道场。看到寺院的牌匾“西园戒幢律寺”,我突然想起,这次来西园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来参加皈依法会,受持五戒和感受八关斋戒、菩提心戒的。不由地感叹自己的凡夫心,又著于美景而忘初心。

导师出家三十余年,始终关注教界的发展,尤其重视佛教修学体系的建设,将之归纳为“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五大要素。戒律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各宗修学的共同基础。导师高屋建瓴,立足于整个修学体系阐述以戒为师的重要性。我想,菩提书院和戒幢佛学研究所设置在这里,是不是也表达了寺院对信仰和戒律建设的重视?

静修营的生活开始,迎面而来的是打板、排班、过堂、药石、行脚等一堆新鲜的寺院仪轨和一群素未谋面的师兄,一切似乎有点陌生。但所有的陌生都在同寝室师兄的热情招呼和亲切微笑中迅速消失了,再也找不到半点陌生感,甚至像久别重逢的亲人。

第一天的菩提静修营开营仪式在三宝楼的大讲堂举行,讲堂中间屹立着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佛塑像,周围鲜花锦簇,十分庄严。未开场之前,心里就盘算和期盼着见到导师飘逸入场。但开营仪式上导师和其他人员从后台直接上台了,未见到我期待的一幕,心里还有点失落。又转念一想,下午不就是导师的主题讲座吗?那一定能见到导师飘逸自在的状态的。

很快,下午开课了,全体起立合掌恭迎导师入场。导师身着袈裟,不见了飘逸洒脱,而是非常庄严正式,威仪具足。他缓步地走向佛像,在佛像前伫立了许久,好像在跟佛像聊些什么。随后的行礼更加震撼了我,每一拜都无比地恭敬和虔诚,好像他面对的不是一尊塑像,而是自己最恭敬的师长。

虽然我只看到导师的背影,但导师的恭敬和虔诚早已穿透了我的内心,一种强大的信仰力量扑面而来,我被深深地感动,热泪盈眶。那一刻,我对信仰有了全新的理解。以前觉得学佛就是有信仰了,参加三级修学就是有信仰了,懂一些佛门礼仪就是信仰中人了,原来这些还是浮留于表面,如此的浅显。今天我感受到了信仰源自内心所散发的力量,源自生命所展现的力量,它远比飘逸洒脱来得更加神圣而有冲击力,这是生命觉醒的能量。我也要追随导师的脚步,将自己的信仰培养为生命内在的力量。

10月4日至6日连续三天,从三皈五戒、八关斋戒到菩提心戒,我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师兄和近千位信众一起皈依三宝、纳受戒体、发菩提心。跟随导师在三宝面前,许下庄严的承诺:尽形寿皈依三宝。导师带领我们宣读了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所有人一起在佛陀面前、在导师面前,立下了生命改变的铮铮誓言,决心让人格走向升华、生命走向解脱。一提到愿力,便想到导师是这样评价自己的:“就我自己来说,虽然不是个积极主动的人,但对弘法事业始终保有一份愿心。”通过三天的法会,我想:真正的积极主动就是保有一份强大的愿力,至死不渝的一份愿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改变的内心力量。只有形成这样的愿力,才是人生最大的积极主动。

6天的静修营生活很快结束了,离开前,我站在西园戒幢律寺的双桥上,天空下起小雨来。看着对面喧闹的都市,霓虹闪烁的商业街区,车水马龙的街道,往来穿行的男女,这个世间正在演绎着无尽的变化,可我却只想静静地看着西园寺,细细地体会导师身上的力量。我想,我明白了一直存于我内心的那股微弱的力量是什么了,也许正是信仰的力量!虽然它还很弱小,但我已能感觉到它在慢慢生长,我相信,总有一天,信仰之花会开满生命的漫山遍野!

我已离开西园寺,导师却一直在我心中,这便是我的成长。当某天西园寺也离开,那永不离开的,便是导师身上的精神力量和他所传递的永恒真理。

点赞推荐

民国初年,章太炎先生遇到一件事情,这是他的女婿朱镜宙先生告诉我的。

大乘经上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所以,世界如何变要看大众是什么想法。于是我们恍然大悟,影响别人思想的人,负的责任最大,能引导人正知正见这是佛菩萨,这是世间的大圣大贤。如果是以邪知见引导一切众生,走了错..

那天,佳芬跟妈妈吵架之后什么都没带,就只身往外跑。

在久远年代以前,有一个很有智慧的国王,名叫“镜面”。在他的国家里,除了他一人信奉佛法的真理之外,臣民们却信仰那些旁门左道,就好像怀疑日月的光明,反而去相信萤火的微亮一样。因此,这位国王常常感到很苦闷,..

从前,舍卫城中有一个富翁,名叫师质,信奉佛教。有一天,他准备了美好的饮食,虔诚地供养佛陀和僧众。佛陀受过供养,又开示一番,就领着众僧回到精舍。归来的半途,佛和僧众在河边的大树底下休息的时候,从树上跳下..

有一天早晨,黎明的曙光正向着大地开展的时候,佛陀在河畔散步。忽然,远远的地方,一个青年像发狂似的向着佛陀奔来,口中还不住叫着“我苦啊!我苦啊!”的声音。青年人走近了佛陀站的地方,佛陀用慈悯的眼光看着他..

旁白:话说学贯古今的苏东坡苏大居士一天正在修习禅定。(苏东坡徐徐出定,捻须而说)苏东坡:妙啊!妙啊!俊儿,俊儿!(俊儿上)俊儿:是,老爷!苏东坡:笔墨伺候!(俊儿端笔墨,递笔,东坡挥毫)俊儿:老爷,这..

如果你看到一颗流星,你能不能把它送给那个苦候已久的男孩。他会告诉你一个关于流星的故事。他曾经含着泪给我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个缘的开始。这个故事也是个缘的开始。缘使得那个男孩和那个女孩成为..

当这栋五层的楼房倒塌时,霜正在一楼的办公室里加班,吃着石给她送来的夜宵。他俩是一对新婚数月的小夫妻,恩爱非常。石比霜大八岁,从三年前认识起便对霜珠似宝地宠爱着。由于两人不在一个城市,几经努力仍无法调动..

从前,有一座圆音寺,每天都有许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圆音寺庙前的横梁上有个蜘蛛结了张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的祭拜的熏托,蛛蛛便有了佛性。经过了一千多年的修炼,蛛蛛佛性增加了不少。忽然有一天,..

一个个无情的误解,纷乱了幸福的脚步。当命运的死结终于用代价打开,一切都为时已晚。接婆婆来家安度晚年,结果却背离我们的初衷。结婚二年后,先生跟我商量把婆婆从乡下接来安度晚年。先生很小时父亲就过世了,他是..

2003年5月1日,土耳其东南部宾格尔省迪亚巴克尔地区发生里氏6.4级地震,不少建筑物倒塌,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土耳其中央政府和附近省份紧急向灾区派出了救援人员。5月2日清晨,当救援人员将一位身受重伤的孕妇从废..

无住是感应的原理感应,可以说是所有宗教信徒一致希望得到的体证。然而感应处处有,希求却是不可得。因为佛教认为感应是自然理则的运行,是不假外求,自然而有的;若不如是,都是颠倒妄想的魔境。说起感应,真是随处..

成孝法师往生净土前的业障今天我讲一下我对地藏法门这方面的认识,我从初学佛开始,到接触到这本经,我认为这是一本好经,但是对地藏经没有充分认识,忽略了这经的本身意义,就是一味的求愿往生,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庞氏姐妹亲见观音双双出家莫老(莫正熹老居士)继续又说出一段事:香港庇理罗士女书院,和皇仁书院,是同样出名的学院,有一个姓庞的女子,在该女书院读书毕业的。她听闻普陀山有观音现相之事,就从香港跑到上海,她..

我过午不食的经历心情激动,写得比较长,师兄们见谅。末学上周在佛前发愿过午不食,并祈请诸佛菩萨及龙天善神加持。除了实行过午不食的第一天有点不习惯以外,几天以来,由于三宝的加持,末学并没有感到饥饿或者精力..

诵持施送地藏经眼睛放光显神奇我读完地藏经有一个亲身体验,就是我一诵地藏经的时候我眼睛模糊,诵上的时候眼睛很清楚,诵下的时候我就是戴着老花镜,忽然有一天我梦见地藏王菩萨,我这个人悟性低,我也不知道,梦见..

诵经送走两冤亲债主我的大灾大难日都出现在佛菩萨圣诞日,三十六岁,四月初八黑夜差点烟闷死,三十七岁又在新天堡车管所出了大车祸,最后二月十九出的车祸,我就在医院急诊室住了十五天,一共在医院住了四十多天,最..

一位北大硕士的学佛之路——人生定位无论在汉地还是藏地,都有一些人从小就因前世同行等流果的熏染,而致很小时便与佛法结下了不解的缘分。如果他们前世与佛的因缘比较深的话,那这一世与佛法的渊源也更为殊胜。他们..

感动:三袋米的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娘儿俩相互搀扶着,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

    《菩提书院》感恩您转发支持菩提书院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菩提书院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28/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