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大大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等宣传教育活动,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识。”

关于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笔者研究不多,在此不能多言。关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我认为,其核心内容就是宗教自由。只有遵照宗教自由的内容进行宣传教育,才能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价值。依据如下:

马克思一生,发现了剩余价值学说,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形成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通过革命斗争,在政治上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获得民主与自由;在经济上消除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获得翻身解放;在文化上冲破剥削阶级在文化方面的垄断,获得在思想文化上的自由权,包括获得在宗教信仰上信仰自由权。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一、马克思主义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宗教和宗教自由的一系列论述:

1、宗教是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恩格斯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74页)“要知道,宗教本身是没有内容的,它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随着以宗教为理论的被歪曲了的现实的消灭,宗教也将自行消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41页)

2、宗教是适应社会的文化现象。恩格斯说:“当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时候,现在还在宗教中反映出来的最后的异己力量才会消失,因而宗教反映本身也就随着消失。”(《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55—356页)

基督教“它在二百五十年后已经变成国教这一事实,足以证明它是适应时势的宗教。”(《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51页)

布鲁诺·鲍威尔“他基本上证明了基督教不是从外面、从犹太输入而强加给希腊罗马世界的,它——至少就其成为世界宗教时的状况而言——是这个世界的最地道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531—532页)

“在中世纪随着宗教制度的发展,基督教形成为一种同它相适应的、具有相应的封建教阶制的宗教。(《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51页)”

3、信仰宗教是公民个人的私事,国家实行政教分离原则。马克思指出:“当国家摆脱了国教并且让宗教在市民社会范围内存在时,国家就从宗教下解放出来了,同样,当单个的人已经不再把宗教当做公事而当做自己的私事来对待时,他在政治上也就从宗教下解放出来了。”(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43页)

“彻底实行政教分离。各教派牧师的薪金一律由各个自愿组织起来的宗教团体支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第4页)

4、宗教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马克思说:“每一个人都应当有可能实现自己的宗教需要,就像实现自己的肉体需要一样,不受警察干涉。”(《哥达纲领批判》)并指出:“人权并没有使人摆脱宗教,而只是使人有宗教信仰自由。”(《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45页)

5、向宗教宣战是愚蠢的举动。恩格斯说:“对宗教宣战是一种愚蠢的举动。”他还辛辣地嘲笑了杜林先生所谓“消灭宗教”的做法,指出:“杜林先生不能静待宗教这样自然地死掉。他干得更加彻底。他比俾斯麦本人有过之无不及;他颁布了严厉的五月法令,不仅反对天主教,而且也反对一切宗教;他唆使他的未来的宪兵进攻宗教,以此帮助它殉教和延长生命期。无论我们向什么地方看,总是看到特殊普鲁士的社会主义。”(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56页)

二、列宁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提出了一系列宗教自由的理论思想和政策观点:

1、党纲中允许党员信仰宗教。“党纲草案中规定,全体公民,不分性别、民族、宗教信仰等等,都享有平等权利。”(《列宁全集》第7卷,第62页)

2、国家法律不能剥夺公民信仰宗教的权利。“社会民主党人要求每人都有充分的信仰自由的权利。欧洲各国中只有俄国和土耳其还保留着一些可耻的法律,来反对不信正教而信其他教的人。反对分裂教派,反对其他教派信徒,反对犹太人。这些法律不是直接禁止一种宗教,就是禁止传布这种宗教,或者是剥夺信这种宗教的人的某些权利。所有这些法律,都是极不公道的,极强制的,极可耻的。”(《列宁选集》第1卷,第425—426页)

3、公民有信仰任何宗教的权利。“每个人不仅应该有相信随便哪种宗教的完全自由,而且应该有传布随便哪种宗教的自由和改信宗教的完全自由。哪一个官吏都管不着谁信的是什么教:这是个人信仰问题,谁也管不着。不应该有什么‘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和教会。”“不仅实现宗教信仰自由,而且也实现不信教自由。”(列宁:《1917年3月4日的提纲草稿》)

4、实行教会同国家分离。“教会与国家完全分离,这就是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向现代国家和现代教会提出的要求。”(《列宁全集》第12卷,第132页)“各种宗教的僧侣可以由信那种教的教徒来供养,国家不应该用公款来帮助任何一种宗教,不供养任何僧侣,不管他们是正教的,分裂教派的,还是其他任何教派的僧侣。”(《列宁选集》第1卷,第426页)“教会和国家分离、学校和教会分离;学校应当具有完全的世俗性。”(《列宁全集》第29卷,第487页)“国家不应当同宗教发生关系,宗教团体不应当同国家政权发生联系。”(《列宁全集》第12卷,第132页)

5、各宗教一律平等:“不应该有什么‘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和教会。一切宗教,一切教会,在法律上都应当是平等的。”(《列宁选集》第1卷,第426页)

6、对待宗教一定要采取“特别慎重”、“十分严谨”和“周密考虑”的态度。“必须避免伤害教徒的宗教感情”,“禁止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对待教徒群众”。“必须坚决铲除任何企图用关闭教堂、清真寺、寺庙等行政手段同宗教信仰斗争的作法”。(参见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编的《世界宗教资料》,1990年第1期第7页)。

7、“要保护具有历史,艺术和考古价值的教堂、寺庙”(参见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编的《世界宗教资料》,1990年第1期第7页)。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提出一系列宗教自由理论思想政策观点:

1、“根据信教自由的原则,中国解放区容许各派宗教存在。不论是基督教、天主教、回教、佛教及其他宗教,只要教徒们遵守人民政府法律,人民政府就给以保护。信教的和不信教的各有他们的自由,不许加以强迫和歧视。”(《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993页)

2、“共产党对宗教采取保护政策,信教的和不信教的,信这种教和信别种教的,一律加以保护,尊重其信仰,今天对宗教采取保护政策,将来也仍然采取保护政策。”(《人民日报》1952年11月22日)

3、“宗教信仰也全照老样子,以前信什么,照样信什么。宗教信仰自由,可以是先信后不信,也可以是先不信后信。在中国,信仰宗教的人不少。”(《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第1092页)

4、“人们的宗教感情是不能伤害的,稍微伤害一点也不好。除非他自己不信教,别人强迫他不信教是很危险的。这件事不可随便对待。就是到了共产主义也还会有信仰宗教的。”(《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第1092页)

5、“西藏的宗教和在国内其他地方的宗教一样,是已经受到尊重和保护,并且还将继续受到尊重和保护。只要人民还相信宗教,宗教就不应当也不可能人为地去加以取消或破坏”(《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第1092页。)

6、“我们不能用行政命令去消灭宗教,不能强制人们不信教,不能强制人们放弃唯心主义,也不能强制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企图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用强制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是非问题,不但没有效,而且非常有害的。”(《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68页)

7、“我们在人民内部,是允许舆论不一律的,这就是批评的自由,发表各种不同意见的自由,宣传有神论和宣传无神论(即唯物论)的自由。”(《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157页)

8、毛主席与十世班禅大师谈话时说:“我赞成有几千人学经,成为佛学知识分子,你看是不是他们同时还要学些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懂得政治、科学、文化及一般知识。比如你,在宗教方面是专长,如果不懂得政治、科学、文化和缺少一般知识,那你的领导工作就很难做。……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人信教,我们不懂得宗教。我赞成有一些共产主义者研究各种宗教的经典,研究佛教、伊斯兰教、耶稣教等等的经典。因为这是个群众问题,群众中有那样多人信教,我们要做群众工作,我们却不懂得宗教,只红不专,是不行的。”(《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第1094—1095页。)

四、中共中央《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中阐明:

1、“对宗教问题,一定要采取如列宁所指出的“特别慎重”、“十分严谨”和“周密考虑”的态度。”

2、“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这是一项长期政策,是一直要贯彻执行到将来宗教自然消亡的时候为止的政策。”

3、“宗教信仰自由,就是说: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4、“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所制定的、真正符合人民利益的唯一正确的宗教政策。”

5、“使全体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联合起来,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个共同目标上来,这是我们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处理一切宗教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任何背离这个基点的言论和行动,都是错误的,都应当受到党和人民的坚决抵制和反对。”

从以上摘录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主席和中共中央【1982】19号文件中的有关宗教自由内容。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主义宗教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宗教自由,这是不可置疑的客观事实。任何宗教理论政策、有关宗教的工作方针和法律法规,都不能背离和违反宗教自由的原则,否则极有可能会受到人民的反对。

点赞推荐

佛陀会到那里去?一天风雨中,一个名叫郁低耶的苦行者来造访佛陀。阿难陀带领他到佛陀的寮房,把他介绍给佛陀认识。郁低耶坐下后,阿难陀给他送上一条毛巾拭干身上的雨水。郁低耶问佛陀道:沙行乔答摩,究竟世界是永..

有一次,佛陀借住在波婆城一位铁匠淳陀的芒果园中。身为主人的淳陀,因而有机会来见佛陀。见了面,问讯礼敬后,佛陀就问了:「淳陀!你喜欢哪一种修行人的清净修行法门?」「大德!西方的婆罗门,手拿棒杖、水瓶,头..

佛灭后的大师佛陀在七十九岁那一年的夏天雨季,到王舍城避雨安居。三个月安居期结束后,又出发往北方游化,一路上经过那难陀村、罗阅只城,进入离车族人居住的昆舍离城。当出昆舍离城,来到了竹林村时,已经到了隔年..

我1992年患上了血癌(白血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医治无效。两种恶病缠身,使我长期失眠、发烧、口腔溃烂、牙龈和鼻孔出血。严重时,行动困难,连站一刻钟都坚持不了。自己又下了岗,贫病交加,身心倍受折磨,真是生..

问:什么是无常? 赵朴初答:宇宙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待的互存关系,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所以任何现象,它的性质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刹那生灭的。这就是十一义中性无常义和刹那灭义。佛经中说:..

问:怎样处理好研教与念佛之间的关系?印光法师答:宜分做几期,某时研究,某时持诵。研究不得逾限。否则研究觉得有滋味,便成天研究。不但有妨念佛,或恐用心过度,因兹受伤。所谓翻嫌易简却求难,弄巧成拙深可怜也..

问:舍利子的由来。祖母往生后有383颗舍利子,她在世时,每月清晨只会念阿弥陀佛,和平时到寺院帮忙切菜。她心地善良,吃素,不晓得为何有舍利子?大安法师答:舍利子,就是修行人通过戒定慧的修行,所在身心啊,所..

问:财色名食睡没有断尽,请问可否往生?净空法师答:当然可以往生,这是带业往生,断尽就不带业了。虽然没有断尽,你要有能力把它控制住,不能让它发作,它发作就会造成障碍。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你,你还想到..

人是怎么死的?佛我们身体说是四大组合:地、水、火、风,我们呼吸都属于风大。人要死的时候,地大先发生问题,在医院里可以看到人快要死的时候躺在那里,手脚都不能动了。所以,人要走的时候先是地大分散,身体重了..

纪晓岚的外祖母曹太恭人,曾经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沧州有位官宦人家的妻子,不被丈夫宠爱,心中郁郁寡欢,都快要成为心病了。她的性情乖戾,夫妇俩更合不来。这时,恰好有一位修行高深的尼姑到来,她就前去向尼姑询问..

有一只小蜗牛,总是嫌自己背上的壳既笨重又不好看。它羡慕天上的飞鸟,有天空守护;它羡慕地下的蚯蚓,有大地为依。但是蜗牛妈妈告诉它:你不靠天,也不靠地,你要靠自己身上的壳。身上的壳虽不美丽,虽很笨重,却是..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今天,承蒙佛陀的光明,佛法的因缘,把我们聚会在这里,共同承受法雨的滋润。各位不辞辛劳来此听讲,本人深感荣幸。我在这里祈求佛陀加被各位福慧双增,身心如意。这次承台北佛教界邀约在国..

禅宗所说的悟,是摆下万缘、心无执著,既无可求、亦无可舍。一念能够摆下万缘,此一念就在悟中。顿证、顿悟是没有渐次、不假阶梯的,所以也没有必要顾虑到临终时悟与不悟的问题。禅的修持,切忌将心求悟、以心待悟。..

‘对立’不见得是坏事,有时候相反的两个立场,往往能激发出创意的火花。例如做学问,因为理念不同,彼此脑力激荡,反而能使真理越辩越明;即使是商场上,合理的同行竞争,往往能使消费者享受更多的利益。..

在日常生活里,大家都希望遇到贵人,盼望能有贵人相助。不过有些人在获得别人援助时,却常常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甚至埋怨对方:你只帮了一点忙是不够的,应该继续帮下去才对!更有甚者,贵人已经出现在眼前了,却还..

我们越觉得物品殊胜庄严的时候,起的贪心就越大,所以就要先拿这些来做供养,断除对这些殊胜物质的贪着。殊胜的华鬘、伞盖、涂香、末香、烧香、音乐、衣服、酥油灯庄严美妙,以这些为代表,将天界、人间、龙宫以及其..

三恶道里的众生所感受的无法言喻的痛苦是常人根本无法想像的。太多太多的众生因嗔恨心等恶业转生到地狱。地狱有:八热地狱、八寒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八热地狱像房屋一样层层累叠,最上面是复活地狱,最下面是..

我们皈依佛以后,不能皈依天魔外道,不能皈依世间鬼神,不能以他们为真正的皈依处,但是可以供奉他们。皈依是四种决心:以佛为导师、法为道路、僧为道友、上师为真正怙主的决心。我们对鬼神肯定没有这些决心,没有这..

我们要抓紧根本立场,时刻提起正念。一旦生出贪心,或贪快、贪神通、贪速效、贪灵感,魔便乘虚而入。有些人很聪明,但为什么有时也会魔里魔气?就是因为他对根本原则没有认识清楚;如果把根本弄清楚,魔的咒也不灵了..

除了生命现象的轮回外,其实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实情绪上的轮回。佛法讲一切唯心造,就是说明了一切外在环境的存在,也就是我们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特别强调了我们作为生命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生活的环境和生命的表现形..

    《新闻资讯》感恩您转发支持新闻资讯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5/
    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20531/
    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txt/20531.txt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