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20余年募资2亿 收回5千余件外流文物


净雄法师

“很多人问我,你收藏的这些文物价值几何?我说‘无价’。中华文明、民族智慧如何作价?!听我如此回答,大部分人都会哑然、愧疚……”5月24日,在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的石峰岩寺,身披袈裟、手抚念珠的净雄法师伫立禅室,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这样说道。

上世纪80年代,前往香港修行的净雄法师开始接触中国文物。此后20余年,在广大信徒的资助下,他先后募资2亿元,收回5000余件珍贵文物。

2008年,这位在香港担任佛教三德弘法中心主席的大和尚“携宝归来”,在厦门重建石峰岩寺,并计划在寺院建设博物馆,用以安放文物。如今,大部分文物已从香港运抵厦门。

眼下,净雄法师最为焦急的事就是尽快给这些宝贝安家。与此同时,他颇为关切“章公六全祖师像”的回归,对于这尊当年从香港流失到荷兰收藏家手中的肉身像,他一直遗憾未能在香港收回这件文物。而谈到当年肉身像被盗一事,净雄法师有些激动,直指有些人丧失了敬畏之心,才敢把地方保护神搬出去牟利。

在香港结缘中国文物

1962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安县的净雄法师,高中毕业后曾做过两年教师;18岁时,一段因缘让他选择到厦门南普陀寺出家;1982年,净雄法师前往中国佛学院学习,与刚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学诚法师同班;4年后,正要前往美国法界佛教大学进修的净雄法师应师父召唤,前往香港继承衣钵。

净雄法师笃信因缘,在他看来,是香港的一次偶遇让他结缘文物,并决心以出家人的身份毕其一生去推动文物回归。

“1990年初的时候,我在香港摩罗街旧货市场看到一张老式紫檀画案在出售,卖家见到僧侣装束的我后连连作揖,声称应物归原主。后来才知道画案是明代江南某古寺老方丈的用具,从庙里搬出已几百年。”回忆那段往事,净雄法师依然感恩那位华人卖家。

3个月后,这张靠东挪西凑、分期支付搬回寺院的紫檀画案被当地藏家发现。对方出价15万港币,是当初价格的3倍,但净雄法师婉拒了对方的请求。如今,这张画案已回到内地。

此后的岁月里,无论是在香港、台湾地区,或是异国他乡,净雄法师在念佛、弘法之余,总会遍访、寻觅中国文物。他始终认为文物是祖先远去的记忆,渗透着本土精深的文化,见证着可传承的民族智慧。

在他的藏品中,有一组隋唐时期的水晶佛像,共20余尊,神态各异、造型精美。其中一尊菩萨像是净雄法师1992年去加拿大温哥华讲经时所获,原收藏人为多伦多的一位老华侨。由于他的屡次造访,对方被他的诚意所感动,半卖半送割爱相让。而买下菩萨像后的他已是囊中空空,无钱购买返程机票。

20余年里,净雄法师省吃俭用、倾其所有,并动员广大信徒四处觅宝,先后收集了古佛像、古家具、古字画、古砚台、金石等系列文物5000余件,其中纪念史可法的黄花梨屏风、魏文帝碑铭、纪念郑成功的将军椅均为稀世珍品。

“这不是我一个可以做到的,要感谢很多华人信徒的捐助,还有我香港徒弟的无怨无悔。”净雄法师说,他直言如果没有全社会的支持,出家人并不具备这样的经济实力。

除了感念华人信徒的慷慨,净雄法师也一直感恩于华人收藏者。因为5000余件文物几乎全部来自华人,许多文物都是华人从海外高价所获,他们不仅在价格上大幅让步,有的甚至在付款时主动提出“分期支付”的方式。

净雄法师表示,“文物回归不是‘名利场’,是滚烫的民族心。许多捐助者都不留名,藏家也不计个人私利。因为大家信赖佛教,希望这份功德能发光。”

让5000余件文物在厦门安家

“别时僧衣一件,归来携宝五千。”30多年前,当净雄法师离开厦门时,曾暗自许诺日后重返故地,但他没想到会给厦门带回这样一份“厚礼”。

事实上,除却情系出家寺庙,净雄法师最终决定把文物带回厦门的根本原因,是出于一种战略考量。他表示,厦门是“华夏之门”,面对台湾地区与海外,既可以吸引台湾地区的中华文物回归,也可以辐射、影响东南亚地区。

2008年,做好“回家”准备的净雄法师给福建省领导去信,阐明了自己的想法。厦门市海沧区随即敞开怀抱,并拿出钟山村蔡尖尾山东麓300余亩土地给予支持。而此处恰好留有明代古刹石峰岩寺,这也是净雄法师中意的选择。

目前,石峰岩寺的建筑群还略显单薄,除一座偏殿与寮房外,还有一座二层小楼正在建设。而由于资金紧缺,安放文物的博物馆至今尚未动工,大部分文物只能在一位信徒的仓库中“沉睡”,而另外两个货柜的文物还滞留在香港。

除了让5000余件文物在厦门安家外,净雄法师一直希望用佛教文化去感化那些利用文物牟利的人,同时也希望唤起国人对文物的保护与热爱。为此,2014年,净雄法师经过考虑,在此前博物馆与寺庙一体联动的基础上,萌生了打造佛教文化博览城的构想。

净雄法师表示,“未来的石岩峰寺不仅仅是一座寺庙,而是一个宗教文化的精神家园,是融汇世界佛教文化的大观园。在这里,可以涤荡与净化内心。”

按照规划,佛教文化博览城将以“人性化”的佛教精神为主线,以石峰岩新寺为核心,不仅保存和展示历代瑰宝,还将引入中国佛教的佛像、圣物、宗教仪式、建筑样式等,成为一个佛教综合体。

由于经常受邀到海外弘法、讲经,净雄法师与海外华人接触颇多,许多年长的华人曾屡次向他表露过希望“落叶归根”,回归祖国。

净雄法师为此计划在佛教文化博览城建造安老院,让想回祖国颐养天年的华侨有个家。他的设想是,寺院负责华侨们的一切用度开支,华侨可自愿把收藏的中华文物捐给寺院博物馆,用来展出。此外,华侨们还可以通过寺院设立的“四恩基金”回馈社会。

净雄法师表示,“文物收藏也是爱国修行,文化复兴更是慈悲利他。佛教要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勇担文物回归重任。”

点赞推荐

佛陀会到那里去?一天风雨中,一个名叫郁低耶的苦行者来造访佛陀。阿难陀带领他到佛陀的寮房,把他介绍给佛陀认识。郁低耶坐下后,阿难陀给他送上一条毛巾拭干身上的雨水。郁低耶问佛陀道:沙行乔答摩,究竟世界是永..

有一次,佛陀借住在波婆城一位铁匠淳陀的芒果园中。身为主人的淳陀,因而有机会来见佛陀。见了面,问讯礼敬后,佛陀就问了:「淳陀!你喜欢哪一种修行人的清净修行法门?」「大德!西方的婆罗门,手拿棒杖、水瓶,头..

佛灭后的大师佛陀在七十九岁那一年的夏天雨季,到王舍城避雨安居。三个月安居期结束后,又出发往北方游化,一路上经过那难陀村、罗阅只城,进入离车族人居住的昆舍离城。当出昆舍离城,来到了竹林村时,已经到了隔年..

我1992年患上了血癌(白血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医治无效。两种恶病缠身,使我长期失眠、发烧、口腔溃烂、牙龈和鼻孔出血。严重时,行动困难,连站一刻钟都坚持不了。自己又下了岗,贫病交加,身心倍受折磨,真是生..

问:什么是无常? 赵朴初答:宇宙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待的互存关系,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所以任何现象,它的性质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刹那生灭的。这就是十一义中性无常义和刹那灭义。佛经中说:..

问:怎样处理好研教与念佛之间的关系?印光法师答:宜分做几期,某时研究,某时持诵。研究不得逾限。否则研究觉得有滋味,便成天研究。不但有妨念佛,或恐用心过度,因兹受伤。所谓翻嫌易简却求难,弄巧成拙深可怜也..

问:舍利子的由来。祖母往生后有383颗舍利子,她在世时,每月清晨只会念阿弥陀佛,和平时到寺院帮忙切菜。她心地善良,吃素,不晓得为何有舍利子?大安法师答:舍利子,就是修行人通过戒定慧的修行,所在身心啊,所..

问:财色名食睡没有断尽,请问可否往生?净空法师答:当然可以往生,这是带业往生,断尽就不带业了。虽然没有断尽,你要有能力把它控制住,不能让它发作,它发作就会造成障碍。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你,你还想到..

人是怎么死的?佛我们身体说是四大组合:地、水、火、风,我们呼吸都属于风大。人要死的时候,地大先发生问题,在医院里可以看到人快要死的时候躺在那里,手脚都不能动了。所以,人要走的时候先是地大分散,身体重了..

纪晓岚的外祖母曹太恭人,曾经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沧州有位官宦人家的妻子,不被丈夫宠爱,心中郁郁寡欢,都快要成为心病了。她的性情乖戾,夫妇俩更合不来。这时,恰好有一位修行高深的尼姑到来,她就前去向尼姑询问..

有一只小蜗牛,总是嫌自己背上的壳既笨重又不好看。它羡慕天上的飞鸟,有天空守护;它羡慕地下的蚯蚓,有大地为依。但是蜗牛妈妈告诉它:你不靠天,也不靠地,你要靠自己身上的壳。身上的壳虽不美丽,虽很笨重,却是..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今天,承蒙佛陀的光明,佛法的因缘,把我们聚会在这里,共同承受法雨的滋润。各位不辞辛劳来此听讲,本人深感荣幸。我在这里祈求佛陀加被各位福慧双增,身心如意。这次承台北佛教界邀约在国..

禅宗所说的悟,是摆下万缘、心无执著,既无可求、亦无可舍。一念能够摆下万缘,此一念就在悟中。顿证、顿悟是没有渐次、不假阶梯的,所以也没有必要顾虑到临终时悟与不悟的问题。禅的修持,切忌将心求悟、以心待悟。..

‘对立’不见得是坏事,有时候相反的两个立场,往往能激发出创意的火花。例如做学问,因为理念不同,彼此脑力激荡,反而能使真理越辩越明;即使是商场上,合理的同行竞争,往往能使消费者享受更多的利益。..

在日常生活里,大家都希望遇到贵人,盼望能有贵人相助。不过有些人在获得别人援助时,却常常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甚至埋怨对方:你只帮了一点忙是不够的,应该继续帮下去才对!更有甚者,贵人已经出现在眼前了,却还..

我们越觉得物品殊胜庄严的时候,起的贪心就越大,所以就要先拿这些来做供养,断除对这些殊胜物质的贪着。殊胜的华鬘、伞盖、涂香、末香、烧香、音乐、衣服、酥油灯庄严美妙,以这些为代表,将天界、人间、龙宫以及其..

三恶道里的众生所感受的无法言喻的痛苦是常人根本无法想像的。太多太多的众生因嗔恨心等恶业转生到地狱。地狱有:八热地狱、八寒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八热地狱像房屋一样层层累叠,最上面是复活地狱,最下面是..

我们皈依佛以后,不能皈依天魔外道,不能皈依世间鬼神,不能以他们为真正的皈依处,但是可以供奉他们。皈依是四种决心:以佛为导师、法为道路、僧为道友、上师为真正怙主的决心。我们对鬼神肯定没有这些决心,没有这..

我们要抓紧根本立场,时刻提起正念。一旦生出贪心,或贪快、贪神通、贪速效、贪灵感,魔便乘虚而入。有些人很聪明,但为什么有时也会魔里魔气?就是因为他对根本原则没有认识清楚;如果把根本弄清楚,魔的咒也不灵了..

除了生命现象的轮回外,其实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实情绪上的轮回。佛法讲一切唯心造,就是说明了一切外在环境的存在,也就是我们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特别强调了我们作为生命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生活的环境和生命的表现形..

    《新闻资讯》感恩您转发支持新闻资讯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5/
    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18262/
    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txt/18262.txt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