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五教团结,提倡多元文化是真理


促进五教团结,提倡多元文化是真理

五教是指儒教、道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五教和谐相处的问题,大德都是明确的教导。

 

一、南怀瑾老师:

所以真正的佛法,对于世间出世间一切,都是恭敬的,这是佛的精神,他没有看不起人,只是教你不要乱学。佛在经典上讲,“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里又告诉你,“一切法皆是佛法”,这可是佛说的啊!不是我说的。所以说,宗教分门户、分派别,这一种胸襟就根本不能学佛。

二、净土法门法师:

1、宗教是平等的,没有高下,我们讲的是个个都第一。我在新加坡团结宗教,个个都是第一,没有第二的。我比喻好像一个人的身体,基督教是眼睛,伊斯兰教是耳朵,佛教是鼻子,眼睛第一,耳朵也是第一,鼻子也是第一,这个人身体健康;如果说我眼睛第一,其它都不行,那你不就生病了?你问题不就来了?个个都是第一,没有第二,没有一样不好,平等的尊敬,认真的学习,成就自己的德行,成就自己的智慧,这叫大圆满。

2、所以藉这个机会把这些信息告诉大家,世界宗教是一家,宗教能够和睦团结,有助于社会安定、世界和平,那这就是宗教对社会的贡献。所以不能够自赞毁他,门户成见这个不好,这个要不得,希望把成见放下,不要有门户之见。你看经教里头,佛菩萨,其它宗教上帝、真主,都是以仁慈博爱去关怀一切众生,没有一个宗教只度它自己信徒,没有,都讲要爱众生、要爱人类。

3、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就真的晓得了,世界宗教是一家。我跟许多宗教往来,所有宗教创始的这些圣人都是一个真神的化身,我说你们相不相信?这么多年没人反对,大家都觉得这个有道理,确实是一个真神在那里示现。

4、我告诉他,世界上所有宗教教义的核心也就是爱。你看佛教讲慈悲,基督教、天主教讲神爱世人、上帝爱世人,伊斯兰教说真主确实是仁慈的。所以仁慈博爱,我说这四个字是全世界所有神圣教学的核心,它就是自性、就是性德、就是根、就是菩提、就是方便。

5、佛家没有门户之见,要有门户之见不就对立了!一开头就叫你把对立放下,认识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体,跟阿弥陀佛是一体。佛经上没有说信仰其它宗教是除外的,没有,没有这句话,统统都有。

6、世界宗教是一家,它会给世界带来安定和平,繁荣兴旺,它能够化解许许多多的纠纷、矛盾冲突。这是我们学佛副业,我们的正业呢?正业是念佛求生净土,这正业,副业是帮助这个世间化解冲突,促进安定和平。经教里面佛常常鼓励我们正助双修,这就是自利利他。

7、我们真诚希望,由联合国或各国政府,开办「宗教大学」,培育各个宗教优良师资,各自深入教义,彼此互相学习。同学们日日讲课,教学内容,可透过国家主持的审查小组审核,凡于社会安定、世界和谐有所助益者,则由国家电视台、网络卫视,向世界普及远程教学,全民教育。并撷取宗教金句汇集成册,增进多元宗教的交流认识,真正肯定「世界宗教是一家」,多元文化、族群、学术同为一体。如此,则种种矛盾冲突自然化解,和谐世界欣然可期,普令众神欢喜!

8、我们编了一个小册子《世界宗教是一家》,诸位翻开来看看,你都看到。没有一个宗教不讲孝养父母的,没有一个宗教不讲奉事师长的,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个思想每个宗教里都有。佛家讲五戒,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这所有宗教都有,不饮酒有一些宗教里头没有,不杀盗淫妄全有!所以我们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认真去学习。

三、弘扬中华传统的王凤仪善人:世界五行(五大教)

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释迦”二字,意译是“能仁”。本是中印度净饭国王太子,出家在正觉山树林中,苦修六年。又到陀迦耶地方,毕波罗树下,发誓说:“我今若不证无上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到三十五岁十二月初八,夜睹明星,豁然大彻大悟,说法度生四十九年,留大藏经(三藏)十二部传世。

耶稣的母亲,童贞女玛利亚,从圣灵怀孕生的耶稣,在约旦河受约翰的洗礼,天忽然为他开了,上帝的灵降落在他身上,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到旷野受魔鬼试探,禁食四十天,到加利利开始传道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给人撵鬼治病,有种种奇迹,为救世人,被钉十字架。三日复活,应验了先知的话升天。

道教尊老子为教主,是玉女萝五色霞光焕倏流珠入口凝圣胎,生于李树之下,故姓李、名耳、字伯阳。倒骑青牛出函谷关,默默中垂示天下后世,一条永恒不变的大道,就是“以退为进”。所骑的牛,一步一步地前进。老子的身形,一步一步向后退。倒骑着牛,眼睛不注视前途,心里也不用计算路途的远近。牛比喻是命,老子比喻是性,信着命一切由天,才真能养性得道。

伊斯兰教,又称回教、清真教。教主穆罕默德,一生说真话,不论遇到任何情况,绝对不说谎话。穆圣当年在麦加城宣传道,受尽了多神教徒的侮辱与压迫。有一天,多神教徒一齐暴动,要杀死穆圣,有一个人,背着穆圣出城,守门的人问:“你背的是谁?”他回答说:“穆罕默德”,守门人笑道:“要是穆罕默德,你还敢说吗?”遂放他们出了城。其实这个人是预先问明穆圣,才那样从容不迫地讲老实话。穆圣传《可兰经》行世。

儒家主张有教无类,孔子是春秋时鲁国人,父叔梁纥,母颜氏,祷于尼山而生孔子,名丘,字仲尼。曾问礼于老聘,为鲁大司寇,诛少正卯,鲁国大治。后周游列国,在陈绝粮,于宋被人所辱,坦荡自如。以后见道不行,回鲁,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作《春秋》,后世称为圣先师。

五大教教主,全是存善心、行天道,宁可牺牲身体,保全天理,发扬天性,没有是己非人的心。各教教主,既能忍辱,哪会有争强夺胜的心?不过各教信徒,以人心体会不透圣意,才发生教争,这是最可惜的事。各教信徒,应当努力纠正是己非人的错处,教争不息,世界不能清平。各教教徒,所负的责任太大了!

小康时代,以排斥异教为尊敬自己的教主;大同时代,得改变作风,以能容纳万教,才是抬高自己的教主。所以人类全是一个,不分什么你我,各教最好分工合作,各教信徒,各行各道,献心献身,立志做教主的化身,普救人类,去恶向善,道气才能贯满全球。神盼人全成神,佛看人都能成佛,圣人愿教人成圣成贤,正象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一样。

四、各教都是至善的教育,从下述各教的经典名句中就可以看出。

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儒家)

2、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道家)

3、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无量寿经》佛教)

4、摩西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

5、诫命你是晓得的: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不可亏负人,当孝敬父母。(耶稣基督)

6、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法句经》佛教)

7、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行。(《太上感应篇》道家)

8、你们行善,那么,你们是为自己而行善;如果你们作恶,那么,你们是为自己而作恶。(《古兰经》伊斯兰教)

9、行一个小蚂蚁重的善事者,将见其善根;作一个小蚂蚁重的恶事者,将见其恶报。(《古兰经》伊斯兰教)

10、行善惟在今日。(《摩诃婆罗多》印度教)

五、总结:

五教的宗旨,都是以复性作目的,道曰炼性,儒曰养性,佛曰见性,耶曰圆性,回曰全性,此乃五教共同之要点。实则一花开五瓣,五教是一家。道化出为五,故道曰抱元守一,儒曰执中贯一,佛曰万法归一,回曰清宜守一,耶曰默祷亲一,这都是以一如,作立教之基本也,可见五教,本是言殊而理同的。

总之,回教与耶教为普化西方之众生而设教,与儒、道、释三教,合为五教,均为应运,负天命下凡度众之教,均以劝人弃恶向善,早登天堂为教之主旨。所以,五教的信徒,应秉承教主立教之苦心,信奉教理,修身养性,以仁德心、善良心、慈悲心、博爱心、恻隐心,发挥其至善,则人人均可登天堂。

五教团结合一,树立多元文化的观念,在现在社会已经变成了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只有宗教之间平等相处,和谐共存,才能为世人树立良好的榜样,也是响应国家的宗教政策。

点赞推荐

佛陀会到那里去?一天风雨中,一个名叫郁低耶的苦行者来造访佛陀。阿难陀带领他到佛陀的寮房,把他介绍给佛陀认识。郁低耶坐下后,阿难陀给他送上一条毛巾拭干身上的雨水。郁低耶问佛陀道:沙行乔答摩,究竟世界是永..

有一次,佛陀借住在波婆城一位铁匠淳陀的芒果园中。身为主人的淳陀,因而有机会来见佛陀。见了面,问讯礼敬后,佛陀就问了:「淳陀!你喜欢哪一种修行人的清净修行法门?」「大德!西方的婆罗门,手拿棒杖、水瓶,头..

佛灭后的大师佛陀在七十九岁那一年的夏天雨季,到王舍城避雨安居。三个月安居期结束后,又出发往北方游化,一路上经过那难陀村、罗阅只城,进入离车族人居住的昆舍离城。当出昆舍离城,来到了竹林村时,已经到了隔年..

民国初年,章太炎先生遇到一件事情,这是他的女婿朱镜宙先生告诉我的。

大乘经上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所以,世界如何变要看大众是什么想法。于是我们恍然大悟,影响别人思想的人,负的责任最大,能引导人正知正见这是佛菩萨,这是世间的大圣大贤。如果是以邪知见引导一切众生,走了错..

那天,佳芬跟妈妈吵架之后什么都没带,就只身往外跑。

在久远年代以前,有一个很有智慧的国王,名叫“镜面”。在他的国家里,除了他一人信奉佛法的真理之外,臣民们却信仰那些旁门左道,就好像怀疑日月的光明,反而去相信萤火的微亮一样。因此,这位国王常常感到很苦闷,..

从前,舍卫城中有一个富翁,名叫师质,信奉佛教。有一天,他准备了美好的饮食,虔诚地供养佛陀和僧众。佛陀受过供养,又开示一番,就领着众僧回到精舍。归来的半途,佛和僧众在河边的大树底下休息的时候,从树上跳下..

有一天早晨,黎明的曙光正向着大地开展的时候,佛陀在河畔散步。忽然,远远的地方,一个青年像发狂似的向着佛陀奔来,口中还不住叫着“我苦啊!我苦啊!”的声音。青年人走近了佛陀站的地方,佛陀用慈悯的眼光看着他..

旁白:话说学贯古今的苏东坡苏大居士一天正在修习禅定。(苏东坡徐徐出定,捻须而说)苏东坡:妙啊!妙啊!俊儿,俊儿!(俊儿上)俊儿:是,老爷!苏东坡:笔墨伺候!(俊儿端笔墨,递笔,东坡挥毫)俊儿:老爷,这..

如果你看到一颗流星,你能不能把它送给那个苦候已久的男孩。他会告诉你一个关于流星的故事。他曾经含着泪给我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个缘的开始。这个故事也是个缘的开始。缘使得那个男孩和那个女孩成为..

当这栋五层的楼房倒塌时,霜正在一楼的办公室里加班,吃着石给她送来的夜宵。他俩是一对新婚数月的小夫妻,恩爱非常。石比霜大八岁,从三年前认识起便对霜珠似宝地宠爱着。由于两人不在一个城市,几经努力仍无法调动..

从前,有一座圆音寺,每天都有许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圆音寺庙前的横梁上有个蜘蛛结了张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的祭拜的熏托,蛛蛛便有了佛性。经过了一千多年的修炼,蛛蛛佛性增加了不少。忽然有一天,..

一个个无情的误解,纷乱了幸福的脚步。当命运的死结终于用代价打开,一切都为时已晚。接婆婆来家安度晚年,结果却背离我们的初衷。结婚二年后,先生跟我商量把婆婆从乡下接来安度晚年。先生很小时父亲就过世了,他是..

2003年5月1日,土耳其东南部宾格尔省迪亚巴克尔地区发生里氏6.4级地震,不少建筑物倒塌,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土耳其中央政府和附近省份紧急向灾区派出了救援人员。5月2日清晨,当救援人员将一位身受重伤的孕妇从废..

无住是感应的原理感应,可以说是所有宗教信徒一致希望得到的体证。然而感应处处有,希求却是不可得。因为佛教认为感应是自然理则的运行,是不假外求,自然而有的;若不如是,都是颠倒妄想的魔境。说起感应,真是随处..

成孝法师往生净土前的业障今天我讲一下我对地藏法门这方面的认识,我从初学佛开始,到接触到这本经,我认为这是一本好经,但是对地藏经没有充分认识,忽略了这经的本身意义,就是一味的求愿往生,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庞氏姐妹亲见观音双双出家莫老(莫正熹老居士)继续又说出一段事:香港庇理罗士女书院,和皇仁书院,是同样出名的学院,有一个姓庞的女子,在该女书院读书毕业的。她听闻普陀山有观音现相之事,就从香港跑到上海,她..

我过午不食的经历心情激动,写得比较长,师兄们见谅。末学上周在佛前发愿过午不食,并祈请诸佛菩萨及龙天善神加持。除了实行过午不食的第一天有点不习惯以外,几天以来,由于三宝的加持,末学并没有感到饥饿或者精力..

诵持施送地藏经眼睛放光显神奇我读完地藏经有一个亲身体验,就是我一诵地藏经的时候我眼睛模糊,诵上的时候眼睛很清楚,诵下的时候我就是戴着老花镜,忽然有一天我梦见地藏王菩萨,我这个人悟性低,我也不知道,梦见..

    《大德居士》感恩您转发支持大德居士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大德居士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