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道歌


永嘉大师证道歌

唐慎水沙门玄觉撰

君不见。

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五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炮虚出没。

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

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後空空无大千。

无罪福。无损益。寂灭性中莫问觅。比来尘镜未曾磨。今日分明须剖析。

谁无念。谁无生。若实无生无不生。唤取机关木人问。求佛施功早晚成。

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

决定说。表真乘。有人不肯任情徵。直截根源佛所印。摘叶寻枝我不能。

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

净五根。得五力。唯证乃知难可测。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

常独行。常独步。达者同游涅盘路。调古神清风自高。貌顇骨刚人不顾。

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则心藏无价珍。

无价珍。用无尽。利物应机终不吝。三身四智体中圆。八解六通心地印。

上士一决一切了。中下多闻多不信。但自怀中解垢衣。谁能向外夸精进。

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

观恶言。是功德。此则成吾善知识。不因讪谤起怨亲。何表无生慈忍力。

宗亦通。说亦通。定慧圆明不滞空。非但我今独达了。恒沙诸佛体皆同。

师子吼。无畏说。百兽闻之皆脑裂。香象奔波失却威。天龙寂听生欣悦。

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参禅。自从认得曹谿路。了知生死不相关。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

我师得见然灯佛。多劫曾为忍辱仙。几回生。几回死。生死悠悠无定止。

自从顿悟了无生。於诸荣辱何忧喜。入深山。住兰若。岑崟幽邃长松下。

优游静坐野僧家。阒寂安居实潇洒。觉即了。不施功。一切有为法不同。

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但得本。莫愁末。如净琉璃含宝月。

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终不竭。江月照。松风吹。永夜清宵何所为。

佛性戒珠心地印。雾露云霞体上衣。降龙钵。解虎锡。两钴金环鸣历历。

不是标形虚事持。如来宝杖亲踪迹。不求真。不断妄。了知二法空无相。

无相无空无不空。即是如来真实相。心镜明。鉴无碍。廓然莹彻周沙界。

万象森罗影现中。一颗圆光非内外。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

弃有着空病亦然。还如避溺而投火。舍妄心。取真理。取舍之心成巧伪。

学人不了用修行。真成认贼将为子。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识。

是以禅门了却心。顿入无生知见力。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焰。

非但空摧外道心。早曾落却天魔胆。震法雷。击法鼓。布慈云兮洒甘露。

龙象蹴踏润无边。三乘五性皆醒悟。雪山肥腻更无杂。纯出醍醐我常纳。

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业。

弹指圆成八万门。刹那灭却三只劫。一切数句非数句。与吾灵觉何交涉。

不可毁。不可赞。体若虚空勿涯岸。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见。

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只麽得。默时说。说时默。大施门开无壅塞。

有人问我解何宗。报道摩诃般若力。或是或非人不识。逆行顺行天莫测。

吾早曾经多劫修。不是等闲相诳惑。建法幢。立宗旨。明明佛敕曹谿是。

第一迦叶首传灯。二十八代西天记。法东流。入此土。菩提达摩为初祖。

六代传衣天下闻。後人得道何穷数。真不立。妄本空。有无俱遣不空空。

二十空门元不着。一性如来体自同。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

痕垢尽除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嗟末法。恶时世。众生福薄难调制。

去圣远兮邪见深。魔强法弱多怨害。闻说如来顿教门。恨不灭除令瓦碎。

作在心。殃在身。不须怨诉更尤人。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

栴檀林。无杂树。郁密森沈师子住。境静林间独自游。走兽飞禽皆远去。

师子儿。众随後。三岁便能大哮吼。若是野干逐法王。百年妖怪虚开口。

圆顿教。没人情。有疑不决直须争。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断常坑。

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厘失千里。是则龙女顿成佛。非则善星生陷坠。

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却被如来苦诃责。数他珍宝有何益。从来蹭蹬觉虚行。多年枉作风尘客。

种性邪。错知解。不达如来圆顿制。二乘精进没道心。外道聪明无智慧。

亦愚痴。亦小騃。空拳指上生实解。执指为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虚捏怪。

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夙债。

饥逢王膳不能餐。病遇医王争得瘥。在欲行禅知见力。火中生莲终不坏。

勇施犯重悟无生。早时成佛于今在。师子吼。无畏说。深嗟懵懂顽皮靼。

只知犯重障菩提。不见如来开秘诀。有二比丘犯淫杀。波离萤光增罪结。

维摩大士顿除疑。犹如赫日销霜雪。不思议。解脱力。妙用恒沙也无极。

四事供养敢辞劳。万两黄金亦消得。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亿。

法中王。最高胜。恒沙如来同共证。我今解此如意珠。信受之者皆相应。

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

假使铁轮顶上旋。定慧圆明终不失。日可冷。月可热。众魔不能坏真说。

象驾峥嵘慢进途。谁见螳蜋能拒辙。大象不游於兔径。大悟不拘於小节。

莫将管见谤苍苍。未了吾今为君诀。

点赞推荐

佛陀会到那里去?一天风雨中,一个名叫郁低耶的苦行者来造访佛陀。阿难陀带领他到佛陀的寮房,把他介绍给佛陀认识。郁低耶坐下后,阿难陀给他送上一条毛巾拭干身上的雨水。郁低耶问佛陀道:沙行乔答摩,究竟世界是永..

有一次,佛陀借住在波婆城一位铁匠淳陀的芒果园中。身为主人的淳陀,因而有机会来见佛陀。见了面,问讯礼敬后,佛陀就问了:「淳陀!你喜欢哪一种修行人的清净修行法门?」「大德!西方的婆罗门,手拿棒杖、水瓶,头..

佛灭后的大师佛陀在七十九岁那一年的夏天雨季,到王舍城避雨安居。三个月安居期结束后,又出发往北方游化,一路上经过那难陀村、罗阅只城,进入离车族人居住的昆舍离城。当出昆舍离城,来到了竹林村时,已经到了隔年..

我1992年患上了血癌(白血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医治无效。两种恶病缠身,使我长期失眠、发烧、口腔溃烂、牙龈和鼻孔出血。严重时,行动困难,连站一刻钟都坚持不了。自己又下了岗,贫病交加,身心倍受折磨,真是生..

问:什么是无常? 赵朴初答:宇宙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待的互存关系,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所以任何现象,它的性质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刹那生灭的。这就是十一义中性无常义和刹那灭义。佛经中说:..

问:怎样处理好研教与念佛之间的关系?印光法师答:宜分做几期,某时研究,某时持诵。研究不得逾限。否则研究觉得有滋味,便成天研究。不但有妨念佛,或恐用心过度,因兹受伤。所谓翻嫌易简却求难,弄巧成拙深可怜也..

问:舍利子的由来。祖母往生后有383颗舍利子,她在世时,每月清晨只会念阿弥陀佛,和平时到寺院帮忙切菜。她心地善良,吃素,不晓得为何有舍利子?大安法师答:舍利子,就是修行人通过戒定慧的修行,所在身心啊,所..

问:财色名食睡没有断尽,请问可否往生?净空法师答:当然可以往生,这是带业往生,断尽就不带业了。虽然没有断尽,你要有能力把它控制住,不能让它发作,它发作就会造成障碍。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你,你还想到..

人是怎么死的?佛我们身体说是四大组合:地、水、火、风,我们呼吸都属于风大。人要死的时候,地大先发生问题,在医院里可以看到人快要死的时候躺在那里,手脚都不能动了。所以,人要走的时候先是地大分散,身体重了..

纪晓岚的外祖母曹太恭人,曾经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沧州有位官宦人家的妻子,不被丈夫宠爱,心中郁郁寡欢,都快要成为心病了。她的性情乖戾,夫妇俩更合不来。这时,恰好有一位修行高深的尼姑到来,她就前去向尼姑询问..

有一只小蜗牛,总是嫌自己背上的壳既笨重又不好看。它羡慕天上的飞鸟,有天空守护;它羡慕地下的蚯蚓,有大地为依。但是蜗牛妈妈告诉它:你不靠天,也不靠地,你要靠自己身上的壳。身上的壳虽不美丽,虽很笨重,却是..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今天,承蒙佛陀的光明,佛法的因缘,把我们聚会在这里,共同承受法雨的滋润。各位不辞辛劳来此听讲,本人深感荣幸。我在这里祈求佛陀加被各位福慧双增,身心如意。这次承台北佛教界邀约在国..

禅宗所说的悟,是摆下万缘、心无执著,既无可求、亦无可舍。一念能够摆下万缘,此一念就在悟中。顿证、顿悟是没有渐次、不假阶梯的,所以也没有必要顾虑到临终时悟与不悟的问题。禅的修持,切忌将心求悟、以心待悟。..

‘对立’不见得是坏事,有时候相反的两个立场,往往能激发出创意的火花。例如做学问,因为理念不同,彼此脑力激荡,反而能使真理越辩越明;即使是商场上,合理的同行竞争,往往能使消费者享受更多的利益。..

在日常生活里,大家都希望遇到贵人,盼望能有贵人相助。不过有些人在获得别人援助时,却常常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甚至埋怨对方:你只帮了一点忙是不够的,应该继续帮下去才对!更有甚者,贵人已经出现在眼前了,却还..

我们越觉得物品殊胜庄严的时候,起的贪心就越大,所以就要先拿这些来做供养,断除对这些殊胜物质的贪着。殊胜的华鬘、伞盖、涂香、末香、烧香、音乐、衣服、酥油灯庄严美妙,以这些为代表,将天界、人间、龙宫以及其..

三恶道里的众生所感受的无法言喻的痛苦是常人根本无法想像的。太多太多的众生因嗔恨心等恶业转生到地狱。地狱有:八热地狱、八寒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八热地狱像房屋一样层层累叠,最上面是复活地狱,最下面是..

我们皈依佛以后,不能皈依天魔外道,不能皈依世间鬼神,不能以他们为真正的皈依处,但是可以供奉他们。皈依是四种决心:以佛为导师、法为道路、僧为道友、上师为真正怙主的决心。我们对鬼神肯定没有这些决心,没有这..

我们要抓紧根本立场,时刻提起正念。一旦生出贪心,或贪快、贪神通、贪速效、贪灵感,魔便乘虚而入。有些人很聪明,但为什么有时也会魔里魔气?就是因为他对根本原则没有认识清楚;如果把根本弄清楚,魔的咒也不灵了..

除了生命现象的轮回外,其实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实情绪上的轮回。佛法讲一切唯心造,就是说明了一切外在环境的存在,也就是我们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特别强调了我们作为生命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生活的环境和生命的表现形..

    《其他文章》感恩您转发支持其他文章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其他文章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4/
    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10684/
    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txt/10684.txt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