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师兄给初学佛者的很实用的建议


对于刚刚开始接触佛法并想要学习金刚乘教法的初学者来说,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学习佛法的重要性和皈依三宝的意义。我们需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佛,又是为什么要依止一位非常具德的上师、法师皈依学法。

谓修行,不只是诵经,拜佛,念佛,放生,打坐等等才是修行。修行更重要是应该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中。比如有些居士,诵华严经时倒背如流,又有些居士拜万佛忏却面不改容(一天拜1200-1400尊佛号),有的用自己血抄经,有的24小时止语,有的受戒时在身上烫上各款“戒疤”,有的打坐一坐就是半天,有的有天眼通宿命通等各种神通,等等,看似修行得非常好。。。

可是当他们不是在诵经,拜佛,打坐,抄经等等时,照样喜欢跟别人吵架,抢拜垫,贡高自大,挑别人毛病,搬弄是非,恶口相骂,不谦让等等,这就是没有把修行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没有意识到修行的重点在于跟从佛的教导来改正自己不良的习气,时时刻刻观照自己的行为,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把贪嗔痴一点一点去除。不过这也是大多数现今佛弟子的误区。

所谓“学佛”,是学习和跟从释迦牟尼佛(两千多年前一位印度的王子,后来通过修行觉悟诚佛)对我们的教导来改好自己的思想行为,把不好的习气改掉,把自己以佛为榜样来做人处世。把佛的教导用到日常生活中,就是依教奉行。比如地藏经中,说如何布施给穷人,病人,你都可以学着去做.又比如说经中警戒我们做了什么坏事会得什么报应,那你就尽量避免做这些事.还有你可以学习地藏菩萨为众生发大宏誓愿的心量,或坚牢地神,主命鬼王等的大无畏护持佛法精神!

佛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而不是像别的宗教里要求信徒盲目崇拜的全能之神。

学佛要“正信”,不要“迷信”。所谓“学佛”,是学佛说的,而不是学阿婆说的,或阿姨说的。

释迦牟尼佛对我们的教导都在佛经里写得清清楚楚,所以你要多看经书,这样才不会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开始时可以先看一些简短的经,例如普门品,药师经,心经,金刚经,地藏经等等。

如果你是初学佛的人,可以从三皈依,五戒,十善开始做,当然一开始不可能完全做到,但是可以一步一步来:

三皈依:

皈依佛,从今以往称佛为师,更不皈依天魔外道(就是说跟佛学,不跟别的宗教的神仙圣众学他们那一套)

皈依法,从今以往称法为师,更不皈依外道典籍(就是说跟所有佛教经典学,不跟别的宗教的经书学他们那一套)

皈依僧,从今以往称僧为师,更不皈依外道徒众(就是说跟所有佛教的出家人学,不跟别的宗教人士学他们那一套)

以上就是三皈依的要求,不是很难吧!皈依以后如果想去了解别的宗教,看他们的书,跟他们的教内人士交流是可以的,最重要是不跟他们学他们那一套(比如说道教的 算命,招魂,飞符,下咒,天主教的盲目崇拜,法会上喝红酒象征喝耶稣的血,称为领圣体。。。等等),时时刻刻以佛经的教导为做人处事的标准。

释迦牟尼佛时代三皈五戒是同时受的,不过我们现在一般都是分开的。可以先皈依,等以后再受五戒。很多居士选择一直都不受五戒。

五戒:

不杀生(包括蚊子)

不偷盗

不邪淫(合法夫妻以外的肉体关系都算邪淫,合法夫妻关系时允许的)

不妄语(不说假话骗人)

不喝酒

十善: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

不两舌(不搬弄是非)

不恶口(不说恶毒骂人的话)

不绮语(无有意义的闲话,装饰浮言靡语)

不贪,不嗔(不生气或嫉妒)

不愚痴

菩提,梵语 bodhi,觉悟的意思。

般若,梵语,prajna,智慧的意思。

“佛”的梵语是 buddha,是从 bodhi 来的,就是“觉者”的意思,就是“觉悟的人”。

佛学院标准答案里,“佛”是自觉,觉他,觉满。

佛说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归纳起来其实只有3种,就是贪嗔痴。我们通过修行把我们的贪嗔痴尽量去除。

贪:贪心,贪钱,贪吃,贪睡,贪名,贪美色,贪安逸,等等。。。 嗔:生气和嫉妒

痴:愚痴

有师兄说“菩提”是岛,“般若”是舟也对,“菩提”是目的,要靠“般若”智慧才能觉悟。

觉悟有多重层次,比如你看地藏经,学到里面杀生会带来各种严重的果报,明白杀生果报,你就更具般若智慧,你就会觉悟你以前以为炖鸡汤喝可以补身体是错的,现在明白其实反而使害自己以后要受果报。

来心都不可得,然后就把股票的事看开了,觉得只是过眼云烟。 通过学习释迦牟尼佛的教导(研读佛经),我们就逐渐的增加般若智慧,从而获得更多大大小小的觉悟。

当某位众生完全觉悟时,就是成佛了,就是佛经里经常说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译成汉语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我们每个众生多可以成佛的,像释迦牟尼佛本来是人,是两千多年前印度的王子,通过修行他完全觉悟了,就成佛了。有师兄会说“即心即佛,自性是佛”,因为我们都有成为佛的潜能,可是被我们的贪嗔痴蒙蔽,所以要通过修行把我们的佛性“开发”出来。

另外寺院阿婆堆里其他最流行的邪见包括:地藏经家里不可以念,会招来好多鬼;楞严咒一定要早上几点几点前念;念经一定要吃素;受五戒,皈依,甚至信佛一定要吃素等等。

奉劝师兄一定要依法不依人,不要认为某人在佛门很有名,或是学佛都几十年了之类的,就以为他们说的对一定对。你自己要依照佛经(太上感应,三世因果,了凡四训等不是佛经,只是民间善书。你网上可以搜索一下乾隆大藏经的网站,就能看到佛“经”,还有“律”和“论”)。

如果你一开始有点担心看不懂佛经,可以多上学习,反正这里是严格要求说的话都要有佛经依据的,这样你比较不会走歪路。

点赞推荐

问:我们要往生净土,修学佛法就要听法师的,而法师又这么多,说法又各不相同,我们怎么依止才对呢?常敏法师:我们修学佛法,要听从世尊的劝导,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往生净土。学习佛法还是要有自己的发心,要..

今日与大家说说什么是隔空超度婴灵,隔空超度婴灵可靠么?首先隔空超度也是叫作远程法事超度,也就是本人不用到现场,按照法事师傅要求提供相关的法事资料信息即可,法事效果是一样,至时便会由法师来代为上表文书,..

当有了堕胎之事以后就会有婴灵形成,这与时间没有关系,即使你是怀孕一日,堕胎了都是会有婴灵形成。堕胎婴灵非常难超度,一定要真诚忏悔,真诚做功德。堕胎婴灵,为他们诵经念佛、做各种善行,功德回向他们离苦得乐..

慈悲心是成佛的种子,一般表述为大慈大悲,或者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能做到真实无伪的程度,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要能真正做到真实无伪的慈悲心,那一定要证到了空性,从空性升华的慈悲心才够得上这样的水平。那么..

转眼之间,我学佛已经整整十年。在这十年中,我从一个对佛法一无所知的门外汉,逐渐变成一个听经闻法、读诵经典的佛教信徒,还归依佛门成了真正的佛弟子。回首十年的学佛历程,佛法给我带来了诸多人生改变。佛法不仅..

禅七的起源,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佛陀在菩提树下自誓:若不成道誓不离金刚宝座,实为七日成佛的滥觞。佛教从东汉传至中国后,西域传道的高僧,源源东来,但大都是严守戒律,遵守佛制,故生活上,便得乞食..

常听说「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也就是说个人修行不同于集体修行,在明师指导下修行和无师自修,更是大不相同。个人修行,应该是在已经懂得了修行的方法和修行的道理之后,而且也要知道如何来解决修行过程中..

超度婴灵的心愿语:想对你说的话有千言万语想对你说,我的宝宝,真要下笔,却又不知该如何说起。首先,我最想说的是:对不起,由于我的无知,没能把你们平安的带到这世上,我无数次的想,如果我还能再遇见你们,我一..

圣空法师开示:修禅的也得念佛开示:圣空法师摘自:《楞严经要解》第一卷你看外面坐着很多人,门外和门里的能一样吗?不一样。门外的看不见我,门里的能看见我是不是?门外的只能听到我的声音,见不到真实之相。门外..

佛在人专,故又行实;末代人滥,形服为上。外生物信,于诸僧海,自感僧福;非谓行缺而消信施。故经云:桥度物也。破戒之人,虽入地狱;口说善法,令生信故。【大意】佛在世时,真实修行的人多,成就圣道的人也多;末..

你看我们有住的时候,我们感到不安,为什么不安?因为你跟你本来的面目不相应嘛。你本来不是这样,你一定要这样,你抗拒真如的结果,你就不安嘛。这个机器的设计本来不是这样操作的,你操作错误,你就跟它原来的设计..

预前若打不彻,腊月三十日到来,管取尔热乱。有般外道,才见人做工夫,便冷笑:犹有这个在。我且问尔:忽然临命终时,尔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迭。前路茫茫,胡..

为什么要这样发愿呢?因为法性无断绝故。因为你既然整个修行,就是正念真如随顺真如嘛,那么真如是时间无尽空间无尽的嘛,它没有断绝的嘛。所以因为法性广大,所以普遍的摄受一切众生,内心是平等不二,不念我相、人..

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佛菩萨示现感应,是为了让你在修行的路上继续走下去,是告诉你:不要以为我们佛菩萨不存在,你最近修行很到位,我们来鼓励一下你。但是,有感应不能执著于它,不要天天修法的生活就想:..

观世音菩萨的方便力特别殊胜。在《普门品》讲到“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提的就是“妙音”,这个地方是很重要!这个“妙音”,意思就是说,诸佛菩萨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你看佛菩..

最理想的坐姿为“七支坐法”。所谓“七支”是指对身体要求的七个要点:1、双足跏趺: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上,称金刚坐(男士用)。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上,称如意坐(女士用)。按有的..

问:怎样念佛才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大安法师答:这几句经文是出自《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就是把眼耳鼻舌身意都摄住,摄在一精明,然后这句佛号声声相续。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首先..

    《入门》感恩您转发支持入门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入门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243/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