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落寺_晋城_山西


碧落寺位于晋城市西北约7.5公里处的泽州县巴公镇,南连氏村东。它背靠碧落山,面对万松岭,坐北朝南,依山而筑,是古泽州境内创建时间最早、建筑规模最大、声望最为显赫的寺院之一。据石窟西窟外石阶旁题记,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六年(482年),完成于唐大和六年(832年),之后五代、宋、金、元、明、清历代都有重修。“云卧山门隔几重,半天吹落碧芙蓉”,清太守朱樟的这句诗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碧落寺周边优美的环境。南北东西杉松栝柏杂众而生,郁郁葱葱,苍苍茫茫,似若碧玉天降,或许,这就是寺名所以用“碧落”之“落碧”本意吧。

碧落寺的整体布局和构建非常独特,它不同于传统寺院的中轴对称形制,而是依山就势分建南北两院,北为主院,南山建观音阁,溪水穿寺而过,中以双桥相连,充分体现了早期佛寺建造自然随意的特点。主院由东而西分列三院,主要建筑有五佛殿、七星洞、西阁以及斋堂、僧舍等等。东院现存有北齐及唐代石窟三窟,为碧落寺最具价值之所在。三窟中开凿年代以西窟为最早,就其风格特色及窟门外“大齐武平七年”题记可推断其当属北齐遗物。中、东二窟均为唐代遗物。造像神态自如,肌肤丰润,比例适度,装饰华美。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历史上的多次破坏,碧落寺的石窟造像损坏程度非常严重,西窟还算相对完整,有9尊基本完整的佛像,中、东二窟的14尊唐代造像,全都没有了头部,肢体残损也相当厉害。

北面就巨大的连山石而开凿洞窟3个,小龛64个,大小雕像共102尊,主要是佛、菩萨、弟子,还有武士、供养人等,有坐有立,形态各异,雕工洗练,隽秀精美。菩萨,圆形头光及舟形背光全副素面,莲座简化成圆形小蒲团状或十脆不施莲座。些许原始,些许古朴,却气魄天然,雍容自就。窟前原覆以殿宇,即东阁,八柱七开间,入则为窟龛,设计构思巧妙之至。今殿阁已毁,但从幸存的台明、柱顶石以及窟龛上方当年为架梁而凿的小阶台来看,我们仍可以想象其曾经的恢宏气势。

西窟门高1米,宽0.83米,平面为长方形。窟内雕佛、菩萨、供养人、力士等像工计65尊,坐佛着袈裟、罗结肉髻,结袈而坐,舟行背光,有北齐武平七年题记。在西窟的内壁上,在窟内或坐或立、或大或小的佛、菩萨、弟了间,布满了供养人线刻画像及题名,其中供养人题名84处,线刻供养人近千。略计有像主21人,大都邑主6人,邑主1人,教化主2人,都维那5人,维那4人,邑子44人,另外尚有比丘、比匠尼等多人。根据题记和记中职官等推断,大部分为南北朝时刻,少量的为唐代物,可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增刻的结果。画中人物大都头梳高髻,腰系羊肠纹裙,袒胸露臂,或赤足,或高靴,显露出一种庄重秀丽、温柔典雅、明朗而含蓄的神情,衣褶纹饰随肢体的运动而起伏聚散,流和如铁线描,既显现出丝质服装的柔软光洁的特性,又透露出覆盖于衣服下的人的肌体之美。作者巧妙运用阴阳结合的线刻技法,使得线条柔和流畅、疏密有致、刚柔相济,颇具神韵。

中窟平面呈长方形,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主尊阿弥陀佛通高2.3米,结跏跌坐,左手似结施与愿印,右手似施无畏印,衣饰华美,线条流畅,衣裙由座上下垂,形成“落裙”。虽头部已残缺,但仍透体尽现雍容典雅的气质。加上那美观大方的火焰纹背光,更烘托出了大佛的崇高与神圣。窟外壁上有唐、武周、宋、金、元各代题记多处。东窟门拱形,平面呈长方形。窟内北壁雕佛,坐于须弥座上,着袈裟,左手置于膝上,右手似为说法势,佛两侧有阿难、迦叶2弟子,还雕有菩萨、力士等像共计7尊亦为唐代开凿。北魏中晚期造像一般为秀骨清像,服装为汉式宽衣博带,庄严慈祥,面带微笑,显现出文雅、和善、亲切的神情,具有汉民族文化特有的凝重、典雅气息。这种式样一度风行北魏全境,成为造像的规范,碧落寺西窟亦即如此。那一尊尊充满生命活力,极富人间气息的佛像就像刚刚离开遥远神秘的古代天国降临于人世,造型古朴,汉风扑面。

点赞推荐

问:我们要往生净土,修学佛法就要听法师的,而法师又这么多,说法又各不相同,我们怎么依止才对呢?常敏法师:我们修学佛法,要听从世尊的劝导,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往生净土。学习佛法还是要有自己的发心,要..

今日与大家说说什么是隔空超度婴灵,隔空超度婴灵可靠么?首先隔空超度也是叫作远程法事超度,也就是本人不用到现场,按照法事师傅要求提供相关的法事资料信息即可,法事效果是一样,至时便会由法师来代为上表文书,..

当有了堕胎之事以后就会有婴灵形成,这与时间没有关系,即使你是怀孕一日,堕胎了都是会有婴灵形成。堕胎婴灵非常难超度,一定要真诚忏悔,真诚做功德。堕胎婴灵,为他们诵经念佛、做各种善行,功德回向他们离苦得乐..

慈悲心是成佛的种子,一般表述为大慈大悲,或者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能做到真实无伪的程度,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要能真正做到真实无伪的慈悲心,那一定要证到了空性,从空性升华的慈悲心才够得上这样的水平。那么..

转眼之间,我学佛已经整整十年。在这十年中,我从一个对佛法一无所知的门外汉,逐渐变成一个听经闻法、读诵经典的佛教信徒,还归依佛门成了真正的佛弟子。回首十年的学佛历程,佛法给我带来了诸多人生改变。佛法不仅..

禅七的起源,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佛陀在菩提树下自誓:若不成道誓不离金刚宝座,实为七日成佛的滥觞。佛教从东汉传至中国后,西域传道的高僧,源源东来,但大都是严守戒律,遵守佛制,故生活上,便得乞食..

常听说「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也就是说个人修行不同于集体修行,在明师指导下修行和无师自修,更是大不相同。个人修行,应该是在已经懂得了修行的方法和修行的道理之后,而且也要知道如何来解决修行过程中..

超度婴灵的心愿语:想对你说的话有千言万语想对你说,我的宝宝,真要下笔,却又不知该如何说起。首先,我最想说的是:对不起,由于我的无知,没能把你们平安的带到这世上,我无数次的想,如果我还能再遇见你们,我一..

圣空法师开示:修禅的也得念佛开示:圣空法师摘自:《楞严经要解》第一卷你看外面坐着很多人,门外和门里的能一样吗?不一样。门外的看不见我,门里的能看见我是不是?门外的只能听到我的声音,见不到真实之相。门外..

佛在人专,故又行实;末代人滥,形服为上。外生物信,于诸僧海,自感僧福;非谓行缺而消信施。故经云:桥度物也。破戒之人,虽入地狱;口说善法,令生信故。【大意】佛在世时,真实修行的人多,成就圣道的人也多;末..

你看我们有住的时候,我们感到不安,为什么不安?因为你跟你本来的面目不相应嘛。你本来不是这样,你一定要这样,你抗拒真如的结果,你就不安嘛。这个机器的设计本来不是这样操作的,你操作错误,你就跟它原来的设计..

预前若打不彻,腊月三十日到来,管取尔热乱。有般外道,才见人做工夫,便冷笑:犹有这个在。我且问尔:忽然临命终时,尔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迭。前路茫茫,胡..

为什么要这样发愿呢?因为法性无断绝故。因为你既然整个修行,就是正念真如随顺真如嘛,那么真如是时间无尽空间无尽的嘛,它没有断绝的嘛。所以因为法性广大,所以普遍的摄受一切众生,内心是平等不二,不念我相、人..

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佛菩萨示现感应,是为了让你在修行的路上继续走下去,是告诉你:不要以为我们佛菩萨不存在,你最近修行很到位,我们来鼓励一下你。但是,有感应不能执著于它,不要天天修法的生活就想:..

观世音菩萨的方便力特别殊胜。在《普门品》讲到“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提的就是“妙音”,这个地方是很重要!这个“妙音”,意思就是说,诸佛菩萨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你看佛菩..

最理想的坐姿为“七支坐法”。所谓“七支”是指对身体要求的七个要点:1、双足跏趺: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上,称金刚坐(男士用)。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上,称如意坐(女士用)。按有的..

问:怎样念佛才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大安法师答:这几句经文是出自《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就是把眼耳鼻舌身意都摄住,摄在一精明,然后这句佛号声声相续。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首先..

    《寺庙》感恩您转发支持寺庙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寺庙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950/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