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感恩,忘记烦恼


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倚赖周围的环境和人。但很多人看不到这一点,对于别人的付出,养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接受习惯,不会真心地感恩别人。相反,有时还会因执著于利益的得失或心理的怨结,产生矛盾。要让自己真正快乐,也给他人带来快乐,我们必须学会感恩。

没有父母,我们不可能来到这个世界上。佛教有一部经,叫《父母恩重难报经》,其中讲了母亲的十大恩德。佛陀告诉我们,我们在母胎的十个月中,母亲的身体就像山岳似的,一天天地加重,虽然如此,母亲还是用心地呵护我们;将至临产,母亲就像得了重病一般,忧愁恐惧死神来侵,但又无以诉说;母亲生产时,五脏就像被撕裂;听到我们平安降生,母亲则欢喜倍常,但是又痛彻心肠。我们的降生是母亲以生命来做赌注,我们的成长更无时无刻离不开母亲的养育之恩:母亲为我们洗濯粪尿等秽物,不惮劳苦;干净的地方母亲让我们睡,自己睡我们尿湿污秽的地方;我们远行在外,母亲日夜挂念,担心我们是不是受累挨饿;我们暂受辛苦,母亲则心酸不已,愿代我们受苦。直到母亲死的时候,对我们的恩爱之心才与我们分离。母恩如此,父恩亦然。如此的深恩,我们怎么能不忆念思报?

没有师长的教育,我们的生命将黯淡无光。想想自己从一个目不识丁的孩童,成为现在的自己,都是师长的恩德。是师长让我们摆脱了愚昧,具有才智和品德;是师长教会我们生存的本领、做人的道理、处事的经验。

我们日常所需一切衣食住行,都是社会为我们提供的。我们往往把这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交易,认为我给钱,你给货,很正常。这是被私利所蒙蔽,只看到了表面现象,却没有想到万一我拿着钱,没人卖给我东西,会怎么样?有个故事说,有一年发大水,一个地主和农民都跑到山上避难。地主带了一袋金子,农民带了些干粮。一天天过去,地主饿极了,想用金子买农民的干粮,农民不卖。结果地主饿死了,农民却活了下来。且不论农民的做法对不对,就此故事可知,我们能够活下来,完全是整个社会在为我们付出,我们也应怀着感恩的心去回报社会。

很多人之所以没有感恩之心,是由于被贪、嗔、痴的烦恼所蒙蔽。贪心让我们把接受和索取当成一种习惯,不会想起感恩;嗔心让我们只看到别人对我们造成的伤害,忘记了别人曾对我们的帮助;痴心让我们只执著于自己,不会思考自己的生命为什么延续。

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师友,感恩社会,我们因他们的付出得以生存和发展。感恩别人是我们内心的真实需求,是让自己身心安宁的需求。

转载至生命时报——人民网

敬佛--公益佛教平台

分享此文积功德,带更多师兄正确修行;

分享方法:点此文右下角“分享”按钮;

下载敬佛APP:手机应用商店搜“敬佛”;

求助微信:jingforuiyi

关注敬佛公众号:jingfo2016

点赞推荐

问:我们要往生净土,修学佛法就要听法师的,而法师又这么多,说法又各不相同,我们怎么依止才对呢?常敏法师:我们修学佛法,要听从世尊的劝导,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往生净土。学习佛法还是要有自己的发心,要..

今日与大家说说什么是隔空超度婴灵,隔空超度婴灵可靠么?首先隔空超度也是叫作远程法事超度,也就是本人不用到现场,按照法事师傅要求提供相关的法事资料信息即可,法事效果是一样,至时便会由法师来代为上表文书,..

当有了堕胎之事以后就会有婴灵形成,这与时间没有关系,即使你是怀孕一日,堕胎了都是会有婴灵形成。堕胎婴灵非常难超度,一定要真诚忏悔,真诚做功德。堕胎婴灵,为他们诵经念佛、做各种善行,功德回向他们离苦得乐..

慈悲心是成佛的种子,一般表述为大慈大悲,或者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能做到真实无伪的程度,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要能真正做到真实无伪的慈悲心,那一定要证到了空性,从空性升华的慈悲心才够得上这样的水平。那么..

转眼之间,我学佛已经整整十年。在这十年中,我从一个对佛法一无所知的门外汉,逐渐变成一个听经闻法、读诵经典的佛教信徒,还归依佛门成了真正的佛弟子。回首十年的学佛历程,佛法给我带来了诸多人生改变。佛法不仅..

禅七的起源,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佛陀在菩提树下自誓:若不成道誓不离金刚宝座,实为七日成佛的滥觞。佛教从东汉传至中国后,西域传道的高僧,源源东来,但大都是严守戒律,遵守佛制,故生活上,便得乞食..

常听说「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也就是说个人修行不同于集体修行,在明师指导下修行和无师自修,更是大不相同。个人修行,应该是在已经懂得了修行的方法和修行的道理之后,而且也要知道如何来解决修行过程中..

超度婴灵的心愿语:想对你说的话有千言万语想对你说,我的宝宝,真要下笔,却又不知该如何说起。首先,我最想说的是:对不起,由于我的无知,没能把你们平安的带到这世上,我无数次的想,如果我还能再遇见你们,我一..

圣空法师开示:修禅的也得念佛开示:圣空法师摘自:《楞严经要解》第一卷你看外面坐着很多人,门外和门里的能一样吗?不一样。门外的看不见我,门里的能看见我是不是?门外的只能听到我的声音,见不到真实之相。门外..

佛在人专,故又行实;末代人滥,形服为上。外生物信,于诸僧海,自感僧福;非谓行缺而消信施。故经云:桥度物也。破戒之人,虽入地狱;口说善法,令生信故。【大意】佛在世时,真实修行的人多,成就圣道的人也多;末..

你看我们有住的时候,我们感到不安,为什么不安?因为你跟你本来的面目不相应嘛。你本来不是这样,你一定要这样,你抗拒真如的结果,你就不安嘛。这个机器的设计本来不是这样操作的,你操作错误,你就跟它原来的设计..

预前若打不彻,腊月三十日到来,管取尔热乱。有般外道,才见人做工夫,便冷笑:犹有这个在。我且问尔:忽然临命终时,尔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迭。前路茫茫,胡..

为什么要这样发愿呢?因为法性无断绝故。因为你既然整个修行,就是正念真如随顺真如嘛,那么真如是时间无尽空间无尽的嘛,它没有断绝的嘛。所以因为法性广大,所以普遍的摄受一切众生,内心是平等不二,不念我相、人..

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佛菩萨示现感应,是为了让你在修行的路上继续走下去,是告诉你:不要以为我们佛菩萨不存在,你最近修行很到位,我们来鼓励一下你。但是,有感应不能执著于它,不要天天修法的生活就想:..

观世音菩萨的方便力特别殊胜。在《普门品》讲到“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提的就是“妙音”,这个地方是很重要!这个“妙音”,意思就是说,诸佛菩萨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你看佛菩..

最理想的坐姿为“七支坐法”。所谓“七支”是指对身体要求的七个要点:1、双足跏趺: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上,称金刚坐(男士用)。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上,称如意坐(女士用)。按有的..

问:怎样念佛才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大安法师答:这几句经文是出自《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就是把眼耳鼻舌身意都摄住,摄在一精明,然后这句佛号声声相续。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首先..

    《初识佛法》感恩您转发支持初识佛法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初识佛法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949/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