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真不动
真不动
真不动 修持的对象,就是修持的本身; 在修持之外,并无另有修持的心, 凡夫分别为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 仔细观察寻找起念的心,却遍寻不着, 回心返照而发现:起心动念的主体,正是此能观察的心。 凡夫分别为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 外境的变迁,成坏、高低、上下的形成,及生死的循环,只不过是表相而已!是靠我们唯一的心性去察觉,去计较分别,才有好有恶,有美有丑的。一旦执着于此变化无常的表相,善恶业障即由此而生。善业、恶业一样是业障,同是轮回的因素, 佛是无业人!若能了此,即知业障本来空,因痴迷而徒自取舍! 仔细端详,外境本身并无过错,只因为执着才成障碍。 当内心的观感有所改变时,所见外境的反应也随之改变。 若能对此心性所见外境的表相,不论好与恶、美与丑、虚与实,始终不执、不取,便能无为而显清净觉性,因本具足,只须不动即是。 虽身处红尘恒动中,而其心常不动,是名真不动! 真不动才能恢复本来面目,无得而得。 不执、不取是说:依然如过去的待人处世中,尽力去完成,而所生的结果,不管如意与不如意,心境上均无须在意。但物质方面依然如往昔,依法去维护自己的权益, 只是不管其结果如意与否,均不分别计较,即名不执、不取。 并非放弃权益,让自己困苦生活,甚至无法生活,自以为是修行。 其实这是误解佛法,并与世法相碍,修行将无以为继,枉然一生! 这是心念的不执、不取,非物质的不执、不取,只要尽了人事,收获如何就无须在意了,自然对物质不强求! 因心念有无碍的本质,想到什么就能生什么, 它超出时空的限制,故依心而生的境相,才能不断的生起! 若心念为欲望所牵,则烦恼亦随心念不断的生起,故成无边的烦恼。一旦触及,则烦恼无能断尽! 也正因心念有无碍的本质,故若能于外境其心真不动, 即能无念、无欲,即能纵横自在,则顺逆诸境不动其心,邪念不能入,咒术不能加,入火(烦恼)不焚、入水(灾祸)不溺, 是心为金刚不坏法身,是心为不动明王本尊! 恬淡修成随缘性; 无求养成平常心! 与人相处,不卑不亢而随缘; 做人处事,尽心尽力而无求。 尽其在我心,丝毫不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