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证得初果的故事


穷人证得初果的故事

初果圣者不是自证涅槃,而是世间观智的成熟生起了出世间观智,见到了涅槃(入流)。又因为见到了涅槃,因此有身见,戒禁取与疑见被断除,在他的心流里永不再生起了。轮回几次,这是佛陀的智慧。

很久以前,有一名穷人靠打零工赚得六升麦子,正想拿回家维持家计时,在半路遇见一位正在托钵的沙门。穷人心想:这位沙门容貌庄严、威仪具足,令人生起恭敬之心。若能供养,不知有多麼殊胜!沙门察觉到穷人的心念,跟随他来到河岸边。

穷人请示:「我有麦子想要供养您,可以吗?」沙门回答:「当然可以。」穷人立即在地上敷衣,请沙门就座。穷人取一升麦子,和成一麵团,供养时起心动念:如果这是位持戒清净的得道圣人,请让我现世成為一个小王国的国王!

沙门食用毕,嘆言:「為什麼这麼少、这麼小?」穷人以為法师食量大、还没吃饱,于是马上再取一升麦子,和成麵团,并于供养时又起了念头:如果这是位持戒清净的得道圣人,请让我现世成為二个小王国的国王!

沙门伸手取回麵团,依然感嘆不已:「為什麼这麼少、这麼小?」穷人内心不禁思惟:这位修行人食量真是大得惊人!已经供养两升麦子,还嫌太少。不过,既然我已经决定供养,就应该让对方吃饱!边打著妄想,穷人边取出二升麦子,和成一个大麵团,恭敬地供养对方,同时在内心暗暗祈求:如果这真的是一位持戒清净的得道圣人,请让我现世成為四个小王国的国王!

沙门领受后,喟嘆如前:「唉!為何这麼少、这麼小?」穷人一听,将剩餘的二升麦子悉和成团,全部供养道人,并在内心祈愿:如果这确确实实是一位持戒清净的得道圣人,请让我现世作波罗奈国王,统领四小国,证得初果。

沙门取得最后两升麦子,仍嘆息不已:「為何还是这麼少、这麼小?」穷人恭敬地回答:「请您尽量食用,假如不够,我愿意变卖身上的衣服,换取饮食再供养您!」沙门闻言,便将钵中五升麵团悉数退还给穷人。

此时,大惑不解的穷人不禁问道:「尊者,您原本嫌麵团太少、太小,现在為什麼只吃一升,不全部吃完呢?」沙门回答:「你供养我一升麵团时,内心冀求成為一个小王国的国王;供养第二升麵团时,只求作两个小王国的国王;供养第三、第四升麵团时,只愿现世成為四个小王国的国王;供养剩餘两升麵团时,亦仅仅发愿作波罗奈国国王,统理四个小国,并于其后证得初果。所以我一次又一次提醒你:你的愿怎麼这麼少、这麼小?并不是因為所供养的麵团数量多寡啊!」

穷人一听,產生种种自我怀疑:现世成為统理四小国的波罗奈国国王并非小事啊恐怕不会应验吧!可是,能够知道我的心思,必定是得道圣人,是殊胜的大福田,应该不会欺骗我才对呀!

沙门察觉到穷人种种心念,于是将手中的钵拋掷到空中,腾空飞起,化成量齐虚空的巨大身形;随之又缩小如微尘,一化无量,无量化一,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行走在水面上如同行走在地上一般平稳,行走在地上如同在水中滑行一样迅捷轻快。在种种不可思议的神通变化之后,沙门对穷人说:「好好发愿,发大愿,内心不要怀疑忧虑!」言毕隐身而去,不见踪跡。

穷人亲眼目赌圣者示现神通变化,对佛法、布施功德信心大增,于是决定出发到波罗奈国首都去。在半路上,碰巧遇见波罗奈国国王的宰相,宰相仔细端详衣衫襤褸的穷人,开口问道:「你莫非是某某人的儿子吧?」穷人老实回答:「的确。」宰相再问:「怎麼会沦落到这种地步呢?」穷人不禁悲从中来:「少时失怙,家道中落,孤苦无依、无亲无故,一生都在穷困苦恼中度过,才会潦倒落魄到这种地步!」

宰相亲自带著穷人,来到国都王宫,入宫向波罗奈国王稟报:「国王,您某某亲戚的儿子现在正在宫门外,憔悴贫苦。」波罗奈国国王敕令臣下引进穷人,问明身世原委之后,证实的确是亲人的独生子,再三叮嚀务必亲近自己,切莫远离、流浪异乡。

七天之后,波罗奈国国王重病不治,舍报往生。眾臣商议:此王素无子嗣,仅仅这名穷子,是现存唯一至亲,宜应推举他作波罗奈王,统领四小王国。

穷人先前布施圣者所发的愿实现了,然而登上王位之后,却不行仁政,广肆暴虐,令百姓苦不堪言。此时,当年应供的得道沙门忽然现身于波罗奈王宫宫门前,于虚空中结跏趺坐,对恶王开示:「你先前发愿要证得初果,為何现在广造恶业,违背本愿?」随后对他广说种种妙法。恶王见恩人示现,懺悔自责,惭愧悔过,行善修道、精进不退,终于证得初果。

点赞推荐

嘎玛仁波切:一个人最大的福报,是来自别人的祝福,尤其来自濒临绝望的人有人在布施时,会怀疑对方的真假,其实如果有布施之心,就不要担心对方是否值得布施。如果动机清净无私,布施出去时,功德就圆满了。真假问题..

张氏住在酇邑下殷,和王氏同皈依一位师父,法名叫净音。她也修念佛法门,也一样得不到丈夫的欢心,和王氏的遭遇很相似。虽然丈夫百般折磨,但是她的向道之心始终不退。后来得了瘫病,卧床休养几年,然而她始终念佛..

元必才必才,字大用,俗姓屈,台州临海人。母亲赵氏,信奉佛法极为恭敬,梦到一位外国僧人入厅堂来,醒了之后即生下孩子。年十二岁时,依止报恩寺的瞿法师出家。不久之后,进受具足戒。后来受业学习于玉冈润法师,..

我爷爷于1992年因脑出血去世,享年74岁。他去世后曾发生过一件不可思议的灵异事件,我至今记忆犹新。我大伯有四个儿子,老三小名叫华标,老二叫华里。华标因与大伯吵架后负气离家出走,七八年音信全无,害得全家人..

古人观测天象,发现在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东方地平线上升起了龙角星(角宿),故称为龙抬头。民间认为,龙是掌管降雨的神仙,而降雨多少直接关系到一年庄稼的丰歉,所以人们在这一天焚香祷告,敬龙祈雨,祈求来年风..

现代人因为工作压力或其他因素,常有熬夜睡眠不足的问题,长时间下来,将对身体造成极为严重的伤害。有些人原本一向身体健康,但在连续熬夜数晚后,突然第二天起床会觉得很疲劳,一闭眼就想睡觉,而且会腰酸背痛,..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句老话:早吃姜,补药汤。就是说每天早晨三片醋泡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今天就来说说生姜!吃姜为何能保养心脏呢?根据相关的临床研究,吃醋泡姜让脾胃功能正常,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心脏病..

味道环顾现实,每个人的境遇不同,所要求的也不同,对待生活的满意程度更不同。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过着普通平常的生活,评价这种生活究竟是好还是坏,客观状态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主要还是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谁也..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一种瓜,是咱中国百姓家经常吃的蔬菜,它就是南瓜。南瓜所含的淀粉、碳水化合物较高,在分类上是属主食类食物,其实,您可别小看了南瓜,它可不是一般的家常菜,南瓜的背后藏着一个连医生都不会..

地藏法门的修学,要求很高梦参老和尚《浅说地藏经大意》地藏法门的修学,要求很高,比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比带业往生还要高一层。在人天福报上,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做得如何呢?做得够不够?或者有人认为我差不多..

用佛教的语言来说,梅艳芳往生了。往生,意谓开始,另一个阶段的开始,而非终结。目送着她上路的好友、为她修法助念的仁波切,描述阿梅庄严殊胜的往生过程。2003年12月29日晚上,阿梅病情告紧,各方友好都涌到医院..

01人体节律之7日节律西方近代才发现人体生物钟,而我国二千五百年前的《黄帝内经》里就已经详细地描述了人体生理、病理的昼夜节律、七日节律、四季节律、年节律、六十年节律、三百六十年节律。就以七日节律来说,张..

这个「不共无明」,是修学大乘佛法一个非常重要的所观境,所以他特别从前面的六种过失当中,把「不共无明」提出来,特定的加以解释,就是你要了解这个贼,你才有办法把这个贼消灭。真义心当生,常能为障碍, 俱行一..

回向二字,对学佛修道的人非常重要,华严经普贤菩萨有十大行愿,最后第十行愿就是普皆回向。关于回向在华严经上有详细的分析解释,总共有四种意义。(一)回因向果:一切事有因必有果,如播稻种于田土中是因,将来成..

为人处世,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不要只有一张挑剔的嘴巴。会欣赏别人,内心是丰富的善意,而一味挑剔的人,生命中只有荒芜。欣赏,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学会欣赏别人,你会更优秀。..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思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简称扎西奇寺,一般称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

心灵之旅,从这里开始关注净尘,品读内心真实的自己(一)从前有只青蛇所化的妖精,专吃精壮男子。那日,它盘在官道上等待猎物,等了一天都未有人来。黄昏时分,只见一和尚远远而来。青蛇想:虽然是个和尚,却也是..

分巨商家居安防证悟以后,每个念头都是修行鼻能嗅诸香,妄执性非有,色相二俱亡,真空亦如是。鼻识的道理也是一样。当鼻子闻到气味的时候,菩萨立即能感觉到空性。在菩萨证悟空性的智慧当中,色相二者都不存在,对..

“保合大和”,就是要保持着这种和谐自然的关系。“乃利贞”:“利”指和谐有利;“贞”是正的意思,而且这个“正”是永远纯正。也就是说,只有顺着和谐自然的关系去做,才能使万物祥和。这种利益是真正的利益,是..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山药富含果胶、DHEA、多巴胺、矿物质、黏蛋白,真可谓是营养塞人参了山药不光补中益气,富含18种氨基酸,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营养成分叫做DHEA(青春因子),对抗衰老和增强免疫力有重要作..

    《佛典故事》感恩您转发支持佛典故事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佛典故事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category/3473/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