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累了默念《心经》这三句话,不论什么事,都会改变!


心大则福大,心无量则福无量。
相传,释迦牟尼花21天,讲了80卷《华严经》花12年,讲了180万字的《阿含经》但仅有260字的《心经》他却足足讲了22年!
四祖道信禅师曾说:“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世间之事,皆在于心。当你读懂了《心经》里的这三句话,就有了改变人生的神秘力量,必将福气盈门。

1、心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有位哲人曾说:“世上没有跨越不了的事,只有无法逾越的心。”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是苦难重了、事情大了,走不出来。其实,是我们的心还困在过去。
有这样一个故事。
曾经有个人,年轻时遭人陷害,后来冤案虽被平反,但他已经坐了八年牢。
出狱后,他终日不开心,总是骂骂咧咧:“我真倒霉,人生最好的年华,都在大牢里荒废了。我吃了那么多苦,那个陷害我的家伙,就算把他千刀万剐,也难泄心头之恨!”
一直生活在痛苦中的他,六十五岁时,生命也快要走到尽头。
慧通禅师前来看望:“都过去那么多年了,何苦耿耿于怀呢?”
他气若游丝,仍喃喃道:“大师,我是被冤枉的,如何释怀,那个人把我的人生都毁了。”
禅师摇摇头:“你在里面坐了八年牢,在外面又坐了整整三十年牢。真正毁掉你的不是那个人,而是你自己的心啊!”
是啊,一个人一直放不下过往,总是在委屈、怨恨、痛苦中度日,哪怕身体自由了,心却始终困于囚笼。
《心经》有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万物有生有灭,皆是梦幻泡影,所有的痛苦,并不在于外物,而是源自内心。
心不住在往事的牢笼,就能走出挫折、困难的迷雾,真正获得自由。
而生活中,因名利斤斤计较,为得失耿耿于怀,看似是被生活折腾,其实都是自我折磨。
人生不长,快乐本就不多,何不放开怀抱,放下痛苦的过往,拥抱幸福的新生。
2、你的世界 就是你内心的映射
有这样一则故事。
曾经有两个书生学业相当,都有望考取进士,于是他们结伴上京赶考。
路过一片树林时,突然一只小鸟摔下来,死在他们脚边。
高个子书生没当回事,继续往前走。
矮个子书生心里咯噔一下“鸟落在地上,岂不是“落第”吗?”
他看着鸟沉默许久,而后才追上高个子。
到了京城,他越来越郁闷,满脑子想的都是考不中的悲哀。
结果,考试那天,他心中被“落第”纠缠,答题毫无思路,最终名落孙山。
而高个子书生,一心高中,答题行云流水,果然金榜题名。
不相干的事,一个没当回事,一个瞎想事,最终结果天差地别。
《心经》有云:“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外在的环境,遇到的事情,都是虚幻的,并无好坏之分,真正定义它的是我们的内心。
心就是一面镜子,会照出世界的样子。
一旦有了妄念,心镜就扭曲变形了,成了哈哈镜,让世界失了真。
这便是《心经》中所说的无明心,也就是不明白的心。
我们每天都在遇事,若是内心无明,则看不清世界,更看不清自己,最终就会搬起莫须有的石头,砸疼自己的脚。
相反,遇事少想些,多专注于起初要做的,则能安然以对,过好小日子,收获大幸福。
3、心越清净 人越自在
佛曰:“一念一清净,心是莲花开。”
很多时候,我们内心不清净,旁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搅得我们不得安宁。
星云大师曾讲过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个人给他的母亲过八十大寿,请唐伯虎为他母亲题诗。
唐伯虎提笔便写:“这个女子不是人。”
这个人很生气,心想“这个唐伯虎居然骂我妈,早知道不叫他题了。”
过了一会儿,唐伯虎慢悠悠地,边喝茶边写下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
这个人,一下子又开心起来,“写得太好了,夸我母亲是仙女。”
唐伯虎接着又写:“养个儿子会做贼。”
这个人又难受了“竟骂我是贼。”
最后,唐伯虎写了句:“偷得仙桃供母亲。”
这个人的心情又雨过天晴“写得好!说我到天宫偷桃供母,孝心可嘉。”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短短四行字,就能让一个人,有这么大的情绪起伏。
故事虽然夸张,却是我们日常的真实写照。话还没说完,事情还在发生,我们就坐不住了,情绪就上来了。
落在纸上三两语,听在耳中一席话,轻易就能搅扰内心,弄丢自在。
在乎他人眼里的样子,纠结他人给的选择,完全忘记自己是谁、究竟要什么,被人牵着鼻子走,最终一事无成。
想来,这归根结底,还是欲望太多,心不清净。
《心经》有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情绪不受凡俗影响,行事不因变化波动,坚守内心的清净,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人生无常,凡事先放一放,置身事外想一想,于喧嚣处不慌张,拥挤处不迷茫,福气也就来了。
心若清净了,万事就简单了。

佛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心境广阔的人,不论外界是晴是雨,内心都是天高云阔,总能放空自己,不生苦难。
这便是般若心,能装下世间无穷美好,收获人生旅途珍宝。正所谓“心大则福大,心无量则福无量”。

读懂了《心经》,就能在一花一世界中,快意生活,在一叶一菩提中,绽放人生。

经 云☞ 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向何处度此生,每日更新佛学文章,修行路上同为伴侣,【般若电影】公众号你关注了吗?

点赞推荐

现代人因为工作压力或其他因素,常有熬夜睡眠不足的问题,长时间下来,将对身体造成极为严重的伤害。有些人原本一向身体健康,但在连续熬夜数晚后,突然第二天起床会觉得很疲劳,一闭眼就想睡觉,而且会腰酸背痛,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句老话:早吃姜,补药汤。就是说每天早晨三片醋泡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今天就来说说生姜!吃姜为何能保养心脏呢?根据相关的临床研究,吃醋泡姜让脾胃功能正常,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心脏病..

中国2型糖尿病发病率在过去数十年中呈“爆炸式”增长,中国已成为全球首位的糖尿病大国,每10人就有一人为糖尿病,全球四分之一糖尿病人在中国。一项哈佛大学的研究指出,肥胖、饮食问题、体力活动不足等推高了中国..

冬天南方湿冷,北方干冷。因为寒冷,身体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那么适合吃什么呢?接下来,小编就跟大家说一说7种适合滋补的食物。莲藕第一种就是莲藕。如今正是鲜藕上市的时候,天气干燥,多吃些藕能够起到养阴清热..

弘化社昨天顶圣眼天生等者,谓人气已断,通身冷透,唯头顶独热者,则必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也。眼天生者,若眼及额颅处独热,则生天道。心处独热,则生人道。肚腹独热,则生饿鬼道。膝盖独热,则生畜生道。脚板独热..

近日,英德市大洞乡农民杨贵宝上山打柴遭到一头野猪追杀时被大蟒相救的稀奇事,在当地传为美谈。11月11日上午10时,农民杨贵宝吃完早饭,携带砍柴工具上山打柴,大约到中午12时,当他打好柴准备返回家时,突然从山..

我刚学佛不久,听人说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能消宿世业障,我于去年腊月二十开始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每天坚持至少一部,有时时间宽余,读到四部。至今,已经读诵一百多部。在这期间,在我身上,发生了许多不..

你知道吗?诱发高血压的真正凶手不是盐,而是钠!重要的事说三遍:钠!钠!钠!很多人以为食用盐是引发高血压的元凶,其实真正的元凶是食用盐中的钠。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天钠的摄入量是 5 克。钠从哪里来?除了..

凉拌芝麻海带-材 料-海带、盐、蔬果粉酱油、香油、芝麻-做 法-1.将海带丝用凉水浸泡24小时后清洗干净,切成长段;2.放入盆中,放入盐、蔬果粉,抓拌均匀;3.放入酱油、香油拌匀;4.盛入盘中,撒上白芝麻 。胡萝卜砂..

作者:张玉霞来源:vegan莲世界读书共学汇这是我们从事时令养生工作中经历的两个真实的故事。写下它们是为了理性的思考︰人生是醉生梦死,还是明心见性?这完全取决于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因为宝贵的生命掌握在自己..

大家都知道有“世界无烟日”(5月31日)、“世界无车日”(9月22日)等,但是还有两个重要的日子往往没有引起注意。一个是3月20日的“世界无肉日”(Meatout),一个是11月25日的“世界蔬菜日(也称国际素食日)”(..

上班族一定要看下,有需要就收藏起来吧!一、小炒豆干作者/豆果美食 | 子言厨房-材 料-烟熏豆腐150克、青辣椒30克、红辣椒20克、姜10克、生抽5克、蔬果调味粉5克、水淀粉适量-做 法-1. 将烟熏豆腐洗净切成丝,装盘..

淋巴是人体一大排毒系统,存在于人体的各个部位,对于人体的免疫系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不光要给肝脏排毒,也要记得给淋巴排排毒。那么给淋巴排毒吃点什么食物合适呢?现在就来了解一下哪些食物能帮助我..

做西蓝花,有人焯水,有人直接炒,都不对!大厨教你最正确做法。说起西蓝花,很多人不是真心喜欢吃,因为烹调出来没什么味道,大家都是因为西蓝花的营养去吃它的。就拿瘦身人士来说,每天都吃水煮西蓝花,如同吃草..

食谱|珠海市普陀寺 ZHPTS01罗汉笋炒口蘑原料:罗汉笋、口蘑、中芹、红椒调料:盐、素蚝油、蘑菇精、生抽、生粉水、香油做法:①罗汉笋斜刀切片,口蘑洗净切片,中芹洗净切段,红椒洗净切菱形。②将以上调料兑成调味..

最近,一位51岁的日本“阿姨”在网络爆火,引起不少网友议论,竟然还有20来岁的小鲜肉向她表白!?不是吧!这阿姨她凭什么?结果,“阿姨”真人一露面,网友们表示惊叹:这阿姨51岁?说是20多岁都有人信!而且,这..

1死主阎罗是不可信赖的,不管你的罪业有没有清净,有病也好、没病也好,他随时都会降临。可见,人的寿命一点也不可靠,相当的脆弱。我们都知道,死亡会突然降临的,法王如意宝在《忠言心之明点》中说:“死主大敌如..

通过学习听闻佛法,明白了世间的真相,发现许许多多的人,都在从事一些饮鸩止渴的行业,确实苦不堪言!在此与大家分享这些道理,希望不明白因果报应的人,有所醒悟。下面提到的这些行业,在佛法里都属于黑业,或者叫..

近世科学促进了机械工业的发达,为人类带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可是维护人类生存安全,与生活幸福的技能与学术,却未能随科学的进步而并驾齐驱。如救世救人的医学发展,远不如科学武器残害人类的快速与急烈。尤其在..

从前孔老夫子的外公,他看到孔家祖上五代修善积福,他就判断这样的家庭后代一定出人才,于是决定把女儿嫁入孔家,不久便生出了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佛在经中讲过,一个家庭是否能人才辈出,都具备几个相同的征兆,老祖..

    《般若电影》感恩您转发支持般若电影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般若电影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category/329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