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报,如何才能用之不竭?


有一次,佛陀来到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憍萨罗国波斯匿王前往礼见佛陀,请求佛陀及僧团能在舍卫城住上三个月,接受他的供养。

在一次饮食供养后,波斯匿王对佛陀说:“世尊!我曾经听您说:布施给畜生,可以得到数以百计的福报,布施犯戒人为千,布施持戒人为万,布施离欲仙人为亿,布施须陀洹则难以计算,更何况是须陀洹以上的圣者了。我今天供养了世尊及众比丘僧,因此,所获的福德,应当不可称计。我所作功德,今日已办。”

佛陀听了,告诉波斯匿王说:“大王!不要这么说!作福是不嫌多的。为何说作福不嫌多呢?因为众生的生死轮回,实在长远得难以计算。过去久远劫前,我在因地时做过一个国王,名叫地主。那时,地主大王七万年供养如来,七万年供养舍利,只想以此所作的功德,在生死中得到福报享用,而不曾修道求解脱。

当时所作的福德,早已耗尽,连毛发般大小的福德都没留下来。怎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生死轮回长远得难以计算,在那么长的时间中,再多的福报都会被耗尽,不留一丝一毫。”

佛陀又告诉波斯匿王说:“不要说‘我所作福业,今日已办。’你应当说:‘我如今所有身口意的所作所为,只求得到究竟的解脱,不求轮回生死的福业。’”这样,便能得到长远无量的安乐。

福报好比土壤,福报好的人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壤,无论种什么都能顺利地丰收。而欠缺福报的人,即使有才华,即使很努力,却不一定有与之相匹配的收获。

在佛教中,把培植福报称为“种福田”,春天播种,秋天才能收获。福报并不是上天的格外恩赐,而是各人往昔的业力、种下的福田使然。

那么,我们要如何积累更多的福报呢?又该如何正确使用自己的福报呢?

1

为什么我们福报不具足?

第一、人的福报本来就是有限的,如果加上拼命享受,福报将越来越小。
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包括车子、房子、饮食、衣服,都来自福报的转化。福报是无形的,但物质是有形的,无形可以转为有形。
我们做了一点善事功德,一定要记得藏起来,不要求物质享受。福报是用来修行,用来遇到善知识的,而不是享受物欲的。
第二、因为没有智慧的缘故,即使福报来了,也要很小心。
现在生活好了,福报消耗得也很快。有的人觉得要吃好的、用好的,就拼命吃、消费,其实是很损福报的。
富贵之苦,胜过贫贱。人没有福报时,造业相对小,有福报时,一旦造业,就很可怕。

2

如何增加我们的福报?

能量守恒不仅用于物质界,甚至用于法界。
人的福报不仅包括可见的物质,身体的健康、人缘关系、智慧深浅,都属于福报的部分。
把福报转为物质来享受的,是最傻的人。
最聪明的人,要把福报转为修道的资粮、成佛的资粮。
悉达多太子的福报很大。他是王子,又已经在修行上得到大成就,但他去托钵,过最艰苦的物质生活。那他的福报去哪里了呢?
他把福报留给了众生,但是他的福报不会减少,因为一滴水归于大海,水就不会干涸。所以每个佛弟子都蒙受佛的恩泽,都要感恩佛陀。
在人世间,我们行善、布施、持戒,应该要追求生生世世的永久福德,而不是一世一时的短暂福报。
如《金刚经》所言,一生一世的幸福是有限、有量、有尽、有为、有漏;永久的幸福是无限、无量、无尽、无为、无漏、盗贼不能偷、水火不能侵、永恒不缺失的幸福。

福德具备了,还要进一步修智慧。只有福报,没有智慧,就好比片轮难行,单翅难飞,必须融和了智慧的福报,才算功行圆满,才能运用智慧把自己的福报回馈给一切众生。

经 云☞ 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向何处度此生,每日更新佛学文章,修行路上同为伴侣,【般若电影】公众号你关注了吗?

点赞推荐

嘎玛仁波切:一个人最大的福报,是来自别人的祝福,尤其来自濒临绝望的人有人在布施时,会怀疑对方的真假,其实如果有布施之心,就不要担心对方是否值得布施。如果动机清净无私,布施出去时,功德就圆满了。真假问题..

张氏住在酇邑下殷,和王氏同皈依一位师父,法名叫净音。她也修念佛法门,也一样得不到丈夫的欢心,和王氏的遭遇很相似。虽然丈夫百般折磨,但是她的向道之心始终不退。后来得了瘫病,卧床休养几年,然而她始终念佛..

元必才必才,字大用,俗姓屈,台州临海人。母亲赵氏,信奉佛法极为恭敬,梦到一位外国僧人入厅堂来,醒了之后即生下孩子。年十二岁时,依止报恩寺的瞿法师出家。不久之后,进受具足戒。后来受业学习于玉冈润法师,..

我爷爷于1992年因脑出血去世,享年74岁。他去世后曾发生过一件不可思议的灵异事件,我至今记忆犹新。我大伯有四个儿子,老三小名叫华标,老二叫华里。华标因与大伯吵架后负气离家出走,七八年音信全无,害得全家人..

古人观测天象,发现在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东方地平线上升起了龙角星(角宿),故称为龙抬头。民间认为,龙是掌管降雨的神仙,而降雨多少直接关系到一年庄稼的丰歉,所以人们在这一天焚香祷告,敬龙祈雨,祈求来年风..

现代人因为工作压力或其他因素,常有熬夜睡眠不足的问题,长时间下来,将对身体造成极为严重的伤害。有些人原本一向身体健康,但在连续熬夜数晚后,突然第二天起床会觉得很疲劳,一闭眼就想睡觉,而且会腰酸背痛,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句老话:早吃姜,补药汤。就是说每天早晨三片醋泡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今天就来说说生姜!吃姜为何能保养心脏呢?根据相关的临床研究,吃醋泡姜让脾胃功能正常,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心脏病..

味道环顾现实,每个人的境遇不同,所要求的也不同,对待生活的满意程度更不同。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过着普通平常的生活,评价这种生活究竟是好还是坏,客观状态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主要还是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谁也..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一种瓜,是咱中国百姓家经常吃的蔬菜,它就是南瓜。南瓜所含的淀粉、碳水化合物较高,在分类上是属主食类食物,其实,您可别小看了南瓜,它可不是一般的家常菜,南瓜的背后藏着一个连医生都不会..

地藏法门的修学,要求很高梦参老和尚《浅说地藏经大意》地藏法门的修学,要求很高,比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比带业往生还要高一层。在人天福报上,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做得如何呢?做得够不够?或者有人认为我差不多..

用佛教的语言来说,梅艳芳往生了。往生,意谓开始,另一个阶段的开始,而非终结。目送着她上路的好友、为她修法助念的仁波切,描述阿梅庄严殊胜的往生过程。2003年12月29日晚上,阿梅病情告紧,各方友好都涌到医院..

01人体节律之7日节律西方近代才发现人体生物钟,而我国二千五百年前的《黄帝内经》里就已经详细地描述了人体生理、病理的昼夜节律、七日节律、四季节律、年节律、六十年节律、三百六十年节律。就以七日节律来说,张..

这个「不共无明」,是修学大乘佛法一个非常重要的所观境,所以他特别从前面的六种过失当中,把「不共无明」提出来,特定的加以解释,就是你要了解这个贼,你才有办法把这个贼消灭。真义心当生,常能为障碍, 俱行一..

回向二字,对学佛修道的人非常重要,华严经普贤菩萨有十大行愿,最后第十行愿就是普皆回向。关于回向在华严经上有详细的分析解释,总共有四种意义。(一)回因向果:一切事有因必有果,如播稻种于田土中是因,将来成..

为人处世,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不要只有一张挑剔的嘴巴。会欣赏别人,内心是丰富的善意,而一味挑剔的人,生命中只有荒芜。欣赏,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学会欣赏别人,你会更优秀。..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思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简称扎西奇寺,一般称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

心灵之旅,从这里开始关注净尘,品读内心真实的自己(一)从前有只青蛇所化的妖精,专吃精壮男子。那日,它盘在官道上等待猎物,等了一天都未有人来。黄昏时分,只见一和尚远远而来。青蛇想:虽然是个和尚,却也是..

分巨商家居安防证悟以后,每个念头都是修行鼻能嗅诸香,妄执性非有,色相二俱亡,真空亦如是。鼻识的道理也是一样。当鼻子闻到气味的时候,菩萨立即能感觉到空性。在菩萨证悟空性的智慧当中,色相二者都不存在,对..

“保合大和”,就是要保持着这种和谐自然的关系。“乃利贞”:“利”指和谐有利;“贞”是正的意思,而且这个“正”是永远纯正。也就是说,只有顺着和谐自然的关系去做,才能使万物祥和。这种利益是真正的利益,是..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山药富含果胶、DHEA、多巴胺、矿物质、黏蛋白,真可谓是营养塞人参了山药不光补中益气,富含18种氨基酸,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营养成分叫做DHEA(青春因子),对抗衰老和增强免疫力有重要作..

    《般若电影》感恩您转发支持般若电影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般若电影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category/3299/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