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湖南安化籍名臣陶澍,少年极其贫困,与同乡黄氏定了一门亲事。当地有位吴姓富翁,听说黄家女儿长得漂亮,想谋夺过来做自己的儿媳妇。于是重金游说黄父逼陶澍退婚,陶澍不肯。而黄氏的母亲也不同意,但黄家女儿也看中了吴家财富,并发誓坚决不嫁穷书生。此时黄家有一个养大的婢女黄德芬,挺身而出愿意代替黄大小姐嫁给陶澍。这下可好,黄氏母亲也答应了,全家皆大欢喜。婚后,陶澍也没有怀疑。这一年是嘉庆三年(1798年)。而这一嫁,也彻底改写了两人的命运。四年后(1802),23岁的陶澍高中进士,从此一飞冲天。又28年后(1830年),陶澍出任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成为道光一朝重臣。陶澍的夫人、当初那个替主出嫁的丫鬟黄德芬,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由此完成了从丫鬟到一品夫人的人生逆袭……黄家女儿嫁到吴家后不久,吴家儿子,也就是黄氏的老公仗着有钱,强占他人田地,结果因争田被打死!而吴老太爷(黄氏的公公)去世后,黄氏一人守寡,倍受族人欺凌,家产被侵吞殆尽!他见黄大小姐窘迫可怜,送给她50两银子。黄氏羞愧难当,每天只是抱着银子号泣而不忍用。谁知不久,这50两银子竟然又被小偷偷走了!黄氏彻底崩,自缢身亡……有一年,陶澍的同年(同榜进士)朱士彦在苏州请陶澍看昆曲《双冠诰》。《双冠诰》讲的是一名叫碧莲的婢女,在主母改嫁的情况下,独自含辛茹苦养育小主人成人,最终被立为夫人的故事。陶澍看的时候泪如雨下根本止不住!在场上百人都目睹了这件事(但纳闷陶澍为何如此伤感)……事后朱士彦对人说:“是我的失误!我忘了陶公家里也有一位‘碧莲’啊!”
原文欣赏——
前两江制府安化陶文毅公,与家大人为壬戌同榜进士,同官京师,最相契厚,两家内眷时有来往。先母郑夫人尝语余曰:“陶家年母右手之背有凸起一疣,问其故,则蹙然曰:‘我出身微贱,少常操作,此手为磨柄所伤耳。’”先母亦不敢追问其详。后家大人闻于楚南知好云,文毅少极贫,初聘同邑黄氏女。有富翁吴姓者,闻黄女姿色,谋夺为其子继室,以厚利咱黄翁。黄顿萌异志,迫公退婚,公不可,黄女之母亦不愿。而女利吴之富,意已决,又其父主持甚力,遂誓不适穷生。家有养婢愿以身代,女之母许之,文毅亦坦然受之,初不相疑,即今之膺一品夫人诰命者也。后吴姓恃富,又占曾胜田,两相譬斗,吴子被殴死,吴翁亦继卒。族中欺黄女寡弱,侵吞其田产殆尽。时文毅已贵显,以丁外忧归里,始悉其颠末,怜黄女在窘乡,赠之五十金。黄女愧悔欲死,日抱银号泣而不忍用,旋为偷儿窃去,忿而自缢。闻文毅今尚每年周恤其家不倦云。按此事传闻情节小有岐互,而大致则同。忆文毅与家大人同官吴中时,朱文定公(士彦)由浙江学政还朝,亦壬戌同年也。舟过苏州,同官演剧,公觞之,文定令演《双冠诰》,文毅至泪承睫不能忍。文定私语家大人曰:“此我失检,忘却云汀家亦有碧莲姊也。”是日,上下观剧者百十人,无不目注文毅者,众口喧传其事,益信。——清·梁恭辰《北东园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