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谷寺三绝碑其实是“五绝”?美籍华人竟然要用黄金来交换


图文来源 | 玄洪法师博客  南京日报李冀

责任编辑 | 善行、善仁

版权归属 | 原作者所有,侵删

南京灵谷寺内有梁代名僧宝志的墓塔,俗称“宝公塔”。宝公塔前旧有石碑一块,因碑上刻有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绘宝志像、李白所作像赞以及颜真卿的书法,故称“唐贤三绝碑”。“唐贤三绝碑”始刻于唐代,是为了纪念梁代名僧宝志和尚而立。

据传宝公塔前旧有一石碑,上刻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绘宝志大师像、李白所作像赞以及颜真卿的书法,被称为“唐贤三绝碑”。此碑始刻于唐代,志公全身像为同时代的张僧繇所画,后唐代画圣吴道子依此摹绘。此画线条流畅、体态飘逸,遂成志公标准像而被刻在石碑上。不久,大诗人李白游金陵时见到此画,顿发思古幽情,信笔写下了四十字的像赞:

“水中之月,了不可取。虚空其心,寥廓无主。锦蒙鸟爪,独行绝侣。刀齐尺梁,扇迷陈语。丹青圣容,何住何所。”

数年后,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又将李白的像赞以正楷重誊,并刻于碑中志公像上方,于是“吴画、李赞、颜书”就成了“三绝”。旧拓上志公像的左右,还有元代书法大家赵孟頫题写的《宝公菩萨十二时歌》。因战火毁坏,史上屡有重刻,至清代第三次重刻时,碑额上端又增添了乾隆第二次下江南时手书的“净土指南”四个字。据说十年浩劫“破四旧”,此碑首当其冲,被推倒后当搓衣板,十多年间碑中文字画像被搓得踪迹全无,上方文字因少遭搓洗而得残留。后被一对碑刻文物造诣很深的美籍华人发现,愿以三绝碑等重之黄金来交换此碑。时人方知其珍贵,将此国宝重嵌于志公墓前,并以铁栅栏加围保护在外。碑文虽已伤痕累累、面目全非,万幸的是劫后还能遗存下来。如今重新立在志公殿后的新三绝碑,是根据南京市博物馆馆藏的拓片复原的。

宋代诗人曾极曾为宝公塔赋诗道:

六帝园陵随劫灰,

独余灵骨葬崔嵬。

行人指点云间鹤,

唤得齐梁一梦回。

三绝碑始刻于唐代,是为了纪念一位叫志公的和尚,据历史记载,笃信佛教的梁武帝特别崇拜这位疯疯癫癫的志公和尚,并尊其为国师。志公死后,梁武帝特地出资在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下建佛塔(该塔在建明孝陵时移至灵谷寺)安葬。与志公同时代的著名画家张僧繇还特地为其画了一幅全身像。

三绝碑的第一绝,就是唐代画圣吴道子根据张僧繇的画摹绘的志公像。吴道子的这张画线条流畅、体态飘逸,深得“吴带当风”的神韵。因此就成了志公的标准像被刻在石碑上。不久诗仙李白游金陵见着此画,顿发思古幽情,信笔写下了40字的画赞一篇。又过数年,大书法家颜真卿任升州(南京)刺史见李白画赞连连称妙,于是以正楷重誊,并刻在碑中志公像的上方。“李赞颜书”就是三绝碑中的第二、第三绝。

今天从拓片上见到的三绝碑内容并不止这些。分列于志公像左右两边的还有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题写的《宝公菩萨十二时歌》,而碑最上面的“净土指南”4字,则是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时书写的。从书法造诣和作者身份上来说,后来两处补刻也称得上是二绝了,因此三绝碑当为五绝碑。

对三绝碑古人也是有描写的。清末名士甘熙曾亲抚其碑,并留诗曰“有碑屹立古殿北,岿然三绝追李唐。”按时间推算,当时碑上已是“五绝”俱成,为何甘熙诗中仍称“三绝”呢?原来这和三绝碑数次毁刻有关。最初刻有唐代三大家真迹的原碑保存时间是最长的,一直到宋末元初的战火中才毁坏。元代时重刻并增赵孟頫页的“十二时歌”,此后明人笔记中就称之为“四绝碑”了。可是“四绝”的名字很快就随着碑的被毁而被淡忘了。当再次重刻时,人们都习惯用它最早的名字三绝碑,如此反复,“三绝”之名就成了历次复刻的命名惯例一直延续至今。

现存的这块三绝碑是上世纪30年代复刻的,年代并不久远,但是上面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有人认为,这也许是多次捶拓所致。但是记者却发现碑最上方“净土指南”以及左右两边“十二时歌”最外侧的两行字清晰完好。而碑中“李赞颜书”已模糊不清,志公像更是踪迹全无。如此“周遭全、中间缺”的现象绝非捶拓过度所致。

中山陵文保老专家道出实情。原来,“文革”初“破四旧”,三绝碑首当其冲,一班“小将”把碑推倒后见其正面比较干净,便抬到一处公共自来水龙头下,权做搓衣板。十多年间楞是将位于碑正中的文字画像搓得踪迹全无,而边缘的文字却因少遭搓洗而残留下来。

这块民国仿刻的三绝碑是否已经失去了价值呢?历史上仿刻的三绝碑中确实有不尽如人意的。明朝大学士杨士奇就对当时的复刻碑很失望。他认为“此重刻者,不复见其书法之妙矣。”但是民国的三绝碑的画赞和画像乃是汪伪时期伪南京市市长蔡培依照一件宋代的原石拓本仿刻的,深得原刻的精妙。

改革开放之初,并无人知道这块已成了“搓衣板”的价值。1981年,一位对碑刻文物造诣很深的美籍华人来中山陵,无意间见到了这块石碑。他表示愿用同三绝碑重量等重的黄金来交换此碑。那时人们才如梦初醒: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国宝。于是将其小心嵌在志公墓前,并用铁栅栏围了一圈细心保护。而一块根据南京市博物馆馆藏拓片而复原的新三绝碑,也已经被重新立在志公殿后,与旧碑遥遥相对。

☟☟☟

学佛修行咨询请加

果坚师父助理微信

欢迎扫码结缘关注

中国佛教报道网视频号

点赞推荐

01芸的妈妈很早就去世了,父亲怕后妈虐待三个孩子,坚持不续弦,自己又是当爹又是当妈,独自艰辛地抚养芸三姐弟成年,并给他们成家成业。芸是老大,嫁到我们村。芸的妹妹嫁到隔壁村。90年代中期,因为夫妻吵架,妹..

偶然看到胡歌一位粉丝的留言,触动很深。入行15年,如今的胡歌,已活成了百万粉丝心中的“灯塔”。24岁之前,胡歌的青春几乎是开挂的。高中起就拍广告,迅速在上海广告界蹿红。大二出道后,凭李逍遥一角,他一战封..

我刚学佛不久,听人说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能消宿世业障,我于去年腊月二十开始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每天坚持至少一部,有时时间宽余,读到四部。至今,已经读诵一百多部。在这期间,在我身上,发生了许多不..

黃柏霖警官:现在最危险最紧急是思想危机黃柏霖警官:现在最危险最紧急是思想危机这一段里面,老法师特别跟我们开示。他说,「救人危急」,在这个地方讲,我们讲说,譬如说饥饿的人,他没有饮食,我们马上送饮食给他..

;四瀑冲指的是生、老、病、死四苦。生苦,每个人都要出生。我们不管是在母胎里,还是出生的时候,都要感受很多难忍的痛苦,你们对此应该有所了解。所有的婴儿都是,刚生下来,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流着泪水,到..

中国2型糖尿病发病率在过去数十年中呈“爆炸式”增长,中国已成为全球首位的糖尿病大国,每10人就有一人为糖尿病,全球四分之一糖尿病人在中国。一项哈佛大学的研究指出,肥胖、饮食问题、体力活动不足等推高了中国..

你知道吗?诱发高血压的真正凶手不是盐,而是钠!重要的事说三遍:钠!钠!钠!很多人以为食用盐是引发高血压的元凶,其实真正的元凶是食用盐中的钠。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天钠的摄入量是 5 克。钠从哪里来?除了..

通过学习听闻佛法,明白了世间的真相,发现许许多多的人,都在从事一些饮鸩止渴的行业,确实苦不堪言!在此与大家分享这些道理,希望不明白因果报应的人,有所醒悟。下面提到的这些行业,在佛法里都属于黑业,或者叫..

现代人因为工作压力或其他因素,常有熬夜睡眠不足的问题,长时间下来,将对身体造成极为严重的伤害。有些人原本一向身体健康,但在连续熬夜数晚后,突然第二天起床会觉得很疲劳,一闭眼就想睡觉,而且会腰酸背痛,但..

近世科学促进了机械工业的发达,为人类带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可是维护人类生存安全,与生活幸福的技能与学术,却未能随科学的进步而并驾齐驱。如救世救人的医学发展,远不如科学武器残害人类的快速与急烈。尤其在..

1死主阎罗是不可信赖的,不管你的罪业有没有清净,有病也好、没病也好,他随时都会降临。可见,人的寿命一点也不可靠,相当的脆弱。我们都知道,死亡会突然降临的,法王如意宝在《忠言心之明点》中说:“死主大敌如..

嘎玛仁波切:超越生与死不生亦不灭超越生与死,不生亦不灭世界上所有的自然现象,必定呈现一正一反。就如花开有花落,日落有月起,昼夜必交替,悲欢有离合,当然有生也有死。如此的自然和常规,以至于我们常常忽视,..

弘化社昨天顶圣眼天生等者,谓人气已断,通身冷透,唯头顶独热者,则必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也。眼天生者,若眼及额颅处独热,则生天道。心处独热,则生人道。肚腹独热,则生饿鬼道。膝盖独热,则生畜生道。脚板独热..

身为婆罗门大宗师,为什么他觉得自己在佛前最好闭嘴?《佛说长阿含第三分种德经》上记载如是一个故事:在鸯伽国一个叫瞻婆城的地方,有一位叫种德的婆罗门学识渊博,善占吉凶,弟子众多,有大智慧,是婆罗门教中著名..

妇人看见帅哥意乱情迷突然发生悲惨一幕一日,邻近舍卫城的村庄中,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有位妇人抱着孩子、拿着水瓶,准备到井边汲水。当时离井不远处,正坐着一位容貌端正的男子在弹琴自娱。 妇人听到美妙的琴音,..

学佛在离婚干预中的运用听了觉平师兄关于“八步骤三种禅修”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的精彩分享,收获颇多。在此之前,我总觉得“八步骤三种禅修”很遥远,虽然分享时头头是道,但与生活和工作并没有什么联系,还是该咋的..

清凉休复禅师悟道因缘昇州(今江苏南京一带)清凉院休复悟空禅师,罗汉桂琛禅师之法嗣,俗姓王,北海(今山东潍坊、高密一带)人。休复禅师自幼出家,十九岁受具足戒。虽然他精进修习禅定和学习经教,但是因为理路未通,故收获..

冬天南方湿冷,北方干冷。因为寒冷,身体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那么适合吃什么呢?接下来,小编就跟大家说一说7种适合滋补的食物。莲藕第一种就是莲藕。如今正是鲜藕上市的时候,天气干燥,多吃些藕能够起到养阴清热..

六字真言颂文字版是修六字真言时的一个版本,而六字真言颂实际上也就是六字真言中的六个字。虽然六字真言中只有六个字,但这六个字蕴藏着无穷的奥妙,隐含着大智慧以及大能力,所以师兄在修六字真言时要用心对待,这..

    《中国佛教报道网》感恩您转发支持中国佛教报道网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中国佛教报道网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category/176/
    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53401/
    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txt/53401.txt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