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来,找找生命的平衡点!
佛陀这样说过,佛经中也记载了很多案例。只要是佛教徒,都承认这一点。不仅于此,科学界发现,人死之后仍有灵魂存在。在医学界,许多医生也认可这一观点。既然灵魂永远存在,轮回永不停止,那么我们就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承担自己的生命。不让它再以当牛做马或更加悲惨的方式生存,感受无尽的痛苦,而要努力超越轮回的限制。
我们该如何做,才能达到这一标准呢?就是不断把生命往善的一面引导。不管是做善事还是修行,都要积极并努力支持它;一旦它要去作恶,即使很难控制,也不要从内心对它妥协,而是要坚持自己对善的选择。
为什么总觉得业障忏不净?
当我们的生命趋向恶业时,要生起强烈的惭愧心,“我不能这样,这样会堕落的”,一定要有这种觉知力!不要认为“今天我做了这个恶业、只要忏悔一下就能清净了”。我们做恶业,是在身口意甚深感受当中去做的,而我们忏悔的质量与恶业的深度却完全不符,所以无法忏悔清净。当我们忏悔的时候,灵魂有没有融入到如做恶业一般的深度?身心有没有完全深入到那种状态?忏悔的心有没有那么虔诚和真诚?如果能达到这种程度和感受,业障就可以清净。
只是我们做不到。忏悔的时候,就是磕几个头,嘴里念叨着“嗡 班杂萨埵吽!我错了,我对不起上师……”有这么容易吗?我们做恶业的时候,可没这么简单!做恶业时,我们完全把生命融入到那个业力当中去了,完全是用接受和喜欢来感受业力的牵引。然后,那种基因就一次次地被留在了生命里,一直发挥着它的作用,影响着我们的生命质量。
尽量不要去参与任何恶业,如果实在避免不了,就要真诚去忏悔。但绝不能认为“这样做应该没问题的,那样做应该也没问题吧”,肯定是有问题的!比如你现在头很疼,但别人偏说“没关系的”,你肯定马上就生气了,“当然有关系!”因为心里难受啊,这就是因果!
业障是什么?虽然我们看不到,但做恶业的时候,业力就像附在我们的细胞里、骨髓里、气血里一样。比如有人经常说自己这里疼、那里疼,他认为这是一种病,却不明白这其实就是业障。大家想想,病是怎么来的?没有因,哪来的果?有因,有缘,才有果。所以,忏悔的时候一定要真诚:“从无始以来到今天,我身口意所做的一切罪业,有意无意地伤害过一切众生,今天在上师三宝面前,五体投地、发自内心地忏悔。”我们不但要忏悔以前所做的恶业,而且发誓以后绝不再做那样的事!
这点我们都能做到。虽然有些事情我们控制不了,没有很高的境界去面对,但很多事情还是可以避免的。如果你给自己找借口,比如要去参加一场婚宴,而婚宴上要杀那么多生命,只要你参与,所有的业障就都得承担,那些众生的怨恨都会跟随你。所以,像这种杀生比较重、恶业循环的地方,以后尽量少去,尽可能以善巧方便去回避。不参与就不会有因果。如果实在避免不了,就尽力护持自己的身口意,谨慎参与。
以前有位居士说:“上师啊,我平时工作必须得接待很多客人,每次吃饭他们都要吃那些活的物命,整张桌上都是这些,没有办法呀!”我说:“那你吃的时候,可以谨慎地吃些肉边上的那些菜,喝点汤。即使没办法避免,也不能大量、放纵地参与,否则因果就会到我们身上,善与恶都是这样。”一定要尽量避免,谨慎对待,不要认为“这不会影响我、这应该是没有业障的”,不能这么认为。
做了这么点小事,有功德吗?
而善业方面,有人讲:“哎呀,我今天就磕一个大头吧,就烧一根香算了,磕好几个大头有什么功德?磕个大头我就睡觉了。”不能这么想。你曾在上师、佛菩萨面前供过一根香的功德,说不定就圆满了你这一世的人身。因为佛菩萨的愿力广大无边,无论信与不信,只要你拜他、求他,都会得到加持和摄受。但这个摄受,并不是为你做皈依的意思。比如,你在佛像、佛塔或者唐卡面前,烧一根香、供一朵花,即使你没有皈依,也没有学佛,但是一个善的因缘已经存在于你的阿赖耶识里面,并播下了善的种子。当种子发芽的时候,你会自然而然地想皈依,会自然而然地遇到佛法,这是因为种子在不断发芽、生长的缘故。所以说,念一句“唵嘛呢呗美吽”,它的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
大家一定要好好利用这几十年的生命,尽心尽力地行持善业,不要完全沉迷于世间的享乐中。生活固然很重要,但是,能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修行中,非常值得。
乔美仁波切曾说:
“我们现在所有的努力和修行,在我们眼睛往上翻的那一天,会比世间的任何黄金、珠宝都更有价值。到那时,我们最需要的就是修行的功德。”我觉得这句教言确实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