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人能够保持天真纯净的童心,就不怕衰老,而且离得道不远了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这是孟子提出来的重点。大人不一定是皇帝,也不一定是大臣;大人可以当皇帝,可以做大臣,也可以做一个最平凡的老百姓。大人是超然的。唯大人可以入圣境,当皇帝则是入圣境为圣王,做宰相则为良相,做老百姓则是一个规规矩矩的圣人。所谓“赤子”,就是婴儿,“赤子之心”,一般人说是童心,但不是幼稚,是形容人的天真、天良之心。
曾子著《大学》,就是所谓的大人之学,最后才“止于至善”,首在“明德”、“亲民”,然后“止于至善”。而普通一个人,能够永远保持他的天真童心,没有机心,就是至善,就是“赤子之心”。明人洪自诚的《菜根谭》中说:“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世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如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他这几句话很有道理,一个人对人情世故知道的少,自己心理上的污染也比较浅。所以年轻人做事,看来是个冒失鬼,但他心里染污少,不知道别人可能心存不正。年纪大了,经历的事情也太多了,看人就不同,办法也多了。因此他主张“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似乎一个人深通人情世故,面面圆融,处处通达;倒不如老实一点,笨一点,保持那分天真比较好。人纯厚,则能保持天真。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最不愿看的一副对联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虽然贾宝玉走的路子不同,也不一定对,但在这一点上,他还是保持了赤子之心。如果以现在的观念来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似乎讲这个人永远长不大,什么事都不懂,等于半个白痴,像这样的人还有什么用?事实上,所谓“赤子之心”并不是长得大或长不大,而是指永远保持干净、纯洁、诚恳、少爱憎、少恩怨、仁慈、爱物的心理。
真正修养的境界,如学佛学道,明心见性,初步都是为了恢复赤子之心。古代有一位女神仙曹文逸,她的两句话说得很好:“无心心即是真心,动静两忘为离欲”,这就是赤子之心的境界。孟子说,只有这样的人,才够得上中国文化所标榜的“大人”,可以做圣君、贤相。
人的修养,是要恢复到“赤子之心”的境界,要怎样才能达到呢?不能以填鸭式的教育硬塞,要以启发式的教育使其自得。这和后世禅宗的教育相同。我们知道,禅宗祖师的教育方法、所走的路线都是这样,也就是“深造之以道”,才能达到“道”的境界。什么是道的境界?在这里暂以孟子的观点来解释,就是恢复到“赤子之心”的境界,也就是由后天修养回复到先天的境界。
要怎样才做得到呢?要他“自得”,也就是自悟。假使不是自得而是被教的,就不能活用。例如现在有许多人学修道,学打坐,一开口就说:老师教我这样打坐的,好像是为老师而修道、打坐的。老师教了重点,教了方法,自己就要能够活用;自己不去体会,不去活用,这就是不能够自得,而是拿到鸡毛当令箭了。
禅宗有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方苏欺君不得”,意思就是学问修养要自得,自己启发自己的灵智,就是道的境界;不是从老师那里填塞进来的,也不是接受的,否则就变成了宗教的教条式信仰,那并不是道。
只有自得的,则能“居之安”,而“居之安”并不是指房子住得好,是指平常都在自己所得的本位中。“居之安则资之深”,这个“资之深”,不是现代语老资格的意思,“”是资用,也就是说,平常处世可以应用你的道。因此出世、入世都在道中行。则“取之左右逢其源”,出家也好,隐居也好,不出家也好,为官也好,都处在道中。所以学问之道,要“自得”。
过去圣人的言教,都是要我们能够求其自得,这也是从“赤子之心”来的。学问的修养、道的修养,都是这个原则,要“自得”。而学问以外的培养,则要学识。严格说来,学问就是道,而其他各方面的知识、写文章等,那只是学识。自得的是“道”,恢复“赤子之心”,就是人类天然本性的修养,不被后天物欲环境做污染。对于知识,则先求渊博,再求专门,与道的修养并不违背。
《孟子与离娄》(东方出版社)
-----------
思想是个人生命自己带来的,婴儿脑袋一封了顶,开始有意识思想。后天的思想教育越来越“污染”,人年纪大了,知识越多了,思想“污染”也越多。这就是思想的顽固,所以人生的经验越多越顽固,越来越“污染”,要想恢复到儿童时的那个天真活泼,就非常非常难。
真正的修养,是把自己恢复到儿童阶段的活泼天真,那就干净了。如果修养恢复到那个阶段,也就不怕衰老,脑筋尽管老化了,但是智能和记忆反而恢复得更好。所以现在要研究脑,最高的修养,中国道家有几句话:还精补脑长生不老;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练神还虚。证人至少有一个,我做证人。现在我八九十岁了,我到现在的记忆力,比年轻时还要好,精力也更好。这就是告诉大家,生命靠自己保养,照那个原理,生命是可以改变的。老子告诉你道家的修养方法,有八个字:“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把自己身体活动的功能宁静下来,完全恢复到婴儿状态,脑筋是清楚的,是快乐的,当然是指非病态的婴儿。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东方出版社)
------------
关于童真,这是在学佛修道非常严重的问题。差不多在东方来说,一般讲学佛修道注重童真入道,那么这个童真的标准是什么?所谓童真代表两种意义,一个是童男童女的身体,普通的性知识没有开,假使以女性的标准来讲就是月经的经期没有来以前才算是童身,如果没有性知识,当然更不犯这个性行为的,这是童身。所以男女这个阶段都是一样的,女性在十三四岁以前这个阶段,男性这个阶段相差一两年,男性二八十六,女性二七十四,童身入道最好的。假使过了二十几岁结婚以后修道呢?女性同男性一样,又要修到返老还童,修到同十四五岁以前一样了,身体上恢复童身,就像老子讲的“专气致柔,如婴儿乎”,修道才快,这是道家的理论啊。
另一种意义,心理上的心境永远保持孩童的天真活泼的境界,这是童心,我们中国文学称为童心未泯,也是心理上的童真。因此佛家讲,不管年纪多大,修证到了八地菩萨,八地就是不动地,在禅宗来讲,悟道明心见性破了重关,三关最后还有一个末后牢关没有破,到了重关的境界,是真正证到八地菩萨这个境界,就可以称童真菩萨。所以佛教里头,文殊菩萨也称文殊童子,很多菩萨都称为童真、童子的,就是说他已经大彻大悟了,真正恢复到自性的天真活泼。
什么叫天真活泼呢?我们引用儒家孔子《论语》上的话:“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思想永远都是天真活泼,很纯净,没有染污,像童子一样,这是中国文化讲思的境界,真正童真是这个,所以童真是很可贵的。
整理自《楞严经讲座》
------------
《中庸》一开始,子思就告诉我们:“天命之谓性。”这个天不是讲我们头顶上那个深蓝色的天,也不是宗教家的天,也不是天文的天,这个天是儒家思想的代号,也叫做道,儒家就用这个“天”来代表本体。
有始以来,这个生命是自然下来的,就叫做性,也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是自然来的。但这不是物理思想上的自然,是自性当然的自然,就是这个样子的自然,人生来就是这个样子,万物就是那么个现象,所以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这个率就是直道而行,很直,但是我们人一加入后天的思想便不是率了。譬如一个婴儿,开始会讲话时后天已经受到污染,就已经不是率性了,家经常用赤子之心来形容。一般人解释赤子为婴儿,那是不对的。所谓赤子是不会讲话,生下来一百天左右的那个婴儿,胞衣里刚出来,一身肉是发红的,那个婴儿才叫赤子。
赤子之心是指它而言的。那个心就是道,道的存在。并不是说婴儿就是道。我们大人觉得此心纯洁、干净,既无欢喜、也无烦恼,跟自然的赤子之心一样,那就是道,就是所谓的“率性之谓道”。可是我们人做不到,因此到了我们这个阶段,就是“修道之谓教”了。赤子之心做不到了,在平常烦恼思想里头,慢慢修行,慢慢纠正自己的心理行为,使它返还“天命之谓性”的道。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教育之教),是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同《大学》开始所说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个纲要的精神是相同的。
《易经系传别讲》(东方出版社)
------------
老子说得对:“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你们如果能做到,自己的心真像生下才一百天内的奶娃儿一样,此心活活泼泼的,没得妄念,就是休息了。一个奶娃儿,你逗逗他,他也会笑笑,你说那笑有意义吗?那你才见鬼;没有意义吗?有意义,他就喜欢笑,笑过了没得事;他要哭就哭了,哭也没得事。我们凡夫越长大越不懂,笑了以后不笑了,心想:我刚才为什么对他笑?糟糕!他该不会说我神经病吧?一大堆客尘烦恼与妄念就来了,这个就是人长大了。大人一毛钱都不值,而且,大人变老人更可怕,所以人永远保持童心就是道。天真未琢,破了就完了,所以我们一般人如果能够成道,实无天理!因为心里头的道理太多了,讲难听一点是:脏的心思太多了。真的哦!我不是骂人哦!我讲了老实话,认为我在骂人,不是你疯了就是我疯了。
心性的修养,只要能做到如婴儿的状态,一定成功,他是天真的。我们做不到,我们有很多虚假,明明是恨你,还要敷衍你,皮笑肉不笑,多么罪恶啊!这就同行愿有关了。佛经说:直心是道场。我们做不到直,有多少假!每分每秒都假,连内心念头都假,都在造恶业,所以行愿谈何容易啊!
要证果,不管男女老幼,无论年纪多大,修持第一步,非修到童真不可。如何修到童真?心念无分别,生理色法转了,整个六根不漏,那才转成童真之身,立刻入道,绝对不假,佛法是不欺人的。
《如何修证佛法》《大圆满禅定休息简说》(东方出版社)
******
赞赏 
感恩您对本公众号的慷慨赞赏(请识别下图二维码)。不论多少,是心意也是鼓励!
******
最近活动:
“声美生” (女性)静坐修习入门课程首次招生(6月北京)
******
文章转载可开白。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迦陵仙音礼敬南怀瑾。相关文章均由“迦陵仙音礼敬南怀瑾”整理首发。
点赞推荐

现代人因为工作压力或其他因素,常有熬夜睡眠不足的问题,长时间下来,将对身体造成极为严重的伤害。有些人原本一向身体健康,但在连续熬夜数晚后,突然第二天起床会觉得很疲劳,一闭眼就想睡觉,而且会腰酸背痛,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句老话:早吃姜,补药汤。就是说每天早晨三片醋泡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今天就来说说生姜!吃姜为何能保养心脏呢?根据相关的临床研究,吃醋泡姜让脾胃功能正常,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心脏病..

中国2型糖尿病发病率在过去数十年中呈“爆炸式”增长,中国已成为全球首位的糖尿病大国,每10人就有一人为糖尿病,全球四分之一糖尿病人在中国。一项哈佛大学的研究指出,肥胖、饮食问题、体力活动不足等推高了中国..

冬天南方湿冷,北方干冷。因为寒冷,身体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那么适合吃什么呢?接下来,小编就跟大家说一说7种适合滋补的食物。莲藕第一种就是莲藕。如今正是鲜藕上市的时候,天气干燥,多吃些藕能够起到养阴清热..

弘化社昨天顶圣眼天生等者,谓人气已断,通身冷透,唯头顶独热者,则必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也。眼天生者,若眼及额颅处独热,则生天道。心处独热,则生人道。肚腹独热,则生饿鬼道。膝盖独热,则生畜生道。脚板独热..

近日,英德市大洞乡农民杨贵宝上山打柴遭到一头野猪追杀时被大蟒相救的稀奇事,在当地传为美谈。11月11日上午10时,农民杨贵宝吃完早饭,携带砍柴工具上山打柴,大约到中午12时,当他打好柴准备返回家时,突然从山..

我刚学佛不久,听人说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能消宿世业障,我于去年腊月二十开始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每天坚持至少一部,有时时间宽余,读到四部。至今,已经读诵一百多部。在这期间,在我身上,发生了许多不..

你知道吗?诱发高血压的真正凶手不是盐,而是钠!重要的事说三遍:钠!钠!钠!很多人以为食用盐是引发高血压的元凶,其实真正的元凶是食用盐中的钠。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天钠的摄入量是 5 克。钠从哪里来?除了..

凉拌芝麻海带-材 料-海带、盐、蔬果粉酱油、香油、芝麻-做 法-1.将海带丝用凉水浸泡24小时后清洗干净,切成长段;2.放入盆中,放入盐、蔬果粉,抓拌均匀;3.放入酱油、香油拌匀;4.盛入盘中,撒上白芝麻 。胡萝卜砂..

作者:张玉霞来源:vegan莲世界读书共学汇这是我们从事时令养生工作中经历的两个真实的故事。写下它们是为了理性的思考︰人生是醉生梦死,还是明心见性?这完全取决于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因为宝贵的生命掌握在自己..

大家都知道有“世界无烟日”(5月31日)、“世界无车日”(9月22日)等,但是还有两个重要的日子往往没有引起注意。一个是3月20日的“世界无肉日”(Meatout),一个是11月25日的“世界蔬菜日(也称国际素食日)”(..

上班族一定要看下,有需要就收藏起来吧!一、小炒豆干作者/豆果美食 | 子言厨房-材 料-烟熏豆腐150克、青辣椒30克、红辣椒20克、姜10克、生抽5克、蔬果调味粉5克、水淀粉适量-做 法-1. 将烟熏豆腐洗净切成丝,装盘..

淋巴是人体一大排毒系统,存在于人体的各个部位,对于人体的免疫系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不光要给肝脏排毒,也要记得给淋巴排排毒。那么给淋巴排毒吃点什么食物合适呢?现在就来了解一下哪些食物能帮助我..

做西蓝花,有人焯水,有人直接炒,都不对!大厨教你最正确做法。说起西蓝花,很多人不是真心喜欢吃,因为烹调出来没什么味道,大家都是因为西蓝花的营养去吃它的。就拿瘦身人士来说,每天都吃水煮西蓝花,如同吃草..

食谱|珠海市普陀寺 ZHPTS01罗汉笋炒口蘑原料:罗汉笋、口蘑、中芹、红椒调料:盐、素蚝油、蘑菇精、生抽、生粉水、香油做法:①罗汉笋斜刀切片,口蘑洗净切片,中芹洗净切段,红椒洗净切菱形。②将以上调料兑成调味..

最近,一位51岁的日本“阿姨”在网络爆火,引起不少网友议论,竟然还有20来岁的小鲜肉向她表白!?不是吧!这阿姨她凭什么?结果,“阿姨”真人一露面,网友们表示惊叹:这阿姨51岁?说是20多岁都有人信!而且,这..

1死主阎罗是不可信赖的,不管你的罪业有没有清净,有病也好、没病也好,他随时都会降临。可见,人的寿命一点也不可靠,相当的脆弱。我们都知道,死亡会突然降临的,法王如意宝在《忠言心之明点》中说:“死主大敌如..

通过学习听闻佛法,明白了世间的真相,发现许许多多的人,都在从事一些饮鸩止渴的行业,确实苦不堪言!在此与大家分享这些道理,希望不明白因果报应的人,有所醒悟。下面提到的这些行业,在佛法里都属于黑业,或者叫..

近世科学促进了机械工业的发达,为人类带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可是维护人类生存安全,与生活幸福的技能与学术,却未能随科学的进步而并驾齐驱。如救世救人的医学发展,远不如科学武器残害人类的快速与急烈。尤其在..

从前孔老夫子的外公,他看到孔家祖上五代修善积福,他就判断这样的家庭后代一定出人才,于是决定把女儿嫁入孔家,不久便生出了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佛在经中讲过,一个家庭是否能人才辈出,都具备几个相同的征兆,老祖..

    《迦陵仙音礼敬南怀瑾》感恩您转发支持迦陵仙音礼敬南怀瑾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迦陵仙音礼敬南怀瑾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category/21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