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灌顶?


密宗灌顶释疑七问

密法弘传汉地以来,灌顶风气盛极一时。有关灌顶的问题可以说是每一个密宗弟子都不能回避的问题,几年来目睹了无数的奇谈怪论,让人常常隐隐心痛。很长时间以前就准备就此一系列问题,将末学所掌握的一些资料与大家共享。但蹉跎之中直到今天还是于此停滞不前。感念我的恩德上师阿曲堪布的返藏离去,终于鼓起勇气于往昔的承诺做一个了断,也以此作为对上师思念的寄托。

本文力求简单明了,尽量不用艰涩难懂的词汇,力求让每一个初学者都能明了个中三昧。本文内容大部分承袭我的上师们,尤其是阿曲上师的亲口教言,在见解上主要遵循宁玛巴自宗传承。

有其他见仁见智者,请读者自行抉择。
末学于此提醒读者,本文只作为参考。
一、什么是灌顶?
二、如果上师念颂藏文仪轨给我们灌顶,在听不懂且没有相应观想等配合的情况下,是否能得到灌顶?
三、怎样知道自己是否得到了灌顶?
四、是否存在没有戒律的灌顶?所谓的“结缘灌顶”“随许灌顶”甚至“简易灌顶”需要遵守戒律吗?
五、接受了灌顶是否意味着就一定要遵守无上密乘十四根本戒?
六、如果灌顶后不能遵守戒律,是否这个灌顶就毫无意义?
七、是否灌顶之后就必须要修这个法,灌后不修就一定是破戒吗?
一、什么是灌顶?
首先从名词上来解释:有许多人认为灌顶就是在头顶上倒上什么东西,用手在头顶上摸一摸,用佛像、加持品在头顶上放一下,就是灌顶了。这些其实都是对灌顶望文生义式的误解。所谓的“灌顶”,其主要意义并不是在“头顶”上做什么文章,而是一种名词的借用,一种比喻。佛法来源于印度,印度的习俗当中,国王的太子在继承王位之时都要举行一个仪式:取四大海的海水放于一个宝瓶内,浇洗于太子的头顶,于此仪式之后正式成为国王。这就是灌顶的原意,是代表君临天下,正式登基的一种仪式。佛教当中借此为喻,用以表示将正式得果。佛教的显宗当中也有此说,比如《十地经》中云:十地菩萨入金刚喻定,经十方一切诸佛现前授予大光明灌顶而宣告正式成佛。所谓的灌顶并不是在“顶”上做什么文章,而是代表正式晋级的一种授权仪式。灌顶之后如果能确保密乘的戒律,那么可以说我们前一刹那的凡夫就如太子登基一般,就可成理论上的佛了,剩余的就是如何的保任纯熟(此为从强调密乘戒律当中有关清净见部分而言。是从理论上讲,从实际上讲还有诸多问题,一般人切莫因此产生我慢)。
其次是从意义上解释:灌顶对于我们有什么作用呢?为什么要灌顶呢?堪布慈诚罗珠在《金刚上师与灌顶》中讲:“灌顶到底是什么呢?灌顶就是一个高层次的授戒。”这是从强调责任方面来解释的。如果从其作用方面来说,灌顶就是具德的上师依靠灌顶的仪轨和传承加持力,彻底改变弟子的身口意,而使其成为适合修法法器的一种密宗最殊胜的仪式。敦珠仁波切说:“灌顶为成熟自相续的殊胜方便” ,《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中云:“依甚深之密咒灌顶仪轨,即能驱散或洗净弟子之三门及平等俱之诸障垢,于自相续中注入或种植能显现智慧之力,并令成熟四金刚也。”上师好比一个陶师,我们好比一块泥巴,经过上师的手把不堪成器的泥巴作成一个宝瓶,然后放入炉中烧炼,如此才能成为一个可以盛水的容器。上师通过灌顶的仪轨加持弟子的身口意,驱除无量的罪业,种下无量的善根,使弟子的心接受于诸佛的见解,开解相应的脉轮等等。接受一次真正的灌顶其功德不可思议的大。真正如法的灌顶之后,我们修法的业障和障碍都将大幅度减轻甚至清除,修法就可以很快的成就了。所以灌顶是修法的先决条件。这个就是从功德方面来讲的简要意义。
二、如果上师念颂藏文仪轨给我们灌顶,在听不懂且没有相应观想等配合的情况下,是否能得到灌顶?
堪布慈诚罗珠在《金刚上师与灌顶》中讲:“只有具备了六种因缘——二因四缘,才能够得到灌顶。”其中之一就是因缘:“……且在灌顶的现场,能够听到金刚上师讲的话、念的仪轨,需要观想的能够观想,……但是到了灌顶现场不认真听,也不具备因缘……然后到灌顶的现场,认认真真地听,上师让我们观想什么,我们就认真地观想。刚才讲的两个因四个缘,其中缺少哪一个都得不到灌顶,这在经书里讲得很清楚。”这个问题困惑了很多的人,上师们大多数都是西藏人,灌顶用的都是藏文仪轨,显而易见我们没有办法具足这个灌顶的条件,所以我们就得不到灌顶。那么是否我们所有不懂藏语的汉族人根本就不可能得到灌顶了呢?是否以前灌过的所有的顶都是没得到呢?于此问题,末学曾经听到过一些高僧大德的针对性意见。一位亚青寺的师父(未经允许暂不公开姓名)说过:如果是象阿秋喇嘛那样的证悟极高的上师,即使因缘条件不具足也可以强行给弟子灌进去顶。
笔者曾有幸于参加色达五明佛学院的丹增嘉措活佛灌顶中,听到上师的亲口开释如下:“对于一般的灌顶来说需要具足许多因缘,除非是象法王如意宝那样的高僧大德,即使在因缘不具备的条件下,也可以给弟子们强行灌进去顶。”堪千阿曲上师曾经向笔者提及一段公案(大意):“一次在佐钦寺白玛格桑法王给汉族弟子们灌时轮金刚大灌顶的时候,有一些弟子们对于这个条件十分的疑惑,都在考虑参加这个灌顶是否有意义,这时,法王开释道:‘如果具证悟者可以通过开光把土、石、金属的佛像转变为真佛一样的殊胜,为什么他们的灌顶反而就对本具佛性的众生没作用呢?只要具足对上师的信心,不论听懂与否,参加灌顶的人都能真实的得到灌顶。’”上述上师们的开释于经论中找不到依据,究竟是了义的说法还是不了义的说法,还需要读者自行抉择,末学于此也不便擅专。但亦提出另一公案以及末学个人的揣测,仅供参考。同样的堪布慈诚罗珠在《金刚上师与灌顶》中讲:“只有具备了六种因缘——二因四缘,才能够得到灌顶。其中第二是俱生因。它是指灌顶用的法器,如宝瓶、佛像、甘露等。”灌顶需要具足相应的法器,比如宝瓶等,如果没有的话按照标准就不属于具足了六种因缘,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说证悟极高的大成就者,就可以冲破这个障碍,在他们来讲,有和没有,能和不能,净和不净都是没有任何差别和限制的。比如第一世多智钦吉美成利沃色仁波切的传记中就有这个众所周知的公案——大瑜伽士久利津给多竹千仁波切灌长寿顶。这个灌顶当中,大瑜伽士久利津就没有用宝瓶,而是用自己的尿壶给仁波切灌顶。遵循着这个思路,我们似乎也可以有一些答案。
三、怎样知道自己是否得到了灌顶?
一般情况下的鉴别办法就是观察自己参加的灌顶是否具足了这“二因四缘”,如果都具足了就可以确定自己得到了真正的灌顶,如果没有具足恐怕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灌顶。
特殊情况下就是有证悟极高的大成就者给自己灌顶,那么即使自己没具足什么条件,也可能得到灌顶。但是在此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一定要证悟极高的大成就者。不是随便的一个有活佛、堪布或者金刚上师称号的人就能做如此不可思议的事情的,如果这个上师的证悟层次在晋美彭措法王、阿秋喇嘛、白玛格桑法王以上或者齐平的话,还好说;如果不然,不要轻易相信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可以超越经论要求的上师,这个时代没有这么多的大成就者。这个原则不能用滥了,一定要切记。
四、是否存在没有戒律的灌顶?所谓的“结缘灌顶”“随许灌顶”甚至“简易灌顶”需要遵守戒律吗?“灌顶之后就一定具备戒律,没有戒律的灌顶是一定不存在的”。我的上师阿曲堪布、土登依稀活佛,索达吉堪布等都做如是的解释,笔者亲自问过的上师不下十多位都做如是的异口同声的解释。慈诚罗珠堪布在《如何学密》中说道:“灌顶和接受密乘戒是一回事” 堪布慈诚罗珠在《金刚上师与灌顶》中讲“灌顶到底是什么呢?灌顶就是一个高层次的授戒。更确切地说,受灌顶就是受密乘戒。凡是灌顶都是授密乘戒,所以接受灌顶前首先必须懂得灌顶是授密乘戒。虽然得了灌顶后,可以被开许看密乘的书,而且可以逐渐地、间接地增长一些智慧,减少一些罪业,但灌顶主要是授戒。灌顶就是接受密宗的戒律。”看到堪布在文中反复强调的灌顶就是受戒,相信大家应该对灌顶的戒律方面有一定的了解了。所以在此可以下一个结论:诸位金刚兄弟不要再存有任何幻想,无论任何形式的灌顶,只要是灌顶,就一定具备戒律。关于这个问题有疑问者可以质疑于任何具相的高僧大德。
那么所谓的“结缘灌顶”“随许灌顶”是怎么回事呢?我的上师阿曲堪布说: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结缘灌顶”,也决没有听说过没有戒律的灌顶。在笔者描述有关结缘随许灌顶的传说之后,阿曲上师说:那不是灌顶,只是一种可以修本法的开许,这个开许的仪式外表上看和灌顶比较相似,也有运用法器念经等。只能称为开许不能成为灌顶。随后上师还特地为我在藏汉大词典上找到了这个有关“开许”词汇的解释。笔者还查阅了其他有关的资料,特列举如下:《狮吼棒喝--大藏寺祈竹仁波切问答选录》中云:
“灌顶与结缘灌顶有何不同之处?◎衲不知道甚么是"结缘灌顶",藏传佛教中似乎并无这种名词。"灌顶"的藏文为Wang或wangkur,包含了加持、授予修持许可及传法等的作用在内。"长寿灌顶"藏文称为Tsewang,参加资格并不严格,一般是公开的大型法会,人人都可以参加,也有人把小孩及牲畜都带来参加此类灌顶。其它的灌顶在传统上是很严格的,师徒双方要互相观察一段时间,求法弟子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先决资历。还有一种为Wangchen,即"大灌顶"之意。"大灌顶"并非指在大的场地举行或排场很大,而指灌顶的性质类别。在大灌顶中,要设立本尊的庄严坛城,灌顶又分为很多小部份,受者要入于坛城而被示以坛城中的秘密。独勇大威德、上乐金刚及时轮金刚等法门之灌顶就属摩诃瑜伽密部的大灌顶类别﹔千手千眼观音法门亦有属事密部的大灌顶。此外,还有一种称为Jenang的仪式(注:汉译作"随许")。这并不是一种灌顶,而是某一尊本尊之加持法会。这种法会的参加资格没有像灌顶般严格,参与后一般亦没有太重的戒誓。藏语中似乎并无"结缘灌顶"这个名词。衲认为‘结缘灌顶"应该是‘长寿灌顶"或‘随许"的误译。‘随许"并不是一种灌顶。不过对不深入认识藏传佛教的人来说,二者的法会流程及内容可能有点相似。有些人又以为法师把手或一些圣物放在弟子的头上就叫做"灌顶",其实这只是西藏佛教中的一种加持祝福的意思,并不是‘灌顶"。”《永嘉仁波切问答录》中也有相关的论述:“问:师父能讲一讲随许和灌顶的区别吗.受过随许以后也可以观想自成本尊吗?
回答:传随许的时候是因为受者对此本尊还不大熟悉.随许是赐于受者本尊身口意的加持,并对此本尊法作一个介绍, 里面没有真正灌顶时其他部分的加持,比如国王灌顶等.受过随许以后就可以观想自成本尊了.问:得到灌顶后但修法却断了一天,会怎么样,应该怎么办?
回答:在作过闭关和火供后,如果断了,必须再按照仪规作自灌顶,才能弥补继续修下去.没有闭关以前,也不可阅读其中的甚深教授.这是传承里讲清楚的.有些说如果断了以后可以补上, 这是说随许和口传,并非指真正的灌顶. ”所以,所谓的结缘灌顶或者随许灌顶(亦即所谓的没有戒律的灌顶)等根本就不是灌顶,只要是灌顶就一定有戒律。于此笔者强烈建议今后在翻译当中,彻底断除结缘“灌顶”或者开许“灌顶”等词汇,而应改为结缘仪式随许仪式或者结缘羯摩随许羯摩等,随便译者如何翻译和运用,总之最好不要加上“灌顶”二字,以防混淆视听。
至于简易灌顶就更不是什么没有戒律的灌顶了。土登依稀活佛说:比如时轮金刚灌顶长的可以有持续两个月的,短的七天的也有,简易的有一个多小时的,但是从戒律上讲他们并没有差别,只是仪式上的简略而已。
五、接受了灌顶是否意味着就一定要遵守无上密乘十四根本戒?
这几年无上密乘十四根本戒可以说解释的很火,众多知名的堪布活佛们都有相当篇幅的相关开释。但是这其中也似乎对一个重要的问题抉择阙如,那就是接受无上密乘十四根本戒的界限问提,是否只要是灌顶,都要接受这无上密十四根本戒呢?大家都知道宁玛巴自宗判教为九乘次第,密法分为外密三乘和内密三乘(也就是无上密三乘),按照名字来说,所谓的无上密十四根本戒应该是无上密乘的戒律,不应该包括下面的外密三乘(事部、行部、瑜伽部)。否则就不应该叫“无上密乘”的戒律了,在因明如此盛行的藏地,当然不应该存在这样的问题隐患了。
堪布阿曲仁波切开释说:对此问题藏地各派也有不同的意见,比如宗喀巴大师的意见为:无上密乘十四根本戒为无上密三部和外密三部中的瑜伽部共同遵守的戒律,而不包括事部、行部灌顶;而我们宁玛巴自宗则认为:无上密乘十四根本戒为无上密三部共同所遵守,而下三部密法并不需要遵守无上密的十四根本戒。我想对于我们宁玛派弟子来说,以自宗的见解为标准即可——下三部密法的灌顶不需要遵守无上密部的十四根本戒。
那么我们如何知道自己受的灌顶是下三部的还是无上密的灌顶呢?据我的多位上师说:现在上师们在汉地的灌顶绝大多数都是下三部的灌顶(比如一些文殊、观音、度母等等,而比如普巴金刚、大威德等都属于无上密灌顶,但是不能以此作为判断标准),无上密的灌顶一般是不会给灌的。所以笔者认为相对于无上密的十四根本戒来说,我们汉地居士更应该了解下三部的密法戒律。而可惜的是相关的翻译资料遍寻不到,只有《显密宝库——戒律辑要》中有短短的几句偈颂体的介绍,鉴于偈颂的体裁、字数限制,我们不可能仅仅依靠其明了戒律的具体内容。为此笔者特将以前请求两位上师的翻译口述录于下文,以供持守。
一、事部十四根本戒(佐钦堪布丹增扎拉堪布口授,仁增多吉笔录整理):1、净信佛宝2、净信法宝3、净信僧宝4、净信密宗5、胜解大乘6、恭敬师友7、不嗔怒世间出世间及他宗天神8、晦望四时供养不衰9、不祭祀外道及其经典10、饮食供养来访之陌生人11、慈悯众生12、精进培植福德资粮13、勤行念颂14、严密护持其他的密宗誓言
二、行部十四根本戒(佐钦堪千阿曲上师口授,仁增多吉笔录整理):1、不杀生(前十条为断除十不善业)2、不偷盗3、不邪淫4、不妄语5、不两舌6、不绮语7、不粗恶语8、不贪心
点赞推荐

01芸的妈妈很早就去世了,父亲怕后妈虐待三个孩子,坚持不续弦,自己又是当爹又是当妈,独自艰辛地抚养芸三姐弟成年,并给他们成家成业。芸是老大,嫁到我们村。芸的妹妹嫁到隔壁村。90年代中期,因为夫妻吵架,妹..

偶然看到胡歌一位粉丝的留言,触动很深。入行15年,如今的胡歌,已活成了百万粉丝心中的“灯塔”。24岁之前,胡歌的青春几乎是开挂的。高中起就拍广告,迅速在上海广告界蹿红。大二出道后,凭李逍遥一角,他一战封..

我刚学佛不久,听人说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能消宿世业障,我于去年腊月二十开始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每天坚持至少一部,有时时间宽余,读到四部。至今,已经读诵一百多部。在这期间,在我身上,发生了许多不..

黃柏霖警官:现在最危险最紧急是思想危机黃柏霖警官:现在最危险最紧急是思想危机这一段里面,老法师特别跟我们开示。他说,「救人危急」,在这个地方讲,我们讲说,譬如说饥饿的人,他没有饮食,我们马上送饮食给他..

;四瀑冲指的是生、老、病、死四苦。生苦,每个人都要出生。我们不管是在母胎里,还是出生的时候,都要感受很多难忍的痛苦,你们对此应该有所了解。所有的婴儿都是,刚生下来,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流着泪水,到..

中国2型糖尿病发病率在过去数十年中呈“爆炸式”增长,中国已成为全球首位的糖尿病大国,每10人就有一人为糖尿病,全球四分之一糖尿病人在中国。一项哈佛大学的研究指出,肥胖、饮食问题、体力活动不足等推高了中国..

你知道吗?诱发高血压的真正凶手不是盐,而是钠!重要的事说三遍:钠!钠!钠!很多人以为食用盐是引发高血压的元凶,其实真正的元凶是食用盐中的钠。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天钠的摄入量是 5 克。钠从哪里来?除了..

通过学习听闻佛法,明白了世间的真相,发现许许多多的人,都在从事一些饮鸩止渴的行业,确实苦不堪言!在此与大家分享这些道理,希望不明白因果报应的人,有所醒悟。下面提到的这些行业,在佛法里都属于黑业,或者叫..

现代人因为工作压力或其他因素,常有熬夜睡眠不足的问题,长时间下来,将对身体造成极为严重的伤害。有些人原本一向身体健康,但在连续熬夜数晚后,突然第二天起床会觉得很疲劳,一闭眼就想睡觉,而且会腰酸背痛,但..

近世科学促进了机械工业的发达,为人类带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可是维护人类生存安全,与生活幸福的技能与学术,却未能随科学的进步而并驾齐驱。如救世救人的医学发展,远不如科学武器残害人类的快速与急烈。尤其在..

1死主阎罗是不可信赖的,不管你的罪业有没有清净,有病也好、没病也好,他随时都会降临。可见,人的寿命一点也不可靠,相当的脆弱。我们都知道,死亡会突然降临的,法王如意宝在《忠言心之明点》中说:“死主大敌如..

嘎玛仁波切:超越生与死不生亦不灭超越生与死,不生亦不灭世界上所有的自然现象,必定呈现一正一反。就如花开有花落,日落有月起,昼夜必交替,悲欢有离合,当然有生也有死。如此的自然和常规,以至于我们常常忽视,..

弘化社昨天顶圣眼天生等者,谓人气已断,通身冷透,唯头顶独热者,则必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也。眼天生者,若眼及额颅处独热,则生天道。心处独热,则生人道。肚腹独热,则生饿鬼道。膝盖独热,则生畜生道。脚板独热..

身为婆罗门大宗师,为什么他觉得自己在佛前最好闭嘴?《佛说长阿含第三分种德经》上记载如是一个故事:在鸯伽国一个叫瞻婆城的地方,有一位叫种德的婆罗门学识渊博,善占吉凶,弟子众多,有大智慧,是婆罗门教中著名..

妇人看见帅哥意乱情迷突然发生悲惨一幕一日,邻近舍卫城的村庄中,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有位妇人抱着孩子、拿着水瓶,准备到井边汲水。当时离井不远处,正坐着一位容貌端正的男子在弹琴自娱。 妇人听到美妙的琴音,..

学佛在离婚干预中的运用听了觉平师兄关于“八步骤三种禅修”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的精彩分享,收获颇多。在此之前,我总觉得“八步骤三种禅修”很遥远,虽然分享时头头是道,但与生活和工作并没有什么联系,还是该咋的..

清凉休复禅师悟道因缘昇州(今江苏南京一带)清凉院休复悟空禅师,罗汉桂琛禅师之法嗣,俗姓王,北海(今山东潍坊、高密一带)人。休复禅师自幼出家,十九岁受具足戒。虽然他精进修习禅定和学习经教,但是因为理路未通,故收获..

冬天南方湿冷,北方干冷。因为寒冷,身体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那么适合吃什么呢?接下来,小编就跟大家说一说7种适合滋补的食物。莲藕第一种就是莲藕。如今正是鲜藕上市的时候,天气干燥,多吃些藕能够起到养阴清热..

六字真言颂文字版是修六字真言时的一个版本,而六字真言颂实际上也就是六字真言中的六个字。虽然六字真言中只有六个字,但这六个字蕴藏着无穷的奥妙,隐含着大智慧以及大能力,所以师兄在修六字真言时要用心对待,这..

    《藏传佛教Buddhism》感恩您转发支持藏传佛教Buddhism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藏传佛教Buddhism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category/2939/
    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5446/
    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txt/45446.txt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