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成年人的一种智慧,是不争对错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 :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 ,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
这是四十二章经的第七章,这是说有人听到佛陀守道清静,行大仁慈,很多人都很赞叹。但这个人不服气 ,跑过来骂佛,佛陀不讲话也不回应,面带微笑,接受他在那里骂,等他骂完,佛陀就问他:“如果一个人送一个礼物给他人,他人不收,这个礼物怎么办呢?”“那他就带回去。”佛说:“你刚才骂我,我不接受,那你这骂就回到你自己身上去。就像这个山谷的声音一样,你对着他喊,就回归到你自己身上,影之随形,就像我们身体的影子一样,你走到哪里,这个影子就会随到哪里,终无免离,慎勿为恶。”
佛陀这个比喻实际上是告诉我们,我们活在这世界上,当你好的时候,别人的东西是无法强加到你身上的,就好像那个荷花叶子一样,水滴到上面去,咕噜一下流走,因为它跟水不融合,水是沾不到它身上的。为什么别人能把脏水泼到我们身上,因为我们自己身上跟那个脏水相应,才会受污染。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好和不好,由心决定。你善,别人没办法用恶对待你,当别人对你不好你不接受,别人的恶也给不到你身上,所以你圆满的的状态,就来自于你内心的丰足,别人左右不了。
就如一堆很干的柴火堆在这里,火星一溅到上面,一下子能着起来,烧得越来越旺,但如果是一堆石头,怎么烧也烧不着。火之所以能把柴点燃,是火跟柴它相应,那火为什么烧不起石头,因为不相应。
我们人活在这世间,为什么会受污染,因为我们自己内心,有跟污染相应的东西,才会受污染。还是回归到刚才那句话,行之不得,反求诸已。当你内心是清静的时候,脏的东西是给不进来的。
我们要想把事情做好,就是你要内心当中要清空到一无所有,你要时时刻刻地清空自己的内心,不管什么别人怎么对待你,你的心中不会被他所左右。所以这个人的身口意的修行,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时时刻刻地关注自己。
感 恩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