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本来如是莫外寻,回光便见本来真
学佛就是要通过学习佛陀所说的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之法,达到我们圆满成佛这个目的。经呢,“经者,径也。”经典它就好比路径,就是我从此地到某地,到另外一个地方去,要经过一个路径,通过这个路径,我才能到那个地方去。
那么经是干什么用的?经好比是路径,从迷到觉、从苦到乐、从有生死到没有生死,这么一个路径,这个路径就是方法。我们要想在这一生当中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必须要深入经藏,深入经藏才能够智慧如海。
因为你深入经藏,你才能对什么是真、什么是妄,什么是事、什么是理,什么因、什么果,你才能够彻底明白。那么什么是事,什么是理呢?经典里面就讲事理、因果、性相、体用。这个“理”代表了一切众生、一切万物皆有一个不变的理体,这个“体”就是体性。那我们动物有一个“体性”,就叫自性,叫真如自性。那个事就是体起用所现的一切境界,那么我们这个六根、还有六尘境界就叫事相。理跟事就是真跟妄,就是体跟用,就是性跟相,就是心跟性。这个性也代表着体——性体,那个心就叫心事,就叫事相。
我们听经闻法才能够明白理体、性相、真妄、体用、因果这个关系。我们只有明白了这个事实真相,我们才能够修行。那么修行就非常容易了,为什么呢?理体起用现事相,理体起用现事相,那么理体不住事相,原来什么样就什么样。理体不住事相就叫“妙用”,就是“本来清净”;理体起用执着妄想事相,就是见相生心了,就是迷了,迷在事相上了。
那么理体本来是空的,空现色,那个色它没有一个实性,就好比说根和尘起用生的这个识,根、尘、识。根、尘、识它没有一个实性,它是因缘生的,因缘生的,佛就说它空。虽然它有,但是它没有一个实体的东西,没有一个实性,所以说色就是空,色不可得,色就是空性起用它生出来、它现出来的。识,空性里面没有这个识,也没有根也没有尘。所以说理体现事相,事相不碍理体,理体也不碍事相。
为什么会障碍了呢?迷了以后就有障碍了,因为迷了以后执着,理体起用执着事相,我执着人、事、物,执着我及我所,这就是障碍;如果不执着,就是理无碍,理现的事相,事也无碍。事不碍理,理不碍事,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本来就是这样的。我们不听经闻法,对理和事就不明了,就不明白事理。不明白事理,在这个世间就做糊涂事,就认妄为真,追逐虚妄的境界,然后生起种种的心。种种心生,种种法就生,种种烦恼就生,种种生死轮回就生了。明白事理以后,见相无心,种种法就亡了,种种法灭种种心灭,就恢复本来面目,叫寂灭、叫清净。
那么听经闻法是很重要的,听经闻法不要盲目的,不要乱听,乱听就是杂修,就麻烦了。万法都是讲归自性的,那么你学一法,它都是指归自性。所以从小乘、从根基一直到圆满菩提的大乘果,通通都是一不是二,也不要分别。你一分别,对法有分别就生分别心了。法是说心的,佛说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对治我们八万四千的烦恼。那法也好比是药,我们众生有病了,我们有贪嗔痴的病了,有无量无边的烦恼的病了,那佛就说无量无边的法。法就是来对治我们的心病的,这样想呢,我们学佛就有信心了。因为我们有病,有贪、嗔、痴,有烦恼,有生死轮回,有无量的大病,学法门就是来对治这个病,来治我们的心病。
所以说觉了,在这个世间就自在、清净无碍;迷了,就痛苦、烦恼,迷上加迷就苦上加苦!听经闻法就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所以说听经闻法是很重要的。如果你要修行,不听法、不依法、不学法,你修行就是盲修瞎练。盲修瞎练浪费时间,搞得天翻地覆,还不如不学。
闻法心悟本来真,处处用心要无心。本来如是莫外寻,回光便见本来真!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