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南怀瑾老师:很多人都缺这股劲儿,光想做大事,所以很难成功
“见其所见”,看要看的东西,看那个重点,该看到地方已经看到了,“不见其所不见”,旁边那些根本没有看。等于我几天前告诉一个同学一样,交待你一件事情去做,那就是老虎、狮子出栅一样,老虎吃人以前,旁边那些刀枪啊弓箭啊,看都不看,扑到目标前面就是了,这样才能做事情。 普通人不是如此,像出门写个报告,一出门说,哎呀!他看我不顺眼,也不满意我,我看还是不做吧。世界上这一类的人很多,所以什么雄都不雄。大英雄他看着这个目标,就像狮子抓人使出全力,抓一只老鼠也使出这个力量,它不敢轻视任何细小的东西,也不愿意重视一个大动物,在它看来都是平等,所以它为百兽之王。 高明有智慧的人,“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他所看到的是该看的重点,至于其他的小活,小事,听都不听,理都不理,目标是什么,自己把前途搞清楚。你今天上十一楼,管它是七楼八楼,我的目的是到十一楼,中途一概都不理。 “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他看要看的东西,看那个重点,应该看的看,其他的任何一个东西、人、事物都不看。这都是人生的哲学,一般普通人都做不到。普通的人是“见其不见,不见其所见”,不应该看的地方他拼命去看,而且越是普通人,越是看那些不应该看到地方、毫不相干的地方,可能非常重要、大的地方他却忘记了。 《列子臆说》(东方出版社)----------
人身的修养也好,做人做事也好,要有远大的眼光,远大的见地,高度的智慧。“无以小害大”,人往往很容易只看小地方,害了大体。在机关、团体之中,人往往为了小地方而使团体受害。在一个团体中,一些人看看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小的地方看得非常精明,对整个团体的大事就糊涂了。所以世界上大英雄少,有大智慧的人少,眼光远大的人少。所以千万“无以小害大”。
“无以贱害贵”,不要把不相干的事,妨碍了重大的事。大家做人做事要反省,因为随时随地,都会把不相干的小问题,妨碍了重要的大事。一对青年爱侣,或者夫妇之间吵架,往往为了一点芝麻绿豆小事,由吵嘴而打架,由打架而自杀,这是“以贱害贵”。所以“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大人与小人的差别,并不是个子小就是小人,而是说,修养、学问、见解、人品、道德欠缺,眼光小的,就是小人。个子尽管矮小,没有关系,只要有气魄,有眼光,有修养,就是大人。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东方出版社)
----------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们经常引用曾国藩的话“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因为曾国藩深懂老子的道理,深懂道家。也有的人说只看大处,不必斤斤于小处;当然做事不能斤斤计较于小的地方,要顾全大局。但小处也要注意到,因为“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很小的、不相干的事,常常会产生大纰漏。所以人生要想成功一件事情,没有任何一点小事可以马虎的。
欧阳修有两句名言,我经常上课时引用。他说:“祸患常积于忽微”,大祸经常出在小地方,很不注意到的地方。那些毫不相干的小毛病累积起来,就成为大毛病。还有一句,“智勇多困于所溺”,一个人有智慧,有学问,有大勇,可是他有时一点都用不出来,因为你有所溺爱,就会有偏向。甚至情绪上的一点偏向,习惯上的一点偏向,就把你蒙蔽了,你的智慧判断就错误了。这是“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所以“大事必作于细”,也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