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有过“恍然大悟”的时刻?在明白的那一时刻,不仅仅是意识,知道了概念对错。更重要的是,内心深处纠结很久的疑团,刹那间解开了。内心的疑惑,在解开的刹那间,心灵会有一种“轻松朗净”的深层觉受。只是内在的这种朗净无疑的“明了”,会随着头脑意识的分析,随着概念思维的川流,而瞬间逝去。于是,你也就只能“明了”这么一下下,接下来你的心意,依旧陷入业力习气的川流中,沉沉睡去。其实,自从人间有了修行者这个身份,所有求道修佛的修行者,终其一生在苦苦追寻这种,朗然觉照的深层觉受。只可惜,几乎所有的人,哪怕是修行数以千年的高僧,隐士,道长,都误认为是自己在修行。是要将现实世界中,这个由客观肉体,真实意识,内心情感体验,心灵认知动机,所构成的“自我”。当做了修行的核心主体,从而误入歧途,缘木求鱼。佛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既然主导我们灵魂,意识,思想,情感的———“心灵”,本体都是虚幻的业障。随前缘聚合,随宿业漂泊,随因果轮回,随业力生死。而心灵的本质,确实是“如梦幻泡影”,毫无生命可得。佛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心不可得,则认知不可得;认知不可得,则动机不可得;动机不可得,则意识不可得;意识不可得,则思想不可得。而失去精神灵魂内涵的肉身,并不能成为一个具体的,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人。于是,肉身随业障聚合,随因缘分化,身体依旧不可得。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时,当我们深刻的体会这一点时,当我们确实承认这一点时,当我们亲身体验这一点时。你会觉知到,身心灵内在,你的身语意背后,你的感受意识背后。在脱离开构成你生命的,心灵,意识,思想,情感的深层背后,会有一个能“看到”你自己的,明朗出现。就是“恍然大悟”间,身心内在疑云消散时,那明明了了,朗朗净净,清清醒醒,却脱落了身心意识的“存在”。这就是“观无常”,也称为“四念住”。我时刻处于这种,在身心意识的“背后”,觉照人世间现实自我的生活。很难用语言去描述这种觉受,因为祂并非境界,也失去感受;因为祂未曾动念,也失去认知。就是明明白白,清清醒醒的“觉照”。觉照,你可以理解为“眼光”,能明明了了看到一切,却不会因为所看到的景色,改变了眼光的清澈。看到“我”的思想在流转,看到我的体验在翻滚,看到我的感受在波动,看到我的肉身被意识的分别,所带动生活。在我整个人体之内,却有一个完整脱落了人体,意识,情感,心愿,乃至于细腻觉受,乃至于微细觉知的“不动朗照”。我恒常在这里,恒常在这里的,才是真正的我;而人间表现的人类的我,只是随缘化现的因果名相而已。觉照中,失去了分别,也就同时脱落了,由分别构成的时空。朗净中,失去了觉受,也就同时熄灭了,由觉受构成的境界。一无所有,无所不在;一无所得,不生不灭。看到我的人生命运,犹如安排好的剧本一样,按部就班的,顺理成章的,一幕幕上演。看着我的人类心灵,被世俗琐事牵引,为了生活而启动心愿动机,使用头脑去组织语言。看到人间我的人生命运,以及在命运洪流中,被因果业缘所塑造的“自我”认知,在剧情中沉沉浮浮,起起落落。而观看者,却对于命运剧情中,这个现实的主人公,没有丝毫兴趣。不予评价,不悲不喜;不予参与,无善无恶;既没有希望,也没有失望。犹如眼光中,漂浮着一粒灰尘,目光对灰尘,即没有喜爱,也未曾厌恶。仅仅是“普照无疑”,仅仅是“清爽朗净”。于是,看到只是看到,没有多余的渲染。这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最后只是看到而已。甚至于这种“觉照”,都是被动的“迷幻”。因为有肉身业障的宿债牵绊,才形成了身心意识背后的,内在不动的“觉照”。虽然这种觉照,是独立于身心意识的存在;可是依旧受意识身心的熏染。业障习气,妄想概念,与内在觉悟形成了“对冲”,犹如阳光照在镜面上,会反射出光线来。这种受镜面折射的光线,就是独立于身心意识,而不动普照的“明了朗净”。当人世间的我,肉身分解,意识熄灭,心灵瓦解,觉知融化,觉受脱落的时刻。身心灵背后,那独立不动的目光,就解脱了身语意业障的牵绊。刹那间如梦初醒,十方圆明,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无处不在,如如不动。那就是你我,原本的样子。在看到人间的我,以及我所处的世界,乃至于世界的过去与未来时。看到的,不仅仅是人类这一层薄薄的时空,而是可以同时看到,超越于人类世界的,更高维度的神灵世界。层层叠叠星罗棋布,生命充满宇宙,从极尽微观层层深入,到无限宏观叠叠扩张。广袤无际宇宙中,灵性的生命世界,无所不在。神灵与人类的比较,相当于太阳与细菌的对比。这还是距离人间很近的,天道众生的能量级别。而超越了“头脑意识”可以理解的宇宙范围后。生命的概念,就完全脱离了“存在”的这种认知与体验。那是纯粹的“灵”,宇宙就是祂,祂就是宇宙。在这种神灵眼中,下层宇宙的世界众生,只不过是祂的生命呈现,无论是神灵还是人类,无论是魔鬼还是天帝。只不过是,以不同的生命特点,不同的生命品质,不同的生命形态,来表达“祂”的意志而已。而这样的神灵,已经不可以用语言直接去描述,因为概念无法触及祂,因为祂没有存在。一切存在,包括时空,都是祂的表现;已经不可以用意识去理解祂,因为祂无形无体,不被存在所描述,也不被空无所形容。已经不可以用内心去觉受祂,因为祂无爱无恨,无善无恶;不被分别心所牵动,也不被境界所污染。
即便是这样的生命,在觉悟者智慧中,也不过是沧海中一粒气泡,太空中一粒灰尘。神灵,造物主,与觉者的比较,类似于物质与空间的关系。小到分子,原子,中微子,夸克……;大到星球,银河系,宇宙,苍穹,无限苍穹……。都在空间中体现,内在都存在空间。而空间,却本无内外差异,无论在物质微粒的极尽细腻中,或是宇宙天体无限苍茫中。空间只是同一个空间,绝不会因为渗透在哪一层境界,而改变了空间的“无生”寂灭性。这就是“即身成佛”。
无过去未来,无生死轮回,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已无所得故,菩提萨多,以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文章:网络。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免责声明:金刚智慧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点击右上角按钮即可分享到朋友圈和微博,一个动作改变别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