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宗萨仁波切:什么是灌顶?
宗萨仁波切专访
問:什麼是灌頂的意義?
答:金剛乘的灌頂,其梵文叫Abhiseka,事實上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因為我知道這兒的人從許多不同的上師那得到灌頂,在金剛乘中灌頂是最重要的行為、方法之一,去了解灌頂中到底發生什麼事,灌頂的理論依據,和灌頂中的種種觀想,這些觀想中有許多教法包含其中,並不僅是普通的圖片而已,而是灌頂之主要部份。對弟子和上師而言觀想都十分重要,同時對傳承也很重要。
問:誰有資格給予灌頂呢?
答:一位具德的上師必須要有絲毫無損的完整傳承,和給予灌頂所需具備的種種特質,如完整傳承、無漏的修持─對於將給予灌頂之本尊,還要有慈悲心,因為他可能會遇到種種不同的學生,至少的條件是上師需完整無漏地修持過任何一種高級密法。
如我所說人們到某處去接受某些上師的灌頂,喝了點水,吃了一些東西,然後回家,也許學了一些咒,但通常還是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我不認為這會有什麼效用,也許可得到一點加持,反正只要有信心,隨時都有加持的,我不知道學生得到了多少真正的灌頂。
問:灌頂的方法是什麼?
答:在灌頂中你可發現許多種不同的方便,像喝、吃許多東西,拿許多東西放在你的頭上或心臟,而這些都是有原因的。
金剛乘中充滿了物質象徵,但這是佛陀為了心喜眾多物質的眾生,所開的方便,像水或灌頂中你喝的一些東西,是因我們喝水乃表示淨除的意思,雖然日常中有時拿來解渴,但用在除垢比較多。
所以金剛乘中引伸之,用咒使水有強大的加持力、觀想成本尊的甘露,或加上更深的哲理,如水對魚來說,並不只是水,雖然我不知道魚的想法,但他們可能認為水是可以喝的、可以睡、可以住的;但對人來說水是用來洗和喝的,那一個說的才是真實的呢?
沒有人能決定,即使在小乘教法中,也認為水的實質是空的,由於水的實質是空的,我們有不只一個理由將之用在灌頂中。對不同的對象而言,水可以是家或淨化用,但水本身並沒有實在的本體,在金剛乘中便用來做淨除罪業的方便,因為佛陀說過一切現象因環境而生,而一切環境乃由心生。
佛陀的根本教法便是去達到我們心的實體,那是一切萬物的主宰,所以金剛乘灌頂中你可發現水或其他東西,如咒和手印及種種觀想。
為何稱連續、相續呢?
在金剛乘中,如果你淨化這地或積聚功德於此,直至成佛,事實上佛果並不是在此地、此根之外的,所以你到達的是根的自性,整個的修持是在於回歸自性,這工作無始無終、永不停止,並不是有某個目的地可到達,所以我們所能對它的最好稱呼便是相續、連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