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月27日17时,香港知名喜剧演员吴孟达因病在香港病逝。享年68岁(港媒说70岁)
▲图/新京报网
数年前,吴孟达登上“鲁豫有约”。鲁豫问他:“达哥,如果有人要拍一部戏《吴孟达》,你认为会是一部喜剧吗?”原本表情轻松的吴孟达听到这个问题后,调整一下坐姿,思考片刻后回答道:“悲喜剧。”据新京报报道,香港影星吴孟达因肝癌于仁安医院逝世,据香港沙田仁安医院的吴孟达方面发言人称,“达叔刚刚走了,走得很安详”。发言人表示,事情发生得很突然,暂时还没有后续安排。
生活的积淀,造就了吴孟达高超的演技
吴孟达的去世,让很多人的集体记忆从此缺失一角。这几年来,类似的送别已越来越频密,看着金庸小说、港片与港剧,听着港乐长大的那代人,已悄然进入送别的年纪。年少时看吴孟达的戏,眼里只有这个中年人在镜头前极其自然、毫无做作与匠气的搞笑,一句“演技好”仿佛已是最高评价。可年纪渐长,经历过社会的种种暴击,再回看他的笑容,便能看出潜藏其下的悲凉。这样的演技和笑中有泪的沉痛,都需要生活积淀。而吴孟达这一生,积淀实在太多。
1958年,七岁的吴孟达从厦门出发,在火车和小船上摇摇晃晃十几个小时,才抵达香港。父亲靠在南北行打工养活一家七口,一个月五百元薪水,总是入不敷出。居所是不到20平方米的“劏房”,大人睡床铺,孩子只能席地而睡。厕所与厨房与邻居共用,每天都会为了争厕所而吵架。吴孟达不爱读书,也没有条件读书。他酷爱电影,总是逃票入场,躲在厕所里,等验完票再偷偷出来。
那时,他觉得做演员很容易,可以拍戏,还常去国外。很多年后,他说自己当时的心态是“贪慕虚荣”。在香港无线第三期艺员训练班里,吴孟达与周润发是同学。他成绩优秀,起点极高,当周润发因为个子太高,找不到人搭戏而前途堪忧时,吴孟达已经成为男二号——在他喜欢的古龙小说《楚留香传奇》的电视剧版中饰演胡铁花。那时,楚留香这个虚构形象被称作“华人世界里最红的人”。电视剧也迅速火爆,播出时甚至导致出租车因街上无人而停驶。吴孟达也因此成名并迅速迷失,陷入酗酒与赌钱。结果一年后便无戏可拍加债台高筑,几近身败名裂,险些自杀。那之后的吴孟达,才是我们熟悉的达叔。他签下债权书,开始跑龙套,独自承受人生的大起大落,不停出演那些可能只有几秒钟戏份的小角色。他把钱留给家人,说自己在片场领盒饭就行,可这个“跑龙套的”那时连领盒饭的资格都没有。
虽然总在演配角、丑角,但他早已超越“绿叶”的定义
但也正是在那段时间里,他抛弃了所有虚荣心,开始思考如何做一个真正的演员。然后,便是与周星驰的一次次合作——《赌圣》里“先天性失控”的三叔,《九品芝麻官》中想法多多的包有为,《鹿鼎记》里阴柔凶狠的海大富,《破坏之王》中的“魔鬼筋肉人”,《逃学威龙》里的“你在教我做事”,《大话西游》里的二当家,《少林足球》里的“黄金右脚”。当然,还有《喜剧之王》、《食神》与《整蛊专家》……无论哪个角色,他都可呈现最贴切的那一面。港产片的辉煌时代离不开周星驰的闪耀,而在周星驰身边,吴孟达又是最闪耀的那个。默契不止于此,对于没有父爱的周星驰而言,吴孟达亦父亦师亦友。因为从小被父亲打压,家庭氛围糟糕,吴孟达饰演的父亲总是宽容,就像《破坏之王》里那样。吴孟达更是周星驰剧组里的最佳黏合剂。周星驰脾气之怪,圈内皆知,与导演和编剧的分歧、对其他演员的斥骂都是家常便饭,唯一能解决问题的只有久历沧桑且总是一脸笑容的吴孟达。在许多人心中,吴孟达早已超越“绿叶”的定义,成为香港电影辉煌时代的经典符号,也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终其一生,吴孟达都没有再现刚出道时饰演胡铁花的风光。他总在演配角和丑角,总是以卑微的笑面对镜头,但人们真正记住且不舍得忘记的,也是这些。在经历过大起大落之后,吴孟达早已知道如何演戏。他去片场从不带剧本,而且不但背熟了自己的台词,连对手戏演员的也会背下来。可惜的是,他从未能停下来休息休息。之所以抱病拍片,是因为他曾有过三段婚姻,其中当然有年少轻狂之过。但当他理解“人生”二字后,知道亏欠别人太多,便选择负责到底。他为三任妻子买下房子,主动承诺为每个家庭提供80万元的月抚养费,直到晚年才因身体问题,降至每个家庭每月30万元。换言之,直至生命尾声,达叔仍为三个家庭五个子女承担着每月近百万元的抚养费用,令人唏嘘。他曾说过,人生目标不过“安乐茶饭”四个字,但他实在太忙碌,忙到与“安乐茶饭”无缘,忙到没有机会笑看人生过往。
人生在世,终有一别。下文摘录了当代著名大德索达吉堪布关于如何面对人生终极问题的开示,以飨读者。
1.应恒时祈祷上师三宝
如果没有集体准备的机会,自己也应该想:如果今天翻车而死怎么办?若出现其他突发性灾难致使断气,应怎么忆念?但很多人从来没有想过,一直有种美好的愿望,认为自己不会死,有的还说“死的时候再说”。其实,这是很不好的。从现在开始,我们也应该训练面对生死大难,在那个时候,要做到面不改色、心不慌张。藏地许多高僧大德和高尚的修行人,在死的时候,就像从一个地方前往另一个地方一样,心里根本没有任何恐惧、伤感。若能以这样的心态面对,那就是真实的修行人。所以,我在这里提醒大家:从现在开始,每一个人都应该对死亡有所准备!如果发生突然性灾难,我们不能忘记祈祷诸佛菩萨。当然,世间人在遇到灾难时,会选择躲避。我在电视里看到,日本发生地震时,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都躲在桌子下面。但房子都垮下来了,桌子能不能保护也很难说。虽然学一些躲避的方法也有必要,但最主要的,就是在遇到最可怕的灾难时,一定要忆念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至尊度母、莲花生大士等具有殊胜加持力的本尊。除了前世所造无法改变的业力以外,必定会对自己带来利益,这是真实不虚的。
2.两起空难引人深思
前一段时间,一位佛友跟我说:“他们从印度飞回中国的途中,越过青藏高原时,飞机遇到气流突然猛烈下降。这个时候,所有飞机里的人都极其恐慌,其中两位学佛女士拼命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虽然飞机里大多数人都不信佛教,但在恐慌当中大家都念了起来,慢慢飞机也没事了。下飞机的时候,所有不信佛教的人都感谢这两位道友,他们都认为:这次是观世音菩萨救了大家。”在1990年10月2日那一天,从厦门飞往广州的一架波音737飞机,在途中被歹徒劫持。乘务员安慰乘客说:我们会保证大家的安全,请不要紧张。后来飞机在空中盘旋了很长时间,燃油耗尽后,在白云机场紧急迫降。此时歹徒对驾驶员施以暴力,致使飞机失控,撞上两架飞机,引发爆炸失火。这次事故,三架飞机全部报废,共有一百多人遇难。其中,有三位幸存者只有表皮受了一点轻伤,他们脱险有三种原因:第一,在厦门购买飞机票后,三人莫明其妙地出现了特别不安的心态,觉得会出现很大的违缘,于是就到南普陀寺打了一堂普佛。佛事完后,他们登上南普陀寺后山五老峰,在山顶上一边祈祷一边眺望大海,心中忐忑不安的心情全都荡然无存。第二,在空中遇到劫机时,他们都在认真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第三,平时他们都是心地善良、多做善事的人。在这三种因缘聚合后,他们就安全地脱离了苦难。在清理机场时还发现,他们所带的《阿弥陀经白话解》、《缁门崇行录》、《佛光普照》等几本佛书完好无损。当时在整个中国来讲,这是一大新闻。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以一种蔑视的眼光来否认,在这个世界上,诸佛菩萨的加持的的确确非常灵。正因如此,在遇到灾难或苦难时,首先要祈祷上师三宝,或对本尊进行祈祷。这一点,藏民族已形成习惯,很多藏族人在遇到一点点违缘时,都大声祈祷上师、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等。在座的人也要提醒自己,在最困难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要念自己所信仰佛尊的名号。
3.临终忆念与刹那往生法
尤其当我们要离开这个世间时,比如在医院病危等,按照莲花生大士的教言,以及净土宗的传统,最好祈祷阿弥陀佛。如果突然遇到横死,按照莲师的教言,应修刹那往生法。虽然我在讲中阴法门和净土法门时,都提醒过大家,但在这里再讲一下:当遇到横死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