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秦晖:真正的大国,是能给国民带来尊严和自由
作者简介:原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著作涉及历史、经济、社会问题、制度改革、农民、公益等诸多领域。
什么是现代意义的大国? 古奥斯曼、古罗马、古中国?都不是!
英国是吗?是! 但英国本来是个资源少,人口不多的弱国,稍微知道欧洲历史的都知道,英国曾是人人可欺的。 大航海时代的来临改变了既往的规则。 当1840年大清的国门被敲开的时候,面对的是已经发展到蒸气机时代的大英帝国。陆地文明时代的全球第一强国,到了海洋文明时代却不堪一击。
真正使美国远远超越其他国家的是冷战。 当美苏争霸之时,美国凭借着对全球贸易的控制权和货币权获取财富,危机刺激需求,最终发展出远远超越其他国家的高端技术。 苏联也同样发展了仅次于美国的高端技术,只是代价太大,经济失调,最终解体。 除了美国,冷战的另一大受益国是中国。 如同英法争霸的收益国美国一样,中国在乱世中保留了国土、人口、资源,差的只是科技——我们早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从1949年开始,就没放松过对科学技术的攀岩。 只要爬快一点,从百年耻辱到超级大国也许用不了多少时间。说中国成为全球真正强国为时尚早,但是中国已经在成为强国的道路上了。 在近现代视野中,有些大国究竟算不算大国,是值得研究的。 近代化开端时期,在欧亚非这三大洲,当时就崛起过一个很大的大国,奥斯曼帝国。 伊斯兰文明的奥斯曼帝国的崛起过程,几乎和西方的地理大发现、大航海时代是同时的。 在1453年土耳其人攻占拜占廷,在传统的欧洲史学中一直被认为是中世纪结束、近代开始的两大标志。 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家的海上霸权,和奥斯曼的陆上霸权,是同时存在的两个东西。为什么说奥斯曼帝国是一个传统的大国,而后来崛起的西、葡、荷这些国家是近代的大国呢?
首先在于立国之“制”对世界、后世的影响,就是对现代性社会制度,包括经济制度的建立所体现的意义。 评价一个制度好坏的标准,关键还是老百姓从中所得到的利益的多少,在这种大国崛起中,国与民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很多人说在西方列强崛起的过程中,被征服者和被侵略者受到了很大的痛苦,这一点我们中国人当然是深有体会。 但是在传统军事帝国的扩张中,这种情况也非常严重,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并不是近代和传统的区别。 区别在于什么地方呢?一是制度的背景,二是这个制度给人民带来了什么关系。
可是瑞典在世界文明的地位,这之后才真正的崛起。战败之后的瑞典废除了专制制度,开始了瑞典历史上著名的“自由时代”,建立了其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均居欧洲前列的现代社会制度。 在这个制度的依托下,瑞典没有任何殖民地,也谈不上有什么势力范围,但是瑞典的工业化后来居上,他的人均产值和收入现在甚至超过英美,是世界最高之列。 瑞典的文化我就不用说了,诺贝尔奖就是由瑞典来评的。 今天的瑞典人有没有人怀念波尔塔瓦战败之前的伟大国王的光荣呢?当然也有,但很少。今天瑞典人的光荣和自豪,岂是当年的臣民可以比较的。 所以只要一个国家的国民能够真正的站起来,即使在国家所谓衰落时期,他们的国民仍然是有尊严的。 经过海洋文明洗礼后的现代社会制度,国家强大会带来国民的尊严,这是没有问题的。但过去的专制制度不是这样的,国强反而民更辱。 我想,这就是“海洋文明”与“陆地文明”的最大区别,也是最大进步吧。
转自:多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