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发自心中的爱语介绍是什么呢
如今,人们对口腔业的观念越来越淡薄,一些媒体充斥着虚假的新闻和互相指责的话语。这些现象是由于内心的仇恨和挑起不和的邪恶想法,从而造成了两种语言,坏嘴,妄想,美丽的话语等等。
发自心中的爱语介绍是什么呢
有些人不仅喜欢用他们的嘴来建设这个行业,而且还愿意邀请公众来讨论这个问题。这样,仅仅是因为好奇、无聊,让自己不占据自己的心,不仅扰乱心灵,也不能舒舒服服,甚至搬到嘴边,创造口工业,是不值得失去的事情。因此,朋友如果喜欢谈论是非,就应该保持专注力和觉知,不与他们呼应,否则,如果他们携手并进,创造口业,将来就会结出苦果。
1.内观自省,口业清净
所谓“守口摄意身莫犯”,在修行中,口业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如十善中身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业──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意业──不贪、不嗔、不痴,其中口业即占了十分之四。身欲造杀盗淫时,警觉性高者,一察觉马上就避免。可是在口业当中,有时我们不会马上看到言语对别人的伤害、影响,乃至未来的果报;反而容易轻忽而犯罪。古德云:“众生自无始以来,口业过恶,积如山海。”因此,千万不要忽略自己脱口而出的任何一句话,不要逞口舌之快,因为“口”具有传播及造恶的力量,其影响所及实不容轻忽。
收摄口业,可以令心保持正念及清净。清净口业的方法很多,例如在行住坐卧中,口念一句佛号或持咒,取代喜说是非、八卦、绮语的习惯,且诵念佛号及持咒,感得的即是清净的法界。此外,更要时时反省检讨──每天在睡前回想自己这一天说了那些话,是否犯了两舌、恶口、妄言、绮语的过失?是否真心赞叹别人?说话的目的及动机,是否都是为了利益大众?透过反省检讨,会让我们在下一次讲话时,更能提高觉性,注意讲话的内容、善加观察是否适时、适地、适人。如此,知时、知地、知人,说话得宜,不仅能令口业清净,更能让人际关系更和谐。
2.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说话,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智慧,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短短的一句话,能令大众和合,也能令彼此的关系破裂。曾有一对夫妇准备从高雄开车到台北,当太太一上车,看到车窗上厚厚的一层灰尘,便说道:“咦!玻璃很久没擦了!”先生立刻回道:“对呀!可是没有人帮我擦!”于是两人开始责怪对方,为了车窗的不干净,两人一路上足足吵了四小时。类似这样的情况,其实只要先生或太太说一句:“我们改天找个时间再一起清理吧!”则一切相安无事,但却没有一人愿意先退让一步。
佛法常说:“功德归三宝,好事归他人,坏事自己反省检讨。”遇到事情,如何解决问题才是重点,更何况多做一点并不吃亏,因为吃亏就是占便宜──占到的是平静、自在,宽大的心怀。所谓“施比受更有福”,布施的人总是为他人的利益着想,无形中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而自私的人总是想到自己,在斤斤计较中,与他人之间的冲突日益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