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获异人传授秘咒,度过死劫


唐朝的牛腾,字思远,曾是朝散大夫郏城县令,后来辞官修善,精心研习佛法,其志向是终生修行。

牛腾常仰慕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之号,故自称为布衣公子,他也是侍中中书令河东侯裴炎的外甥。

他未到二十岁就科举考试及第,又被推举为右卫骑曹参军,为人性格沉默寡言,从小就具有异于常人的操守。

河东侯很器重他的贤才,朝廷政事常与他商议。而牛腾并不因此自满,依然清俭自守,德行过人,因此王勃等四人,都出自他的门下。

河东侯在壮年遇害,牛腾受牵连被贬为牂牁建安丞。

当时中丞崔察当权,被贬谪的官员都去向他辞行,一向有仇怨的,有的会被留下杀死,因此而死去的官员很多。

当时武则天正任用酷吏,崔察以前和河东侯不合,便设法陷害导致河东侯英年早逝。

牛腾按惯例将要去拜见崔察,临行时心里感到十分恐惧,一时无可奈何。

在路上,忽然遇见一个形貌甚是伟岸高大,身穿华丽黄衣裳的人,对他说:你想去拜访中丞,难道不怕死吗?

牛腾回答:当然怕。

黄衣人:公子有犀角刀子吗?

牛腾:有。

黄衣人:你有刀子这很好,现在传授你一个神咒,见到中丞时,只需俯身结手印,需要带犀角刀子,掐手诀才可以诵咒。

手印是用左手大拇指按住中指第三节的横纹,秘密地诵咒七遍,你应当会看到异相,到时候就不用担忧了。

咒语是:吉中吉,迦戍律,提中有律,陁阿婆迦呵。

牛腾俯身跟着念诵,很快就学会,再抬头时发现异人不见了,深感诧异。

他接着去见了崔察,同行的有三十多个人,他排名二十,前十九个人都被传唤召见了。素来和崔察有过节,被留下处于绞刑和斩首的,就有一半。

轮到牛腾时,他就按照异人说的俯身持咒,发现崔察久不说话,自己一抬头看到一个身高一丈多的神人,仪表气质非凡,从西阶出来,直接来到崔察旁边,右手拉他的肩膀,左手扭着他的头,正对着他的后背。

众人只见到崔察低头不说话,手停下不动而已,牛腾因此得以脱难。等走到屏风时回头,发现神人放开了崔察,忽然消失不见了。

牛腾到了牂牁,素秉诚信,笃敬佛法,虽然已经结婚为官,但如戒僧一般护持戒律,为人口不妄谈,目不妄视,从不说妄语,行为亦不偏颇。

当地的少数民族也渐渐接受他的教化,他又在牂牁大弘佛法,带领郡中的官员建造了几座佛寺。

三年之后,庄州的少数民族谋反,叛军转入牂牁,郡人杀死当地长官来响应,建安的豪族大户也起兵响应。

他们抓住了牛腾捆绑于树下,准备杀害时,忽然有夷人持刀砍了看守者的头,骂道:县丞大人对我们这么好,你怎么能忍心杀害他呢!

说完将牛腾放入笼子里,命令大力士背着走,又赦免了他的妻子儿女。

叛事平息后,郡司将具体情况上报,诏书下来,允许牛腾返回继续在朝廷任职。

后来他掌管数座城池,都是按日受禄,他的清廉没有人能比得过,这也是他的天性。

再后来他弃官一心向佛,以此终老。

牛腾居士是唐朝的贤人,品行、操守都非常高尚,且严持戒律,是故在遭遇命难之时,神人现身传授秘法,得以度过危厄。

据《旧唐书·裴炎传》载:“裴炎,绎州闻喜(今属山西)人也,……累历兵部侍朗、中书门下平章事、侍中、中书令”,后拥立睿宗,“炎以定策功,封河东县侯”。

武则天朝,因反对立“武氏七庙及追王父祖事”,构怨于武则天,后徐敬业起兵反武则天时,他又奏请武则天归政,武则天于“光宅元年十月,斩炎于都亭驿之前街”。

唐武后光宅元年即684年,故牛腾之谪建安县丞当在光宅元年十月之后。

时都城长安至建安,数千余里,非数月不能抵达,如牛腾在裴炎遇害之当月即起行,亦当在次年即唐武后垂拱元年(685年)才能达到谪所。

牛腾至建安后,“大布释教于牂牁”亦当在垂拱元年,以此为标志,佛教正式传入贵州。

牛腾谪居贵州三年,从三个方面“大布释教于牂牁”:

其一,以县丞之尊,身体力行,亲身敬佛行戒,“口不妄谈,目不妄视,言无伪,行无颇”,以至“夷僚渐渍其化”,普遍开始信仰佛教,并把牛腾视为大慧大贤之人而加以敬护。

其二,使佛教闻于牂牁官吏,深入黔中人心,在贵州上下层社会中产生广泛的影响。

其三,“置道场数处”,创建了数座佛寺道场。

按照神人的传授,这个秘法需要做好三个准备,可以避开厄难:

1、刀子(后世有人以另外的小刀替代犀角刀也灵验)。

2、结手印:是用大拇指按住左手中指第三节的横纹。

3、持咒七遍:吉中吉,迦戍律,提中有律,陁阿婆迦呵。

从效果上看,这个方法是随诵成验,牛腾并没有提前修十万遍咒语,而是直接用就灵,就有一位高一丈多的神明来解救。

明末周婴撰有《卮林》十卷,补遗一卷,书中引用了牛腾持咒免难的故事,而周婴本人自述:

崇祯癸酉年,自己被县令罗织罪名,在庭院受审时,偶有用刀子代替犀刀,掐手印诵咒如牛腾,结果也获得免罪,于是记录于书,以传后世。

愿吉祥!

点赞推荐

特别提示:本文节选自《现代因果实录》一、二合集本。胎儿临产因脐绕颈而死,原来有特殊的前世因缘胎儿听经,释怨归去居士孟伟、钟红是一对年轻人,由于他们对佛教有着共同的信仰,组成了一个令同修们羡慕的佛化家..

赶快长按二维码,加素食小编微信 更多素食资讯,身心健康与养生,正能量信息要分享给你近年来,社会掀起茹素风,除了是宗教理由外,健康亦是主要原因。我们且从健康角度,说说素食的好处。我们访问了一位从事体健和..

这是一个将近200人的案例,他们都是口服糖尿病药的患者,他们医生没有让他们吃药,相反给他们进行低脂纯素,再加上每天一点点的锻炼。结果,经过了大约26天,需要口服糖尿病的患者下降到57个人,短短的26天,逆转率..

紫苏的历史紫苏(拉丁学名:Perillafrutescens(L.)Britt.),别名:桂荏、白苏、赤苏等;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两面紫色或上面绿色。紫苏与众不同,有特异的芳香,气质很高雅。紫苏是一种香料,不遭蚊虫叮咬,不..

您有否曾经问过以下问题?「为何已经吃得很' 清淡 '却依然 每天病态累累?」「为何已经吃得很' 清淡 '却依然肥胖?」「为何总是满面暗疮、面色难看?」「为何成日感冒、喉咙痛、咳嗽、流鼻水、皮肤敏感?」「为何总..

百里柳江 百里画廊艺霏:“百里柳江,百里画廊,尤其是到了紫荆花盛开的季节,咱们柳州的夜景可以用浓妆淡抹两相宜来形容了,随着百里柳江百里画廊的建设,柳州夜景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朋友所喜爱,平时您都是怎么去..

梁武帝萧衍一生嗜佛,他不但奉佛教为国教,广建寺庙;还身体力行,坚持素食,早晚礼佛诵经。最令人啧啧称奇的则是他不顾皇帝身份,不顾群臣反对,四次舍身同泰寺。这固然令人匪夷所思,却可见梁武帝是很有礼佛之心的..

不要私存,放到圈子里,让更多人知道吧!

人生病,就是业障和鬼神在作怪(宣化上人)无明是根本的罪魁祸首无常鬼不是只有一种,最低限度有五种:青、黄、赤、白、黑。根据中医的理论,五行配合人身体内的五脏,也和五色、五季、五方等相应。简略列出如下,如..

切记!不要讲这些话,会有境界来考验你!宣化上人谈到“真正的定力”,你若想有真正的定力,一定还有魔的。方才不是说有种种的魔吗?这都是外来的魔,还有自心魔;从外边来的魔,容易降伏;从你自心里生出来的魔,那..

点击"天祥宝光园"关注我们天祥宝光园公众号:txpt123共享生命之美,一探灵性究竟,传递健康知识,佛医养生(公开许多不为人知的偏方、土方)两性、亲子、人际关系、冥想、内观、觉悟、职场、风水、改运、运势。关注..

江西青原山,有一位隐居的老人。他一生修头陀行,不张扬,不攀缘,也不爱谈自己的事,穿一件破旧的粪扫衣、头带济公帽,深居简出,异行颇多。外界对他的认识不多。唯有禅宗的真修行人知道,老人是当代的禅门大德。这..

点上方绿标收听主播百合诵读美文 生病是修行的机会,是修自他相换、自轻他重菩提心的机会,把众生所有的病苦都拿到自己身上来,自己替众生受苦受累。通过这样的修法,能消业积福,能还债,身体能很..

苏州市吴趋坊有位施翁,年过四十,方得一子。施翁生平喜欢布施财物, 有一次,他怀揣着几百两银子,到虎丘修建观音大殿时,偶遇了正在剑池旁边哭泣的故人——他小时候 念私塾时的同桌桂迁。桂迁告诉他:“我家贫,欠..

《雁南渡》巫娜演奏健康是单行线,每一个人都要认真对待。养生从30岁左右就该开始。健康第一是要活得长,第二是要活得好。活得长不长,活得质量高不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己对健康的看法,以及你自己生活的方式。..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有种人一生在世,昼夜奔忙,痴想丰衣足食,贪图歌台舞榭,唯愿子孙发富发贵,万世的荣华,到了一气不来,做了一个死鬼,还要想保佑他的儿女,人财兴旺。这种人真是愚痴已极。还有一种..

有户人家有三个人,也是三代人。一天,父亲对儿子说:“你爷爷年老体弱,活在世上毫无用处,不如抛弃于深山算了。”半夜,父子俩用一箩筐抬着老人到了溪边,正准备往下抛时,儿子说:“爸爸,我们只要把人掷掉就可以..

现在近视的特别多,尤其是小孩近视,从小就顶着眼镜。这个问题很大。近视的人一般肝气不足,但肝气不足的人,却不一定近视。所以一部分近视是因果病了,比如现在网络到处传播内容很露骨的,很让人想入非非的,这个因..

这种衣袍,你穿一次就要消你一次的罪业节选自《占察善恶业报经浅释》◎宣化上人 讲述你们受戒的人,最好每一逢拜佛时候,都穿上衣袍(受戒的在家人搭缦衣);不要图省事,或者懒惰,就不穿衣袍。拜佛、念佛、听经,..

真学佛,海贤老和尚是最好的榜样,千万不要以为他只一句佛号,其他的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学他,有他的心量吗?有他那么老实吗?待人谦卑,对人都恭敬,生活,一生守着清苦,以苦为师,他讲他的小庙,要能持戒、要能吃..

    《莲池秘境》感恩您转发支持莲池秘境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莲池秘境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category/93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